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汉朝建立以来,与北方匈奴的战事可谓是从未停止过,所以,北方的边防军队,北方各郡的防御,是最艰巨而又最伟大的。秦末大乱,楚汉相争的时候,匈奴乘乱南侵,更有甚者,跨过长城,危及关中地区。汉高祖刘邦虽亲率大兵,攻打匈奴,但遭匈奴平城围困。之后,便没有太多战斗,直至文景二帝,北方的国防才日渐固实。等到武帝的时候,驱逐匈奴右部,开辟河西六郡,从玉门经宁夏之五原,皆已建立坚固的要塞。在此,我大概叙述一下汉代建立国防的重大措施。
1.马政:大家都知道,后来的汉匈之战,多为骑兵的较量,所以,马匹品种的优劣,直接关系着骑兵的战斗力,故实行马匹品种的改革,是汉朝建立庞大骑兵系统的先决条件。文帝时期,为充实北方车骑军备的力量,曾颁布命令,每家交出一匹战马和3个士卒。到景帝的时候,就开始造苑马,规模庞大。牧师各苑36所,分别在北面和西面(河西六郡中),郎官为苑监,宫中奴婢三万多人,养马三十多万匹。武帝在轮台诏书时命令必须建立马政,来补如今战马之缺。后来建立了马厩:未央,承华,騊駼,骑马, 輅軨,大厩。统称为天子六厩,养马均超过万匹。
2.通讯:秦末时,秦王为了巩固国防,乃修建了驰道。汉朝时,仍然继续使用秦朝的驰道,并不断加以修缮。武帝开辟河西六郡,修建要塞,西起玉门关,东至五原长城,要塞之间,全部用隧道连接来往。 汉朝时,还沿用了秦朝的十里一亭,邮政传讯仍然依靠此种*基层组织。每一亭,有一个驿传舍,来传达政令。汉代军事紧急传令,大致为车传,骑传和步传,这对边防军是通讯,极为重要。 烽火台的设置,自古是军事预警的重要措施。武帝时,其边防烽火设置相当严密,匈奴游骑袭扰时,都一无所获。这都是当时其烽火制度的作用。
汉朝时候的兵制,大体上继承了秦朝的制度,分别是兵役制度,京师军,郡国兵,边防军,属国兵和教阅。而兵役制度也大致与秦末相同,分为正常服役,特别服役和免役三种。
1.正常服役 :更卒:秦汉时,当平民年龄满二十岁时,就会到地方上去服劳役,一直到五十多岁。因为每年给郡县服役一月而调换,所以称为更卒。 正卒:这种服役,是汉代的正规兵役,分为士和郡国兵两种。当百姓到23岁时,就可以服正役第一年为卫士,第二年为材官,骑士。卫士就是京师的禁卫军,是南军的主要成员。郡国材官,骑士都是地方军组成的主力。材官起于秦朝时,受过特殊训练,专门用于山地作战,平地作战,则用骑士。 戍卒:又称为徭役,是国家的边防军。原来规定,人民每人都应到边关进行三天卫戍,就是贵族,也不排除在外。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规定,人民保卫边疆,一年更换一次人员。后来晁错建议对卫戍边防的平民进行奖励,此种情况大为改善,到武帝时,开辟河西六郡后,进行屯田,边防军的制度,日益完善。 2. 特别服役:此种服役制度,有募兵,选募,发谪徒三种。当初汉武帝用兵四夷,京师空虚,所以增设了八校尉,大多招募的是熟知胡越的人来当兵。八校尉隶属于北军序列。而选募又与招募不同,其条件更为苛刻,所选之人,已定勇敢,体力,才智都比一般人要高许多。分别隶属于“勇敢”,“奔命”,“伉健”。而发谪徒,就是赦免大罪之人从军,从这看来,是权宜之策,并非正规役政。 3. 免役:复身:即是个人不用服兵役,但是需满足下列条件:1.年老体迈者;2.曾经随军出征平城者;3.正在服丧或专门进行耕种的人;4.博士子弟;5.通一经的人;6.在五大夫行列之内;7.贵族子弟;8.未到年龄或身高不满六尺二寸的人。 . 复家:即是全家都不用服役,也许满足下列条件:1.汉高祖家乡丰沛的人;2.在蜀为官俸禄两千石的人;(以上的人,世世代代不用服兵役)3.军吏卒在七大夫行列之内的人;4.进行生育的家庭;5.住在边关的人民;6.宗室有在朝为官的人;7.九十岁以上的老人的儿子或孙子;8.汉高祖的功臣子孙;9.流亡归还的人;10.正在服丧的人。
