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日本幕末简略年表
  • 日本幕府*
  • 中宗反正靖国功臣
  • 朝鲜王朝大事年表
  • 朝鲜王朝统治者年号一览
  • 朝鲜骊兴闵氏
  • 朝鲜李氏王族本贯
  • 中国历朝之夏朝
  • 中国历朝之远古时代
  • 古格:一个消失的王国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考古 >>历史文化

    朝鲜王朝势道*<%=id%>

    朝鲜王朝势道*


    势道*总览

    势道*:受到国王委任而掌握政权的特殊人物及其追随者主导国家发展的*形态。原先的势道*,意思是“*是教化广大社会,位于世道中心公正治理国家的道理”。这是出于朝鲜士林的统治理念,意味着理想的*道义。然后随着外戚权臣势力的不断坐大,朝鲜形成了一股专权的不公正的*形态。从权臣洪国荣摄政开始,“势道*”一词经常被人使用,专指朝鲜后期朝廷里的权臣当道把持朝政的局面,尤其是外戚专权的局面。

    正祖(1776——1800在位)初期的宠臣洪国荣是把势道*堕落变质的第一人。正祖大王在没有登基前,是上一代国王英祖(1724—1776在位)的世孙。英祖后期,王位继承斗争激烈,为了保护世孙的安全,洪国荣立下了汗马功劳。世孙登基为正祖后,洪国荣的妹妹嫁给正祖为嫔,洪国荣因此以国舅的身份执掌朝政。由于他用人唯亲、专横暴虐,受到了广大士林的弹劾,并冠以“势道宰相”的称呼。不久,正祖为了夺回权力,发动了一场政变,洪国荣凄然下台。然而,外戚权阀的势道*由此展开,并逐渐演变成一股左右朝鲜百年的*风云。

    正祖死后,他12岁的儿子纯祖(1800——1834在位)即位。正祖遗命兵曹判书兼吏曹判书金祖淳辅政。第二年,金祖淳就把女儿嫁给了纯祖,成为了纯元王妃。而金祖淳以“国丈”兼国王“义父”的身份控制了朝政大权。朝鲜近代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安东金氏六十年的势道*就此开始了。

    纯祖死后,他的孙子宪宗(1834——1849在位)即位。宪宗的母亲神贞大妃和外祖父赵万永建立了以丰壤赵氏为核心的势道*,与安东金氏的势道*抗衡。双方在朝廷争权夺利,并试图争夺宪宗及之后的哲宗(1849——1863在位)的王妃之位。在他们的斗争当中,朝鲜王室的权威遭到了蹂躏,同时百姓也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农民起义不断。

    哲宗死后,神贞大妃的养子高宗(1863——1907在位)即位。高宗的生父兴宣大院君逐渐掌握了政权,沉重打击了安东金氏和丰壤赵氏的势力,并开始了大院君的势道*。十年后,明成王妃闵氏发动政变,推翻了大院君的统治,开始了骊兴闵氏的势道*。直到1895年闵妃被日本人刺杀,延续百年的朝鲜势道*也走到了尽头。


    势道的终结

    势道*是朝鲜王朝五百年历史上所产生的特殊*结构。它脱胎于延续了四百年的朋党*,是对朋党*的一种升华。在近代朝鲜一百年里,势道*对朝鲜的发展变化乃至整个东亚世界的发展变化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势道*是朋党*发展变化成到一种家族掌控的*。在朝鲜王朝中,非王室的家族掌握朝政,不能不说是一种罕见的*结构特点。安东金氏、丰壤赵氏、大院君(非王室的全州李氏)、骊兴闵氏四大家族左右朝鲜朝廷的*长达百年之久。期间,四大家族用尽各自的手段和政策,来维系其势道的统治,给广大百姓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朝鲜走向近代化的步伐,更给外国势力介入朝鲜内政制造了机会和借口。因此,势道*是封建时代的产物,是一种落后的*制度。

    1880年以后,外国势力更进一步进入朝鲜。不久,势道*在客观上也延缓了外国势力侵吞朝鲜的脚步。骊兴闵氏虽然依附袁世凯来达到统治的目的,但也由此阻挡了清朝把朝鲜由属国变成殖民地。到了甲午战争以后,日本虽然利用了大院君与骊兴闵氏的矛盾干涉朝鲜内政,但反而促成两家携手合作,共同抵挡日本的侵略。许多骊兴闵氏的腐败人物,在这一时期,都为了国家大义不惜舍弃生命反对日本侵略。

