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清代前期历史中的几个问题
  • 一个天翻地覆的年代 1644年中国有三个皇帝
  • 自由择偶开放的唐代婚姻
  • 唐灭高丽百济之战
  • 揭开满清疆域大于明朝疆域的谎言
  • 王安石变法:改革帮了腐败的忙导致宋的灭亡
  • 北宋时期越南(交趾)军队在南宁的大屠杀
  • 远古三代的战争
  • 秦汉时期的服饰艺术
  • 蒙古西征及具体战役介绍!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考古 >>历史文化

    我国历代官员俸禄<%=id%>

    我国历史上俸禄制度的起源,据现存的史料来看,最早出现于西周时期。虽然夏、商时期已进入了阶级社会,建立了奴隶主阶级专政的国家和机器,有了国家,就会出现财政,《史记》说"自虞、夏时,贡赋备矣"。同时也就有了官吏,《礼记》记载"有虞氏官五十,夏氏官百,殷二百,周三百"。在这种情况下,俸禄制度就会随之产生,但是却没有记载。周之前的俸禄制是一种这么样的形态,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西周时期,奴隶制国家已发展到成熟阶段,国家机器也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国家的职能在不断扩大,事物更加繁忙,财政活动也越来越多,靠奴隶主等少数人是很难治理好国家的,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国家官吏来保证政权的正常运转。另外一方面,生产力有了明显的提高,社会经济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为俸禄制度的产生创造了客观条件。


    西周的经济基础是国有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国有制上,周天子为了巩固其统治,实行了分封制度,把土地及土地上的人民分封给宗室和臣下,这既是西周奴隶制国家的*统治形式,也是国家进行财政分配的主要形式。在这种经济基础和*环境下,就产生了"分田制禄"制度,国家授给官吏的爵位共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级,职位除国君外,分为卿、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五等。国君按爵位分封给官吏一定的田地,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各十里。具体地讲,在朝内,三公有32000亩,卿有24000亩,大夫有16000亩;在列国,公侯有32000亩,卿有3200亩,大夫有800亩,上士有400亩,中士有200奴,下士(庶民在官者同)有100亩;伯;君有24000亩,卿有2400亩,大夫、上士、中士、下士与列国同;子、男:君16000亩,卿1600亩,余同上。而且,这种分封是世袭制,即所谓的"世卿世禄"制。后代可以继承,是一种终身制。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大变革时期,随着奴隶制的瓦解和封建制的出现,官吏的俸禄制度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春秋时,官制还沿用着公、侯、伯、子、男、诸侯、卿、大夫、士的体系,俸禄也沿用着西周分田制禄的办法。但进入战国以后,取消了世官世禄制度,有才干的名学武士,也可取得重职高官。他们按军功受爵受禄,有50石之官,有100石之官。原来的卿、大夫、士名存实亡,只在封田上收取租税而已。封地上的农民,因土地日渐私有,除交纳官府赋税,余则为自己所有。从此,臣下无土地,在任上得禄,去任则为民。


    由此可知,在这大变革时期,不论军功爵制代替世卿世禄制也好,还是雇用制代替世袭制也好,官吏的俸禄皆由国家发给,任职地方的国家官员也由国家颁禄。但封国中的其他官吏俸禄,周天子一概不管,如当时的食客、幕僚都是由封君来供养。
    秦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度,"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汉代建立后,官职多因袭秦代,如相国、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奉常、博士、郎中令、卫尉、任尉、治粟内史等官职都是沿用秦制。汉代的官秩,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官阶在100石以上者,这类官中如"三公"每月有俸350斛,中二千石官月俸180斛,最低一百石官月俸16斛。第二类是斗食、佐史之秩。斗食月俸11斛,或岁俸不满百石,计日而食一斗二升,故称斗食。佐史月俸八斛。第三类是少吏,秩无规定。第一类高官俸禄异常丰富,难怪他们"家日以益富,身日以益尊"。小吏却俸禄甚薄,汉宣帝时,张敞反映小吏俸率不足,常有忧父母妻子之心,虽欲洁身为廉而不能,提议增加俸禄,宣帝乃增天下吏俸什二。


