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从王充的论衡说起,论衡效力篇第三十七:“故引弓之力不能引强弩。弩力五石,引以三石,筋绝骨折,不能举也。故力不任强引”。然后再补充一条是《居延汉简》内容。居延汉简弩簿条目编撰,三石到八石,记录为若干石具弩若干,并有定期的维护和校射的记录;八石以上,尚有十石和十五石的地记载,均为力若干石弩,与前者不同,并且大多数这类弩都冠有大黄的名号。
注1:以上有关居延汉简事宜,参考《居延汉简释文合校》和《居延新简》两书,此处恕不一一详列简牍条目 注2:有关大黄弩的问题,后面还会提及
作为这些数据的含义,我们从《宋史·兵九·训练之制》出发,做一些研究。这里首先统一单位制,宋代的一石,按照《梦溪笔谈》换算,应该是59公斤强,汉代的一石按照武库一斤权计算,应该是30公斤,此处取其约数,用宋石:汉石1:2计算。取记载如下:
庆历六年,诏诸军夏三月毋教弓弩,止习短兵。又诏:“以春秋大教弓射一石四斗、弩彍三石八斗、枪刀手胜三人者,立为武艺出众格。中者,本营阙阶级即以次补。”
乾道中,诏弓箭手元射一石四斗力升加三斗,元射一石力升加五斗,弩手元射四石力升加五斗,元射两石七斗力升加八斗,进秩推赏有差。
淳熙间,诏中垛帘弓箭手一石二斗力十箭,弩手四石力八箭,依格进两秩,各赐钱百缗;弓箭手一石力十箭以上,弩手三石力八箭,各进两秩。诏中外诸军赏格亦如之。
绍熙二年,枢密院言:“殿、步司诸军弓箭手,带甲六十步射,一石二斗力,箭十二,六箭中垛为本等。弩手,带甲百步射,四石力,箭十二,五箭中垛为本等。*,驻足举手撺刺,以四十撺为本等。主帅委统制、统领较其艺。本等外取升加多者,每军五千五百人以上弓、弩、*各十五人,诣主帅审实,上枢密院覆试。各择优等二人升转两秩,余人给钱五缗,俟将来再试。”
可以看出,弓力上至宋制一石五斗,弩力至四石左右,基本上是士兵使用的上限。换算汉制,具弩三石起而八石止,依据应该也是如此。
弩射的射程问题,我们也可以从简牍的报告中做一些分析,这里提几个从上下文判断明显的可以认为是校射的条目。
14·26A ……今力五石廿九斤射百八十步劈木郭。(此处《居延汉简甲编,甲乙编》、《居延汉简考释》五均作三) 36·10 ……六石具弩今力四石(廿廿)三斤射百八十步完 341·3 ……石具弩今力四石射二百……
汉代长度制度,一步六尺,汉代一尺23.2厘米(以上参考吴承洛《中国度量衡史》),故一步约合139厘米。折算之下,汉弩的平射射程,四石弩应该能达到250米到280米之间。六石弩应该还有所提高。宋代神臂弩二石三斗,华岳《翠微北征录》也记载弩张力在宋制二石到三石间,这样的话,唐宋弩250-350米的平射射程,也不该有太多的疑问。
下面说一下重型弩的问题,首先就是就考古发掘的古代文献说一下大黄弩。大黄弩的性能记载,我所知道的有以下几条:
52·17/82·15 大黄力十石弩一…… EPT50:95 大黄力十五石具弩一
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发掘出的骨签有“大黄力廿石”签(《汉唐与边疆考古研究(第一辑)》社科院考古所1994年P38)
从这些史料来看,推测大黄为大型复合弓超过普通制式三到八石者应该没有问题。兹记录如上。
