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中国刀之神韵——唐朝刀原貌[图]
  • 八王之乱爆发原因试探
  • 收礼还收长生药——明万历年间的纵欲风尚
  • 大明皇帝平反冤案
  • 布哈拉之战:军事史上最大胆的突袭
  • 罗马军团和汉朝军队的一次战斗
  • 明朝与倭的火器谁更厉害?
  • 被隐藏的历史真相:顺治被郑成功炮毙于厦门
  • 郑成功有支黑人洋枪队
  • 军事部署失误导致秦朝的灭亡?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考古 >>历史文化

    以夷制夷——两宋历次联夷外交概要及其得失<%=id%>

    宋代立国三百多年,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是中国历史上重要朝代之一。但就国势而论,则自太宗伐辽失败,宋朝即显露武力不振的弱点。加以契丹之外,西夏、女真、蒙古,相继兴起,与宋人竞逐东亚大陆。宋人以积弱之势,为经略外敌或御戎图存,讲求外交,遂成重要国政,其得失影响于国运兴衰者,亦特别巨大。而宋人外交,基于传统经验,联夷攻夷或以夷制夷显然仍是主要策略。本文内容,主要就在介绍两宋历次联夷外交的概要,并对其得失略加评讲。

      壹、联夷攻辽与歧沟关之役

      以夷制夷的外交思想渊源甚早。从汉初北伐匈奴失败,中原农业社会感到对抗塞北游牧民族不易,为制驭戎狄,发展国势,便萌生了以夷制夷的外交方策。两汉时期,为对付匈奴,经略西域,固己广泛采行分化,联夷,徙胡守塞及使用胡兵等策略。到了唐朝,由于突厥强大,唐室也曾使用分而制之的方法,卒予解决。其后吐蕃入寇,唐室甚至借用回纥之兵,以为应付。可见以夷制夷的政策,在以中原农业社会政权为主体的中国,早己有其传统经验。

      汉唐的以夷制夷之论因匈奴、突厥强大而起,相似的,宋代的联夷外交亦展开于太宗攻辽受挫以后。

      宋代建国之初,继承后周世宗雄略遗绪的太祖太宗兄弟对于重振华夏声咸,拓展国势,原是颇具自信的。所以太祖得位不久,即曾与宰相赵普商议,谋复燕云,但因趟普力持谨慎,宋代的联夷外交与国运加以反对,方始暂罢。转而先从削平割据着手。及太宗继统,南方悉定,宋廷的注意又转而北向。太平兴国四年(公元九七九年)正月,太宗已不顾北汉与契丹的从属关系,表示「太原我必取之」,并告诉契丹使节,﹕「河东逆命,所当问罪,若北朝不援,和约如旧,不然则战」(辽史景案本纪)可见宋廷在出征太原之际。实乃心雄气锐,不但对灭取北汉满怀自信,就是击败契丹,恢复燕云也己在计划之中了。在这种情况下,宋人当然还不会考虑到采用借助外力的联夷策略。

      太宗亲征太原,虽顺利攻灭北汉,并乘胜伐辽,围攻燕京﹕不幸高梁河一战,被辽将耶律休哥所败,宋军大溃,辽军追击,太宗流矢伤足,乘驴车走免。丧失军械、粮馈不可胜计。

      至此宋人对辽作战信心已受到严重打击。郎分臣僚纷劝太宗改采守势,左拾遗张齐贤更从儒家观点,提出安民养德之说,认为「广推恩于天下之民」、「民既安利,则远人敛衽而至矣」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但太宗志切复仇,主战者不堪契丹连番入寇’亦建言速取幽蓟。故宋廷仍积极筹议再举。而对契丹战力既怀戒惧,连络东北诸部,共同对付契丹,以增加胜算的联夷攻辽外交遂告展开。渤海亡后的残余势力则首先成为宋人争取的对象。

      渤海与契丹本为宿仇,在辽太祖阿保机灭渤海后,其残余势力仍不断反抗。辽太宗时,介入中原政局,注意力转移﹔继立的世宗’穆宗则不恤政事,在此有利环境的培养下,渤海残部势力更得滋长,成为契丹的隐患。