    西汉官吏,汉武帝以前人数较少,武帝后大为增加。汉哀帝时,佐史以上至丞相共130285人。东汉时官员为7567人,其中内官1055人,外官651人。但在此以外,还有内外诸色职掌人145419人,合计152986人。工资实行俸禄制以后,官俸在国家财政开支中日益加大。国家为了应付官俸,汉高祖时漕转关东之粟以给中都官,岁不过数十石。到汉宣帝时,岁漕关东谷四百万斛,以给京师,用卒六万人。从汉高祖时转关中粟"给中都官"和汉宣帝时岁转关东谷"以给京师"来看,汉代国家财政只负责中央一级的官俸。但是,派往地方任职的国家官员中央财政还是要发给俸禄的,至于地方胥吏国家就不管了,由地方发放工资,或由地方官吏用其俸禄来雇用。


    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俸禄制内容十分丰富,官吏既有禄田,又有秩禄,还有品位俸禄制,有的时候几种制度混合实施。


    曹芳时郎官及司徒领吏20000余人,在京师的中央官员竟达万人。蜀国有官吏40000人,吴国有32000人,这些指的是地方官。中央官员晋有6836人,宋有6172人,齐有2103人。北朝方面,北魏有7764人,北齐有2322人,北周有2989人。地方官员常为内官的5-6倍,所以全国官吏数动则数万,国家财政支出相当可观。


    曹魏时官吏俸禄较薄,因俸不能养廉,西晋时开始增加官俸。第一食俸月五斛,绢春百匹,秋二百匹,绵二百斤。南北朝时期的宋,州、郡秩俸多随土所出,无有定准,其后一律给现钱。梁时俸禄分五级,一品万石,至五品二千石。北魏前期不设禄秩,每季各随近给公田,刺史15顷,太守10顷,县令6顷。这些地方官吏,只要上缴定额的租调,便可在区内大力搜刮。因此,北魏前期吏治腐败,官吏四处搜刮抢掠,"初来单鞭执马,返时从车百两"。所以,史书上对北魏官吏有"饥鹰饿虎"之称。因此,孝文帝时改行俸禄制。均田制颁布后,又对地方官员按职别高下,分别授予公田作为俸禄。刺史15顷,太守10顷,治中、别驾各8顷,县令、郡丞6顷。公田不许买卖,离职时交递下任官吏,北周北齐也大致如此。然而,这一时期不论是秩禄还是俸田,都是按照国家"九品中正制"来实行的,在九品之内的官国家才给予俸禄,不入品的和下属吏胥的俸禄国家并不负责,仍由地方政府筹措。


    隋代官俸是很高的,地方州官正一品米620石,二品580石,三品540石,四品500石,五品460石,六品420石,七品380石,八品340石,九品300石;郡官一品340石,二品310石,三品280石,四品250石,五品220石,六品190石,七品160石,八品130石,九品100石;县官正一品140石,二品130石,三品120石,四品110石,五品100石,六品90石,七品80石,八品70石,九品60石。隋代官数为12576员,其中中央官员2581人,地方官员9995人。从隋代俸禄制度来看,地方上9995名官员,都属于国家官员,是由朝廷任命的,国家财政要发放俸禄。但地方上除了这一批国家任命的官员外,还有一批不是国家任命的胥吏,这些人国家没有明文规定的俸禄制度,看来他们的俸禄是由地方政府发放的。


