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走到多伦多,探访白求恩
  • 美国名校记趣 活力斯坦福
  • 科罗拉多大峡谷 站在地球边缘
  • 在美国过了一盘玉米节
  • 水牛城布法罗的人与自然
  • 走进非洲 动物王国(组图)
  • 乌干达-第一次亲密接触(组图)(1)
  • 遍地黄金约翰内斯堡(图)
  • 肯尼亚马赛马拉动物观光之旅(1)
  • 寻访异域美景:走进非洲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考古 >>历史文化

    狂野坦桑尼亚(组图)

    地之一。早在公元前,坦桑尼亚就与阿拉伯、波斯和印度进行贸易。公元7-8世纪,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大批迁入。10世纪末,阿拉伯人建立了伊斯兰王国。16-18世纪,葡萄牙人侵入沿海地区。1886年,坦噶尼喀被划分为德国势力范围。1890年,桑给巴尔沦为英国“保护地”。1917年,英国占领坦噶尼喀,1920年,坦噶尼喀成为英国“委任统治地”。1946年,联大通过决议,将坦噶尼喀改为英国“托管地”。1961年5月1日,坦噶尼喀实行“内部统治”,同年12月9日宣布独立,1962年12月9日成立共和国。1963年12月10日,桑给巴尔宣布独立,后建立桑给巴尔人民共和国。1964年12月29日坦噶尼喀和桑给巴尔合并,改名为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为英联邦成员国。

      坦桑尼亚平均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5人,部分地区人烟稀少,每平方公里仅有1-2人。坦桑尼亚是以班图血统黑人为主的多部族社会,有近130个部族,占总人口的98.5%。主要部族有:苏库马族、马康迪族、查加族、哈亚族等。此外,还有为数不多的阿拉伯人、印巴人和欧洲人后裔,斯瓦希里语为国语,英语为官方语言。坦桑尼亚有37%的居民信奉原始拜物教,32%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30%信奉伊斯兰教。桑给巴尔居民有95%以上信奉伊斯兰教。

      坦桑尼亚90%的农民生活在“村子”和传统的村庄里。这些村庄大多数位于农田或牧场中间,用围墙或篱笆围起来。住宅一般呈圆形,屋顶是圆锥形。通常是一户一座房子,由于现在仍保留一夫多妻制,所以有不少家庭拥有几间住宅。

      青年妇女最喜爱一种长到膝盖的无褶长裙,穿着舒适、美观,称之为“加鸟花”。在身上从胸或腰一直到腿踝部围着一块花布,上面印有椰树或田园风光等图案,称之为“康加”。这是当地妇女典型的民族服装。以赛族男性穿一种在肩上打结的宽大外袍,外袍的下面装饰着涂上颜色的贝壳类。发型可以表现女性美。比较流行的发型有20多种,其中最时髦的发型被称为“索科莫科”。即把头发从前向后梳成许多道道,在脑后收拢,打成2结,在头发上形成均匀的水渠式花纹。每到重大节日,各地举行梳发比赛,妇女们各展妙手绝技。

      甸丁拉姆人的新婚仪式别具一格。陪送新娘的人不是把新娘送到新郎家,而是送到新郎的邻居家中藏起来,然后新郎去找,如果连找3家未找到,陪送新娘的人就把新娘接回,7天后再送来,一直到新郎找到新娘为止,这叫“迷藏婚”。

      另外,哈察人的“姐妹共夫”、马赛族的“指腹为婚”、“婚前考验”以及很多部族的“一夫多妻制”等等都展现了坦桑尼亚别具风韵的婚俗。

      坦桑尼亚是非洲的旅游王国。全国有11个国家公园、10个野生动物保护区、50个野生动物控制区,总面积占国土的1/4。其自然景观壮丽多姿,风土民情奇异古朴。尽管旅游设施尚不完善,仅凭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1988年就接待9.6万游客,外汇收入4040万美元。坦桑尼亚位于接近赤道的南半球,气候温暖舒适。除3-6月的雨季,游人可选择6-9月的凉季或10-2月的热季到那去旅游。