      太平兴国四年,太宗攻幽州时,曾有渤海酋帅大鸾河等三百余骑来投,宋廷对东北的情况大获了解,高梁河之后既败,为布署对辽再度用兵,即设法连络。太平兴国六年,赐乌舍城浮渝府渤海琰府王诏,约「尽出族帐,佑予兵锋,俟其剪灭,沛然封赏,幽蓟土宇复归中原,朔汉之外,悉以相与。」同年另一渤海残部定安国亦托女真贡使附表来上,表示「契丹恃其强暴’入寇境土,攻破城砦,俘略人民」。故愿「受天朝之密画’率胜兵而助讨,必欲报敌,不敢违命」。太宗特答以诏书,重申前旨,合力攻辽。(宋史.渤海国传)

      乌舍据学者考证,即辽史所称兀惹,地在今牡丹江上流。

      定安国位置则在今鸭绿江中游及佟佳江流域。他们皆渤海亡后之残余势力,不甘契丹长期役属,愿与宋合作抗辽,宋廷亦把握这种情势,图藉敌忾同仇之心,动以爵赏裂土之利,联合对辽作战,期能分散契丹军力,—举克敌。

      公元十世纪后期的东北亚,除渤海残部之外,还有女真、高丽两大势力。当时的女真为部族分立的状态,分布于今松花江以东,长白山及鸭绿江一带,为取得物资,五代时已通中原,宋太祖建国以后,更频频入贡,沿鸭绿江与辽东半岛海岸渡渤海到登州,进行贸易﹕以马匹、毛皮交换绢、茶与工艺品。其后随着宋朝对马匹需要的增加,这种越海贸易规模也日趋扩大。所以,基于经济的需求,女真与宋朝发展成亲密的关系,而宋朝不但于此获得马匹的补充,并且也透过女真的协助,取得与定安、乌舍等部的连系。

    高丽方面,由于契丹灭其同种之国渤海,威胁其北境,又曾遣使后百济,谋共图高丽,故高丽王廷对契丹素无好感,*态度也一向亲附中原。赵宋建国,即迅速遣使入贡,建立关系。太宗继立,由于经略北方,更主动加强对高丽的连络。以高丽的立场而论,与宋接近,既可输入进步之文物,又可藉北宋之力,牵制契丹、女真。在这种互利的基础下,太宗时期,宋丽关系特别紧密,双方信使往还,封赠通贡,无年无之。而宋朝对高丽加意笼络,当然就是希望在宋辽抗争中,高丽能发挥牵制作用,甚而必要时能发展为共同对辽作战的军事合作。

      宋廷为大举伐辽,除外交部署之外,军事上亦于边郡广屯重兵,「只俟严冬,即申天讨」。甚至契丹方面也获有「宋多聚粮边境」,「主将如五台山」的边报。似乎东北亚一场国际大战已迫于眉睫。(辽史.圣宗本纪)但此后数年,定安、乌舍可能忌惮契丹强大,不愿率先挑起战争,所以并无军事行动之消息。宋方亦以连年兵战,议者多请息民。独立进攻更无制胜把握,于是二度伐辽之役,遂告暂罢。

      宋朝联合渤海残部夹攻契丹的军事订划虽未即实现,但西元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契丹已面对一种不利的国际情势。渤海残部、女真、鬲丽皆与北宋联通,甚至可能正在酝酿一场联合攻辽的国际军事行动。因此,不论为化解遭受围攻的危机,或维持北亚霸权的帝国声威,及时采取措施,突破孤立情势,已是契丹当局迫切的课题。当时契丹的对策显然是采取强力军事进攻,藉以迅速粉粹反辽联盟。而东北诸部中,鸭绿江女真不但卖马于宋,且位于乌舍、定安两部与宋通路的中途,同时又是契丹进入而丽的必经要冲,如将其制服,既可切断宋朝重要马源,阻绝渤海残部与宋人之连络,又可打开经略高丽的大门。因此,鸭绿江女真成为契丹首先攻打的对象。

      大平兴国八年(公元九八三年,辽圣宗统和元年),辽廷以征高丽为名,检视兵马。十月,命宣徽使耶律阿没里等将兵东讨,次年二月,阿没里奏报「讨女真捷」。四月,全军凯旋,阿没里获授政事令。经过此次用兵,契丹势力遂达鸭绿江中下游一带,而且出入高丽之路己通。故略经休息,辽廷又于雍熙二年(九八五〉七月下诏,「诸道缮甲兵,以备东征高丽」