    唐代与隋代官俸大致相同。在地方任职的国家官员无俸,但国家给职分田。正一品12顷,二品10顷,三品9顷,四品7顷,五品6顷,六品4顷,七品3.5顷,八品2.5顷,九品2顷。地方官的禄,一品650石,从一品550石;正二品470石,从二品430石;正三品370石,从三品330石;正四品280石,从四品240石;正五品180石,从五品140石;正六品95石,从六品85石;正七品75石,从七品65石;正八品64.5石,从八品59.5石;正九品54.5石,从九品49.5石。唐代内外文武官员,唐开元时为18800人,其中中央官2621人,地方官1685。到唐宪宗时,宰相李吉甫统计,文武官员及诸色胥吏达到了368668人,平均每7户供奉2个官员,3.5户供奉1个官员。他上奏指出:"天下常以劳苦之人三,奉坐待衣食之人七,而内外官仰奉禀者,无虑万员,有职局重出名异事离者甚重,故财日募而受禄多"。这里所谓"内外仰奉禀者"的外,是指国家官员在地方任职者,并不是地方上一般的官吏。李吉甫把"诸色胥吏"也算到里面来计算官与民的比例,是因为地方官吏中央虽不发禄,但地方政府在发禄,因此也算作"坐待衣食之人"。


    宋代初年,官无定员,员无专职。至宋真宗景德年间,有官10000余员,仁宗皇祐时增加到20000余员。就地方官员而论,哲宗元祐时比仁宗皇祐时,又增加了很多。节度使从3员增加到9员,两使留后从1员增加到8员,观察使从1员增加到15员,防御使从4员增加到42员。至蔡京专权,节度使增至50员,留后观察,下及遥郡刺史,多至数千员。学士待制,中外150员。这些都是朝廷在地方的封疆大吏,至于地方路、州、县的官员就更多了。宋代熙宁三年(1070年)开始制定天下吏禄,京师诸司岁支禄钱3834贯。至熙宁八年,岁支371533贯。而"京师旧有禄者,及天下吏禄,皆不预此数"。据户部估计,仅中都吏禄岁费达23万贯。从官禄的支出表明,宋代地方国家官员仍由中央发禄,地方官所属胥吏的俸禄还是地方官府自理。


    元代至元世祖中统(1264-1264年)年间才开始制定官禄。从此,"内而朝臣百官,外而路府州县,微而府吏胥徒,莫不有禄"。但这里的"府吏胥徒"是指中央诸司而言,并不是指地方。大德时(1297-1307年),地方官无有职田者,益之以禄米。到了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又详定百官俸禄,各品分上、中、下三等,最多者得俸钞六锭、五锭,最少者35两。


    明代文官分九品,品有正从,共18级,不入九品者叫"未入流",不能称为官。明洪武十年(1371年),给百官赐公田,以其租充俸禄。公侯省台部都司内外卫官760人,凡4689.93顷。外官赐田充禄,说明明代地方上的国家官员由中央直接发放俸禄。公田退还后实行俸禄制,正一品1044石,降至从九品为36石,未入流者为36石。


    清代官僚机构,中央分军机处、内阁、六部、都察院、翰林院、光禄寺等,地方上设有总督、巡抚、学政、布政使、按察使、盐运使等等。这些人虽身在地方,但都是封疆大吏,属于国家高层官员,官俸自然由中央负责。百官之俸,文武官一品俸银180两,二品155两,三品130两,四品105两,五品80两,六品60两,七品45两,八品40两,九品33.1两,从九品31.5两。任职地方的文官俸与京官相同,但不给禄米;任职地方的武官低于文官。这说明清代国家官员任职地方者,由中央财政发放俸禄,地方任命的一般官吏仍然由地方政府发放俸禄。
    清代发俸银与禄米两种,按不同身份和职司可分为八大系列。每年春秋两季发给,春季以正月二十为限,秋季以七月二十为限。

    1、宗室封爵:

    顺治元年,始定诸王、贝子、贝勒、公俸禄。摄政王3万两,辅政王1.5万两,亲王1万两,郡王5千两,贝勒2500两,贝子1250两,镇国公、辅国公625两;顺治七年又加给禄米。后几经调整,最后确定为:(1斛=0.5石)

