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玉璧的用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不一。然而“苍璧礼天”之说,历来在玉学界占主导地位,认为“璧”是祭天的礼器。笔者认为,这是后人为璧涂上一层虚幻的迷信色彩,而绝非与“璧”俱来的内涵。另有观点,把“璧”理解为财富的象征,从良渚墓葬看,出土有大小不同规格的“璧”,甚至还有很整齐地堆叠在一起的现象,作为殉葬品,在一定程度反映出死者生前的财产状况和社会地位,因此,“璧”具有财富的和象征意义,是存在现实依据的。 据文献记载,历史上有“和氏璧”以十五城而不易的故事,这里除去表述“和氏璧”弥足珍贵之外,还道出“和氏璧”本身含有另一种社会功能——交换。在原始社会,交换形式大多以物易物,而其间,极有可能就存在一种共同的价值尺度,即出现了一种钱币的替代品,譬如说“璧”,便正好充当了这样的角色。 在文字未发明之前,“璧”作为早期出现的货币形式,虽无法用数字表示币值的高低,但可以通过形状大小体现量化程度。做个大胆设想,一块小璧换一只羊、一块大璧却能换一头牛,如此等等。假如这种设想与历史真实相吻合,那么墓葬中“璧”有大有小的问题,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 也许是巧合吧,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开始用金属铸造制钱,直到今天,人们祭掉亡灵烧给阴间的纸钱(钱串子),其形状也与“璧”大同小异。这种情况属历史的偶然,还是货币发展的必然?倒是很值得求证的命题。 摘自《中国商报收藏拍卖导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