下面的一个问题是战国到汉代文献中的连弩、连弩车。关于连弩车存在的最确切记载,是《尹湾汉墓简牍·武库永始四年兵车器集簿》条目“连弩车五百六十四乘”,基本上可以肯定这种兵器的存在。有关的历史记载,兵书有《六韬·虎韬·军用》、《墨子·备高临》,史书则在《史记·秦本纪》和《汉书·李广苏建传》有记载,东汉时期《后汉书·陈球传》等也记载了重型弩。汉代连弩实物今天已经不传,大型的弩机最早发掘出来的是六朝时期的遗物,其结构方面,我们只能够考证文献的记载,这里可以参考《墨子·备高临》:
备临以连弩之车材大方一方一尺,长称城之薄厚。两轴三轮,轮居筐中,重下上筐。 左右旁二植,左右有衡植,衡植左右皆圜内,内径四寸。左右缚弩皆於植,以弦钩弦,至 於大弦。弩臂前後与筐齐,筐高八尺,弩轴去下筐三尺五寸。连弩机郭同铜,一石三十钧 。
引弦鹿长奴。筐大三围半,左右有钩距,方三寸,轮厚尺二寸,钩距臂博尺四寸,厚 七寸,长六尺。横臂齐筐外,蚤尺五寸,有距,博六寸,厚三寸,长如筐,有仪,有诎胜 ,可上下。为武重一石以材大围五寸。矢长十尺,以绳系箭矢端,如如戈射,以磨鹿卷收 。矢高弩臂三尺,用弩无数,出人六十枚,用小矢无留。十人主此车。遂具寇,为高楼以 射道,城上以荅罗矢。
首先我们从王充的论衡说起,论衡效力篇第三十七:“故引弓之力不能引强弩。弩力五石,引以三石,筋绝骨折,不能举也。故力不任强引”。然后再补充一条是《居延汉简》内容。居延汉简弩簿条目编撰,三石到八石,记录为若干石具弩若干,并有定期的维护和校射的记录;八石以上,尚有十石和十五石的地记载,均为力若干石弩,与前者不同,并且大多数这类弩都冠有大黄的名号。
注1:以上有关居延汉简事宜,参考《居延汉简释文合校》和《居延新简》两书,此处恕不一一详列简牍条目 注2:有关大黄弩的问题,后面还会提及
作为这些数据的含义,我们从《宋史·兵九·训练之制》出发,做一些研究。这里首先统一单位制,宋代的一石,按照《梦溪笔谈》换算,应该是59公斤强,汉代的一石按照武库一斤权计算,应该是30公斤,此处取其约数,用宋石:汉石1:2计算。取记载如下:
庆历六年,诏诸军夏三月毋教弓弩,止习短兵。又诏:“以春秋大教弓射一石四斗、弩彍三石八斗、枪刀手胜三人者,立为武艺出众格。中者,本营阙阶级即以次补。”
乾道中,诏弓箭手元射一石四斗力升加三斗,元射一石力升加五斗,弩手元射四石力升加五斗,元射两石七斗力升加八斗,进秩推赏有差。
淳熙间,诏中垛帘弓箭手一石二斗力十箭,弩手四石力八箭,依格进两秩,各赐钱百缗;弓箭手一石力十箭以上,弩手三石力八箭,各进两秩。诏中外诸军赏格亦如之。
绍熙二年,枢密院言:“殿、步司诸军弓箭手,带甲六十步射,一石二斗力,箭十二,六箭中垛为本等。弩手,带甲百步射,四石力,箭十二,五箭中垛为本等。*,驻足举手撺刺,以四十撺为本等。主帅委统制、统领较其艺。本等外取升加多者,每军五千五百人以上弓、弩、*各十五人,诣主帅审实,上枢密院覆试。各择优等二人升转两秩,余人给钱五缗,俟将来再试。”
可以看出,弓力上至宋制一石五斗,弩力至四石左右,基本上是士兵使用的上限。换算汉制,具弩三石起而八石止,依据应该也是如此。
弩射的射程问题,我们也可以从简牍的报告中做一些分析,这里提几个从上下文判断明显的可以认为是校射的条目。
14·26A ……今力五石廿九斤射百八十步劈木郭。(此处《居延汉简甲编,甲乙编》、《居延汉简考释》五均作三) 36·10 ……六石具弩今力四石(廿廿)三斤射百八十步完 341·3 ……石具弩今力四石射二百……