      首都达累斯萨拉姆

      达累斯萨拉姆是坦桑尼亚首都,同时也是第一大城市、全国-、经济、文化中心,东非重要港口,达累斯萨拉姆区首府。达累斯萨拉姆位于非洲印度洋岸中段,扼西印度洋航运要冲。人口约120万。原为渔村,1862年建城。1887年德国的东非公司在此建立锚地。1891-1916年为德属东非的首都。1961-1964年为坦噶尼喀首都,后来为坦桑尼亚首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迅速扩展。工业产值占全国一半以上,以轻纺工业为主,有大型纺织厂和卷烟、食品、制革、腰果加工、炼油、机车修理、农机具修造和水泥等企业。中央铁路、坦赞铁路的起点,公路通全国各大城镇。全国最大的港口,天然优良港湾,仓库、修船、装卸设备齐全。输出棉花、咖啡、剑麻及其他农矿产品。邻国赞比亚、扎伊尔、布隆迪的部分物资亦在此转口。有输油管道通赞比亚恩多拉,市郊有国际机场。

      文化教育事业发达。设有达累斯萨拉姆大学、技术学院及若干图书馆和研究所,还有著名的国家博物馆和热带动物园。城市呈同心圆结构,中心是商业区,其东面是政府机关和使馆区,北面和西面是住宅区和文化区,南面是港区和铁路站场,外围是西北和西南两片工业区。市区东部和东北部为海滨旅游区。

      塞伦盖蒂国家公园

      塞伦盖蒂国家公园(Serengeti National Park)位于东非大裂谷以西,阿鲁沙西北偏西130公里处,一部分狭长地带向西伸入维多利亚湖达8公里,北部延伸到肯尼亚边境。这里的降雨主要集中在11月到第二年的5月,12月和3、4月为高峰期。年平均气温20.8℃,海拔1150米处记录的年平均降水1210毫米。降雨量向东递减,自北向西递增,在西部维多利亚湖附近的狭长地带年降雨达950毫米,公园最北端肯尼亚边境附近年降水达1150毫米。植被以开阔草原型植物为主,但在严重干旱时几乎全部变为沙漠。主要植物是马唐和鼠尾粟(盐碱土壤的代表植物)等茅草。在较湿润地区,水蜈蚣属植物生长占优。公园中部为大片金合欢林地草原。丘陵植物和茂密的林地,以及一些长廊林覆盖了公园北部的大部分地区。低地和山地植物主要是金合欢。

      公园由于拥有现今极大规模的动物群落而闻名遐迩。这些动物群在季节性的水源地和草场之间来往迁徙。这些动物有牛羚、斑马、羚羊、3000多只狮子、斑鬣狗。5月和6月,许多动物从中部平原集体迁徙到西部狭长地带。这里无常住人口,马赛人占据了公园的东部边界。而西部边界人口稠密。西部边界人口增长率每年4%。1967-1978年整个塞伦盖蒂区人口增加了54%,西部的7个区1988年人口达1733958人。农业是主要收入来源,也有许多人被吸引到公园提供的与野生动物相关行业或旅游业中。

      其他国家公园

      同为观赏动物的景区,但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特色:米库米国家公园以动物种类繁多而著称,恩戈罗恩戈罗保护区经常可以看到稀有的黑犀牛,鲁阿哈野生动物园的河流里游弋着大量鳄鱼,马尼亚拉湖国家公园是众多鸟类的栖息地,而面积达4.5万平方公里的塞鲁斯野生动物园则是看大象的理想之地。

      在坦桑尼亚看野生动物一般需要借助旅行社,因此,挑选一家好旅行社是旅行成功的关键。大多数有一定实力的旅行社在首都达累斯萨拉姆和北部城市阿鲁沙都设有办事处,它们有自己的车队、司机和导游,与航空公司、景区内的饭店都保持有业务联系,可以为游客制定完整的旅行计划。因季节不同,同一条旅行线路价格却有很大差异,但任何时候都可以砍价,只不过旺季余地很小。看动物最常见的方式是乘车。在北部的公园或保护区,车子四周是封闭的,仅在顶部开一个天窗,供游客看动物或拍照片。车上装备有电台,司机在行驶中可以随时与总部或其他同伴联络,有时是报告自己的方位,有时是彼此交流信息。或许是因为狮子有王者之风,寻找狮子便成了人们的首要任务。两车相遇时,司机常常彼此交谈几句,遇到过狮子的一方会描述大体方位,以便对方不跑冤枉道。有时会看到远远的有几辆车挤在一起,那一准是找到狮子了。

