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为我做安检的“汉语通”。北京飞以色列一周就一个航班,他每星期就到北京出差一次。
安检程序虽然繁琐,但换来的安全感却非常值得———以色列民航的低事故率,在全世界是数一数二的。
大兵到处都有
在僻静的艺术广场能看到,在游人如织的历史景点能看到,在老城走街串巷时能看到,就连在麦当劳里也能看到一大堆———在以色列,时时刻刻,你都能遇见一身迷彩的“阿兵哥”。
当地导游介绍说,以色列实行全民兵役制。所有男生女生年满18岁都得当兵,男生服3年兵役,女生则是21个月。
大兵们个个扛着枪,但表情自在悠闲,看到平时不太看到的中国客人,他们特别起劲,纷纷朝我们挤眉弄眼,摆出各种姿态配合我们拍照。几个调皮的男兵还模仿“中国功夫”,嚷嚷着自己是“JackyChen”(成龙)。一个头顶犹太传统小圆帽的男兵神秘兮兮地把我叫过去,说他收集了一枚“中国古币”,掏出来一看,原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分钱硬币。
“万绿丛中一点红”,一大堆男子汉中,两三个漂亮女兵尤为醒目。在军队中,有不少女兵担任“文化课”的讲授工作。
在犹太人和阿拉伯人混居的耶路撒冷老城,巡逻兵会在不经意间从背后拍拍你的肩膀,然后送你一个鬼脸。天知道他们肩上的冲锋枪,都是装满子弹的呐。
兵多了,枪多了,也就见怪不怪,扛枪的又都是些满脸青春痘的孩子,气氛一点儿也不紧张。不过,这些穿军装的孩子也有感到紧张的时候———当他们被抽调到“加沙地带”、“约旦河西岸”时……
哭墙祈祷和平
耶路撒冷的中心是圣殿山。
以色列历史记载,公元前900多年,以色列国王所罗门在耶路撒冷建立了第一座圣殿,但在公元前586年,第一圣殿不幸被入侵的巴比伦人摧毁。经过了半个世纪的流亡生活,犹太人陆续重返家园,后来又在第一圣殿旧址上建造第二圣殿。公元70年,圣殿再遭不幸,罗马希律王镇压了犹太人的起义,数十万犹太人惨遭杀戮,耶路撒冷和圣殿几乎被夷为平地。
圣殿建在山上,所以也称为圣殿山,如今的西墙,是第二圣殿护墙的仅存遗址,这里已成为犹太教最著名的圣地,每天都有大批信徒面对西墙感悟教义,缅怀先宗。
那天,我们来到西墙,大门口站着一位戴黑帽、披黑衣、蓄着一把长胡子的拉比(宗教人士,讲授圣经的老师),得知我们来自遥远的中国,拉比盛情邀请我们观摩他即将主持的“犹太-礼”。
每个犹太男孩出生的第8天必要施行割礼,而12周岁那年要历经另一项传统仪式———-仪式。而这天即将来参加-仪式的却是10几个刚满18岁的男孩,拉比向我们解释,这群具有犹太血统的黑人孩子从小就生活在非洲,当地没有拉比,也没有犹太教堂,就等到今天来补。在西墙祈祷必须男女分开,男左女右,中间有道栏杆隔着。墙边经常“满员”,信徒们或站着,或坐着,面壁祈祷。游客贴着他们拍照、摄像,他们毫不分心,继续做着自己想做的事。
“尝一块吧,来尝尝上帝的滋味。”做完祷告,一位犹太妇女端出一盘自己做的糕点,热情地请我们品尝。很多女信徒都像她这样,把预先在家里做好的糕点带来沐浴圣地的阳光。
就在圣殿山的山顶,离西墙只有10分钟,便是伊斯兰教的圣地金顶寺。不同的宗教交织在一座山上,不同信仰的居民也交织在一起。圣殿山周围的耶路撒冷老城区,居住着约30万名阿拉伯人、7.5万名犹太人。阿拉伯人的街区和犹太街区经常交错在一起,到了晚上,通道的铁门会上锁。
老城的一位阿拉伯杂货店老板对我们说,许多犹太人到他的店里买东西,他也有不少犹太朋友,可每当以巴爆发大规模冲突,他都特别痛苦,不知道该站在哪一方。他一直盼着哪一天以巴能共同开放旅游,那样他的生意也会好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