京师军:即京师禁卫军,又叫做南军和北军,是全国的精锐部队,至汉武帝时,南,北军六万人。
1. 南军:兵卫:大多数是卫尉,掌管宫门禁卫和宫中巡逻。其营地在宫内。卫尉的属官有卫司马,卫侯,主徼巡宿卫。左右都侯,主巡宫中,与中尉相表里。公车司马令来受奏章,为士令来领导卫士,旅贲令,领导骁勇的卫士,应付突发事件。所有卫士,先到郡国当一年兵,然后到京师。 郎尉:主要是光禄勋,掌管殿掖门户。郎分为议郎,中郎,侍郎,外郎,无常额。除议郎外,其余的都是宿卫宫殿,出乘车骑。为官俸禄在两千石以上的子弟,才能有资格入郎,比如明经,孝廉,射策甲科(经过考试选拔,中甲科的人),博士弟子高第,上书若赋,都可以参加应选,而且被分到中郎,郎中。武帝时候,曾经设立了期门,羽林。期门千人,羽林左骑八百人,右骑九百人,都是河西六郡选拔出来的良家子弟。又将曾经战死沙场的将士的子孙,养在羽林军中,并教授兵事,被称为“羽林孤儿”。中郎有五官,左,右三将。郎中分车,户,骑三将,也有左右之分。 汉朝的兵制里,又增设了将军,专门来掌管征伐之事,其等级为:1.大将军2.骠骑将军3.车骑将军4.卫将军。其中将军也分前后左右。 2. 北军: 主要由中尉组成,维护京师治安,预防突发事件。就像如今的首都卫戍司令。经常是二百多名缇骑在城中巡逻,与南军相表里。捉捕罪犯,则有宫司马,都侯来完成。北军中的士卒,多来自于周围辅城的正卒,周围辅城的士兵,也归北军统率。武帝用兵四夷的时候,京师守备空虚,于是设置了七校,招募那些懂得胡越事务的人来做胡骑和越骑。有将中尉行列隶属的垒,增加到校尉的行列,这就是八校尉。各自掌兵约七百人。 郡国兵:又叫做乡兵。汉朝时,设置了郡,王国和侯国,各自都有部队。郡有都尉,帮助太守管理军事,领导士兵。而王国中,中尉来帮助内史管理军队事务。侯国之兵,都被郡都尉统帅。郡国兵的士兵,大多数都是正卒。 边防军:又称作戍军,大多有边境屯田和属郡的士兵组成,体制与内地相仿,唯有边郡的太守就是该郡部队的主将。屯田兵,是由晁错提议后,才建立起来的一种制度,这种制度,是边境的防卫日趋巩固,鼎盛时期,已达近百万人。 属国兵:因为武帝开辟和西六郡后,和外夷经常作战,所以有很多投降的外夷军队和人民,武帝将他们划分在不同的区域(陇西,北地,上郡,朔方,云中)。 教阅:即是来训练士兵和阅兵讲武的。教阅分为京师教阅和各郡教阅。常于每年立秋之后,在各郡进行士兵的训练和阅兵,有时还进行战斗演习。
匈奴制度和战法
匈奴,就是战国时期的北狄。史记记载,单于姓挛鞮氏,匈奴人称他为撑犁孤涂单于。(天叫做撑犁,把子叫做孤涂。)到冒顿单于的时候,匈奴开始逐渐强大。分别设置了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左右骨都侯。从左右贤王,到左右大当户,率领部卒多的有上万骑兵,数目少的也有千余人。 左王将部署在东方,在上谷地区,与朝鲜相邻。右王将的部队,部署在西方,在上郡地区,和月氐,底羌相邻。右贤王,左右谷蠡王为大国,各自设有千长,百长,什长,裨小王(副将),相,都尉,当户。
