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清承明制说内阁
  • 赤壁之战胜负真象透析
  • 魏舒方阵
  • 东汉宦官和外戚轮流执政
  • 秋雨边关冷宫墙——土木堡之变始末
  • 唐朝前期的疆域
  • 准噶尔部统治时期的西域
  • 中国古代战船
  • 中国古代阵法
  • 三国中直属东吴中央的一支精锐神秘部队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考古 >>历史文化

    庄廷鑨明史案<%=id%>

    一部史书的编修,竟引出一场骇人听闻的血腥大狱;一个欺世盗名、沽名钓誉的庸碌之辈,竟带来一场令人瞠目结舌的血光之灾;一个卑鄙歹毒的无耻小人,竟从中得到飞黄腾达的机缘。究竟修史者做了哪些触怒当政者的事由?究竟弄权者如何兴风作浪、草菅人命?究竟案情是如何的令人匪夷所思?发生在清初的庄廷鑨明史案将让你深深体味一场血雨腥风的屠戮。

      公元1644年,来自山海关外黑土地上的满洲人在明朝投降将领吴三桂的配合下,已经来到北京。这年五月,明朝最后一个正宗的皇帝崇祯自缢于煤山,年仅六岁的顺治帝在北京登上了龙廷。明朝军队节节败退,却不甘就此丢弃大好江山。几乎就在顺治帝登基的同时,明帝后裔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城做上了南明小朝廷的王位,召集残兵败将,欲与南下的清兵背水一战。其他朱氏后裔们也纷纷效仿,建立各自政权,标榜正统,以抗击清廷的步步进逼。
      
      面对异族的攻占抢掠,这场抗击满清的斗争从一开始就被赋予神圣的光环,被升华为保家卫国的斗争。一向自视为汉族正统的士人和百姓们慷慨激昂、前赴后继地加入进来,誓死抵抗,也曾让满洲骑兵们焦头烂额,甚至一度萌生退回东北的想法。但十余年后,情势早已出现逆转,清军攻城略地,严厉镇压反抗者,制造了“扬州十日”,对扬州百姓大肆杀戮,死亡八十余万,“嘉定三屠”则屠杀2万余人,济南屠杀十三万余人,其他如苏州之屠、南昌之屠、赣州之屠、江阴之屠、昆山之屠、嘉兴之屠、海宁之屠、金华之屠、厦门之屠、潮州之屠,沅江之屠、舟山之屠、湘潭之屠、南雄之屠、泾县之屠、大同之屠、汾州之屠、太谷之屠、泌州之屠、泽州之屠等等数不胜数,昔日繁华都市顿成片片废墟,一夜之间成了人间地狱。屠杀的结果就是汉人不得不剃发易服、在表面上臣服了新的朝廷。但满族统治者心里清楚,汉族儒道文化的滋养,使前朝士人们的亡国之痛很难愈合,他们不会割舍故国之思,而是或隐居山林,或遁入空门,或寄情诗文史籍,结社吟咏,冷嘲热讽,唤起人们对满族血腥杀戮和异族统治的敌视,唤起臣服者的斗志。比起先前的武力镇压,这才是真正让统治者头疼的大事:要巩固自己的政权,必须从头脑里让民众臣服。而要达到此目的,必须瞪大眼睛,随时发现风吹草动,并加以镇压。
      
      这就是我们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浙江南浔是今天的旅游胜地。这座千年古镇流水潺潺,既充满着浓郁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灵气,又洋溢着江南水乡古镇诗画一般的神韵。而且此地自古以来文化昌盛,人才辈出,仅宋、明、清三代,南浔就出了进士四十一名,有“九里三阁老,十里两尚书”的谚语。2005年南浔被评为“2005中国魅力名镇前十佳”。
      
      在清朝初年,南浔也是繁华名镇,属乌程县(今吴兴)辖,镇上富贾豪商云集。庄家就是其中之一。据《明朝庄氏族谱引略》记载,这庄氏老家原在江苏吴江县的陆家港,到庄允(一作胤)城这一代才迁居南浔镇定居。庄家不仅是当地闻名的豪门大户,家资丰厚,而且还出才子,当时有“九龙”之称:庄允城与弟弟庄允坤、庄允埰,庄允城的儿子廷鑨、廷钺,庄允埰的儿子廷镳、廷鎏、廷镜、廷铣。这两代九人中,庄允城为明季贡生,庄允坤为清顺治十一年贡生,庄廷鑨也是贡生,其余多为庠生,都喜读经史子集,吟诗作画,附庸风雅,在当地煊赫一时。
      
      庄廷鑨更是“九龙”中的佼佼者。他字子相,从小文采出众,十五岁就被从县学里选拔出来,成为贡生,进了当时的最高学府——设在北京的国子监。也可能是天妒“英才”,正在庄廷鑨信心十足地打算迈步仕途时,19岁时却不幸身患重病,虽经花费大把银子抢救保住了性命,却从此双目失明。他极为痛苦,如花似锦的前程从此一片黑暗,曾经的抱负和雄心灰飞烟灭。但他毕竟经过儒家思想的灌输和洗礼,传统的“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的观念时时激荡着他:人活一世,要么以自己的品德修养树立起万人膜拜的典范,要么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如果两者都不行的话,就只有著书立言,流传千古,总之要青史留名,遗芳百世。他又想到司马迁虽受宫刑能写出名垂千古的《史记》,是受到“左丘失明,厥有国语”的启发,立即灵犀点透,雄心万丈:既然左丘瞎了眼能写出千秋拜读的史书《国语》,我堂堂七尺男儿又有何惧?于是,庄廷鑨以“瞽史”自居,誓言写出一本与《国语》、《史记》相媲美的书籍,流传万代。