    但是,长期受到势道*压迫的朝鲜其他名门贵族,却试图勾结外国势力推翻势道*的统治。比如庆州金氏的金弘集、潘南朴氏的朴泳孝等人选择亲日政策,潘南朴氏的朴定阳选择亲美政策,牛峰李氏的李允用、李完用选择亲俄政策。势道*与反势道*的斗争的背后又有外国势力的影子。不过终究,这种以封建制度为基础的势道*还是有灭亡的一天。1895年,日本派出刺客发动“乙未事变”,刺杀了闵妃,终结了骊兴闵氏的势道*。后来,势道*的残余势力妄图恢复昔日的辉煌,纷纷投靠俄罗斯。日俄战争后,日本垄断了朝鲜朝廷里的大部分权力。1907年,高宗退位,纯宗登基,成立了亲日的李完用内阁。势道*的旧官僚全部被排除在权力中心之外。1910年,日本吞并韩国。势道*结束了,朝鲜王朝也走到了尽头,从此朝鲜也进入了日本的殖民时期。


    [NextPage]
    安东金氏六十年的势道*

    安东金氏是朝鲜名门家族,分为前安东金氏和后安东金氏。前安东金氏在高丽时代和朝鲜李朝前期势力极大,但在中宗反正后便走向没落。这里所说的安东金氏,是指在朝鲜近代达到势力颠峰的后安东金氏。

    一、前期(1802——1834)

    安东金氏势道*在前期一度是非常辉煌的,这要归功于安东金氏的首长永安府院君金祖淳。

    金祖淳,1765(乾隆31年,英祖41年)——1832(道光13年,纯祖32年)。朝鲜后期的文臣。本贯安东。原名洛淳,字士源,号枫皋,纯祖的义父。金祖淳是为安东金氏势道*构建基础的中心人物。早年遍游江原道、黄海道、咸镜道等地,以考察时政之名赢得百姓尊重。1788年朝鲜朝廷内部发生“时派”和“僻派”的党争,金祖淳在党争期间严守中立,并主张两派合流,深得当时的国王正祖赏识。一年后,金祖淳出使中国清朝,回国后逐渐受到提拔。正祖死后,金祖淳出任兵曹判书兼吏曹判书,一手掌握了军政大权。1802年,金祖淳把自己的女儿(纯元王妃)嫁给了国王纯祖,自己身兼国王义父和岳父的双重身份独揽朝政,当上了领议政,安东金氏的势道*就此开始。

    金祖淳早年得到的好名声一息之间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为了权力使朝政越加腐败,百姓民不聊生。金祖淳首先撤换了纯祖的亲卫军,换上了自己的人马,接着改革朝廷人事,安插安东金氏的人物。金汶根、金左根、金祖根、金弘根等金祖淳的子侄把持了各项朝廷要职。他们勾结腐败的儒林士大父,建立了一系列的书院,以宣扬儒教的名义压榨百姓。安东金氏的势道*达到了颠峰。

    1827年,金祖淳颁布了“大同米”的粮食政策,引发了民变。金祖淳虽然派兵成功镇压了农民起义,但在朝廷里的影响力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丰壤赵氏的势力迅速抬头,赵万永成功地将自己女儿(神贞王妃)嫁给了纯祖之子孝明世子。安东金氏的势力有所下降。1832年,金祖淳死去。两年后,孝明世子的儿子登基为王,是为宪宗。赵万永的女儿成为王大妃,安东金氏的势道*受到了极大的打压。

    二、中期(1834——1849)

    安东金氏的势道*受到打压后,丰壤赵氏的势道*开始。由于金祖淳死后,安东金氏一度群龙无首,难以与丰壤赵氏对抗。金祖淳之子金左根本想继承父亲的事业,但受到了其他堂兄弟的排挤。他的堂兄金祖根从一连串的斗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了新一代安东金氏的首长。

    金祖根,1793(乾隆59年,正祖17年)——1844(道光25年,宪宗10年)。朝鲜后期的武臣。本贯安东。字伯述、号紫坞。金祖淳之弟金芝根之子。金祖根早年被派往朝鲜广州出任地方武官。大同米事件后,金祖根被派往平叛,在镇压民变的斗争中深得金祖淳赏识。金祖淳死后,尤其是丰壤赵氏的势道*抬头后,金祖根受到金左根等人的排挤。金祖根为了夺得权力,调兵进京,压制了赵万永等人的势力,并取得安东金氏首长的地位。1837年,金祖根把自己的女儿(孝显王妃)嫁给了宪宗。金祖根取得国丈的地位,名正言顺地控制了朝政。然而,金左根和赵万永等人不甘失败。当时的大王大妃纯元王妃是金左根的妹妹,王大妃神贞王妃是赵万永的女儿,他们仍然是外戚。金祖根难以取得绝对权力,这就给丰壤赵氏喘息的机会。再加上安东金氏的内部矛盾,不久孝显王妃又过逝了,此时两大外戚是处于势力均衡状态。

    三、后期(1849——1863)

    金祖根和赵万永死后,金左根成为了安东金氏的首长,并开始在朝廷里施加影响。安东金氏的势道*逐渐迎来第二个颠峰。

    1849年,宪宗死去。由于没有后嗣,王位斗争在丰壤赵氏和安东金氏之间展开了。金左根趁着丰壤赵氏正处于群龙无首的时期,到江华岛找来了王室的旁支,继承了王位,是为哲宗。紧接着,金左根的妹妹纯元王妃以大王大妃的身份垂帘听政。金左根因此势力大增,成为新一代安东金氏的首长。