      。但以天气尚暑,辽泽沮洳,远道行军不便,乃命耶律斜轸为帅,于九月间,兴师攻打鸭绿江上游的定安国。次年正月,斜轸凯旋,掳获生口十余万,马二十余万及其它物资。至此,不但经略高丽之路已通,就是可能来自渤海残部的侧面威胁也已清除。然而就在这个时候,(雍熙三年正月),宋太宗一面遣使命高丽出兵攻辽,一面命大将曹彬、米信、潘美等分路进兵。

      宋人第二次伐辽战争爆发了。

      宋大宗二次攻辽。一般皆根据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及宋史的记载,认为是辽景宗去世,辽圣宗年幼继位,母后当政,宠幸用事,因而宋朝乘机北伐。(见长编卷二十七,宋史卷二五八)但景宗之崩,在太平兴国七年(九八二),宋廷若要把握契丹国君新丧,嗣主年幼,政情不稳的用兵良机,则北伐行动早应展开,何以又拖延三年余,至雍熙三年(九八六)始告后动。而且辽景宗崩逝不久。宋太宗还下令边州「各务守境力田,无得兰出边关,侵扰族帐及夺略畜产」,「违者重论其罪」。(长编卷二十三)完全是避兔生事的和守态度。相对的,契丹方面,主政的太后则选贤任能,注重刑狱,劝谋农桑,政情平稳,也无可乘之衅。另外,史载此次宋廷北伐决定颇为仓促﹕

      初议兴兵,上独与枢密院计议,一日至六召,中书不预闻。(长编卷二十八)

      一日之内,召商枢密六次。且不与宰相计议,显示事机紧急。

      因此,宋太宗第二次攻辽,不进军于辽圣宗继位之初,却拖延数年,在契丹积极经略东方,反击亲宋势力之际方始发动,并且还通知遭受契丹威胁的高丽共同进攻,这显然说明时机的选择是着眼于契丹军力分散,以及联夷外交下高丽的同仇敌忾,而不是契丹主少,母后专政。所以才为了把握戎机,匆促命将出师。

      宋太宗经数年外交部署,虽因契丹主动反击亲宋势力而获得北伐良机,不幸歧沟关一役,仍为契丹所败。此后辽军乘胜,频频深入寇扰,河北大受摧残,太宗深为追悔,曾面告大臣,「卿等共视朕,自今复作如此事否。」(长编卷二十八)因此,歧沟关一战可说打垮了宋人对辽作战的信念,不得不改采守势,联夷攻辽的政策,恢复燕云的大计,皆告搁置。后来高丽遭辽攻打,遣使请宋出兵伐辽,宋朝也加以拒绝了。

      由于歧沟关之败,北宋联夷攻辽以复燕云的策略目标是落空了。推究其因,当然宋军缺乏临敌制胜的战力要负主要责任。其次,渤海残部与女真的力量薄弱,禁不起契丹打击,以及高丽敷衍观望,不能发挥牵制合击的效果,也有关系。但契丹在连续用兵东方之际,仍能迅速将主力转移,应付宋人的进攻,而且保持充沛的战力与高昂的士气,似乎更是整个策略成败的关键。据辽史记载,经过一场寒冬征战,讨平定安国及附近女真的契丹东征军,甫于二月中旬还军归朝,而三月初,宋军已三路入境。辽廷即「诏趣东北兵马,以为应援」。耶律休哥得此后援,乃转守为攻。破宋军于拒马河,又败之于歧沟关。

      耶律斜轸则驰赴山西,克复诸州,并亲自设伏,陈擒骁将杨继业。继业号无敌,攻据云、朔数州,及其败死,宋诸州宋将皆弃城遁。影响不可谓不巨。(辽史卷十一)契丹具有如此优越的机动力与持久战斗力,难怪能成为当时威霸北亚的超强。宋军既乏临战制敌之力,遂至功亏一篑,所谋无成。对辽政策也转而弃战谋和。终有澶渊之盟的订立。但由于燕云未复,「北虏」的威胁,也就成为北宋挥之不去的阴影了。