      说归说,想归想,但要真正写出书来,凭他的才能还相差甚远。正在他烦躁时,事有凑巧,从人杰地灵的南浔镇走出的前明名士朱国祯帮了他的大忙。朱国祯,生于嘉靖三十六年(1557),字文宁,号平极,别号虬庵居士,万历十七年(1589)中进士,此后官运亨通,直升为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成为明熹宗的重要辅臣。晚年却遭奸党李蕃弹劾,不得不称病辞官,归隐家乡,专心文史。他文才甚高,所著《涌幢小品》清新灵秀,至今令人喜读。其悉心搜集大量史料,仿照司马迁《史记》等明以前二十一部史书的体裁,编撰并刊刻出一部《皇明史概》,书中包括《皇明大政记》《皇明大训记》《皇明大事记》以及“开国”“逊国”时期的诸臣列传,记录了明朝二百多年的一些历史实事,还有他自己以“朱史氏”名义发的一些评论。刊刻时,因其家院门庭前悬挂的牌匾上刻有“清美堂”三字,在书籍的版心就雕上了“清美堂”三字。同时,朱国祯还写有《皇明大因》《皇明大志》两种笔记体史书和《皇明列朝诸臣传》等,但还没有付梓印刷就抱憾离世,只留下尚需整理的稿本。朱国祯的明史稿本还很不成形,“曾取国事及公卿志、状、疏、草命、胥钞录几数十帙,未成书”。据全祖望《江浙两大狱记》载,《列朝诸臣传》还没有刊刻。杨凤苞《秋室集》载朱国祯明史只有《开国、逊国诸臣二列传》,而《费恭庵日记》则言,朱国祯的书中没有志、表、帝纪、世家,只有列传,而且“即王阳明一传,就有上下二卷,共三百余页,其冗长无体裁可知”。因朱国祯死得早,其书也就没有崇祯一朝的史事。
      
      他死后,子孙不学无术,家道急遽中落,最后只得变卖家产,家产卖得差不多后,就打算把父亲的这部书稿以一千两银子的价格向外出售。
      
      庄廷鑨家资殷实,听说此事后立刻将书稿购下,起初他只是让门客给他朗读以消遣时光,并不甚上心,后来才突然触发他的敏感神经:自己要实现青史留名的宏愿还无着落,这不就是一部现成的书稿么?我只要稍加增删润色,修订补充,然后署上自己的大名,不就可以实现“立言”的夙愿并流芳百世了么?同时,他也深知,凭自己的才力和目盲的现状,增删修订也做不到,何况朱国祯的书还很不成形,需要修订的地方很多。这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鸿沟。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父亲庄允城,想听听他的意见。
      
      庄允城,字君维,是明朝天启间的贡生,又是复社遗老,也深谙“三不朽”的要义,当即为儿子的身残志坚击掌叫绝,极力赞成。但对于现实存在的困难,考虑再三,商讨良久,意识到这只能求助于当地的文人士子,成立一个写作班子,靠集体的力量和智慧完成宏愿。

      江浙一带自古人杰地灵、钟灵毓秀,人才荟萃,名士辈出,要搜罗编修史书的人倒也不是难事。庄氏父子经过几天的筹划商讨,终于列出了十八位当地名士:
      
      潮州府归安县的茅元铭、吴之铭、吴之镕、李礽焘;
      
      湖州府乌程县的吴楚、茅次来、严云、唐元楼、蒋麟征、韦全佑、韦全祉;
      
      江苏吴江县的张寯、董二酉、吴炎、潘柽章;
      
      仁和县的陆圻;
      
      海宁县的查继佐、范骧。
      
      名单确定后,庄氏父子就发出聘单,说聘请诸位作为“参订”共同完成《明史》修撰大业,言辞恳切,且提供的报酬极为诱人,每千字润笔为三十两白银。
      
      一时间,各名士纷至沓来,开始这一浩大工程。他们分工明确,磋商研讨,夜以继日,影响甚大。据当时的笔记《书潘(柽章)吴(炎)二子事》载,顾炎武听闻有人编纂明史,喜出望外,慕名前来,但实地考察后,认为庄廷鑨不学无术,全无史才,不过是一沽名钓誉的庸碌之辈,所编撰之书也“冗杂不足道”,就离开了。然而他对参与编纂的一些名士很是敬慕,如对吴炎、潘柽章,在著作中还为他们写了传记。参与编书的名士们有人颇有才华,在当地也有不小的名气,有些在史籍和方志中有不少记载,而且大家也多认为这是一件很荣光的事,是顶天立地的大功业,不少人因未能名列其中而遗憾万分。
      
      但总的看来,这支临时拼凑起来的修史队伍,组织相当松散,有的是因家贫为求重金而来,有的反清复明意识强烈,秉笔直书,言辞激烈,而如查继佐、陆圻、范骧则根本没有参加,只列其名。甚至极个别人竟然品德恶劣,如那个被聘任为总裁的陆璘,就很为人不齿。他作为书籍的总编,也是全书的总监,负责整部书稿的内容、体例、文笔、语言风格等等的协调,因才力有限又不负责任,根本就不管不问,致使整书没有严密的提纲和要求,任由各人凭兴致或专长随心所欲写来。书写成后,陆璘名声大噪,被聘到一家徐姓财主家做教师,教授徐家正待字闺中的爱女读书。未想该女生得标致非凡,可谓闭月羞花,陆总编春心荡漾,把持不住,开了色戒。这下可捅了马蜂窝,被徐家告到官府,移交到浙江学道衙门,革去功名,下放回南浔交地方官看守,声名狼藉。庄允城很看重个人品德修养,在书即将付梓印刷时,把陆璘的名字剔除出参编人员名单。没想到,因*事件而丢尽脸面的陆璘,却因此免成刀下之鬼。

      然而,祸不单行,正在庄廷鑨踌躇满志、信心满怀之时,又罹患一场大病,于顺治十二年(1655)撒手人寰。庄允城悲恸万分,儿子大业未成,媲美司马迁的宏愿尚未实现,竟出身未捷身先死。他在儿子墓前立了一个石碑,雕刻四个大字“才高班马”,意思是说,儿子庄廷鑨的才华堪与写《汉书》的班固与写《史记》的司马迁相比。
      
      为完成爱子未竟大业,实现爱子遗愿,庄允城在悲恸之余,放下手中的一切生意,不惜金银,致力于书稿的修订工作。他从同乡茅瑞征家借来《五芝纪事》和《明史启祯遗事》作为参考书,还辗转相求,亲自跑到湖州请当过南明礼部主事的李令皙作序。
      
      庄允城之所以想到了李令皙,全是因为李令皙在当地的声望和名气。此前,他和次子庄廷钺商讨了不少人选,但一本书的序言就像一个人的眼睛或灵魂,至关重要。序言作者的才气、品行、地位、声望如何,直接关系到书的品次高低和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为此,他们曾一度想请当地青年才俊费尔庄。费尔庄字夔一,少有才气,为人仰羡。讨论甚久,庄允城认为他年少言轻,资格不够,难以服众,就回绝了。最后因庄廷钺与李令皙的儿子李礽焘私交颇深,且李礽焘也在修订者之列,才请得李令皙作序。
      