    金左根,1797(嘉庆4年,正祖21年)——1869(同治9年,高宗6年)。朝鲜末期的文臣。本贯安东。字景隐,号荷屋。纯元王妃之兄,金祖淳之子。在成功让哲宗登基后,金左根一人兼任了吏、工、兵三曹的判书,把持了朝廷大权。同时,他打击以赵秉夔为首的丰壤赵氏的势力,又在政变中逼死了领议政赵寅永,也就是赵秉夔的义父,夺得了领议政的职位,真正做到了独秉朝政。

    金左根独霸的局面不仅引起了丰壤赵氏和广大百姓的反感,也又一次引发了安东金氏的内部矛盾。他的堂弟金汶根为了获得安东金氏首长的地位,成功地把女儿嫁给了哲宗成为哲仁王妃。金汶根以国丈的地位开始瓦解金左根的势力。1851年,纯元王妃死去。金左根少了大王大妃这颗顶梁柱,神贞王妃成为新的大王大妃,丰壤赵氏的势力再次抬头。

    1862年发生了三政紊乱,导致各地农民起义。金左根因为采取强硬政策,遭至弹劾,势力大为下降。虽然金汶根和赵秉夔相继死去,但金左根已经很难力挽狂澜。安东金氏的势道*逐渐走向末路。1863年,哲宗死去,又没有留下后嗣。神贞王妃找来了没落王族李昰应的儿子李熙当新国王,是为高宗。高宗登基后,丰壤赵氏的势道*加强,李昰应成为大院君,开始了新的一股势道*。安东金氏的势道*在这两大势道的排挤下终于彻底瓦解了。

    安东金氏的势道*虽然瓦解了,但安东金氏并没有完全脱离*场。安东金氏当中,金炳学投靠了大院君,金炳冀为了复辟安东金氏的势道而斗争,金炳国、金炳始等人也为了朝鲜近代改革立下了功劳,金玉均更是领导开化党为了朝鲜的独立而向清朝宣战。总之,安东金氏的精英还是在朝鲜近现代史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另外,前安东金氏更参与了朝鲜近代独立运动,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NextPage]
    丰壤赵氏势道*

    丰壤赵氏是朝鲜名门家族。在高丽时代曾经风光一时。朝鲜李朝前期,丰壤赵氏一度没落,但到了后期,就很快强盛了起来。

    一、前期(1834——1866)

    丰壤赵氏是依靠神贞王妃的势力发展起来的。神贞王妃的父亲赵万永,就是丰壤赵氏势道*的奠基人。

    赵万永,1776(乾隆42年,英祖52年)——1846(道光27年,宪宗12年)。朝鲜后期的文臣。本贯丰壤。字胤卿,号石厓。早年在全罗道纠举贪官污吏,获得了不错的名声。1819年出使清朝,在沈阳向清朝官员介绍朝鲜国情,颇得赏识。同年,他的女儿嫁给了纯祖的儿子孝明世子,成了世子嫔。纯祖死后,孝明世子的儿子继承王位,是为宪宗。赵万永也登上了国王外祖父的地位,任命他的弟弟赵寅永为领议政,开始操持起了国家大权。丰壤赵氏的势道*开始。

    赵万永上台后,面临的最大敌人就是以金祖根、金左根为首的安东金氏。当时朝鲜国内资本主义发展较快,广大商人迫切希望开国,天主教传播也逐渐广泛起来。安东金氏由于镇压不力导致影响力衰退。丰壤赵氏抓住了这个机会,发动了一次全国性的排外行动。1839年,赵万永发动了已亥邪狱,大肆捕杀天主教徒,并趁机打压安东金氏和开放派(主要是潘南朴氏)的势力。赵万永、赵寅永兄弟确立了丰壤赵氏势道*的地位。

    1845年,安东金氏在金祖根的带领下纠举了赵万永的儿子赵秉龟的不法行为。赵秉龟忧惧而亡。赵万永受到了极大的打击,不久被安东金氏被逼下台。赵万永死后,他的弟弟赵寅永暂任丰壤赵氏的首长。赵寅永虽然贵为领议政,但由于兵权在安东金氏手中,所以很难发挥作用。1849年,宪宗死去,哲宗即位,赵寅永也被金左根逼死。丰壤赵氏的势道*走向了低谷。1862年发生了三政紊乱,金左根的势力大大下降。丰壤赵氏在神贞王妃的带领下卷土重来,赵成夏、赵宁夏等年轻一代挑起了大梁。他们成功逼退了金左根的势力,在哲宗死后拥立高宗为新王,并扶植了大院君的势力。1863——1866年,神贞王妃以高宗义母的身份垂帘听政三年。大院君趁机培植自己的力量,形成了一股新的势道*。在成功夺得高宗王妃的地位后,大院君逼迫神贞王妃退位。丰壤赵氏的势道*暂时告一段落。