      贰、联番制夏与德明就抚

      北宋到太宗时期,不但伐辽失败,造成重大国防问题。另外在西北也因企图吞并西夏不成,引起边防严重困扰。西夏可以说是唐末藩镇割据的残余。唐僖宗中和元年(八八一),黄巢攻据长安。陕北党项羌酋拓拔思恭助唐讨贼有功,被命为定难军节度使,统有陕北数州,后长安克复,唐室封思恭为夏国公,赐姓李,此即西夏的起源。西夏割据陕北,历时百年。到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九八O),西夏由李继捧继统,但宗族不服。时宋已削平诸国,割据势力惟余西夏李氏,如能加以撤藩,和平统一,自为宋廷所愿。加以伐辽新败,若得夏人献土,亦可补声威之挫。所以太宗在太平兴国七年,遣专使征召继捧入朝,遂并其所领五州之地。但西夏部族本非汉种,割据政权有其种族特性。故李继捧入朝献地,其族弟李继迁即纠合棠羽,连络族众,以兴复为号召。西北边患遂起。

      李继迁叛后,请降契丹,辽圣宗妻以公主,声势渐振,宋廷则以北鄙不宁,甚至有岐沟关之败,无法专力对夏,终太宗之世,剿抚无效,边扰日甚。

      至道三年(九九七),宋太宗去世,真宗即位,为解决西北并扰的困局,朝臣弭兵之论大起。对西夏问题也一意用抚,以期收拾边局。故真宗初立,即遣使谕李继迁,依其要求,授为定难军节度使,尽予李氏旧有五州之地,复赐姓名,期弭边患。但继迁声势骤涨之后,野心更大,已不以恢复故土为满足,咸平元年(九九八),边警后起,麟、府、鄜、延等陕北州郡频频告警。甚至西北重镇灵州(今宁夏灵武)粮运断绝,陷入孤危。时河北边警未解,于是在西北交困的难局之下,宋廷不得不又采取以夷制夷的政策,进行联吐蕃以制西夏。

      吐蕃在唐朝中叶盛极一时,唐室饱受威胁,至唐末衰落,五代时期已微弱不足道,其东方部族以凉州(甘肃武威)、鄯州(青海宁夏)为中心,散居甘青一带,各成部落,不相统属。至北宋初年,情况犹然,而当时宋廷经营方向首在统一内部,避免生惹边事,且需要吐蕃马匹以供战备,故对吐蕃专以恩抚羁縻为策。而蕃族亦以卖马为利,倾心于宋。淳化年间(九九O一九九四),宋太宗曾遣丁惟清往凉州市马,因蕃族之请,遂留知凉州府事。宋廷亦授凉州六谷蕃酋折甫喻龙波为保顺郎将。宋朝与凉州吐蕃的关系大为增进。到了太宗末年,由于继迁势力日大,威逼吐蕃,劫扰宋蕃马匹交易,宋蕃以利害一致,故双方即从经济为主的友好关系进一步酝酿为共同对夏的军事联盟。

      至道二年(九九六),宋朝出兵攻讨李继迁,吐蕃折平族已上言部落为继迁所侵,愿会兵灵州,以备讨击,太宗当时尚有自信对付西夏,故仅「赐币以答之」,及宋师进讨无功,真宗即位,归还西夏五州,反而导致西夏势张,边患更为严重,于是笼络吐蕃以弱西夏,遂成宋廷西北边防政策重心。咸平四年(一OO一),久遭继迁围困的灵州情势危急。宋廷弃守难决。这时吐蕃回鹘皆因不甘西夏侵迫,要求与宋朝合兵击夏,于是双方军事合作的时机顿告成熟,宋廷特授西凉吐蕃潘罗支为盐州防御使,以次各酋豪为怀化将军,并遣专使前往册命,「藉其戮力,共讨继迁」(长编卷四十九),接着更采纳吴淑「以夷攻夷」的建议,下诏﹕「西蕃诸族有能生擒李继迁者,当授节度使、赐银、彩、茶六万。斩首来献者,授观察使,赐物有差」(长编卷五十)而吐蕃诸部中,凉州潘罗支堪为最强雄长,故宋廷特命专使,拟前往凉州,谕其进攻继迁。但潘罗支不待宋使之行,已主动致书宋边,请示出兵日期,以便配合。宋朝命其「宜整师旅以俟,出师即往报」,宋蕃夹攻西夏的计划已告确立。但联合的军事行动迟迟未见展开,久困无援的灵州卒于次年三月陷落,宋军防线太幅后撤,联蕃攻夏的计划落空。

