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毛泽东外交往事:病中会晤尼克松回击逝世传闻
  • 公开忏悔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曾经竟是纳粹(图)
  • 武则天与女儿节 郭沫若为何说女皇出生在广元
  • 李银河愤言多边恋:我正在被妖魔化(图)
  • 档案解密:毛泽东为什么发动文化大革命
  • 当危险近在咫尺 周恩来文革中两次绝密飞行
  • 钉在耻辱柱上的鬼:靖国神社14名二战甲级战犯
  • 历史的归宿 毛泽东为何决定新中国定都在北京
  • 紫禁城名字取自哪里?北京古建中隐藏的秘密
  • 十年激情成书 江博激情英语全国巡回演讲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考古 >>历史文化

    小说大家张恨水 中国文坛上的一桩冤案

     称张恨水为小说大家应不为过

      张恨水原名张心远,祖籍安徽潜山,生于1895年。由于家境贫困,不得已中断学业,走上了谋生的道路。1919年,他来到北京,后因发表长篇小说《春明外史》而名声大噪,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他辗转前往重庆,写出许多“抗战小说”、“国难小说”,积极宣传抗战。日本投降后,他于1946年回到北平,在西城买了一所有四进院子的大房子,同时继续写作。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然而就在这年的6月,他突然中风,半身不遂。同年,张恨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张恨水卖掉了原先的大院子

      尽管政府对张恨水的生活有所安排,每月可以得到一定的生活费用,但他毕竟是在病中,无法写作,没有直接的经济来源。而家里人口又多,开支还是很大的。他便卖掉了原先的大院子,换了砖塔胡同43号的一处小四合院(也就是如今的95号)。这个院子不大,但还算规整。三间北房,中间是客厅兼饭厅,西屋是卧室,东屋是张恨水的书房兼卧室。院里还有南房三间、东西厢房各两间,是家里其他人住的地方。张恨水的身体在慢慢恢复,他又恢复了写作,陆续发表了十几部中、长篇小说。

      所幸张恨水的家没有被抄

      1966年,“文革”爆发,胡同里有很多人家被抄家,红卫兵也曾闯进过这个院子。张恨水从书柜里拿出文史馆的聘书,很认真地告诉红卫兵,是周总理让他到文史馆去的,红卫兵居然信了他的话,退了出去。然而他的书实在太多,难免有属于“四旧”的东西,为了免得招灾惹祸,本想挑些破书烧了,也算作个样子。但是挑来拣去,哪一本也舍不得。孩子想藏在床底下,张恨水说怕潮;塞进米缸里,他又怕脏。搞得筋疲力尽,也没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最后,终于决定,还是放回书柜里,在玻璃柜门上糊上白纸,就算是藏好了。所幸后来并没有来抄,否则这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计策连小孩子也瞒不过。

      1967年2月15日,农历正月初七,早晨,家人为他穿鞋子,准备下床,他突然仰身倒下,在这屋子里走完了自己的人生。

      中国文坛上的一桩“冤案”

      张恨水一生创作的小说有百余部之多,应当说是“文字大师”了。但是为什么他的名字却渐渐被人所淡忘了呢?其中主要的原因,大概是由于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他始终被归类于“鸳鸯蝴蝶派”,因此难免被打入“另册”,这实在是中国文坛上的一桩“冤案”。而人们经常听到的传说,是鲁迅给张恨水戴上了“鸳鸯蝴蝶派”的“帽子”。这其实也是一桩“冤案”。由于“鸳鸯蝴蝶派”“迎合小市民的趣味”,鲁迅在一些文章中确曾对其流露鄙视态度,但对张恨水本人,则似乎从未有过褒贬。查阅《鲁迅全集》,他直接提到张恨水的地方只有一处,是1934年在上海时写给母亲的一封信:“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三日前曾买《金粉世家》一部十二本,又《美人恩》一部三本,皆张恨水作,分二包,由世界书局寄上,想已到,但男自己未曾看过,不知内容如何也……”鲁迅的母亲是张恨水的“小说迷”,鲁迅是个孝子,每逢有张恨水的新书出版,是一定要买回去送给老母亲看的。可见,许多传闻往往并无根据。(有所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