      李令皙,字霜回,原名木实,后改名本实,字木生,最后改为令皙。他自幼聪颖灵慧,文采超群,在周围颇有名气。明天启四年(1624)考中举人,后屡试不中,直至崇祯十三年(1640)才中进士,任江阴知县,而此时清兵已经步步进逼。四年后,清兵攻陷北京,崇祯帝自缢殉国。李令皙得知弘光皇帝朱由崧在南京建立南明小朝廷,前去投奔,官至礼部主事。但在清兵摧枯拉朽般的攻势下,这个南明朝廷仅一年就宣告终止,满怀救国图存热情的李令皙只得归乡隐居。此时庄允城请他作序时,他的双眼已经因病完全失明了。
      
      李令皙得知是为新修撰的明史书稿作序时,或是怀着对明廷的怀恋和对清朝的憎恨,或是像庄廷鑨那样为了留名青史,不得而知,但不管怎么说,他没有推辞,也没有亲自动笔,而是将这一任务交给了他的同学陶铸。陶铸也没有推辞,慷慨激昂,一挥而就,随后交给李令皙。李令皙署上自己的名字交给了庄允城,算是完成了一件差使,并从中得到“四币十二金”的润笔费。
      
      在庄允城的积极努力下,经过一年多的奔波操劳,终于大功告成:第一部全景描绘明朝始末的书籍问世。庄允城将儿子庄廷鑨列为总纂,其他十八位参编人员都榜上有名。书题为《明史辑略》,又称《明书辑略》(以下简称《明史》),内容上除了藻饰增删朱国祯原作内容外,又增添了朱国祯死后崇祯朝的史事。同时,为借重朱国祯的威望,书中的评论大抵仍署“朱史氏曰”,又为使后人不忘庄氏功劳,有时则直署“庄廷鑨曰。”
      
      庄允城见诸事皆备,就解散诸位写手,开始着手准备雕刻印刷。他请当地最好的刻工汤达甫、最好的印刷工李祥甫,在南浔镇北圆通庵开始工程浩繁的刻板印刷工作。为与朱国祯原刻的《皇明史概》版式整齐统一,庄氏书稿也在版心雕刻“清美堂”。幸而庄氏家底殷实,又专心于此,耗费巨资,历时五年,至顺治庚子十七年(1660)冬,《明史辑略》正式问世。书凡一百余卷,也可堪称煌煌巨著。
      
      庄允城虽日渐老迈,但见书籍最终大功告成,刊印梓行,倍感欣慰,可以告慰爱子在天之灵。他一面将书赠送给亲朋好友,一面让行商坐贾运往各处发卖,说不定还可以大赚一笔,名利兼得。正当他做着黄粱美梦的时候,殊不料一场泼天大祸倾盆而至。

      署名庄廷鑨总纂、庄允城主刊、各大名士参编的《明史辑略》甫一问世,立刻受到广泛关注。尤其是大名鼎鼎的当地名士李令皙作序,更让该书身价倍涨。尽管其六两银子一套的价格颇有些昂贵,但销路却一直不错,各大书铺购者如云。一时间街谈巷议,无不以庄氏《明史》为话题,巷闾之间,遍论明廷与清朝是非功过。
      
      与六七年前刚开始修订《明史》时相比,政局已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清廷在军事上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浙、闽等东南诸省和云、贵、川等西南边陲一些负隅顽抗的明军和义军也被镇压下去。随着政局的稳定,清朝统治者的工作重心转移到思想文化上来。作为异族,统摄一贯视自己为正统、视异族统治为亡国灭种耻辱的汉族士子,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能从思想上压制人们的反清和排满意识。他们深知满族在文化渊源和底蕴上远远不能与数千年之久的汉族文化相抗衡,只有不惜采取高压政策。如顺治十四年就借口科考作弊,接连兴起了“顺天科场案”“江南科场案”“河南科场案”“山东科场案”“山西科场案”,杀了六七十个涉案人员。顺治十七年又颁布圣旨说:“禁士子不得妄立社名,纠众盟会,其投刺往来,也不许用同社同盟字样。”最后还加上了“违者治罪”的恐吓语。
      
      皇帝本意如此,但落实到地方上,在资讯十分不发达的情况下,地方上的反应肯定会慢上几拍。不是经常读史诵经的士子是很难读出其中蕴含的气息的。商人出身的庄氏家族更是不可能从中央的几起案件和态度中察觉出有何不同。庄允城抚摸着印制精美的《明史》,看着书店里不断发卖出去的书籍,听着别人充满崇敬的谈论,心满意足,这既可以告慰儿子在天之灵,更显示出庄家的风雅:我们庄家决非只认铜臭的粗人,也是书香一门。
      
      但尽管如此,仍有博读经史、洞晓世事的名士从表面的和善中察出了不妙。他们就是列名《明史》参订的举人查继佐和贡生陆圻、范骧。正是他们的首先发难,点燃了《明史》冤案的导火索。

      查继佐,字伊璜,号东人,浙江海宁人,明崇祯间举人,明亡后,曾参加鲁王朱以海组织的抗清斗争,失败后定居杭州讲学,学者云集,影响颇远。有《敬业堂先申后甲集》《落叶编》《远道编》《罪惟录》等。
      
      陆圻,字丽京,钱塘(今杭州)人,自由聪慧,有神童美誉,尤擅长诗文。其兄弟五人,各有造诣。陆圻是老大,著有《威凤堂集》;老二陆培,崇祯十三年进士,明亡时死于国难;老三陆堦,有《白凤楼集》;老四陆坦,诗文颇佳;老五陆坒,有《丹凤堂集》,在当地很有名望。
      
      范骧,字文白,也是海宁人,以品格高洁闻名。清朝建立后,地方上推举他为贤良方正,坚辞不就。有《点庵集》问世。
      
      这三人在江浙一带名气甚大,时人以与之结交为荣。庄廷鑨在组织人员修订《明史》时,为了扩大书的影响,抬高书籍身价,有意邀请三人参与,但因三人行为乖僻,不与商人交往,就没有发出请柬,就没有征得三人的首肯,直接把他们的名字列入修订者名单,并刊印在书前的扉页上。
      
      首先发现三人名列《明史》的并不是他们自己。范骧有个相交甚契的老友,叫周亮工。周亮工,字元亮,一字减斋,号栎园,祥符人。明崇祯庚辰进士,官御史,是诗人、书画家、篆刻家、鉴赏家,有《赖古堂集》。是当地闻名的名士。周偶尔发现一本庄氏《明史》,看见该书载有李自成进入北京事迹,明朝有降表,并在下面注上了龚鼎孳的手笔。
      