      此次宋蕃联合攻夏的布署,由于吐蕃态度积极,宋朝也急于解灵州之围,双方合作理应顺利,结果未见行动,坐视李继迁获得重大胜利。此固缘于继迁机警过人,常能先发制人,掌握战局主动,但宋人秉持传统观念,视外族为豺狼,不可信任,以致疑惧滋生,决事迟滞也有关系。所以宋真宗命梅询、宋沆出使潘罗支时,指示说﹕

      朕观盟会图,颇记土蕃反复,狼子野心之事,今已命王超等出师,若难为追袭,即灵州便可制置,沆等不须遗。(长编卷五十)

      可见虽然宋朝已决定出兵援灵州,却无心与吐蕃确实合作,如果没有把握追击李继迁,便不通知吐蕃出兵。

      继迁攻陷灵州,建以为都,野心更张,大力向河西发展,威诱吐蕃,欲收为己用。但潘罗支仍亲向宋朝,并请进兵会攻继迁,收复灵州。这时宋朝也顾虑如果吐蕃落入西夏之手,西北尽成继迁势力,其祸更巨。所以为争耳又吐蕃,威平六年(一OO三),升授潘罗支为朔方节度使。宋制素少以节铖颁外夷,今毅然授潘罗支以方面之任,可见重视之一般了。但实际宋廷此次结好吐蕃的用心,主要仍在巩固马源,及制衡西夏。对联兵会攻,并不积极。所以潘罗支屡请会攻继迁,宋廷朝议仍认为「西凉去渭州限河路远,不可预约师期,第诏令常为之备,俟贼侵轶,即命边兵掎角」(宋会要方域部卷二十一)已形同观望了。

      宋蕃联兵攻夏虽未实现,但继迁以西凉水草丰美,潘罗支不为所用,故不待宋蕃行动,又主动西进,威平六年十二月,攻陷凉州,丁惟清被杀。幸而潘罗支诈降,阴集诸族合击,继迁大败,中流矢,不久去世,而西北边局也意外获得缓和。

      李继迁挫死西凉,子德明继立。潘罗支也于半年后,被亲附继迁的部族所谋杀。时契丹大举南犯,真宗议北征而深念西鄙,所以继续推行连结吐蕃的政策。追赠潘罗支为武威郡王,遣使赙恤其众,并以其弟厮铎督继为朔方节度使,尽领潘罗支旧职。

      当宋受逼于辽,吐蕃新易其主之际,西夏德明亦以初即位,政权尚未十分稳固,新获之地亟须整顿经营,久战之师亦待休息,故对宋态度转变。而真宗时期的宋廷亦以靖边为务,欲藉继迁之死,收拾边局,因而诱以财货之利,招纳德明。于是继澶渊之盟的成立,宋夏也于景德二年(一OO五),展开和议。次年,和议成立,德明降宋,受封为西平王,定难军节度使,依例恩赐给俸。宋廷并晓谕诸蕃,各守疆界。纷扰二十余年的西北,获现和平之局。

      综观此期宋人联蕃制夏外交的推行,实迫于继迁之扩张,西北动荡。然联盟结成以来,吐蕃跃然救试,宋人却疑忌吐蕃,渐而转成利在夏蕃分立制衡的心理,以致联兵攻夏行动迄未展开,坐今继迁北陷灵武,西破西凉。但是也由于宋朝连结吐蕃收效,终致西夏进攻凉州,继迁败死,西北边局顿然改观。

      事虽出于意外,却不能不说是联蕃制夏政策的重太收获了。

      宋真宗与辽订立澶渊之盟,结束对辽战争,又以联夷制夷政策,成就了西北和局。此后数十年,宋朝兵戈息止,两河陕陇恢复安定,遂能文风蔚起,开展繁荣富盛的太平时期。

      参、以辽制夏与庆历相议

      德明降宋后,臣事两朝,、经营商利,日益富强。同时利用宋廷之姑息厌兵,专力西向,谋取河西走廊。大中祥符八年(一O一五),攻破凉州,六谷蕃部残破。幸而此时吐蕃赞普后裔唃厮啰崛起青堂(青海西宁)、邈川(青海乐都)一带,拥 兵数万,羡中国贸易赐予之利,输诚于宋,与夏对立。宋廷为保马源及制衡西夏,亦特意笼络。西北边局得以维持二十余年的平静。但到了德明之子元昊年纪渐长,西北危机又起。元昊为西夏雄杰之主,长于攻战,富于*野心,对其父利宋贸易,臣事唯谨,不以为然。宋仁宗天圣六年(一O二八),元昊攻陷甘州(甘肃张掖),回鹘溃灭,乘胜夺取西凉。西北烽烟大起。不久德明卒(一O三二),元昊嗣位。不但联姻契丹,扩充国势,同时大攻青唐诸部。准而攻占瓜(甘肃安西)、沙(甘肃敦煌)、肃(甘肃酒泉)三州,尽有河西之地,括土三千里,掌握了水草丰美,且为中西交通孔道的河西走廊全境,威望大增,遂转而进行称帝建国的王霸事业。北宋另一次重大危机亦告爆发。