    二、后期(1873——1875、1882——1884)

    丰壤赵氏虽然被大院君逼退,但始终没有忘记复辟。神贞王妃重用他的两位侄子赵成夏和赵宁夏,试图让他们逐步取得政军大权,与大院君的势道*对抗。

    赵成夏,1845(道光26年,宪宗11年)——1881(光绪8年,高宗18年)。字舜昭,号小荷。赵秉龟养子。

    赵宁夏,1845(道光26年,宪宗11年)——1884(光绪11年,高宗21年)。字箕三,号惠人。赵秉夔养子。

    赵成夏和赵宁夏秘密联合了骊兴闵氏的闵升镐和闵谦镐兄弟,和安东金氏金左根的养子金炳冀等人,策划了一系列打压大院君的事件,但大都以失败告终。然而,大院君过分的铁腕政策,迫使贵族与士大夫走到了自己的对立面。赵氏兄弟终于拥立了明成王妃闵妃,在1873年发动了癸酉政变,逼退了大院君的势力。大院君倒台后,神贞王妃再次以国王义母的身份控制了朝政。赵宁夏也控制了兵权。但曾经帮助过赵氏的骊兴闵氏却受到了排挤。这加深了闵赵两家的矛盾。

    1875年,闵升镐被大院君过去的部下炸死。神贞王妃为了彻底打垮大院君的势力,派赵宁夏向大院君及其过去的从属打压。同时,为了不让明成王妃的儿子册封为世子,神贞王妃企图借助清朝的力量。这些举动反而迫使骊兴闵氏和大院君合作。在这两派的努力下,明成王妃的儿子成功被册封为世子,丰壤赵氏的势道*再次倒台。

    赵成夏死后,丰壤赵氏集团趋向灭亡。然而,1882年,朝鲜发生了“壬午军乱”,大院君重掌朝政,明成王妃流亡宫外,日本军队企图侵略朝鲜。神贞王妃派金允植等人联络清朝出兵对抗日本。清军进入朝鲜后,不但压制了日军,而且还俘虏了大院君,帮助丰壤赵氏复辟。赵宁夏控制了兵权,与骊兴闵氏的闵台镐联手,并扶植安东金氏的金炳国为傀儡领议政,把持了朝鲜的军政大权。

    1884年,朝鲜爆发“甲申政变”。安东金氏年轻一代的金玉均领导开化党反对清朝干涉朝鲜内政,并大肆屠杀亲清派官员。闵台镐和赵宁夏都惨遭屠杀。神贞王妃虽然联合清军将领袁世凯平定了叛乱,但丰壤赵氏的势力却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一年后,大院君归国,丰壤赵氏的势道*终于瓦解了。1890年,神贞王妃以八十三岁的高寿辞世,丰壤赵氏失去了最后一根顶梁柱,几近灭亡。然而,人才凋零的丰壤赵氏却也出了一些民族独立英雄。比如赵琬九参与了上海临时政府的建设,赵东爽在国内领导义军反对日本的殖民政策,都给韩国人民留下了光辉的印象。


    [NextPage]
    大院君的势道*

    兴宣大院君李昰应,1821(道光2年,纯祖22年)——1898(光武2年)。字时伯,号石坡。近代朝鲜杰出的*家。国王高宗的生父。关于大院君对朝鲜的统治算不算势道*,有多种说法。一种观点认为他统治的这段时期是势道*的割裂期,另一种观点认为他是依靠丰壤赵氏的势力上台的,而且又与明成王妃闵氏有亲戚关系,可以算作是外戚的势道*,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他是单独成章的一个非外戚的势道*。笔者赞同第三种观点,认为大院君统治时期是属于大院君特色的一种另类的势道*。

    一、奠基

    大院君早年是没落的王族,经常在街头与酒鬼流氓私混,并受到了安东金氏的压制。其实他是装疯卖傻,早就秘密与丰壤赵氏的年轻子弟赵成夏和赵宁夏接触。神贞王妃没有觉察出大院君的野心,因此相信了他,立他的次子李熙为高宗国王。大院君被授予摄政之职,通过对一些才干官员的笼络,渐渐取得了朝廷里的实权。大院君的势道*就此开始了。1866年,丰壤赵氏的神贞王妃结束了垂帘听政,大院君名正言顺地成为了摄政。不久,他的妻子府大夫人家族里的女孩闵氏成为了高宗的王妃,也就是明成王妃。此刻的大院君既是高宗的生父,又是高宗的妻族,可谓包揽了宗亲与外戚的最高身份,势力如日中天。