      龚鼎孳(1615-1673),字孝升,号芝麓,祖籍江西临川,后迁安徽合肥,诗文俱佳。与吴伟业、钱谦益并称为“江左三大家”。明亡后,先降李自成,后降清,官至刑部尚书、兵部尚书、礼部尚书。著有《定山堂集》等。龚鼎孳为人心胸狭窄,时任清朝都察院左御史,如果知道庄氏《明史》中列自己名字,必然报复。因此,周亮工并极力劝三人赶紧向官府检举,以免无辜受牵连。范骧、查继佐、陆圻大感惊奇,说庄氏与他素昧平生,一声招呼不打就列名其中,肯定是搞错了。三人专门跑了一趟书店,找到那本《明史》一看,果然三人大名赫然在列。翻了翻内容,都认为该书内容虽然有些表述过于偏激,“抵触本朝”,但历朝史书都是贬彼扬己,无可厚非,对此毫不在意。何况在当时,这种借助名人效应宣传书的情况也并非少数,对于被列入书中的名士来说,这也可使自己声名广播,一个为利一个为名,双方各取所需,也并非绝无好处。正因此,范骧甚至还炫耀地对人说:“吾三人参阅有名。”
      
      周亮工却反复警告,说君子不能掠人之美,自己没有功劳就不能列入其中滥竽充数,更重要的是,如果其中有犯禁的地方,我们没有参订,也就不代表我们的观点,这应该向外界和衙门说清楚,应该给学政衙门写一封联名禀帖,声明自己与该书无关。为了敦促三人赶快检举,周亮工甚至替他们起草了呈稿,声明庄氏未经他们同意,擅将三人列为参订者,所言诸事,与己无关。
      
      三人也觉不好再推辞,乃于是年十二月,联合具呈向浙江按察司衙门检举此事,申明备案。按察使衙门对此事爱理不理,说:“文章之事,不便存案。”而司理嵇永福却认为此事不可等闲视之,就拿着呈稿去见浙江学道胡尚衡。谁知胡也很不上心,说:“文章之事,何必存案?贵司以为需要,就烦贵司代批如何?”嵇永福也不客气,就代批几句:“明史一书,非奉旨孰敢擅刻?仰湖州府严查确报,以便详宪题参可也。”批转给湖州府学察明报告。湖州府学教谕赵君宋正闲着无聊,看到批文,即刻行动起来,从而真正揭开了这场文字惨祸的序幕。

      赵君宋,温州人,时任湖州府学教谕。他只是一个拔贡出身,做着这样一个学官,想受贿没人送,想贪污无处下手,只能瞪大眼睛四处寻找机缘大捞一把。上面的命令一到,他就迫不及待地到叶圣基开的书店买了一套《明史》,带回衙中细细审读。因为自己水平有限,又觉速度太慢,他就找来他的学生俞世祯,帮他搜索提取违禁语言。功夫不负有心人,两人找出了几十条悖逆不道的文字、称谓和评论。赵君宋如获至宝,即刻将之报送浙江学道胡尚衡。胡尚衡即着手调查。
      
      庄允城得知此事,感到震惊,但还不至于惊惶失措,一来他觉得这事虽然有些棘手,却不会弄出什么大的风浪,二来他毕竟在商场里摸爬滚打了数十年,做事颇有手腕,三来他与官场并非老死不相往来,也很有些交往。他一面上下行贿,央求现任浙江巡道张武烈责令赵君宋停止行为,一面赶紧派人去书店收回尚未卖出的《明史》,将其中存在悖逆语句的页码抽掉,找人窜改补正,重新刊刻和装订,使之成为一部洁本,仍发往各地销售。同时,为避免再惹出此类麻烦,庄允城带着改版后的《明史》和大量金银,亲自进京拜访在北京通政司衙门主持工作的王元祚。王元祚当初在浙江任守道时与庄允城交谊颇深。庄委托王元祚分别转给礼部、都察院一部洁本《明史》,同时送给三衙门大把金银。通政司、礼部、都察院得到实惠,且书已被净化,就未加任何批驳。因此,后来湖州府推官李焕给《明史》下判状时,就有“既经部、院检察,便非逆书”的官方鉴定。
      
      庄允城心知肚明,通政司、礼部、都察院已默许该书继续通行。他花去大批银子,运用自己的手段和关系,终于将事情摆平,认为自己有了官方的护身符,从此可以高枕无忧了。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此时庄氏《明史》事件已经闹得满城风雨,许多心怀叵测之人开始盯上这个非常惹人的敏感物。此事惊动了两位刚从刑狱重释放出来的人物:李廷枢和吴之荣。正是这两位人物的翻云覆雨,弄权作奸,成就了《明史》冤案。
      
      李廷枢、吴之荣何许人也?
      
      李廷枢,字辰玉,江苏震泽人。顺治三年(1646)进士,选为庶吉士,升翰林院编修,后谋得浙江督粮道的职位。明清时期,沿江沿海省份缴纳的米粮,由水路运往北京,称漕粮。官方设漕运总督一人,为正二品官。其下设专管漕运事务两人,即为督粮道,又称粮储道,主要职责是监督征收粮食和押运粮船,并任命地方上的押运官,颇有实权,被视为一个绝好的肥缺。李廷枢也果然不负众望,利用职权以权谋私,侵吞民脂民膏,中饱私囊,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贪官。
      
      吴之荣,祖籍江西抚州,旗下人,自顺治七年(1650)任归安(今属吴兴)知县。此人一贯善于钻营,贪赃枉法,为达目的从来不择手段,心狠手辣。当时他得知浙江两位督粮道中,进京押漕的不是李廷枢,而是另外一个满族出身的督粮道。为讨好这位督粮道,他送去大礼,给李廷枢送去的却是一个象征性的礼物。李廷枢绝非良善可欺之辈,听说后勃然大怒,着人搜罗吴之荣的罪状,准备上告揭发。未想吴之荣在归安县门目很多,得知此事,也派人搜罗李的恶行,准备以牙还牙。结果事情越闹越大,甚至惊动了远在京师的顺治皇帝。浙江总督、巡抚为替官场遮丑,不顾两人的分头行贿,将二人革职查办,查得李廷枢侵吞钱粮至白银六七万两之巨,吴之荣也有过之而无不及。按照高层指示,将二人同时治罪,判处绞刑,入狱等待处决。李、吴二人的确神通广大,在狱中托人找关系,花去大把银子,让绞刑一拖再拖,一直拖了六年也没有执行。二人蹲了六年的监牢,到顺治十六年(1659)皇帝大赦天下,被赦出狱,但必须追缴赃款。
      