      仁宗宝元元年(一O三八),元昊筑坛受册,正式称帝,并遣使如宋,要求称帝改元。宋朝对西夏向河西的扩张,没有警觉,及元昊称帝,却强硬对付。不但关闭榷场,停止互市,筹议出兵,并诏削元昊赐姓官爵,揭榜于边,募能生擒元昊或斩首来献者,即以为节度使。不久元昊主动进攻宋边,宋夏战争遂起。

      自太宗西北用兵不克,以夷制夷已成宋人传统对外策咯,故元昊称帝,宋臣即纷议联结吐蕃,以夷攻夷。为此,仁宗即遣使吐蕃,授唃厮啰为保顺节度使,赐帛二万匹,令背击元昊 。及康定元年(一O四0),三川口之战,大将刘平败死,关陕大震,情势急迫,宋廷急诏唃厮啰速领手下军,径往夏界攻 敌,仍赐袭衣金带、绢二万匹。是年夏,宋决讨元昊,又遣专使谕唃厮啰助讨。另遣别使往河州(甘肃临夏)谕西蕃瞎毡出 兵讨贼。并在陕西州县特设馆驿,专供招待吐蕃商使来往。称之曰「唃家位」(邵雍闻见录卷十三)宋朝对吐蕃攻夏的期待虽如此殷切,唃厮啰亦约尽力无负,但终未见具体行动。而宋 军先后又有好水川,定川之败。藉唃厮啰攻元昊之策既未收效 ,宋廷只妤渐采备御之策,利用吐蕃攻夏之说,亦赵沉寂。

      宋人为制元昊,对吐蕃之笼络,军事之积极,远过于真宗之对潘罗支,然夹击之议终不能行。推究其因,实乃吐蕃分裂及元昊进行破坏所致。原来唃厮啰初娶李氏,生瞎毡、摩毡角 。又娶乔氏,生董毡。后李氏宠衮,斥为尼,二子被锢。李氏党不服,拥母子出奔。瞎毡据河州,摩毡角据邈川,唃厮啰不 能制。元昊乘机以重贿间之,阴诱酋豪,吐蕃势力因而大衰。

      宋廷虽同时笼络其父子,但嫌隙已深,分裂如故,仅能自保。

      唯吐蕃既利宋赏赐贸易,亦不愿投入西夏阵营,对西夏尚有相当牵制作用。

      元昊称帝之初,宋臣僚多主强硬,但经三川口,好水川两役,宋军败没,主战派气夺,不得不转采守备之策。而增兵设守,军需浩繁,宋人咸感西事日艰,和议论乃渐告抬头。庆历元年(一O四一),担任延州统帅的范仲淹曾致书元昊,以财货通市之利,劝其弃战言和。知谏院张方平也建议宋仁宗,乘南郊大礼,降赦招纳元昊。西夏方面,由于战争消耗,贸易中断,也已物价飞腾,公私交困。但元昊恃胜狂妄,和议仍未展开。

      宋朝既无力制服西夏而反为所困,影响所及,遂引起契丹的觊觎,乘机胁迫宋朝,图取利益。宋人再度面临西北交逼的危机。

      庆历元年十二月,辽兴宗以伐宋诏谕诸道、会诸军于燕,为威迫之计。继于次年正月,遗使入宋,要求瓦桥关南十县故地,并质问宋兴师伐夏及沿边疏浚水泽,增益戍兵的缘故。幸而宋朝对此早得情报,有心理准备。一面建大名为北京,整军备战,表示抵抗的决心。—面派富弼赴辽谈判,以维护和平关系。