    大院君的势道*,首先便是耗费巨资修建曾经被日本侵略者烧毁的王宫景福宫。虽然后来他的这项举动被他的政敌斥责为劳民伤财之举,但实际上他动用的资金全部来自于安东金氏和丰壤赵氏长年搜刮的民脂民膏。重建景福宫一方面是为了打击两大外戚的势道*,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收买人心,为自己的势道构建根基。安东金氏的金炳学、南阳洪氏的洪纯穆、潘南朴氏的朴圭寿等名士才干纷纷投入大院君的帐下。大院君大权在握,麾下人才济济,正式开始了他的改革政策。

    二、高峰

    朝鲜王朝中后期,与中国日本等绝大多数封建国家一样,朝政腐败僵化,贪污横行。其中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国民不平等。贵族的待遇比起平民高出许多。在朝鲜,由于朝廷官员和宗亲外戚多出于贵族,因此他们便享有不必缴纳税金的特权。如此一来,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就展开了。大院君所要改革的,就是这种不平等的阶级特权,要实现万民平等,要向贵族缴纳税金。

    贵族的代表丰壤赵氏和安东金氏已经下台,但他们也不愿放弃最基本的特权。因此两大外戚再度与大院君对立。大院君需要*战友助他一臂之力。此刻赵大妃的拥护者李景在辞去了领议政的职务,金炳学担任新领相。金炳学坚决支持大院君,帮助他向贵族开战。凭借着金炳学是安东金氏首长的威望,大院君也收服了不少的贵族。许多像金炳学一样的开明贵族地主都纷纷响应大院君的号召。与此同时,大院君缓和了与外戚的紧张关系。金左根的养子金炳冀和赵大妃的侄子赵宁夏恢复了少量的原有权力。何况,大院君也需要金赵二人帮助他改革国政,毕竟这两人也是有相当才能的,这可以说是一种*利用。金赵二人也希望从中饲机复兴安东金氏和丰壤赵氏的势道*,但大院君的把关让他们很难找到合适的机会。

    尽管有金炳学的相助,但要完全逼迫贵族就范也非易事。为了能够彻底颠覆贵族势力,大院君起用了赵大妃的远亲李景夏,给了他一点兵权。李景夏用铁碗政策成功地从许多贵族的手中取得了税金。京城的税金之战很快以大院君的获胜而告终。看到京城这样,朝鲜各地的贵族也相继屈服。庞大的税金汇入了国库。不仅景福宫的后期工程提前竣工,而且朝鲜的国民经济也大大提高,贵族与平民间的矛盾也缓和了,最重要的是,大院君的威势大大提高,其改革政策也陆续被广大老百姓接受。

    除了向贵族征税外,大院君还有一个重要的新政就是撤废书院。所谓的书院,原是儒林士大夫交流学习的地方,但随着时光的迁移,这里却变成了一个腐败的酒肉场。大院君在年轻时代也曾饱受这些腐败文人的羞辱,因此他对撤废书院是不遗余力的。大院君起初派金炳冀负责撤废书院。可金炳冀坚持不肯采用强硬手段,被大院君罢免。后来李景夏出面,一度动用了军队,终于撤废了朝鲜国内成百上千的书院。大院君的第二项改革政策也成功了。

    不幸的是,大院君的过激手段刺激了广大的儒林文人,动摇了朝鲜王朝的根基。因为朝鲜是个尚儒的国家。他们把儒学当成是一种宗教,把孔子和朱熹当成神明,把他们的著作当成教义,甚至因此排斥佛教道教天主教等真正的宗教。触犯儒林的利益等于是触犯整个朝鲜的利益,大院君撤废书院最终给他的下台埋下了祸根。

    不可否认的是,大院君新政的许多政策从当代角度来看是公平民主的,是维护老百姓利益的,这自然与他的身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然而,这些仅仅建立在封建社会基础上的“新政”是无法拯救已经走向衰亡的朝鲜王朝。虽然在1866年的“丙寅洋扰”和1871年的“辛未洋扰”当中,大院君领导下的朝鲜军队打败了法国和美国的军舰,但西方势力的大举东来并不是他个人能够阻挡得了的。1873年,大院君获得了“大老”的称号,获得了与国王相同的地位,他的势道*也走向了巅峰。

    三、衰落

    大院君获得“大老”称号后,改组了议政府,辞退了安东金氏的金炳学,任命洪纯穆为新任领议政。洪纯穆政府继续贯彻落实大院君的各项新政。朝鲜国力蒸蒸日上,呈现一派繁荣景象。然而,大院君的撤废书院的政策引起儒林士大夫的强烈不满。起初金炳冀负责此事时凭借着安东金氏的威望还没有产生巨大的冲击。后来李景夏用了刑罚来处理此事就酿成了不可挽回的波澜。在儒林中享有很高名望的崔益铉,当上言官御史后就马上呈上了弹劾上疏,向大院君的改革政策挑战。这样,引爆了一场朝鲜政坛的战争。