      经过这一番狗咬狗的折腾,两人共历患难,臭味相投,竟然尽弃前嫌,化敌为友,并结成了儿女亲家。二人的品格高下自此也可窥见一斑。
      
      李廷枢出狱后,为还清被追缴的赃款,四处寻找发财良机。这时,他风闻庄氏因《明史》与赵君宋之间的一场风波,觉得大有文章可做。庄家作为当地豪富之一,颇有油水可捞。他立即花六两银子从袁祥甫的书店买到一部《明史》,废寝忘食地翻阅一遍,就兴冲冲地跑到湖州知府陈永命家,叫道:“苞苴到,共烹之!”他深知自己如今无权无势,根本撼不动庄家根基,只有依靠官府,让官府有财可得,自己也能分一杯羹。

      陈永命是现任湖州知府,满族人,顺治九年(1652)中进士,由庶吉士转部署,升任湖州知府。李廷枢是他考中进士时的老师。两人关系非同一般。
      
      李廷枢晋见自己的学生、当今的知府陈永命,几句寒暄过后,就直奔主题,拿出《明史》递给陈,极力渲染该书奇货可居。陈知府当即对恩师的思路和打算鼓掌叫绝,并许诺为恩师办好这件事,以报答恩师的栽培之恩。
      
      老师一走,陈永命便开始行动。他先是让人放出话,说《明史》问题很大,上面正在调查,准备严惩。这风很快刮到庄允城的耳朵里,尽管他已经打点好礼部、都察院、通政司三家高层,但无风不起浪,话从知府衙门里传出来,自然与知府有关。庄委托他认识的在知府任职的一个库吏周国泰去探听虚实。周国泰没费力气就反馈回来信息。于是几个回合下来,一笔幕后交易在庄允城和陈永命之间达成:庄允城把三千两银子托周国泰交陈永命,陈永命缴回书籍刻板,全部劈毁,把《明史》案压下去。
      
      李廷枢原指望借官府威力,能从门生那里分一杯羹,不料等了半月却毫无动静,只得厚着脸皮登门询问。陈永命态度很冷淡,将李带来的那部《明史》还给他,告诉李事情已处理完毕,就端茶送客。李廷枢竹篮打水,懊丧不已,叹自己时运不济。但他决不甘心就此罢休,思索良久,忽想到了自己的亲家吴之荣做事极有手腕,且如今囊中羞涩,必定对此感兴趣。于是他揣着那部《明史》敲开了吴家的大门。

      吴之荣出狱后情况同样不佳,不仅丢了官职,被追缴的八万两银子就够他招架。当时的刑厅书办施鲸伯,在吴之荣任归安知县时任粮书,为吴所宠信。施鲸伯为感谢吴之荣的知遇之恩,就以百姓名义,声称愿意为吴之荣捐输,说只要吴赴湖州,赃款即可还清。清初,朝廷规定,遇有国家庆典、筹集军饷、皇帝巡幸、工程建设等浩繁开支,准许巨商富民捐款报效。其实是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而采取的勒索苛派手段。湖州府推官李焕为施鲸伯大言欺骗,笃信不疑,就向督抚申请允准吴之荣赴湖州。督抚也贪银两,默然放行。
      
      吴之荣抵湖州后,凭着他在归安任知县的威风,与本地的乡绅富户结识,耍起无赖本领,软硬兼施,要求各家解囊救他于水火。各富户深知此人一向心黑手辣,虽然目前一时失势,但难保来日东山再起,此时被他记上一笔帐,那时悔之晚矣。因此,不少乡绅大户宁肯破财消灾,互相攀比着捐出银两,“多者数千,少亦累百”,结果导致“富民大家,卧不贴席”。吴之荣在湖州三年,诈得赃款数十万,却依旧不知足,正寻机会大捞一把。想睡觉就有人送来枕头,此时见李廷枢携《明史》过来探访,凭着他旗下出身的背景,深知满人忌讳,只稍作沉思,即开始行动。
      
      他先跑到南浔镇直接找到庄允城,准备先礼后兵,探探庄允城的口气和底细。庄允城深知吴之荣的为人,又见他皮笑肉不笑地捧着《明史》,登时知道来意。因为吴已被罢官,威风大不如前,再说自己的史书已通过三部堂审查,且给当朝知府送过不少银子,说话不软不硬地端茶送客。吴之荣结实地碰了一个钉子,自然不肯罢休,就实施他的第二方案:向高层告发。作为告发者,自然会得到好处。
      
      清初,为镇压地方百姓的抗清活动,地方上最有权势的不是总督、巡抚,而是手握兵权的八旗将军。凡向皇帝奏事,必须由将军领衔方可。吴之荣深知此点,就直奔杭州,将逆书呈递给浙江将军满人松奎。松奎听说此书有反清内容,果然大怒,立刻下令严查,并准备向朝廷报告。
      
      庄允城得知吴之荣向松奎告发,一刻也不敢闲着。兵贵神速,他即刻想到与他相熟的湖州府学诸生徐典和松江提督梁化凤。梁化凤,字歧山,陕西长安人,顺治三年武进士,因作战勇猛,屡建战功升为参将,继而升宁波副将、苏松总兵。又因其生擒郑成功手下大将甘辉,被清廷大加褒赏,委任他为江南全省提督,加太子太保左都督,晋三等男,准世袭八次。当年,梁曾因仇人诬陷被打入死牢,旧友徐典得知后,央求庄允城出资营救,庄思虑再三,认为梁来日前途无量,就鼎力相救,上下打点,花去大把银子,才保梁出狱。现在梁化凤是松奎的王牌,全赖梁为他挣功勋,梁说句话松奎不能不考虑,何况这事与松奎干系不大,还能捞到好处,想松奎也不会太过迂执。庄允城觉得自己不好出面,就委托与梁相熟的湖州府学诸生徐典带一千两银子去馈赠梁都督。梁化凤见昔日恩人相求,即写信备礼向松奎说明情况。庄允城又适时托人给松奎送去不少银两。松奎得赂,就让人转告吴之荣,说书籍的事是文职所辖,不归他武将管。《明史》事又不了了之。
      
      吴之荣失望之余,深感选庄允城作突破口力不从心,一时无计可施,百无聊赖地翻阅那部《明史》,忽然发现书籍版心的“清美堂”,他想到了他觊觎已久的南浔镇另一富户、庄允城的亲家——朱佑明,立刻眉开眼笑

      朱佑明,字峋,祖籍并不在南浔,到朱佑明此辈才迁居此地。朱家世代作木匠,到朱佑明的哥哥才开始经商。其经商颇有办法,清军南下,时局动荡,朱佑明却囤积居奇,大获暴利,发了几笔横财,家资百万有余,可称南浔首富。可惜令朱家引以为憾的是,朱家世代对笔墨诗文一窍不通,颇为书香门第之家轻视。朱佑明本人又贪婪吝啬、锱铢必较,更让乡人不屑与之交往。
      
