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中越之间---从永乐到嘉靖的安南平叛
  • 蒙古贵族的嫡系军队是如何被摧毁的
  • 满清入关后强迫汉民剃头改用满族衣制
  • 史官杰作——玄武门之变
  • 隋唐军事贵族集团的起源
  • 中国历次的统一和分裂
  • 先秦简史
  • 元朝东征日本战史大全
  • 威风八面的大唐战记
  • 崇祯为何要杀袁崇焕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考古 >>历史文化

    胡服骑射与赵国的崛起<%=id%>

     任恒俊

      2300多年前,处于今河北南部和山西中北部的赵国进行了著名的胡服骑射改革。赵国因改革成功而国力强盛,称雄于华夏东方。回顾反思这场改革,对继承燕赵文化的优良传统,振兴河北,复兴中华,不无裨益。

      改革的背景

      赵武灵王倡导并实施胡服骑射,其目的在于强军兴国,同时也是战略调整的需要。史称赵为“四战之国”,诸雄环伺。在几乎无岁不战的兼并战争中,赵国处境艰难。自公元前326年赵武灵王即位以来,战火连绵。即位前一年,赵国将领韩举败于齐、魏,死于桑丘。即位前两年,赵国将领赵疵与秦交战,兵败被杀,赵国失去在今山西的蔺、离石等地。即位当年,秦、齐、楚、燕、魏各带精兵万人参加赵武灵王父亲肃侯的丧礼,示以兵威。即位后第九年,赵、魏、韩联合击秦兵败,赵军被斩首8万级,元气大伤。赵国长期实施这种作战方略,丧师失地,损兵折将,元气损耗,也难乎为继。赵武灵王战略调整的思路是:稳定东、南、西,北向拓地,充实国力,然后再逐鹿中原。北面,除赵襄子时期兼并代以后,从敬、成、肃侯等到赵武灵王,尚无用兵的记载。当然,三胡等游牧部族对赵国边地的袭扰不可能没有,但尚未达到需要大规模出兵的程度。而北方的诸胡等游牧部族,“宽则随畜,因射猎禽兽为生业,急则人习战攻以侵伐”,这几乎成为“天性”。面对这些飘忽不定、出没无常、流动迅速的骑兵,赵国原有的步兵、兵车,不但速度慢,而且在复杂的地形条件下无法施展。因此,要北向拓地,胡服骑射的改革势在必行。赵武灵王曾把胡服骑射的目标概括为:“近可以便上党之形,远可以报中山之怨。”这就是说,实行胡服骑射,近可利用上党地形优势,远可以报中山之仇。赵武灵王这样明确地提出改革的目标,是为了便于动员国人。

      改革的内容及其成果

      公元前307年,赵国颁布了胡服令。开始,赵武灵王准备胡服上朝,派人通报其叔父公子成,想获得其支持,公子成表示反对。赵武灵王亲自上门说服了公子成,随后又开导、教育了谏阻变服骑射的宗室大臣赵文、赵造、赵燕、周等人。从此,自赵武灵王到大臣都着胡服上朝,朝廷开始了胡服骑射改革。同时,为了教化胡人,吸引胡人加入赵国文化圈,任用代相赵固主持对“胡”事宜,招收胡人从军。胡服骑射改革贯穿在整个军事改组和军事行动之中。十余年间,赵国的军事实力大增。

      一、组建骑兵,北征拓边。公元前306年,赵武灵王率军北征,占领了今呼和浩特东南的原阳,西进占领包头以西的九原(今包头市以西),并以原阳为“骑邑”,在此编组训练骑兵。组建骑兵时,改原来的重甲为轻甲,变履为靴,穿骑装,戴胡人“爪牙小帽”,军官则戴武冠。兵源不仅有中原赵人,还有收编的胡兵;又打破原来步兵按区编伍旧制,改步为骑。此后,赵武灵王三次胡服北征。兵锋所至,林胡王献马,楼烦王一部骑兵被收编。东胡不敢入“无穷之门”(今张北县北)。为了巩固边防,在新开辟的疆土修筑长城,设置了云中、雁门、九原三郡,迁吏大夫奴隶于此,屯垦戍边。至此,从张北县南向西沿大青山、乌拉山以西高阙塞,黄河以南之榆中(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一带)广阔土地为赵所有,诸胡被挡在赵长城以外。

      二、灭中山国,去心腹之患。中山国是由鲜虞白狄所建,地处赵之腹地。其靠大国支持,屡侵赵国土地,曾经水困赵之高阝城(今河北高邑),被赵国视为心腹之患。从公元前305年第一次进攻中山至公元前296年灭中山国,前后四次用兵中,都得益于新建的骑兵之力。对中山四次用兵都是与北征交叉进行。第一次对中山用兵,除赵武灵王亲率左、中、右三军外,牛赞率领车骑,赵希统带胡、代之兵,形成诸兵种联合作战,使中山割地罢兵。第一次用兵前一年,赵武灵王西略胡地至榆中。第二次用兵后一年,又北上“攘地”再一次至九原。公元前297年,赵武灵王巡察了新开拓的疆土,次年出兵灭掉中山。北上拓地,进攻中山,几乎成为胡服骑射改革的检验场。灭中山国,去掉了心腹之患,赵国疆土南北连成一片,拥有了五百里方圆的膏腴之地,为祖先报了仇,为国家雪了耻。

