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觉寺位于北京西部旸台山麓。始建于辽咸雍四年(公元1068年),因寺内有清泉流入龙潭,故又名清水院。是金章宗时著名的西山八大水院之一,时称灵泉寺。明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重修,建成天王殿、无量寿福殿和龙王殿,改称大觉寺。 寺院坐西朝东,体现了契丹人尊日东向的习俗。寺内建筑依山势层叠而上,自东向西由山门、碑亭、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无量寿佛(动静等观)殿、大悲坛、舍利塔、龙王堂组成,多是清代重新修建。殿宇雄伟古朴,布局规整严谨。寺内后山是一处别致的园林,麓林曲径,叠石流泉,情趣非凡。
山门
天王殿
天王殿
无量寿佛殿
无量寿佛殿
寺前平畴沃野,景界开阔;寺后层峦叠嶂,林莽苍郁,以清泉、石树、玉兰花和清幽的环境享誉四方。寺内古树参天,流泉淙淙,盛夏时节,浓荫蔽日,把整个寺院覆盖在万绿丛中。院内有乾隆年间从四川移来的玉兰树,花繁瓣大,色洁香浓,树龄300年上下,堪为京城玉兰之最。还有一株高大而古老的银杏树,俗名“白果王”,需6人方能合围,浓荫可蔽半个院落,据说已傲立800年之久。寺内泉水自石缝流出,汇成碧潭,又经石槽缓缓顺山势而下,水流清澈,四时不竭,使整个寺院呈现出一派生机。 大觉寺是一座拥有丰富历史遗存的千年古刹。《阳台山清水院创造藏经记》石碑,尤为珍贵,是研究辽代北京历史地理的重要史料。殿堂内供奉的佛像雕塑精美,形象生动,保存基本完整。
大觉寺八绝
古寺幽兰
古寺幽兰 寺南配院四宜堂院内屹立一棵古玉兰,据说为寺内主持高僧迦陵和尚亲手所植,树龄已逾三百年,是京城古玉兰之最。其树姿绰约,盛开时花大如拳,花朵繁盛,花香幽雅。清风中身姿摇曳,玉雪香脂。寺内八绝之一的“古寺幽兰”一典即出于此,每年花期,大觉寺都会举行玉兰节。出四宜堂,进北小院,还有一棵玉兰,花开得更茂盛,但风姿稍逊。 要说追溯起来到大觉寺赏玉兰花,是很早以前就有的一桩雅事,在院内北房的廊壁上还存有清末著名诗画家溥心畲题写的观花诗词二首。寺内玉兰一般要在4月上旬才开放,花期一周左右,若遇天气好,花期还可延长数日。因为山区温度低,使得玉兰树开花时间竟比市区内玉兰晚近半个月左右,正应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玉兰始盛开”的诗句。
千年银杏
千年银杏大觉寺中,无量寿殿前的左右两边,各有一株高大的银杏树。其中,北边的一株植于辽代,树龄已近千年。这株千年古银杏,树身高达25米,远远超过了大殿的屋顶,树冠的浓荫遮蔽了大半个庭院,巍巍壮观,人称“银杏王”。
老藤寄柏
老藤寄柏寺内功德池桥边,长着一棵古老的柏树,在其树干的分枝处曾寄生有一株老藤,数根藤条盘曲而上,成为一绝。现老藤已被一棵碗口粗细的小树代替,又形成了树中有树,一树两叶的绝妙风景。
鼠李寄柏
鼠李寄柏大觉寺四宜堂院中,植有一棵巨大的怪柏,此树自根部向上一米处分成两大树干,树干分枝处,寄生着一株李树(小叶鼠李),一眼忘去,李柏紧紧相偎,姿态奇特,犹如一朵蘑菇云,堪称寺内一绝
碧韵清池
碧韵清池此池是由一整块天然大理石精雕而成,池的西面刻有“碧韵清”三字,字体古朴,苍劲有力。当水从池的入水口流入,再从出水口流出后,便得到很好的沉淀,变得清澈透明了。
辽代古碑
辽代古碑古碑碑身曾经断裂,碑文字迹亦多数模糊,经修复,现立于寺内高处法门旁。碑额题有“奉为太后皇帝万岁大王千秋”字样。据考,此处所指皇帝即为道宗皇帝,太后则是道宗之母仁懿皇后萧氏。此碑文所记,为人们了解大觉寺的历史提供了可靠的资料,是一不可多得的重要文物。
灵泉泉水
灵泉泉水 大觉寺的泉水水道构造,无一不遵循自然之理,理水成系,使之动静交替,从而形成了寺内泉水绕寺,穿廊跨院,石桥引渡,翠竹丛生,绿萍红鱼的美景。使游人徜徉其间,倍感清新、爽洁、宁静,怀古之情油然而生。
松柏抱塔
松柏抱塔大觉寺内殿宇的后面是一座布局精巧、优雅别致的园林。园内的舍利塔建于清雍正年间,为当时寺内主持性音和尚建造。此塔所在地也是古寺的最高点,周围绿荫蔽日,清泉潺潺,再加上秋日的红枫辉映,美景令人流连忘返。更妙的是,此12米的高塔两侧,分别有一株高大的古松和古柏,左右簇拥环抱着白塔,形成了此寺著名的松柏抱塔的奇特景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