    崔益铉的第一次上疏主要涉及内容是关于撤废书院一事,并没有直接提及大院君。但这条上疏还是按照惯例先呈送到云岘宫。大院君没有引起太大的注意,把上疏又转呈给国王。因为他认为国王肯定会驳回上疏并严惩崔益铉,但是,高宗看到上疏后非常高兴,并给崔益铉升了官。了解到这样的情况,大院君感到了威胁。以往高宗是决不敢违背自己的意思的。现在高宗这样的举动已经表明与大院君产生了分歧。不久,高宗又提及让大院君当领议政,再一次触怒了大院君。因为如果大院君当上了领相那就名副其实是高宗的臣子,无法再行摄政之职,所以大院君认为这样做是违背父子伦理的。虽然大院君已经觉察到高宗亲政的意思,但对背后的以明成王妃为首的骊兴闵氏集团的突起却估计不足。

    事实上,闵妃虽然与大院君有亲戚关系,但由于大院君执意要封高宗的淑媛李氏之子为世子,因此二人的矛盾就种下了。闵妃集团决定再次打击大院君。就这样,崔益铉呈上了第二份上疏。

    第二次上疏直接提及大院君,显然是对大院君的所有政策以及背后大院君集团的总弹劾。此举极大震动了朝鲜的朝野。洪纯穆组织了大院君派的主要骨干到高宗那里去请旨杀崔益铉。高宗陷入了两难的境地。终于在闵妃和赵大妃的逼压之下,高宗宣布亲政。从表面上看,高宗其实在赵大妃收起垂帘听政后就已经亲政了。但那时大权仍在大院君手中。可现在高宗宣布亲政,摆明了是要没收大院君的权力。大院君感到恼火的同时,也意欲报复,不甘心就此打住。他让洪纯穆等人集体辞职,欲架空朝廷。但却正中闵妃和赵大妃的下怀,丰壤赵氏和骊兴闵氏的势力大肆扩张。大院君最终在“癸酉政变”中失势,他的势道*也就此结束了。

    四、复辟

    大院君虽然倒台,但也多次试图重整实力。在1875年逼退丰壤赵氏的斗争中,大院君派昔日的部下洪纯穆、金炳学和朴圭寿等人帮助了骊兴闵氏。闵妃也没有对大院君的势力赶尽杀绝。

    1881年,清朝驻日参赞黄遵宪的《朝鲜策略》一书在朝鲜披露。书中提议朝鲜要与中国日本美国联手对付俄罗斯的势力,引起了朝鲜人民的反对。大院君派的官员安骥泳趁机发动了“辛酉斥邪运动”,企图打倒骊兴闵氏的势道*。大院君虽然没有直接参与此事,但他的庶长子李载先却是直接参与领导了反闵妃的运动。这件事情平息后,大院君亲自策划了一场更大的复辟行动。

    1876年朝鲜开放门户后,骊兴闵氏集团就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尤其是军事上的改革。从1881年朝鲜组建新军开始,新旧军的矛盾,闵妃与大院君的矛盾,以及开放派与保守派的矛盾就一直潜藏着。

    1882年,朝鲜的旧式军人终于无法忍受新旧军悬殊的等级待遇,发动了震撼朝鲜近代史的“壬午军乱”。以大院君为后台,金长孙为首领的暴军开始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暴动。暴军成功地抢到了应得的军饷,并歼灭了别技军,袭击了日本公使馆,迫使日本公使花房义质逃回日本。然后,暴军杀死了兴寅君李最应,冲进了王宫。闵谦镐等闵妃派大臣在宫内惨遭杀害。闵妃艰苦逃离了王宫。暴军将高宗、赵大王大妃和朝廷大员软禁,迎接大院君入宫。这也是大院君第二次上台。

    大院君再次打击了外戚势力和腐败官吏,恢复锁国政策,宣称闵妃已“死”。这些举动遭到了高宗等人的反对。日本军队趁机出兵朝鲜,企图干涉朝鲜的内政,引发了一场国际*纠纷。

    闵妃和赵大妃从清朝请来了援军来对抗大院君和日军。清朝军队在吴长庆和马建忠的带领下抢在日军之前进入朝鲜京城,逐步把持了朝鲜的军政大权。大院君反对清朝的介入。清朝军队终于绑架了大院君,把他押送天津,随后又解除了大院君长子李载冕的军权,剿灭了金长孙等暴军,平定了军乱。高宗在清朝的威胁下重组政府,起用了大批亲清派人士。闵妃回到了宫廷。大院君短暂的第二次势道*瞬间即逝。三年后,大院君被清朝释放回国。回国后的大院君虽然还拥有一定的势力,但已经无法与骊兴闵氏的势道*继续对抗了。大院君的势道*已经没有再次复辟的可能。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日本军队占领了朝鲜。为了瓦解骊兴闵氏的势道*,日本人扶植大院君第三次上台。但现在的大院君只是个在日军摆布下的傀儡,丝毫没有昔日独断独行的力量和气魄。不甘做日本人傀儡的大院君秘密联络清朝军队反攻汉城,却被日军识破。日本人把大院君赶下台。从此大院君再也没有登上过*舞台。1898年,大院君病逝。谥号“献懿”。1907年追谥为“大院王”。