      富弼是北宋杰出的外交人才。他成功地说服了辽兴宗放弃割地的要求。愿意在和亲与增加岁币两种条件之间作选择。富弼还汴,报告交涉情形。这时宋朝由宰相吕夷简等决策。对辽的回复是和亲则无金帛,若能使西夏降服于宋,则岁增金帛二十万,否则十万,共三种条件,给辽选择。这年八月,富弼二度赴辽,辽兴宗爽快的选取了增岁币二十万的条件。增币交涉遂告结束,这固然是宋廷遭受新的屈辱与损失。但辽兴宗贪得财利,订下命夏纳款的承诺,后来却导致辽夏冲突,宋朝得到以辽制夏的效果,扭转了外交颓势,也有助于西夏问题的解决。

      庆历二年闰九月,宋军对夏战争,又有定川之败,至此,宋朝和谈之意更决。这时宋辽增币协议刚成立,辽使来宋,表示西夏有意求和,于是和谈之门开启。宋朝传告元昊,若能称臣纳款,以息彼此之民,朝廷礼数必优于前。宋朝招抚之意迫切,但元昊挟军事胜利,谈判态度仍甚强硬,坚持不肯放弃帝号。宋朝只好再通知契丹,请辽兴宗依约,劝谕西夏降服。而西夏在宋朝岁赐贸易之利招诱下,仍只愿称男而不称臣,宋朝因为西夏称臣于辽,若不臣服于宋,恐有后患,所以对此也不肯让步。后来元昊为多得货利,愿以岁卖西夏所产青盐十万石,及增岁赐之数为条件,纳款称臣。宋朝同意增岁赐至二十五万,至于青盐,因关系宋朝官营之解盐销路,且予夏太多,恐引起契丹再生枝节,所以不能接受。僵持到三年十二月,元昊虽同意称臣,却坚持通市青盐,增岁赐至三十万,宋廷不允。

      元昊怒掠秦州,宋夏和议已濒于破裂。但在此僵持之际,辽夏却爆发了冲突,使西夏态度骤然转变。

      宋辽增币交涉,宋方以增付十万为代价,由辽谕夏降服,辽兴宗满怀信心,以为指呼之间,便令元昊依旧称臣。不料元昊数胜宋师,雄心益炽,自称西朝,以契丹为北边,对契丹迫和之谕,不甘服从议久不决。而兴宗素以强盛夸中国,对元昊不受约束,遂以为耻,思加讨伐,以立威望。此外,元昊娶兴平公主,为兴宗之姊,元昊待之甚薄,怨病而死,兴宗更为不平。西夏方面,以辽向为对宋同盟,今契丹却利用夏与宋战之机会,坐取增币之利,反而迫其向宋臣服,积怨遂起。此时适有契丹西南部分党项羌族叛附西夏,元昊受之,并出兵援护。兴宗大怒。决心伐夏。

      庆历四年七月,辽遣使告知宋朝将伐西夏,并以「元昊负中国,当诛」(长编卷一五一)为借口,要求在辽夏交战时,如元昊求和称臣,宋廷应予拒绝。接着在十月间,辽就动员骑兵二十余万,分三路渡黄河攻夏,但元昊诱敌深入,辽军入境四百里,即为所败,死者不可胜计。

      辽夏冲突既起,宋夏和议遂急转立下。因为元昊恐两面受敌,闻契丹来攻,印放弃顽强的谈判态度,遣使入宋,表示接受岁赐二十五万五千的最后条件,而称臣纳款。宋朝虽顾忌契丹的态度,一时朝议纷纷。但终于采取了比较主动的策略。遣使告知契丹,宋夏达成和议,事在辽夏冲突之先,故宋方难拒西夏的称臣纳款。并于十二月间,正式遣使册封元昊。宋夏和议遂告成立。另外宋朝曾于九月间,先告知西夏,即将遗使封册,这也使元昊得以专力抗辽。辽师既败,遂不敢轻宋。宋朝可说既舒北忧、复解西师。进而争西东亚国际运用的主动地位。这应是宋廷数年间,博采群议,运用财货,以夷制夷的外交收获。(参见陶晋生.宋辽关系史研究)

      要之,当元昊之叛,宋人以承平已久,天下富盛,乃采强硬政策,谋制西夏。不料西师屡挫,甚至引起契丹要索,西北交困。至是宋廷以实力不足,只得藉财货外交,对辽让步,以夷制夷。从而引发辽夏战争,元昊亦称臣纳款。虽然仍不能免于岁币买和之讥。但总是解决了危机,安定得以恢复了。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