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搞革命, 不但要有对象,还要有依靠力量。“文化大革命”的对象,按照毛泽东的讲话,按照中共中央当时发布的文件,以及“文化大革命”的实践,这对象不外乎三个:一曰“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二曰“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三曰“四类分子”(或“五类分子”)。那么,依靠力量又是谁呢? 工农大众?不是。“文化大革命”首先是从文化教育部门和党政机关,特别是从大中学校开始的。当时,按照毛泽东的指示和党中央的文件精神,工农大众不要介入,不要干预。为此,《人民日报》还专门发表过社论(见1966年9月11日《人民日报》)。至于工宣队进驻学校、贫下中农管理学校,那是后来的事情,而且也是不成功的事情。 广大干部?不是。尽管毛泽东1956年11月15日在党的八届二中全会的讲话中曾经自豪地说过:“我们有这么一套干部:有建党时期的,有北伐战争时期的,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有抗日战争时期的,有解放战争时期的,有全国解放以后的,他们都是我们国家的珍贵财产。东欧一些国家不很稳,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没有这样一套干部。”然而,在“文化大革命”中,这套干部,不论是全国解放后的,还是解放战争时期的、抗日战争时期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甚至北伐战争时期的、建党时期的,有多少没有受到冲击,没有成为革命的对象,可以说是“寥若晨星”,何
< 1 >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