    [NextPage]
    骊兴闵氏的势道*

    骊兴闵氏是朝鲜名门家族。中国北宋年间,出使高丽的宋朝使臣闵称道定居在高丽的骊州。骊兴闵氏家族就此在朝鲜半岛上诞生了。朝鲜肃宗(1674——1720在位)时期,骊兴闵氏出身的仁显王妃虽然与张禧嫔的*斗争胜出,但骊兴闵氏的大部分人才都被张禧嫔所领导的“南人派”迫害殆尽,骊兴闵氏也走入了低谷。到了近代,以闵妃为首的骊兴闵氏重新崛起。

    闵妃,1851(哲宗3年)——1895(光绪22年,高宗33年)。近代朝鲜杰出的女*家。1863年,高宗即位,大院君的势道*开始。为了获得更大的权力,大院君让自己的妻族闵氏成为高宗的王妃,是为明成王妃闵氏,即闵妃。闵妃虽然开始是大院君的一颗*棋子,但久而久之,闵妃的野心也逐渐增加,她也试图建立一个骊兴闵氏的势道*。

    一、前期(1873——1882)

    正因为与大院君的亲戚关系,闵妃很容易地就笼络了大批的人才。首先就是闵妃的养兄闵升镐成为骊兴闵氏的中心人物。

    闵升镐,1830(道光11年,纯祖33年)——1874(光绪元年,高宗12年)。字复卿。闵妃的养兄,大院君的妻弟。闵升镐的出面帮助闵妃拉帮结党,构筑了骊兴闵氏势道*的基础。闵升镐的父亲闵致久,也就是大院君的岳父,凭借着与闵妃和大院君的特殊关系,堂而皇之地走进了朝廷中枢。闵升镐的弟弟闵谦镐,也依赖着父亲和兄长的力量出任户曹参判,逐步控制财政大权。另外,骊兴闵氏的闵致庠、闵台镐、闵奎镐、闵泳穆等人也相继出任各项要职。除了闵氏一门之外,闵妃还拉拢了大院君的兄长兴寅君李最应和安东金氏的金炳冀和金炳国,为除去大院君的势力引进了外援。1873年,骊兴闵氏联合丰壤赵氏,发动了“癸酉政变”,推翻了大院君的势道*。骊兴闵氏的势道*,以闵妃为核心的条件下,在朝鲜朝廷开始了。

    起初的势道*,面对丰壤赵氏的巨大压力,可谓是举步维艰。丰壤赵氏的首领赵大妃,建立了一个以李裕元为首的新政府。李裕元在出使清朝的过程中,取得了清朝实力派人物北洋大臣李鸿章的支持。因此,骊兴闵氏若要延续其势道*,必须打败以清朝为后盾的丰壤赵氏的势道*。1874年,闵升镐遭到大院君的报复,被炸身亡,这给骊兴闵氏的险恶状况雪上加霜。为此,闵妃起用了闵奎镐出任礼曹判书,负责外交事务。闵奎镐依靠其外交手段,成功阻挡了清朝势力的介入。闵妃又与大院君暂时化敌为友,依靠着大院君的旧臣压制丰壤赵氏的势力。1875年,赵大妃在册封世子一战中失利,被迫退居幕后,丰壤赵氏的势道*结束。骊兴闵氏的势道*控制了朝鲜全局。
     
    与此同时,日本军舰进入朝鲜海域,逼迫朝鲜政府开放门户。这给了主张开放政策的骊兴闵氏一个绝佳的机会。1876年,朝鲜与日本签订了《江华条约》,朝鲜开国。闵妃的势力大大增加,李裕元政府倒台。高宗起用兴寅君李最应为新的领议政,让闵谦镐主管财政。

    闵谦镐因贪污腐败而臭名远播。他以“新政”和建立新军为名捞取了大批不义之财,并培植自己的势力。1881年“辛巳斥邪运动”以后,他又让闵奎镐的兄长闵台镐、闵泳翊父子控制了兵权。另外,兴寅君李最应虽然从领议政的地位退了下来,但他效法清朝成立了一个军机处,架空了新的领议政洪纯穆。骊兴闵氏的势道如日中升,也引来了广大百姓的不满。

    1882年,闵谦镐因为克扣旧式军队的军饷导致新旧军队的冲突,发生了“壬午军乱”。大院君趁机领导了军人起义,攻入王宫,杀害了李最应和闵谦镐,软禁了高宗和其他王室成员。闵妃被迫逃出王宫,开始了流亡生涯。流亡在外的闵妃只得再次与丰壤赵氏联手。在闵妃的要求下,赵大妃派金允植请求清朝出兵援助。清军进入朝鲜后,压制了日本军队,抓获了大院君,收缴了李载冕的兵权。闵妃在清朝将领袁世凯的护送下回到了王宫。骊兴闵氏的势道*得以恢复。

