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诗歌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句子: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这些诗句不约而同地都用了“九州”这个词。“九州”代表什么呢?大家都很清楚,“九州”代表中国。为什么“九州”代表中国呢?“中国”这个词语又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还有哪些词语和“九州”一样也代表中国呢?下面我们一一来解答。 传说我国古代的大陆划分为九个地理区域。在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把这九个地理区域称为九州。那么,这九个地理区域到底是哪九个地方呢?当时的学者也没有统一的认识,其说不一。 《尚书·禹贡》中记载的九州为:冀、豫、雍、扬、衮、徐、梁、青、荆。 《乐雅·释地》中的记载,没有青、梁,而有幽、营。 《周礼·变官·职方氏》中的记载,没有梁、徐,而有幽、并。 虽然这些记载有些出入,但它都指的是中原的大片土地。所以后来人们就用“九州”这个词泛指中国了。跟“九州”同义的还有“九有、九域、九区、九隅、九垠、九垓”等。 “中国”这个词又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早在公元前十一世纪至公元前六世纪,也就是距今2500-3000年前,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中国”一词。《诗经·大雅·民劳》中写道:“惠此中国,以缓四方。”意思是先爱护京都的百姓,进而安抚四方。从这里不难看出,“中国”这个词的意思是专指帝王所在的国都。 “中国”的另一个意思是指古代华夏族居住的地方。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是“夏”,大约是4000多年前建立的。“夏”是汉族的祖先建立的,他们自称华夏族。华夏族和后来的汉族多建都于黄河南北,他们认为自己居住的地方是当时世界的中央,所以称为“中国”,也称为“中华”。它的具体地理位置是指现在的河南省附近地区。后来华夏族、汉族的活动范围扩大到黄河中下游一带,这里也就被称为“中国”了。到了距今700多年前,魏国成立。魏不仅统辖黄河流域各省,它的势力还扩张了许多,南到湖北、安徽、江苏北部,北到辽宁中部,若大的疆土就都称为“中国”了。 到了十九世纪中期以来,“中国”这个词才开始专指我们国家的全部领土,不再作他用。 “中国”有很多别称,除了前边提到的“九州”及与“九州”同义的别称,还有中土、中原、中州、中夏、中华、赤县、神州、赤县神州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