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到地处湘黔桂三省区交界的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南部侗族古村落群,看到古朴的民族传统文化被完整地保留下来,特别是村村寨寨都有一些被称为“福桥”、“风雨桥”的独特廊桥,建筑风格异彩纷呈,可遂心游赏。 在国务院最近公布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坪坦风雨桥名列其中,与其它“国保”不大相同的是,它由8个村的9座风雨桥组成。喜讯传来,侗寨吹起了喜庆的芦笙,庆祝祖辈留下的百年古桥成为举世瞩目的“国宝”。那几天,坪坦河上下洋溢着喜气,飘荡着笙歌。 人们将侗族古村落群形象地称之为“百里侗文化长廊”。坪坦河是一条充满文化要素的母亲河,流经的地带是侗文化长廊的核心区域,从源头至汇入渠江约30公里,流经23个侗寨,河上横卧着大小不一,造型各异的17座风雨桥。如此密集的风雨桥群可谓“福桥”,作为少数民族风情之乡的景观,为游客的旅程增添了情趣。特别是能亲眼观赏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观月桥、中步头桥、中步二桥、永福桥、回福桥、永定桥、文星桥、普济桥、回龙桥等9座风雨桥“国宝”,实为难得的幸事。 侗族所居住的地域,古称溪峒之地,山环水绕,沟壑溪流遍布于道途、田畴、山野之间。为了交通方便和生活的需要,在溪流密布的侗乡寨子里往往修建起多座廊桥,又称“福桥”。这些桥除了供人们遮挡风雨、歇息乘凉之外,更孕育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当地人称其为“福桥”的概念,其实就是对风雨桥深层次内涵的注解。风雨桥多建在寨边的溪河之上,一般都为杉木组合托架简梁式木桥,桥上建有长廊和亭阁。侗家的这种桥结构科学,构思独特,造型优美,建筑坚固,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此外,侗族村寨建“福桥”极讲究风水地势,既要依山又必傍水。为了不让风水福气随水流去,便在寨边的溪河上建一座用来“堵风水、拦村寨”的桥。侗家人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既保村寨平安,又使得村寨积聚财富。所以,我们看到的“福桥”上大都设有镇桥护寨的神龛。由此看来,风雨桥的选址在兼顾实用功能的同时,也满足了人们精神文化的需求。一座座“福桥”与侗寨标志性建筑的鼓楼、吊脚楼民居遥相呼应,有机地融为一个和谐的整体,突出了人居环境之美,更弘扬了侗族的传统文化。 列入“国宝”的9座木结构的桥,均始建于清代。在建桥过程中,不用钉铆,只采用木榫卯,甚至使用了古老的湿藤绑扎法。 9座桥中,最长的是回龙桥,位于坪坦乡坪日村郊,桥体呈弧形横亘于坪坦河上。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原名龙皇桥。1931年复修,更名为龙桥,取“迂回龙脉,环抱村庄”之意。此桥全长63.01米,面宽3.86米,为四柱三间排架,共设22廊间。原桥墩为木墩,1974年维修时,改木墩为石墩。桥背北面装修有齐檐柏枋板壁,以挡寒风侵袭。桥西南侧装修有齐胸栏板,并留出空间,以便人们欣赏风光。在桥廊两边设置板凳,供路人纳凉歇息。在桥东西两端分别从廊里伸出三座三层密檐的六角攒尖葫芦顶亭阁。中阁略高,其间设有关圣神位,外部面南用杉板封实,书写正楷“回龙桥”三字。桥西段用伸臂式木拱架承重桥体,形成上平下拱状。东段为悬臂枕梁式,等分顺梁悬伸墩处,架木承重桥面。两种结构,不同造型,集中体现了侗族工匠别出心裁的桥梁建筑工艺水平。 9座桥中最短的是中步二桥,始建于清嘉庆二年(1797年),后毁于大水,民国十年民众捐资出力又修复。这座桥为叠梁式木构架廊桥,全长仅14.20米,宽5.35米,共有5个廊间。该桥是湖南唯一的一座人畜分道的侗乡风雨桥。人们赶牛进出山寨,到了桥头,不用叱喝牛就会自己走它的畜道。 现今,侗族古村落群的建筑及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吸引了众多的游客。人们从四面八方络绎而至,游走在那古香古韵的建筑中,领略少数民族文化的神韵。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6-07-15 第03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