汉代长度制度,一步六尺,汉代一尺23.2厘米(以上参考吴承洛《中国度量衡史》),故一步约合139厘米。折算之下,汉弩的平射射程,四石弩应该能达到250米到280米之间。六石弩应该还有所提高。宋代神臂弩二石三斗,华岳《翠微北征录》也记载弩张力在宋制二石到三石间,这样的话,唐宋弩250-350米的平射射程,也不该有太多的疑问。
下面说一下重型弩的问题,首先就是就考古发掘的古代文献说一下大黄弩。大黄弩的性能记载,我所知道的有以下几条:
52·17/82·15 大黄力十石弩一…… EPT50:95 大黄力十五石具弩一
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发掘出的骨签有“大黄力廿石”签(《汉唐与边疆考古研究(第一辑)》社科院考古所1994年P38)
从这些史料来看,推测大黄为大型复合弓超过普通制式三到八石者应该没有问题。兹记录如上。
下面的一个问题是战国到汉代文献中的连弩、连弩车。关于连弩车存在的最确切记载,是《尹湾汉墓简牍·武库永始四年兵车器集簿》条目“连弩车五百六十四乘”,基本上可以肯定这种兵器的存在。有关的历史记载,兵书有《六韬·虎韬·军用》、《墨子·备高临》,史书则在《史记·秦本纪》和《汉书·李广苏建传》有记载,东汉时期《后汉书·陈球传》等也记载了重型弩。汉代连弩实物今天已经不传,大型的弩机最早发掘出来的是六朝时期的遗物,其结构方面,我们只能够考证文献的记载,这里可以参考《墨子·备高临》:
备临以连弩之车材大方一方一尺,长称城之薄厚。两轴三轮,轮居筐中,重下上筐。 左右旁二植,左右有衡植,衡植左右皆圜内,内径四寸。左右缚弩皆於植,以弦钩弦,至 於大弦。弩臂前後与筐齐,筐高八尺,弩轴去下筐三尺五寸。连弩机郭同铜,一石三十钧 。
引弦鹿长奴。筐大三围半,左右有钩距,方三寸,轮厚尺二寸,钩距臂博尺四寸,厚 七寸,长六尺。横臂齐筐外,蚤尺五寸,有距,博六寸,厚三寸,长如筐,有仪,有诎胜 ,可上下。为武重一石以材大围五寸。矢长十尺,以绳系箭矢端,如如戈射,以磨鹿卷收 。矢高弩臂三尺,用弩无数,出人六十枚,用小矢无留。十人主此车。遂具寇,为高楼以 射道,城上以荅罗矢。
大体可以知道,连弩是一种齐射弩,发射大型的箭,用绞车张弦,最大型的箭可以回收,所以得名,墨子用这种武器攻击对方修筑的高台上的工事。连弩用的弩机的质量在一石三十钧,约合今制37.5公斤。出土的南朝大型弩机质量不详,按照成东、钟少异二先生合编的《中国古代兵器图集》的记载,郭长39厘米,宽9.2厘米,通高30厘米,按照青铜的密度做过一次粗略估算,弩机的全重应该在30到40公斤间。
以上全部都侧重于说弩的状况。现在回过头来说说弓。弓和弩不同,在汉代简牍里少有具体的记录,所以我们必须用别的方法加以比较,这里打算按照如下顺序进行,首先作为蓄能武器,定性的说引弓张力越大,蓄能越大,另一个就是同样的最大引弓张力下,引弓的长度越大,蓄能也越大。引弓的张力,是一个基本的参数,需要从古代的记录中寻找;引弓的距离,则是由弓和箭的形制决定的。我们就循着以上的两个要点,去考察汉代的弓箭。
汉代的弓张力,没有正面文献的记载,前面引用的文献比如《论衡》等看,是可以做到三石左右的(实际上这个力量不适合实战,实战比较实用的在一石二斗到二石左右)。类似的记载,在后代兵书《翠微北征录》、《武备志》等书上也都可以找到。从弓箭的尺寸上看,汉代出土的实物弓箭,短的67厘米(居延破城子探方EPT57:011,012),长的80厘米(新疆尼雅,参看《文物》1980年第6期P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