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其中我们所见到的历史亦已是蕴含着各时期文人的思想倾向在内,并不能完全代表占大多数低层贫苦农民的亲身感受。 历史上所谓的贤明君主,其实也是经众多文人的粉饰方为我等后人所知,其中或许也有一些所谓的贤明君主并不一定是名符其实的。譬如汉时的“文景之治”中的汉景帝,一直以来被后世史家描绘成是一个“恭俭爱民”的贤君,其实呢?在南宋孝帝年间洪迈的《容斋随笔》就已经用无可辩驳的事例提出景帝其实是一个“刻戾忍杀之人”,只不过在其后代君王,如汉武帝等时期的历代文史之人的粉饰,才使后世不明其真相而已;还有一个就是宋太宗,只因为北宋除太祖之外都是他的子孙当皇帝,业经过一百多年的粉饰也就使他弑兄篡位的恶行得到掩盖,至今还很不易被后世发觉,而这亦在《容斋随笔》中把史家隐约之词挖掘出来,并加以考证得出历史的真面目。此或许正是洪氏《容斋随笔》的不朽之处,也是其历史价值之所在。 因此只要不得罪天下官吏或地主阶层——这一阶层向来是劳骚最多,也多数是舞文弄墨之辈——,另外对天下一些穷困潦倒的文人之辈又不迫的太甚,加之又非衰落时期的皇帝则一般大都是好名声的多。可惜雍正帝却偏偏对以上几种人都得罪光了,他整顿吏治实行强国政策的大改革,得罪了天下大多数腐败已成自然的各级官员;他打破千年来的地主乡绅的即得利益,实行按地和家产纳税则得罪了天下地主乡绅,因此他怎能有美名流芳或得到公正的评价?只怕不能。即使到了其儿子乾隆年间,也因为雍正所得罪的面太广并且这些人大多数还生活于乾隆盛世时期,因此对于乾隆来说则尽管现成享受雍正改革所带来的果实,却也不敢对雍正有太多的提及,因为他也不想开罪那些天下官吏和文人,为此对雍正流言亦也难禁且难以进行申明、美化及粉饰,如此对于不明真相的后世百姓当然只能随风附会,流言四起,这也就成了野史之料。 其实,只要明知事理的学者对于上述雍正“篡位”这种传说是根本经不起推敲的。其一是康熙作为一个封建时代有为的一个明君,当然知道立嫡的重要性及后果,而从他既然早已把遗诏存放于机密之处,那么说明他早就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因此他不可能在自己的遗诏中只写“传位十四阿哥”如此几个字,如果在“十四”后连其名字也不写则是不可想象的。其二,清是满清,他们也有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字,因此清朝的遗诏等重要文件一般是用两种文字写成,即使汉文可以改,满文也难以下手。其三,现代汉字“于”在古代一般写作“於”,虽然“于”“於”是同意,但是古代书籍中只有在《诗经》、《尚书》、《周易》等前秦时代是作为常用,而在秦之后的书籍及日常生活中多作“於”字,“於、于”归于统一“于”则是在汉字简化时的事了,而在清代亦以“於”为常用,那么对于“於”字则根本不可能由“十”字改得。至于小说家之言当然并不能当真,因为他们所要的正是这些野史以使他们有想象的空间。对于隐私和捕风捉影的事,向来在人们的茶余饭后是被人所津津乐道的,谁还去会理它是真是假?今也不会例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