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引发-风暴 毛身边录音事件始末
  • 像平民一样难以归类 清朝皇室后裔的百态人生
  • 新中国首任文化部部长 茅盾坎坷辉煌的人生
  • 白求恩为何与妻子两度离婚
  • 郦道元和他的《水经注》
  • 1908年袁世凯向美国记者大谈改革
  • 清朝国旗国歌的来历 李鸿章临急作国歌
  • 邓小平务实本色:我相信毛主席讲的实事求是
  • 典守国宝70年:故宫也有伪器 翠玉白菜一鸣惊人
  • 罗明妻子谢小梅辞世 经历长征中的苦难爱情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考古 >>历史文化

    长征,一个在秘密酝酿中作出的抉择

    敌深入,在迂回运动中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等战略方针和作战原则,是符合红军战争和根据地实际、独具中国革命战争特色的军事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人民军队建设实际相结合的宝贵产物。

    到1933年8月,中央红军辖有一、三、五、九军团,达10万人;中央苏区辖有江西、福建、闽赣、粤赣四个省级苏维埃政权,成为全国最大的革命根据地,中央苏区也进入了鼎盛时期。

    面对迅速扩大的红色区域和日益强大的红色政权,国民党反动集团非常恐慌。1933年9月,蒋介石调动50万军队,分北、西、南三路,对中央苏区发动了规模空前的第五次“围剿”。

    但是,由于博古等人在中央苏区继续推行王明的“左”倾路线,从1930年11月起,通过赣南会议、宁都会议、六届五中全会三次会议,相继解除了毛泽东在党、红军和政府中的领导职务,“左”倾路线错误领导完全控制了中央苏区的党政军权。

    由于放弃了毛泽东正确的军事战略战术,在第五次反“围剿”斗争中,中央红军被错误地指令同数倍于己的强敌“以堡垒对堡垒”、“短促突击”、打“正规战”,以期“御敌于国门之外”。结果,历经一年的消耗,主力红军遭到重创,中央苏区日益缩小。

    中央苏区岌岌可危 中央书记处密酿转移

    1934年4月下旬到5月上旬,广昌、筠门岭、建宁、龙冈等地相继失守,中央苏区的南北门户洞开,国民党军直逼中央苏区腹地。

    5月下旬,博古在瑞金主持召开了张闻天、周恩来、项英参加的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会议认为,红军在中央苏区内线打破第五次“围剿”已经完全没有可能,决定将红军主力撤离中央苏区,进行战略转移。但是对什么时候突围转移、向何处转移、突围转移的行动计划和路线等重大问题,都没有讨论结果。

    1934年6月25日,-国际复电中共中央,同意红军主力突围转移的决定。博古主持召开了中央-局扩大会议,讨论红军在作战不利形势下的对策,但对-国际的电复秘而不宣。

    随后不久,为了准备红军主力撤离苏区,博古主持召开中央书记处会议,决定成立由博古、李德、周恩来组成的最高“三人团”,负责筹划红军主力突围转移重大事项,在兵员、物资、军事、舆论、组织等方面,做了一系列必要的准备工作。

    李德后来在他的回忆录《中国纪事》中记述道:“八月计划预定突围时间是10月底11月初,因为根据我们获得的情报,蒋介石企图在这期间集中力量发动新的进攻,突围的日期选择在这时,必然会使敌人扑个空。”“此外,从华南地区的地理气候上来考虑,这也是行军和作战的最有利的时间。”

    于都县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研究陈列部主任-说,有史料表明,10月7日,由我党秘密工作者获得的一份国民党军将向中央苏区发起总攻的情报送达瑞金,周恩来等人获得这一重要情报后,意识到中央苏区和主力红军已经处于极大的危险之中,于是决定提前进行突围转移。

    10月10日,中共中央、中央机关、中革军委撤离瑞金云石山,向于都县集结参加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