匈奴人通过观天象,来决定用兵。月盛的时候,就会发起进攻,月亏的时候,就会主动退兵。匈奴人善于利用诱敌伏击和包围的战法。每当遇到有利战机时,不顾任何客观条件,大举进攻,唯利是图;而当被包围战败时,也是很迅速的土崩瓦解。他们的战法,除了奇袭,截击,包围,突破,迂回,侧击等战法外,还有两项特别的战法,专门用来致汉朝军队于死地的。 1.后退会战:这种方法,是赵信所教,方法是:当得知汉军大举进攻的时候,现将辎重和不能参战的的人畜撤往深远的大后方,。之后,将大军的主力撤退至漠北,选定战场,严阵以待。等到汉军苦苦寻找匈奴军主力,穿越过大漠后,人困马乏,再和其决战。 2.扰袭,掠夺,破坏,截击等战法:匈奴用此战法,不断对汉朝的边防进行袭扰,掠夺,使汉朝的北方国防一度瘫痪,各个边郡空虚。武帝曾经在北部大修要塞的时候,匈奴也进行不断的破坏。而汉军常出征西域,在河西走廊出没,经常遭到匈奴军队截击,损失惨重。
汉朝军队的战略和战法
汉匈百年的战争,多为大规模的骑兵机动作战,有时,汉朝军队也运用战车步兵和车步骑并用。这种战法,主要是利用了骑兵的速度,发挥主动,激动,冲力和打击力,形成大规模的运动战。这种战术思想,主要是为了力求会战和歼灭。所以其作战方式和战法,多为远程挺进攻势,因粮于敌,迂回,包围,突破,奇袭,侧击等战法。而汉朝在运用战略的同时,伴随着也运用了一些*手段,比如联络西域,切断匈奴和底羌的联系等等。而在战略的运用上,大致有以下三点: 1.孤立包围歼灭战略:除霍去病攻打河西走廊,切断了匈奴和底羌的联系外,就是武帝后来与匈奴进行大决战的历次战斗,都是实施这种孤立匈奴,并包围歼灭的战略。首先是霍去病向河西采取绝对的攻势,之后使用卫青和霍去病两大主力,对匈奴的左方采取攻势,将匈奴压缩在阿尔泰山北方,之后再连接月氐,大夏,乌孙,断绝匈奴的右臂;然后,遣李广利等部向阿尔泰山以北采取进攻,力求彻底击败匈奴。 2.远程挺进攻势:在汉军初期对匈奴采取防守,并在河套,祁连山地区对匈奴实施了适当的反击之后,汉军开始采用远程出击的战略,直指战略要地,对匈奴部队实施纵深打击,这是前所未有的,使汉朝的新发明。
3.屯田扩张:随军事打击的战果而应运而生的一种战略,对开辟河西,西域,都是依赖此种战术。汉朝北方的国防,也因此而巩固。 在战略运用得当的情况之下,汉朝军队屡屡采取对匈奴的攻势,对于特殊的战略,和特殊的地点,汉朝的军队的战术也不同 1.迂回,包围,突破,袭击,埋伏,诱击侧击:这种战术,在汉匈作战中,双方经常使用。在汉朝军队采取远程挺进的军事战略后,这种战术,经常被汉军所应用。如卫青收复河南地区,对右王庭实施奇袭,都是此种战术的运用。而此种战术,特别强调的是速度,所以,皆依仗骑兵的机动性。 2.因粮于敌:自汉朝军队实施反击后,大军对匈奴进行打击,并掠夺其粮草,使得匈奴的军队一度处于被动。但当赵信被匈奴俘获后,赵信教匈奴人将辎重撤往后方,这种战术,就逐渐失效。由于汉军的远程挺进,深入匈奴腹地,而骑兵的粮草经常供应不上,所以仍然需要匈奴向导和所捕获的匈奴草料,所以,这种战术,仍然是汉军维持长久作战的需要。
3.车步骑并用的战术:由于对匈奴的作战,常常受到匈奴部队的袭扰,所以需要战车来进行适当的防御,而后期的作战中,由于骑兵马匹受损太多,所以也经常伴有步兵进行攻击,但是此种战术,相当影响机动性,所以并不是很适用。 通过对汉朝和匈奴部队兵制和战略战术的详细介绍,希望大家对骑兵作战的战术有所了解。我个人认为,古时候的骑兵,无论其机动性。还是作战能力,与二战时候的坦克部队,交相辉映,希望对二战装甲部队有研究的朋友们,能够多多了解骑兵,我认为有很大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