      朱佑明举家迁往南浔后,当地名门望族争着与他联姻结亲。庄允城就在此时为长子庄廷鑨娶了朱家的女儿,两家成为儿女亲家。朱家还花巨资买下前明尚书董份的一处宅邸,花了七万多两银子进行翻盖装修,打算将之打造成“壮丽甲于一郡”的豪宅。宅邸座落在本镇董家弄,为明代尚书董份于万历年间所建。正厅为世德堂,左厅为寿俊堂。两厅堂各有楼屋三间七架两厢房,房屋结构古朴典雅,其所用木料之大,楼板之厚,极为罕见。
      
      不过,当地书香之家对朱佑明的这种庸俗做派很看不上眼,在宅邸修建完成后,没有人愿为朱家题写门庭上的牌匾,很让朱佑明下不了台。正在此时,朱的外甥偶尔发现有人卖一块书法遒劲、汪洋恣肆的“清美堂”的旧匾,匾上还有“朱老年亲台”的书款。一打听,才知道是前明相国朱国祯家的旧物,出于赫赫有名的明代书法家董其昌之手,就立刻买下来给舅舅送去。朱佑明一见,果然惊喜万分,不只字体苍劲有力,且牌匾的大红色也充满喜庆气息,更宝贵的是,“朱老年亲台”的书款与朱姓也天然巧合,随即命人刷漆一新,悬挂在门厅上,颇觉体面风光。哪里会想到它会给自己带来灭门之祸。
      
      吴之荣之所以选朱佑明为另一敲诈对象,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一自然是朱佑明家资雄富,二是他是庄廷鑨的岳父,为支持女婿的事业,又为附庸风雅,曾出钱赞助出版《明史》,三是朱佑明对文史诗词一窍不通,不会有多大见识,四则是最具有杀伤力的证据,就是朱家门厅悬挂的那块“清美堂”的牌匾,与《明史》书籍版心的“清美堂”一致。这几个因素一招比一招狠毒,一招比一招让吴之荣自信能马到成功。他相信:只要拿“逆书当斩”的大话一吓唬,朱佑明必会俯首听命。
      
      没想到,朱佑明比庄允城还硬气,他脸色铁青,一句客套话也不说,探明来意,立刻毫不客气地将吴赶出了家门。吴气急败坏地离开朱家,恨得咬牙切齿。
      
      两个回合下来,吴之荣被庄、朱两家作弄得狼狈不堪在南浔镇妇孺皆知。吴之荣脸面一扫殆尽,一时放不下脸去庄、朱两家,就托人捎话说只要庄家稍微馈赠些银两,借以挽回颜面,事情就可以解决。但没想到庄允城有了松奎作后台,腰杆也硬了起来,毫不松口。
      
      庄允城怕吴之荣再来纠缠,与亲家朱佑明一商量,决定先发制人。他们向湖州巡道衙门送去不少银子,告发吴在湖州敲诈勒索的恶行,说吴之荣“赃私既完,相应离任,何得踞任诈人无已”?巡道张武烈早闻吴在湖州的所作所为,痛恨兼嫉妒,即勒令吴限期离开湖州境。这场争斗,吴一败涂地,羞愤难当,只得准备卷铺盖离开。

      可他贼心不死,企图临行前再去庄家、朱家借辞行说些好话,捞些盘缠。他厚着脸皮来到朱家门口,却不见一个成年男子,朱佑明也不见踪影。正纳闷期间,突然大门内涌出数百个婢女、丫鬟、老妇,把他围在中间,破口大骂,又抓又挠,惊天动地,一片混乱。吴之荣无法和她们理论,招架不住,只能撒腿就跑,抱头鼠窜。谁知刚跑不远,迎头遇到一队官兵,不由分说将他拿下,押出湖州境界,一直过了吴江。原来庄允城、朱佑明早料到吴之荣恬不知耻,闭会登门耍泼,精心布置了这场闹剧,又买通巡道张武烈,借机将他轰出湖州。张武烈对吴之荣搜刮数万两银子早已愤恨不已,正好借今天的机会泄了恶气,所以行动起来也很是卖力。
      
      吴之荣敲诈不成,反而遭此大辱,实在难以下咽,无赖泼皮本性大发,发誓无论如何要报仇雪恨。此时他也不再考虑敲诈勒索银两之事,必欲不择手段置庄、朱两家于死地而后快。他千方百计弄来一套初版《明史》,将其中的“悖逆”之语一一标识出来。书的凡例中在介绍资料来源时,提到了原作者朱国祯,但在内容中阐发评论时只称为“朱史氏”,而没有写出“朱国祯”三字。吴就借此大做文章,他在其后增加了“朱史氏即朱佑明”一行。同时,为了集中打击让他丢尽颜面的庄、朱两家,他把书前的参订者名单和序文页码都撕去。作弄停当,吴之荣马不停蹄,直接赶赴京都,将《明史》和检举信递呈刑部。刑部官员一看事关重大,立即直接奏报康熙皇帝的顾命四大臣:索尼、鳌拜、遏必隆、苏克萨哈。于是,这场《明史》案真正开始了。此时是康熙元年(1662)八月。

      顺治十八年(1661)二月,年仅24岁的顺治皇帝在做了十八年的皇帝后突然“辞职”了。 这里之所以用“辞职”,是因为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有人说他病死了,有人说他出家做了和尚,但均没有拿出有力可靠的证据,以致使之成为清初三大疑案之一。但不管怎么说,顺治帝留下的诏书对后事做了详尽的安排,包括由8岁的儿子玄晔承继皇位,命四大臣索尼、鳌拜、遏必隆、苏克萨哈辅政。玄晔继位后,改明年年号为康熙,是为康熙帝。因其尚年幼无知,大权就落在四位辅臣手中。顾命四大臣中又各有不同:索尼为四朝元老,资望最高,但年老多病;苏克萨哈和遏必隆资望较浅,凡事听从索尼安排。唯有鳌拜自恃功高,专横跋扈,凶悍暴虐,几乎把揽全部朝政,与索尼等人的争斗十分激烈。为显示自己才能不凡,树立自己的权威,打击异己势力,鳌拜常常小题大做,肆无忌惮,必欲闹得满城风雨、人人自危方才称心。此时刑部转来吴之荣递交的《明史》一部和检举信,鳌拜随即指派刑部侍郎、满人罗多即刻奔赴浙江调查此案,严惩涉案人员。
      