    亲王岁俸银1万两,禄米1万斛;
    世子岁俸银6千两,禄米6千斛;
    郡王岁俸银5千两,禄米5千斛;
    长子岁俸银3千两,禄米3千斛;
    贝勒岁俸银2500两,禄米2500斛;
    贝子岁俸银1300两,禄米1300斛;
    镇国公岁俸银700两,禄米700斛;
    辅国公岁俸银500两,禄米500斛;
    一等镇国将军岁俸银410两,禄米410斛;
    二等镇国将军岁俸银385两,禄米385斛;
    三等镇国将军岁俸银360两,禄米360斛;
    一等辅国将军兼一云骑尉岁俸银335两,禄米335斛;
    一等辅国将军岁俸银310两,禄米310斛;
    二等辅国将军岁俸银285两,禄米285斛;
    三等辅国将军岁俸银260两,禄米260斛;
    一等奉国将军兼一云骑尉岁俸银235两,禄米235斛;
    一等奉国将军岁俸银210两,禄米210斛;
    二等奉国将军岁俸银185两,禄米185斛;
    三等奉国将军岁俸银160两,禄米160斛;
    奉恩将军兼一云骑尉岁俸银135两,禄米135斛;
    奉恩将军岁俸银110两,禄米110斛。

    2、后妃、公主、格格和额驸

    皇太后:每年金20两、银2000两,每日猪1口
    皇后:每年银1000两,每日猪肉16斤
    皇贵妃:每年银800两,每日猪肉12斤
    贵妃:每年银600两,每日猪肉9斤8两(古代1斤合16两)
    妃:每年银300两,每日猪肉9斤
    嫔:每年银200两,每日猪肉6斤8两
    贵人:每年银100两,每日猪肉6斤
    常在:每年银50两,每日猪肉5斤
    答应:每年银30两,每日猪肉1斤8两

    除白银、猪肉外,缎、绸、纱、绫、棉、布、线、皮、米、面、糖、油、醋、酱、菜、蜡、炭也有不同数量的供应。

    固伦公主:居住京师则俸银400两,禄米400斛;下嫁外藩则俸银1000两,俸锻30匹;
    和硕公主:居住京师则俸银300两,禄米300斛;下嫁外藩则俸银400两,俸锻15匹;
    郡主:居住京师则俸银160两,禄米160斛;下嫁外藩则俸银160两,俸锻12匹;
    县主:居住京师则俸银110两,禄米110斛;下嫁外藩则俸银110两,俸锻10匹;
    郡君:居住京师则俸银60两,禄米60斛;下嫁外藩则俸银60两,俸锻8匹;
    县君:居住京师则俸银50两,禄米50斛;下嫁外藩则俸银50两,俸锻6匹;
    乡君:居住京师则俸银40两,禄米40斛;下嫁外藩则俸银40两,俸锻5匹;
    六品格格:居住京师则俸银30两,禄米30斛;下嫁外藩则俸银30两,俸锻3匹。

    固伦公主额驸:居住京师则俸银300两,禄米300斛;外藩则俸银300两,俸锻10匹;
    和硕公主额驸:居住京师则俸银250两,禄米250斛;外藩则俸银255两,俸锻9匹;
    郡主额驸:居住京师则俸银100两,禄米100斛;外藩则俸银100两,俸锻8匹;
    县主额驸:居住京师则俸银60两,禄米60斛;外藩则俸银60两,俸锻6匹;
    郡君额驸:居住京师则俸银50两,禄米50斛;外藩则俸银50两,俸锻5匹;
    县君额驸:居住京师则俸银40两,禄米40斛;外藩则俸银40两,俸锻4匹。

