相关文章  
  • 踏寻德国千里长城
  • 争彩斗艳话披肩
  • 不同国家待客用餐礼仪
  • 斯威士兰少女芦苇节狂舞
  • 随便给餐馆在英国兴起
  • 福泽谕吉推动日本成禽兽国家 亲自参与侵朝
  • 历数供奉在靖国神社内的14名二战甲级战犯(图集)
  • 复活节岛文明毁于巨人石像 争相建造耗尽资源
  • 18世纪女性被禁止在教堂唱歌 阉人歌手应运而生
  • 美一法院公开9·11现场照片与最后通话纪录(图)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考古 >>历史文化

    曼德拉的人生真谛

    几天前,曼德拉基金会举行了一次题为《曼德拉:公众与私人》的小型图片展。图片展揭幕当天,曼德拉和两位摄影师一起出席了媒体见面会。

      “我的老朋友,这么久不见了,我真是想念你啊。你看起来气色不错,口袋里一定装了不少钱吧!”这是曼德拉在走进坐满记者和嘉宾的会议室后,见到一位久违的友人道出的一段话。老人诙谐的开场白使得现场顿时充满了笑声,当然也赢得了大家阵阵的掌声。我注意到,88岁的曼德拉虽然因腿脚不大灵便需扶杖前行,但却精神矍铄,说话嗓音洪亮。

      图片展上的作品,是两位摄影师在种族隔离时期为曼德拉拍摄的数十幅黑白照片。徘徊在一幅幅放大的照片面前,犹如回望一幕幕珍贵的历史瞬间。让人颇为感慨的是几幅有关曼德拉的生活照。在一张摄于1961年的照片中,曼德拉与怀抱他们幼小女儿的温妮相拥在一起,幸福的笑容和深情的凝视,是他们对艰苦岁月的最好抗争(见左图)。正是在那一年,曼德拉创立了“民族之矛”并于当年底向白人政权发起了第一次军事行动,第二年曼德拉就被捕入狱了。此后的20多年,能够赶赴罗本岛看望丈夫就成了温妮生活和战斗下去的最大动力。但监狱有规定,2岁到16岁的孩子是不准到监狱探视的,因此温妮在登上罗本岛时不得不忍痛丢下年幼的孩子。在1964年拍摄的一张照片中,即将坐船去罗本岛的温妮正尽力哄着哇哇大哭的小女儿,脸上挂着苦涩的笑容,已经懂事的大女儿虽然没有哭闹,但脸上的泪痕清晰可见。摄影师不失时机地记录下了这个令人肝肠寸断的场面,使得几十年后的观众看到照片时依然为之动容。据说这些照片都是曼德拉亲自挑选的,不知这位耄耋老人在看到当年女儿的泪水时会作何感想?

      同样拍摄于1964年的另一幅照片,画面是温妮正在读着丈夫的狱中来信。她一手拿信,一手梳理着头发,脸上露出只有恋爱中的女人才会有的甜蜜笑容,膝上放着丈夫的照片。温妮的生活同样充满了凶险,但她选择了与丈夫同样的态度直面挑战,笑对人生。1970年,温妮从狱中获释,在当年10月拍摄的一张照片中,她双臂抱在胸前靠在书桌旁,头虽然侧向一边却难掩坚定的眼神,书桌上摆着曼德拉的照片。可以看出当时年龄34岁的温妮依然魅力不减。与亲人的长期分离更加坚定了曼德拉的斗争立场,也使得他与温妮之间的感情更加让世人关注。曼德拉在给温妮的一封信中写道:“婚姻的真正意义不仅在于互相爱恋,而且在于互相间永恒的支持。”

      然而,就是这样一对在黑暗与充满荆棘的岁月里志同道合、患难与共、相濡以沫的革命夫妻,却在云开雾散、苦尽甘来之时选择了劳燕分飞,人世的沧海桑田竟然比世事的风云变幻还要难以预料。而当所有重压都堆积在曼德拉一人身上的时候,这位老人却依然选择了理解与宽容。他的大半生都与家庭和幸福远离,却给几千万南非人带来了幸福。

      见面会结束时,有人问曼德拉如何庆祝生日,他只是淡淡一笑,没有说一句话。和来时一样,他拄着拐杖,在工作人员搀扶下,慢慢走出了会议室的大门。在展厅的入口,一本关于曼德拉的新书正在发售,书名就叫《曼德拉的真谛》。有人这样说:“他让我们懂得了自由对于生命的意义。”或许,这就是曼德拉的人生真谛。

        《人民日报》 (2006-08-15 第1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