      罗多不敢怠慢,立即动身,是年初冬抵达湖州,刚安置完毕,火速派人赴南浔镇拘捕庄允城和朱佑明两个首犯。庄、朱毫无防备,束手就擒,押解至湖州巡抚衙门,打入死牢,等候发落。
      
      按照庄允城的招供,《明史》刻板已经由湖州知府收去。罗多即刻亲自至湖州知府衙门向知府索取。而此时前任知府陈永命已卸任,新任知府谭希闵刚刚到任才半个月,正忙于公务交接,还没有顾得上去盘点仓库。前任陈永命离开时也没有向他提及关于《明史》刻板的事情,所以当谭希闵见罗多前来索取该书刻板,又说什么逆书等等,不知所云,懵然无知。罗多大为光火,警告谭这不仅仅是失职,更可以被定为包庇窝藏罪,希望他好自为之。言外之意,这是给谭一个机会,让他赶紧行动送贿给他。但谭希闵性情耿直,为官清正,又带有书生气,不但不赔礼道歉说好话,反而实话直说,执拗犟硬,强调自己初到任上,不知此事。随后几天,罗多接连造访谭希闵。谭希闵被催逼急了,还不知天高地厚地抢白了罗多一顿。

      罗多大怒,叫来管库的人来质问。库吏正是那个撮成庄允城和陈永命之间交易的周国泰,他只怕把陈永命的丑事抖漏出来,连自己也牵扯进去,一口咬定陈知府已经将《明史》版刻移交给谭希闵。罗多又派人询问陈永命,陈怕抖漏出自己受贿的丑事,也一口咬定已将版刻交转。谭希闵目瞪口呆,罗多冷笑而去。最后结案时,罗多有意陷害,谭希闵被判绞刑,可谓冤枉。
      
      之后,罗多押解庄允城、朱佑明于是年十月抵京,交刑部询问。庄允城此时尚认为该书已经通过三部院审查,无可忧虑,准备到京师申辩,并趁有申诉的机会,揭发吴之荣的老底,却万万没料到甫抵京都,就被关入刑部监狱,倍受严刑拷掠。尽管刑部曾安排他与吴在庭堂上当面对质,但讯问者只是让他确认《明史》是否自己所编,接下来就让他供认《明史》所犯的八大罪状上画押服罪。庄深知画押的后果,决不从命,更遭酷刑煎熬。不几日,就声音喑哑,只张口不出声,唯有老泪纵横,悔不当初,又加年事已高,不胜凄楚,仅匝月,一腔怨愤无可发泄,于腊月二十三日庾死狱中。
      
      再说朱佑明,自然也免不了受酷刑锤炼。在庭堂上与吴之荣当面对质时,吴之荣抓住《明史》上的“朱史氏即朱佑明”一条,咬定朱参与修订逆书。朱佑明有口难辩,极力否认,更受鞭笞火烙,只得极力用银子买通狱卒,才得以保留性命。
      
      朱佑明被押回杭州,与原湖州府学教谕赵君宋被关押在一处。他知道赵君宋是率先揭发《明史》违逆的人物之一,必不会被处死,就把他作为最后的救命稻草,许诺如果赵君宋能救他出狱,自己情愿以半数家资奉送。朱佑明家资百万,半数家资的酬劳让赵君宋垂涎三尺,当即应承,表示一定尽力解救。

      当时谁也不知道事态的发展趋势。不过,像赵君宋这样善于钻营投机者,是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机会的。他知道认定朱佑明有罪的证据是吴之荣后来增刻上去的“朱史氏即朱佑明”一条,而自己购买的初刻本上根本没有“即朱佑明”字样,这是证明朱佑明无辜的铁证,也是自己得到至少五十万家私的通行证。第二天,赵就迫不及待地禀告吴、戴二位钦差侍郎,清兵押着他到家里取来自己保存的那套《明史》,对照勘验,果如所言。案情一下出现了逆转,不只朱佑明可以因此赦免,赵君宋首告有功也可被释放出狱,而吴之荣可以因伪造证据、诬陷他人、扰乱治安被凌迟处死。
      
      吴之荣没料到这一招,心里发毛,但毕竟老奸巨猾,训练有素。他眼珠一转,以攻为守,咬定自己那本是正本,赵君宋那本被人做过手脚,并举出一个无可反驳的例子:假如朱佑明与《明史》一书无关,何以该书版心的“清美堂”与朱家门厅悬挂的牌匾一致?这就是铁证。
      
      这一回马枪,戳得正准。审判员即刻派杭、严道台和乌程知县郑宗圭、协镇高鼎、总捕头顾五经等军、政、警各路随行,率领人马再下湖州南浔镇,从朱家门厅上取得“清美堂”牌匾送至杭州。朱佑明虽极力申辩,却无力回天。赵君宋只得暗暗叫苦,悔之不迭,最后以窝藏逆书久不上缴罪被置入死牢。
      
      赵君宋提供的全本《明史》,将参订者名单和作序者全部公布出来,清兵即刻按图索骥,派大批军队前往湖州捉拿案犯。次年正月,鳌拜再派吴、戴两位侍郎赶赴杭州,准备会同浙江督抚按照原本《明史》所列人员名单,羁捕有关人员,严加审讯。这两位侍郎的名字和供职的部门已经无可查考。可见他们的职务不会太高,但既是由鳌拜钦点派出,就与钦差大臣相类。两人带着心腹差役,带着大队人马,日夜兼行,飞奔浙江省城杭州。

      刚过元宵节,就已经进了杭州城,立即与杭州巡抚商谈行动计划。他们日夜商谈,制定了详尽的抓捕方案,任务十分繁重:包括将凡与《明史》有丝缕牵扯的人,诸如主编的、参订的、刻板的、印刷的、卖书的、买书的、作序的、审查的、谈论的等等,一律满门拘捕,关入大狱,集中会审。
      
      康熙二年(1633)正月二十日清晨,湖州城门在大白天关闭。湖州城与南浔镇正沉浸在新春欢庆中,人们互相拜年,走亲访友,其乐融融,一片喜庆。随着吴、戴两位钦差的到达,繁华江南顷刻堕入人间地狱,刀光剑影、人喊马嘶,陷入一片紧张恐怖的氛围当中。
      
      吴、戴二人在浙江、杭州官府的配合下,调动当地军队,布下天罗地网,进入杭州、湖州、南浔等有关人员家中抓捕,按照书中列名各家,无论父子兄弟祖孙及奴仆内外男女,全部拿获,大有宁可错抓一千,不可漏过一人的势头。
      