    3、世爵俸禄:岁支俸银

    一等公700两,二等公685两,三等公660两
    一等侯又一云骑尉635两,一等侯610两,二等侯585两,三等侯560两
    一等伯又一云骑尉535两,一等伯510两,二等伯485两,三等伯460两
    一等子又一云骑尉435两,一等子410两,二等子385两,三等子360两
    一等男又一云骑尉335两,一等男310两,二等男285两,三等男260两
    一等轻车都尉又一云骑尉235两,一等轻车都尉210两,二等轻车都尉185两,三等轻车都尉160两
    骑都尉又一云骑尉135两,骑都尉110两
    云骑尉85两
    恩骑尉45两

    还有不列等的闲散公255两,闲散侯230两,伯品级官205两,子品级官180两,男品级官155两,轻车都尉品级官130两,骑都尉品级官105两,云骑尉品级官80两。凡在京八旗世爵,每俸银1两,兼支给米1斛。


    4、文职官俸:

    顺治元年按明例支给俸禄柴直,十三年裁汉官柴薪银,雍正三年(1725年)定在京汉官照俸银支给俸米。清代文职官俸计分十等:

    一品岁俸银180两,禄米180斛;
    二品155两,禄米155斛;
    三品130两,禄米130斛;
    四品105两,禄米105斛;
    五品80两,禄米80斛;
    六品60两,禄米60斛;
    七品45两,禄米45斛;
    八品40两,禄米40斛;
    正九品33两1.14钱,禄米33斛1.14斗;
    从九品兼未人流31两5钱,禄米31斛5斗。

    从雍正起,由于京官清苦,特支双俸(米除外),称“恩俸”。(一些高级大臣俸米也加倍支给)

    5、外藩蒙古俸禄:分九等

    汗岁支银2500两,缎40匹;
    亲王2000两,缎20匹;
    世子1500两,缎20匹;
    郡王1200两,缎15匹;
    长子、贝勒各800两,缎13匹;
    贝子500两,缎10匹;
    镇国公300两,缎9匹;
    辅国公200两,缎7匹;
    札萨可一等台吉100两,缎4匹。

    又,科尔沁部亲王照汗例支俸,赐有达尔汉号者岁支银20两,锻4匹。轮值充当乾清门行走者有专门俸银:一等台吉100两,二等台吉80两,三等台吉60两。加有子、男、轻车都尉、骑都尉、云骑尉世爵的,照八旗世职,减半给俸。另有一部分蒙古官员,比照八旗武职减半给俸。

    6、回爵之俸:

    主要是编入札萨克的哈密、吐鲁番两地之王公、台吉。最高的郡王岁支银800两,辅国公200两,一等台吉100两,二等台吉80两,三等台吉60两,四等台吉40两。又有不列等的内大臣,照八旗减半支俸,侍卫照八旗支俸。还规定每俸银1两,兼支米1斛。

    7、八旗绿营武职:

    八旗军入关后,对京畿周边土地进行了大规模圈占,分拨给八旗官兵,使得旗人全部成为地主阶级,禁旅八旗(京旗)各自获得的土地如下:

    镶黄旗:39万3890晌(1晌合6亩)
    正黄旗:39万2397晌3亩
    正白旗: 34万6608晌
    正红旗:20万6785晌
    镶白旗:25万7405晌
    镶红旗:21万7595晌
    正蓝旗:28万5610晌
    镶蓝旗:23万5188晌

    合计:233万5478晌3亩,约14万顷

    京师武职为:

    一品(都统)岁俸银180两,禄米90石;
    二品(统领、副都统)155两,禄米77石5斗;
    三品(一等侍卫、参领)130两,禄米65石;
    四品(二等侍卫、副参领、佐领)105两,禄米52石5斗;
    五品(三等侍卫)80两,禄米40石;
    六品(前锋校、护军校、骁骑校)60两,禄米30石;
    七品45两,禄米22石5斗;
    八品40两,禄米20石;
    正九品33两1.14钱;
    从九品31两5钱。

    驻防八旗:

    一品(将军、都统)年俸银95.823/81.694两(分正、从),年薪银144两;
    二品(副都统)年俸银67.576/53.458两,年薪银144两;
    三品(城守尉、协领等)年俸银39.34两,年薪银120两;
    四品(防守尉、佐领等)年俸银27.394两,年薪银72两。

    还有蔬菜烛炭银、灯红纸张银等名目,如绿营岁支所得如下:

    提督(从一品)俸银81.693两,薪银144两,蔬菜烛炭银180两,灯红纸张银200两,合计605.893两;
    总兵(正二品)俸银67.575两,薪银144两,蔬菜烛炭银140两,灯红纸张银160两,合计511.575两;
    副将(从二品)俸银53.457两,薪银144两,蔬菜烛炭银72两,灯红纸张银108两,合计377.457两;
    参将(正三品)俸银39.339两,薪银120两,蔬菜烛炭银48两,灯红纸张银38两,合计243.339两;
    游击(从三品)俸银39.339两,薪银120两,蔬菜烛炭银36两,灯红纸张银36两,合计231.339两;
    都司(正四品)俸银27.393两,薪银72两,蔬菜烛炭银18两,灯红纸张银24两,合计141.393两;
    守备(正五品)俸银18.705两,薪银48两,蔬菜烛炭银12两,灯红纸张银12两,合计90.705两;
    千总(正六品)俸银14.964两,薪银33.036两,合计48两;
    把总(正七品)俸银12.471两,薪银23.529两,合计36两,每月3两;
    外委千总(八品顶戴)委任马兵;
    外委把总(九品顶戴)委任马兵;
    马兵,俸银每月2两,月给米3斗,马匹冬春月给豆9斗,夏秋月6斗;
    步兵,俸银每月1.5两,月给米3斗;
    守兵,俸银每月1两,月给米3斗;

    8、新军俸禄:

    清末新军月俸定制为:

    总统官薪水银600两,公费银1000两,合计1600两;
    统制官薪水银400两,公费银600两,合计1000两;
    统领官薪水银250两,公费银250两,合计500两;
    统带官薪水银200两,公费银200两,合计400两;
    步工辎管带官薪水银100两,公费银140两,合计240两;
    马队带队官薪水银100两,公费银80两,合计180两;
    炮队带队官薪水银100两,公费银160两,合计260两;
    步工辎队官薪水银50两,公费银10两,合计60两;
    马队队官薪水银50两,公费银8两,合计58两;
    炮队队官薪水银50两,公费银14两,合计64两;
    总参谋官薪水银250两;
    教练官薪水银100两。

    由于薪俸偏低,自雍正起火耗归公,出现养廉银,至乾隆是时又有补充调整,实际成为一种附加的俸禄,数额大大高于正俸。据《大清会典》中所载地方官员养廉银一般为:

    总督13000-20000两
    巡抚10000-15000两
    布政使5000-9000两
    按察使3000-8444两
    道员1500-6000两
    知府800-4000两
    知州500-2000两
    知县400-2000两
    河道总督6000两(其中北河总督系直隶总督兼领,支银1000两)
    管河道员2000-4000两
    漕运总督9520两
    盐运使2000-5000两
    盐法道2000-4240两

    佐贰官也均有,但数目与正印官相差很远。京官由朝廷拨出一部库银作为养廉银,但数目比地方官少很多,大多数人仍以正俸为主。

    武官也有养廉银,如道光中有关绿营各级的养廉银数目如下:

    提督:京师(巡捕营)800两,直省2000两,边疆(新疆伊犁等镇)2800两;
    总兵:京师800两,直省1500两,边疆2100两;
    副将:京师700两,直省800两,边疆1200两;
    参将:京师600两,直省500两,边疆800两;
    游击:京师500两,直省500两,边疆600两;
    都司:京师300两,直省260两,边疆380两;
    守备:京师240两,直省200两,边疆320两;
    千总:京师140两,直省120两,边疆180两;
    把总:京师100两,直省90两,边疆120两;
    外委千把总:京师20两,直省18两,边疆28两。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