    二、后期(1882——1895)

    骊兴闵氏的势道*虽然得以恢复,但朝鲜的*结构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壬午军乱”后,清日两国各自使出办法控制朝鲜内政。清朝政府拉拢了朝鲜上层元老亲清派,是为“事大党”;日本政府拉拢了朝鲜下层少壮亲日派,是为“开化党”。两党间的矛盾与日俱增,马上就要到了兵戎相见的地步。

    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清朝撤退了一半驻守在朝鲜的兵力转赴越南,对朝鲜的影响力有所减少。安东金氏青年才俊金玉均、哲宗驸马朴泳孝、南阳洪氏的洪英植领导的开化党借机发动“甲申政变”,与日本军队控制了王宫,挟持了国王高宗以及所有王室成员。随后,他们开始大举屠杀事大党。事大党的骨干都是骊兴闵氏和丰壤赵氏的人物。金玉均等人杀死了闵台镐、闵泳穆和赵宁夏等事大党成员和部分亲俄派人物,成立了新的朝鲜政府,宣布脱离清朝的属邦,表示要效法日本的明治维新,进行国政改革,开始了所谓“大正维新”。

    开化党的改革措施触动了骊兴闵氏的势道*。闵妃决定向清朝请求援助,以袁世凯为首的清军挑起战争,一举击溃了开化党和日本军队。金玉均被迫逃往日本。袁世凯挟持了高宗,逼迫他同意再次改组政府,成立了以青松沈氏的沈舜泽、安东金氏的金炳始、亲日派金弘集为首的亲清政府。

    1885年,中法战争结束,清朝尽管在陆战中获胜,但清朝的外交却彻底失败。李鸿章为了避免与日本发生军事冲突,与日本政府签订了《天津条约》,撤退了在朝鲜的驻军,并转让给日本一半的宗主权。为了骗取朝鲜民众的支持和外交上被动的局面,清朝释放了大院君。同时,袁世凯出任驻朝通商大臣,控制了朝鲜的内政外交。骊兴闵氏为了击退沈舜泽和金炳始的势力,再次笼络袁世凯引为外援。

    1886年,因为英国侵占巨文岛事件,沈舜泽代表朝鲜政府背着清朝与俄罗斯签订了《朝俄密约》。袁世凯因此联合大院君试图推翻高宗,骊兴闵氏趁机以卖国为名打击了沈舜泽政府。虽然袁世凯废除国王的图谋失败了,但骊兴闵氏的势力得到了壮大。闵泳骏、闵泳焕、闵泳韶、闵泳达这“闵氏四巨头”,和闵泳翊、闵应植等人得以入主朝廷中枢。骊兴闵氏的势道*迎来了第二个高潮。

    在骊兴闵氏的主导下,高宗开始了第二轮的“新政”,效法中国的洋务运动,建立了一系列的新式军队、军工厂、学校、医院、铁路、邮政、电力等等近代化事物,朝鲜的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依靠着腐败的统治者所进行的“新政”是难以给朝鲜带来真正的进步。闵泳骏在升任领议政之后进一步投靠袁世凯,以“新政”为名加重了对广大百姓的负担。

    骊兴闵氏的势道*再次给了大院君以复辟的机会。1894年,在大院君的支持下,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东学党以排外攘夷为口号,发动了推翻骊兴闵氏势道*的运动。闵妃担心事态扩大到“壬午军乱”的不可收拾的地步,请求清朝出兵援助。日本依据《天津条约》的有关规定也派兵到了朝鲜。终于导致了中日甲午战争的爆发。

    甲午战争爆发后不久,日本军队占领了朝鲜王宫。在日本的扶植下,大院君作为傀儡第三次上台执政。闵妃的势力遭到了打击,闵氏的权臣都惨遭罢黜和流放。甲午战争结束后,日本进一步扩大了对朝鲜的控制。闵妃为了恢复统治,勾结俄罗斯的势力压制日本。在这样的情况下,日本公使三浦梧楼策划了“乙未事变”,刺杀了闵妃。骊兴闵氏的势道*就此结束。之后,闵氏家门群龙无首,虽然他们为了朝鲜的独立继续保持亲俄政策,但在日俄战争后便全部失败了。闵泳翊到上海购买武器被日本特务破获;闵泳韶受不了祖国沦亡的打击而失去了记忆;闵泳达主办《东亚日报》揭露日本侵略者的罪行;闵泳焕出任朝鲜的外交官,积极拉拢欧美国家阻挡日本侵略,失败后在高宗面前刨腹*;闵泳骏则积极投身开办银行学校的工作。总之,这些闵氏家门并没有屈服于日本的*威而从事卖国行为,总算保住了晚节。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