      参与修订的吴炎、潘柽章被逮捕时,还穿着明朝服饰,一人方巾大袖,一人儒巾蓝衫,气宇刚毅,从容就缚,并把全家人都召唤出来,让衙役捆绑。
      
      为《明史》作序的李令皙家住湖州,被抄家时为正月二十日,当时前来拜年的人络绎不绝,都在李家大院里,有七十多人。浑然不觉中,上千名士兵已把李家围得水泄不通。李家百余人连同拜年的亲朋都被抓捕。
      
      庄廷钺自北京日夜兼程回到南浔,正好自投罗网,与他的五个兄弟一起被关入死牢。
      
      江南书商陆德儒正在家置办嫁女喜事,全家及迎亲亲朋所有男女钧被逮捕。

      这场正月里突如其来的抓捕行动,使整个湖州府尤其是南浔镇地动天摇。整个抓捕行动持续了一个多月,其他不在湖州的,也都追拿到案。两千多名罪犯被拘系,大多数关押在杭州驻防清军虎林军营内,等待案情审理清楚后发落。
      
      朱佑明见倚仗赵君宋,“聪明反被聪明误”,仗着家资殷实,相信有钱能使鬼推磨,把目光投向了手握重权的浙江巡抚朱昌祚。随着案情的进一步深入扩大,当局的态度日渐强硬,朱佑明知道求朱昌祚按无罪释放自己已无可能,只求能让他“一身流徙,不累家口,不致籍没”。朱昌祚是汉军镶白旗人,其妻子是浙江潘协镇富户的女儿。当时著名的武进士龚廷元恰巧也是该镇的女婿,两人也算是连襟,又很能说得上话,关系颇为密切。朱佑明的一个亲戚与龚廷元相识。朱佑明就委托这个亲戚贿赂龚,让龚去买通朱昌祚,算了一下,前后至少要花费五万两银子。朱佑明虽有些心疼,但暂无其他的路子可走,又渴盼早些出狱,只能咬牙狠心走这条路。朱昌祚倒也爽快,满口答应只要一拿到银子,将竭力相助,从轻处罚,最多只是流放,并且是很近的地方,不株连全家。这与其他获死刑和被抄家的相比,已经强出百倍。一来一往,事情进展得异常顺利,让朱佑明有些怀疑是否给价太高了?而事有凑巧,朱佑明的长子朱彦绍妻子的一个姑表兄弟王羽听说此事,极力反对,说自己与官场一些要员很有交往,与杭州城南的满人图赖也很熟。图赖掌握大权,又是真正的满人,比起朱昌祚这个镶白旗强出很多,更重要的是,图赖与两个从京师派来督办此案的钦差大臣吴、戴两位侍郎关系都很硬,而且花费绝对不高,最多三万两银子就足够。一席话让朱佑明心动神摇,他一贯嗜财如命,此时能省出两万两银子,如何不省?于是就对朱昌祚这边冷了下来。朱昌祚等了半月毫无动静,托龚廷元一打听,才知道自己早给甩了,登时恼羞成怒,发誓要给朱佑明些颜色。
      
      吴、戴两位钦差大臣也并非不吃腥的猫,闻之心动,只等着图赖送银子过来。巡抚朱昌祚却率先前来拜访,诡秘地告诉他们,说杭州城正盛传朱佑明准备拿出一百万两银子贿赂二位大人,别说两位大人一贯两袖清风,秉公刚正,就是我也不敢动这念头,吴之荣阴险狡猾,正筹划第二次进京告状,如果从轻处罚朱佑明,被吴之荣上告揭发,将自身难保云云。吴、戴二侍郎登时惊得目瞪口呆,极力否认此事,决定将朱佑明置以极刑,以免生后患。

      是时,杭州将军松奎也因赦免庄允城被逮入京。他惊惶失措,将事故责任都推在幕僚程维藩身上。程维藩胆小如鼠,把梁化凤之事和盘托出,并找出梁的亲笔信作证。清廷对此极为重视,派人连夜赶赴松江将提督梁化凤抓捕归案。梁化凤原本以为不过一本书能有什么罪,吴之荣一个小人物也掀不起多大的浪花,就撺掇松奎接受庄允城的贿赂,自己也收入颇丰。此时见事情越闹越大,恐难脱身,就抱定死不认帐的态度,声称根本不知此事,那封信根本不是他写的,肯定系他人诬陷。吴、戴见难以查出真相,又不能对当今的松江提督动刑,一时无计可施,只能当堂对证笔迹,而对证的结果是:程维藩手里的那封信的确不是梁所写。当然,这个结果是早被梁化凤买下了。吴、戴虽有些怀疑,但又无他法,商量后,认为最稳妥的办法是把问题上交比较稳妥,由四位顾命大臣自己裁决。
      
      事情到了四大臣手上,就不是笔迹的真伪问题,而是梁化凤这人动得动不得。思虑商讨良久,从当时的形势来看,大规模的抗清虽然已逐渐熄灭,但星星之火式的反抗活动依然不绝如缕,尤其是以张苍水为代表的浙江南田地区很有威胁性,而梁化凤的军事才能及在军队中的威望和地位都可能因处治他而引起骚乱。权衡再三,最终由九岁的皇帝下了圣旨,说梁被奸徒陷害,设计诬攀,当前海疆多事,正需良将,着令回衙供职云云。而松奎则被判决是因满人不识汉字,免死革职归旗。
      
      至此,《明史》一案基本审理完毕,案件的缘由和来龙去脉也已经上报鳌拜等顾命四大臣。康熙二年(1663)五月,刑部审讯定谳,拟罪奏报,四辅臣称旨,以庄氏《明史》传闻异词、赞扬故明、毁谤本朝、悖逆已极,著将庄朱两家和参与编撰者及其父兄子侄年十五岁以上者斩决,妻妾女孙及子侄十五岁以下者流徙为奴。余下的就是按照判决择日宣判执行了。
      
      那么,清廷到底认为《明史》中有哪些忤逆内容呢?由于该书已被销毁和严禁流行,原貌已经无从知晓。康熙间吕留良的儿子吕葆中曾有该书节钞本《明史钞略》,1935年由商务印书馆收入《四库丛刊》中影印出版。从影印书看,为残钞本三册,包括明朝显皇帝(神宗)本纪三、四各一卷;贞皇帝(光宗)本纪一卷;愍皇帝(熹宗)本纪二卷。此外,还有李成梁、戚继光、刘梃、杜松等列传合一卷;开国以后释教之传一卷。总共七卷三册。自神宗以下至崇祯列朝皇帝本纪及志、表,大概是庄氏增补,以使与二十一史体例相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