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史海留痕:为毛主席管家12年 细数伟人几大开支
  • 二战谜团新解:希特勒战后乘潜艇逃到了阿根廷
  • 北京最早的广告学校 不收学生一切费用(图)
  • 请毛泽东赐姓 探访中国最后消失的土司
  • 传奇人物 中共间谍三杰钱壮飞死因之谜
  • 二人相差27岁 宋庆龄爬窗嫁给了孙中山
  • 忆刘少奇最后的话: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
  • 身为领袖的父亲 毛泽东和他的十个儿女(组图)
  • 一段异国老少情缘 张爱玲的最后一次婚姻(图)
  • 两位老战友反对杂志戏说 为董存瑞勇炸敌堡作证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考古 >>历史文化

    叛逆的马龙-白兰度:我对女人根深蒂固的不信任

      我对女人根深蒂固的不信任

      没有人清楚地知道诱发自己行为的心理动机, 也不了解——至少现在还不了解人脑的作用机理,不明白大脑内部的生化反应怎样指示我们在两难选择之间做出取舍。但我想,有一点确切无疑: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是这些生化反应的结果。DNA结构的发现者之一弗朗西斯·克里克在最近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写道:“‘你’,你的喜怒哀乐,你的思想抱负,你对自我身份自由意愿的意识,实际上都不过是大量的神经细胞及其相关的分子群的运动罢了。”

      把一个成年人的行为归因于他童年时代的一件事甚至一系列事件,下这样的断语是有危险的,甚至是鲁莽的。人类行为的调色板上不光是黑白两色,它还存在更多的灰色区域,我明白这一点。多年来我追逐着一个又一个带有异国风情的、皮肤黝黑的女人,年纪渐长之后,我开始感到纳闷:“我是不是总想找一个女人取代我童年时代的家庭教师厄米的位置呢?因为厄米的皮肤是柔软、黝黑的。自我7岁起,她的形象就时时在我的脑海里萦绕。失去她之后,我就用自己余生的大部分时光追寻她的影子。成年以后,我拒绝或者难以信任女人。除了母亲的抛弃,我对女人根深蒂固的不信任,也许与厄米的离去给我造成的伤害也有关系。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体验过爱、温暖和深情,他就不懂得怎样付出爱、温暖和深情;如果一个人得到了爱,又被偷走了,如果他认为自己遭到遗弃或者被亲人抛

    < 1 >   <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