      北上拓地成功,正当北进战略取得辉煌胜利之时,赵武灵王于公元前299年,传位其子赵何(即赵惠文王),自号主父。经过胡服骑射改革,赵国国土大大扩充,国力大大增强,达到了鼎盛时期,成为函谷关以东与秦抗衡的强国。赵惠文王时期,赵国经历了五国抗秦、五国破齐,使齐国削弱再未构成对赵国的威胁。赵国名将廉颇、赵奢两次大破秦军,力挫其东进锋锐,“四十余年秦不能得其所欲”,显示了胡服骑射改革的长期效应。

    改革的启示

      一、结好邻国,营造改革的外部环境。改革之前,深谋远虑的赵武灵王已经着手改善与邻国关系。燕国内乱遭齐国攻击,赵武灵王从韩国召回燕公子职,派人送其回国扶为燕昭王。此事在改革前8年。改革前1年,秦武王与猛士孟说比赛举龙纹赤鼎身亡,赵武灵王派代相赵固从燕国迎秦公子稷并送其归国即位。次年,他又派使臣楼缓到秦、仇液到韩、王贲到楚、富丁到魏、赵爵到齐修好,缓和了与对手之间的紧张关系,避免了四面树敌的局面,保证向北战略的成功。这种策略,为改革争得了10余年宝贵的时间。在此期间,没有因与邻国的战争干扰,中断改革的进程。灭中山的最后一战也利用了齐、韩、魏三国攻秦,诸强无力他顾的间隙而取得胜利。

      二、渐进的改革方式,易于为人们接受。胡服骑射首先始于北部。在那里,招募胡兵,并让与诸胡抗击的边民胡服骑射,取得经验,然后才逐步推开。胡服骑射,看似两事,实则为一,因为骑射从服装到装备均需“胡式”。骑兵来源于民间,骑兵的建立扩充,胡服就推向民间了,必然触及民风民俗。赵武灵王深刻意识到这一点。他一再表示要“作教易服”,“以教百姓”,“齐常民”,就是说要移风易俗,化民成俗。据史书记载,赵民“好气,任侠作奸,不事农商”。晋国时期“固已患其悍,而赵武灵王益厉之,其谣俗尤有赵之风也”。这就是说,赵武灵王鼓励其民强悍,并将其纳入改革取向之中。同时,实行胡服骑射,也缩短了赵人、胡人心理上的胡汉差异,胡人开始从感情上亲近赵人。正是渐近的改革,转变了民风民俗,振奋了精神,凝聚了人心,兵民合一,兵强国兴。

      三、由君主主导的改革,要求官员率先垂范。胡服骑射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是一种政府行为,因而,改革必须从官员做起。赵武灵王带头身着胡服坐朝,并先后说服了宗室大臣胡服上朝,将军、大夫、戍吏均着胡服。满朝文武胡服盈庭,标志了改革的展开,也向国人表示了改革的决心。胡服骑射改革,不同于秦、楚、魏等国首倡于商鞅、吴起、李悝等重臣的变革,而是国家第一号人物亲自实施。胡服,他身先群臣穿戴;骑射,历次军事行动,他都御驾亲征。总之,胡服骑射的改革首先从官府开始,然后再扩展到民间,进展相对平稳。

      四、强国复仇的价值取向,便于凝聚人心。赵国胡服骑射打出的旗帜是强国复仇。赵武灵王反复申明了这一点:先王开拓胡地,功业未遂;中山国侵地残民,宿仇未报。这样,就赋予了改革以继承祖先遗志、强国复仇的意义。赵武灵王的叔父公子成就是在继承先王遗志、强国复仇的大义之下,“顿首再拜”,恭敬从命。而强国复仇的价值认同,超越了华夷之辨,推动了民族融合。凝聚起来的人心支持了赵武灵王的改革成功。可以说,北上拓地的每一次成功,对中山用兵的每一次胜利,都巩固、发展着改革的成果;改革不断进展的成果,又促成一次次拓地用兵的胜利。

      五、转变观念是改革的前提。战国时期,各国竞相变法,改革成为时代潮流。改革则强,不改则亡。赵武灵王就是从改革中寻找强国出路。他用发展变化的理念破除了种种思想阻力。胡服令将要颁布时,宗室王公及朝中大臣中抵触情绪很大。在这些人看来,现行的服装、习俗、礼仪、制度等等,都不能变。如果改变,就是“变古之教,易古之道,逆人之心”,就会背离中国。赵武灵王反驳说,先王没有同样的习俗,有什么古俗必须效法?古代帝王不相承袭,有什么礼仪必须遵循?礼制政令都必须因时制宜,衣服器械都要便于使用。他更尖锐地指出,三王不相袭而兴盛,夏、商固守旧制而衰亡!发展变化的理念,高屋建瓴,势如破竹,保守僵化的观念在其*下,显得苍白无力。正是观念的更新,推动了胡服骑射改革的成功。

    (本文作者系河北师范大学教授)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