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胡服骑射与赵国的崛起
  • 万历朝征缅自卫反击战
  • 中国与西方国家最早的军事冲突
  • 古代有趣的官僚绰号数数看?
  • 宋代海外贸易的兴盛及其原因
  • 中国历次的统一和分裂
  • 先秦简史
  • 元朝东征日本战史大全
  • 威风八面的大唐战记
  • 崇祯为何要杀袁崇焕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考古 >>历史文化

    没有结果的征伐——蒙古帝国对越南的战争<%=id%>

     蒙哥是继成吉思汗之后最杰出的蒙古大汗,即位后不久就派遣他的弟弟忽必烈和兀良合台远征越南(当时叫安南)。 
      
      当时蒙古帝国的铁蹄已经踏遍太平洋沿岸至黑海之滨,不少效果闻风而降,忽必烈刚开始也傲气的的居高临下的给越南陈朝皇帝下了诱降书,但是蒙古帝国的使节被拘禁,同时越南开始准备战事。 
      
      兀良合台带领三万大军到达遇难西北边境后,南下进入越南,尽管越南军队做了抵抗,但在蒙古大军凌厉的攻势面前迅速崩溃。越南军队为了避其锋芒,决定实行战略性的大撤退,于是越南军队有计划的撤退,同时带走了大量的粮食和珠宝,蒙古大军没有费什么力气就攻进了京城。 
      
      但是越南实行了坚壁清野的政策(难怪美国人的越战会失败,越南人的老祖宗早旧用过这个保卫国家屡试不爽的方法了),蒙古军队深入越南腹地后,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困境,使蒙古军队原来速战速决,速胜速退的战略遭到了破产。此时越南军队抓住蒙古军队内无粮草,外无援兵毫无斗志之时发动了猛烈的进攻,蒙古军队遭到重大损失,惊慌失措,逃回了云南境内,蒙古帝国军队对越南的第一次征伐以失败告终。
      
      1282年蒙古军队再次远征越南,消息传到越南,立即着手准备抵抗,抗击蒙古军队的主张贯彻到上到贵族大夫,下到凡夫俗子,全民皆兵的氛围笼罩着全国上下。 
      
      当时蒙古军队远征的总指挥是忽必烈的儿子脱欢,脱欢兵分三路大举进攻。越南方面见蒙军铁骑来势凶猛,决定实行缓兵之计,写信给脱欢,请求停止用兵,越南愿对蒙古帝国永世修好,永远称臣。但是暗地里越南人却在蒙古大军的后路上组织了一条防止蒙古大军后退的防线。 
      
      不几天,脱欢弄清楚了这一骗局,立即率军攻打红河防线。蒙古军队顺利度过红河,攻陷了都城,一直打到清化。此次,脱欢吸取了上次蒙古军队进入越南的教训,采取了稳扎稳打的军事策略,每30里立一寨,60里设一个驿站,每一寨和驿站派300名兵丁驻扎巡逻。
      
      但是蒙古军队企图在天长和长安消灭越南军队主力的计划遭到惨败。具体情况如下:脱欢从升龙调动大军攻打长安,同时令清化的部队攻打长安,希望形成合功之势,企图一举消灭越南的基地。越南采取了围魏救赵之法:令部分军队突围,诱使蒙军追赶,等蒙军离开清化进入到临近长安的时候,越南军队迅速占领清化作为基地,与长安的军队形成了夹击蒙军之势,从而扭转了局面,瓦解了蒙军的攻势。 
      
      其实这个也不是蒙军真正在越南失败的原因。由于蒙军深入越南腹地,各种供给短缺紧张,使得蒙古大军不能继续推进。双军相持到夏季后,越南的机会来了:蒙古军队大多来自北方,南方的炎热酷暑是他们所难以忍受的,加上粮草缺乏,其战斗力迅速下降,士气低下,给了越南人机会,越南人借机发起猛攻,蒙军损失惨重,再次失败。 
      
       忽必烈面对失败,取消了早已经准备好的侵略日本的计划,决定集中力量用兵越南。他吸取了上次失败的教训,大大增加了水军的人数和训练,同时组建了一支供给队伍,专门负责军队的供给。 
      
      蒙古大军的统帅依然是脱欢。脱欢率领大军再次抵达凉山。蒙古大军一路上推进顺利,到达云屯。但是在云屯,善于使用谋略的越南人看准蒙古大军的命门所在,伏击了蒙古军的供给部队。蒙古军的武器和粮食一部分落在水中,一部分落入越南人手里。这次伏击打破了蒙古军的战争部署和计划,使其在供给尤其是粮食供给方面遭受了无法克服的困难。攻打越南再次失败。 
      
      忽必烈不甘心在西方所向披靡,令敌人闻风丧胆的蒙古大军就此失败,于1282年再次组织大军进攻越南。越南军队再次实行“坚壁清野”的政策,同时切断蒙古军的粮食来源,使蒙古军队再次失败而归。 
      
      此后,忽必烈受各种条件限制,对越南的远征最后使不了了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