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玛雅文明
  • 拜占廷帝国
  • 阿兹特克文明
  • 科穆宁王朝
  • 汪达尔-阿兰王国
  • 东哥特王国
  • 西哥特王国
  • 伊苏里亚王朝
  • 古罗马历史
  • 河东历史之魏国的兴衰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考古 >>历史文化

    契丹民族<%=id%>

    契丹民族

        中国北方古代民族名。与奚同为源出鲜卑宇文部的一支。北魏登国三年(388)﹐魏军破之﹐避居于潢水(今西拉木伦河)以南﹐和龙(今辽宁朝阳)以北﹐从事游牧。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440~451)以来﹐朝贡于魏﹐以名马﹑文皮在和龙﹑密云等地与中原进行交换。还有少数内迁﹐与汉族杂处。  

        契丹在北朝时﹐分8部。隋唐时期分10部(一说唐时为8部)。当时北方草原上﹐突厥称雄﹐契丹酋长就辗转臣服于唐朝和突厥之间。唐太宗贞观以后﹐酋长窟哥率部内属﹐唐置松漠都督府﹐其各部分置十州﹐授窟哥为使持节十州诸军事松漠都督﹐封无极男﹐赐姓李。和以前附唐的部落首领敖曹﹑曲据内部虽然并不完全统一﹐但都隶属唐朝。   
     
        唐武后时﹐契丹首领李尽忠﹐因营州都督的侵侮﹐起兵反抗﹐称号“无上可汗”。以万荣为将﹐率族众数万﹐击破唐朝曹仁师﹑张玄遇等28将的兵力﹐玄遇﹑仁师均被俘。武后又动员全国力量﹐派王孝杰统兵17万进讨﹐仍被契丹打败﹐孝杰战死。又命武懿宗率兵20万迎战﹐契丹更南侵瀛州属县。唐朝后来籍奚和突厥的兵力截击后路﹐才把契丹打退。当时朝廷内外﹐文武官员﹐共庆大难解除﹐改元“神功”。这不仅说明契丹族兵勇马壮﹐战斗力很强﹐也表明他们有统一的指挥和组织。此后的一段时间﹐对唐朝有朝贡﹐也有冲突﹐直到武宗会昌二年(842)﹐契丹才与唐朝正式恢复臣附关系。   

        唐末﹐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各部﹐日渐强大﹐于907年即可汗位﹐公元916年称皇帝﹐年号神册﹐国号契丹﹐民间或称大蕃。太宗大同元年(947)改国号为大辽﹔圣宗统和元年(983)又改称大契丹﹔道宗咸雍二年(1066)复号大辽。根据契丹文和女真文的解读情况看﹐即使在称辽的时期﹐在契丹语和女真语里仍叫契丹﹐也就是说﹐始终以族名为国名﹐这和突厥文碑文称契丹是一致的。   

        契丹建国之前﹐唐昭宗天复二年(902)秋﹐阿保机率领骑兵40万侵入长城以南﹐在今山西﹑河北一带掠获汉人95000多人﹐驼马牛羊不计其数﹐都被赶到潢水(今西拉木伦河)南岸﹐建立城栅围起来。这些人口﹑牲畜﹐全部成了契丹的财富。契丹不时南来攻掠﹐把汉人掳到草地﹐让其成批住在一起﹐一般仍用原来州县的名称。在契丹境内﹐特别是阿保机的部落里﹐有俘奴和流人从事农耕和手工业﹐不仅使契丹贵族的财富日益积累增多﹐也促进了契丹地区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使契丹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由于俘奴和流人进行耕作﹐在牧场边缘还出现了插花田﹐从而使游牧的契丹地区也逐渐出现了定居放牧。   

        契丹建国以后﹐南唐﹑吴越常有使节来联系﹐石晋﹑北汉又依赖契丹作靠山﹐吐蕃﹑吐谷浑﹑党项包括西夏﹑回鹘部落以及阿萨兰汗﹐都常来朝贡﹐也进行定期的交换。对国外的朝鲜﹑日本﹑波斯﹑大食都发生各种不同程度的联系。契丹人作为中国北朝的统治者发挥了管理组织才能。他们积极学习唐朝﹐学习中原文化﹐并与草原传统相结合﹐呈现出民族文化新面貌。   

        由于境内有大量的汉人﹐尤其燕云地区主要是汉人居住﹐契丹人包括奚﹑室韦等族在内﹐和汉人杂居﹐各种公私生活促使彼此之间互相吸收生产与文化知识。上层契丹人在优裕生活中﹐学习诗文﹐羡慕科举﹐有的参加科举考试﹐有的通习契丹文﹑汉文﹐有诗文集行世。在北境山林草地上﹐大多数契丹人主要从事放牧与射猎﹐但由于在同一朝廷之下﹐也受到新因素的影响。至于五京州县﹐显然磨掉了很多以前的南北(农牧)隔阂。   

        契丹人信萨满教﹐敬天神。但中原流行的佛教里有密教真言宗﹐祈祷求福和萨满教一致。在契丹后期﹐佛教大盛﹐高僧辈出﹐译经训解﹐刻大藏经﹐镌石经﹐质量都超越宋朝。契丹人对科学技术﹑医药也有出色的贡献。   

        1125年﹐女真人建立的金朝灭辽后﹐契丹人多归附于金﹔一部分于辽亡前一年(1124)随耶律大石西迁﹐建立西辽﹔有的拥雅里转移﹔有的随库烈儿北撤。在金代﹐附金的契丹人曾不断起义﹐以后投附蒙古并参加南征。契丹人多同化于汉人﹑蒙古人中。目前﹐多数研究者认为达斡尔族较多地保存了契丹传统﹐是契丹的后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