      陆海空体验动物世界

      乘船是体验动物世界的另一种方式。在塞鲁斯野生动物园的鲁菲吉河、萨达尼野生动物园的瓦米河和阿鲁沙国家公园的莫梅拉湖上乘船缓行,不仅可以观看两岸景色,更可以近距离地观赏河马和鳄鱼。在经历了陆上的颠簸和扬尘之后,乘船游览不失为一种享受。

      如果觉得陆上、水上还不够过瘾,还可以到空中去看。塞伦盖蒂气球旅行社就提供这项服务。清晨,当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时,巨大的热气球便载着那些想从空中一睹塞伦盖蒂大草原风采的游客起程了。尽管乘气球不可能如乘车那样仔细地观赏动物,但是它所带来的全景式的视觉冲击足以令游客兴奋不已。气球会选择一处地方降落,殷勤的服务员会在美丽的金合欢树下铺上亚麻桌布,拿出香槟酒,招待游客们一顿别致的早餐。乘气球虽然新鲜、刺激,但1小时的旅行却着实价格不菲,每位游客要交400美元。

      “非洲屋脊”——乞力马扎罗山

      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的至高点,是一个火山丘,高5963米,矗立在周围的草原之上,它那终年积雪的山顶在大草原上若隐若现。乞力马扎罗山四周都是山林,那里生活着众多的哺乳动物,其中一些还是濒于灭绝的种类。乞力马扎罗是非洲最高的山脉,面积756平方公里,它位于坦桑尼亚东北部,邻近肯尼亚,坐落于南纬3度,距离赤道仅300多公里。乞力马扎罗山素有“非洲屋脊”之称,而许多地理学家则喜欢称它为“非洲之王”。乞力马扎罗山国家公园和森林保护区占据了整个乞力马扎罗山及周围的山地森林。乞力马扎罗山国家公园由林木线以上的所有山区和穿过山地森林带的6个森林走廊组成。

      乞力马扎罗山有两个主峰,一个叫基博,另一个叫马文济,两峰之间有一个10多公里长的马鞍形的山脊相连,远远望去,乞力马扎罗山是一座孤单耸立的高山,在辽阔的东非大草原上拔地而起,高耸入云,气势磅礴。雄伟的蓝灰色的山体戴着它那白雪皑皑的山顶,赫然耸立于坦桑尼亚北部的半荒漠地区,如同一位威武雄壮的勇士守卫着非洲这块美丽神奇的古老大陆。

      乞力马扎罗山是一座仍在活动的休眠火山,基博峰顶有一个直径2400米、深200米的火山口,口内四壁是晶莹无瑕的巨大冰层,底部耸立着巨大的冰柱,冰雪覆盖,宛如巨大的玉盆。巨大的火山傲然耸立,而无其他山脉相伴。

      在斯瓦希里语中,乞力马扎罗山意为“闪闪发光的山”,此语对这高耸的火山及其壮丽的白雪皑皑的山顶而言,喻意恰如其分。它的轮廓非常鲜明:缓缓上升的斜坡引向一长长的、扁平的山顶,那是一个真正的巨型火山口——一个盆状的火山峰顶。在酷热的日子里,从很远处望去,蓝色的山基赏心悦目,而白雪皑皑的山顶似乎在空中盘旋。常伸展到雪线以下飘渺的云雾,增加了这种幻觉。山麓的气温有时高达59℃,而峰顶的气温又常在零下34℃,故有“赤道雪峰”之称。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乞力马扎罗山一直是一座神秘而迷人的山——没有人真的相信在赤道附近居然有这样一座覆盖着白雪的山。

      乞力马扎罗山在坦桑尼亚人心中无比神圣,他们对乞力马扎罗山敬若神灵。很多部族每年都要在山脚下举行传统的祭祀活动,拜山神,求平安。他们把自己看做是“草原之帆”下的子民,绝不允许外人对雪山的任何不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