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关于秦朝以后是封建社会的说法,起源于清末严复对西文的翻译。当时中国在*和思想文化上不破不立,要变落后为先进,只好把屎盆子扣到祖宗身上。 西方的封建社会说的是中世纪的采邑分封制度,国王把土地和耕种的农民分配给他的兄弟和亲戚,根据血缘关系和封地大小再授给一个贵族头衔,即公侯伯子男。国家结构类似金字塔,上面的贵族是世袭的。这类似于中国商周朝代的诸侯分封制度。赢政统一中国后,把金字塔铲平了,国家成了一个大棋盘,交叉点就是郡县。除赢政自己外所有人地位一样,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样的社会哪里是西方意义的封建社会?再按中国文字本意分析,封建社会就是指周天子的“封诸侯分天下”的社会。秦灭亡后,刘邦吸收苦秦的教训,把天下分封给有血缘关系的亲戚。景帝即位后,开始削藩,于是有了“七国之乱”。武帝即位后,实行了一个“推恩令”,命令各藩王把自己的土地分封给自己的儿子,大藩国被分割成一个个小列侯,每个相当于县的规模。没多久,武帝又耍一个花招,让小列侯们向政府交纳做祭祀用的黄金。金子交上来后,武帝以金子成色不足为借口,削掉了一百多名列侯的爵位,占了列侯总数的一半。剩下的一半只有封地使用权,没有管理权。到了唐太宗时候,贵族连封地都取消了,爵位只代表奖状和奖金。比如名相房玄龄被授爵邢国公,赐实封一千三百户。意思是房玄龄的每年奖金相当于一千三百名农民交纳的国税,房玄龄的“邢国”,他自己都不知道在哪儿。至于爵位世袭也只有大老婆生的长子才有资格继承,其他儿子还是平头百姓。清王朝的世袭更采用降级方法,比如老子授王,到儿子就是侯了,几代人之后这个贵族家庭就成了平民阶层。所以秦之后的分封与商周的诸侯分封与西方的采邑分封都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郭沫若不能合理解释“封建社会”后,又根据清末人均土地紧张的特点,制作了一个新体系,即封建阶级等于地主阶级;地主阶级成为统治阶级的社会是封建社会;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个矛盾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这是自圆其说的逻辑,开始的时候,一些国学大师懒得理睬,即便是左翼阵线旗帜的鲁迅也未置可否,他在批判传统文化时称帝制社会为传统社会,我的记忆里他没说过封建社会这个词。共和国取得政权后,出于*需要,郭氏学说才爬上了统治地位。说了几十年,大陆的中国人也不加思索地认可了,于是一说起历史,就是一个大坏蛋带领一帮小坏蛋欺压老百姓的斗争史,中国秦以后的两千多年同西方社会一样混蛋。 一、郭氏提出“封建社会”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是线型发展的,是越来越文明的,社会制度是越来越进步的,从原始社会到*主义社会。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后,中国只能按方抓药,秦朝之后必须是封建社会。这就好比先做成一个模子,不管合适不合适,硬套进去。套进去后,发现不合适,把多余的部分切掉,所谓削足适履。至于模子里面的,反正你们看不到,我随意编写就是,于是非唯物主义观点的历史书籍都成了反动的*。 当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执政党后,特别是政权巩固以后,再使用阶级斗争学说不符合执政党利益,民族复兴的意识形态也没办法较真,能复兴黑暗的民族历史吗?其实,否定历史唯物主义很容易,真实的历史就摆在那儿,谁也没办法长期掩盖。问题是否定历史唯物主义后,辩证唯物主义也只能走下神坛,*经济学已经被事实否定,马克思主义还有多少真理?一个单纯的世界观能坚持多久? 顺势而为是大智慧,中流砥柱是无可奈何,也是坚持不了多长时间的,真理用坚持吗?一个适应社会发展,符合民族利益,推动中华文明崛起的*思想和*制度不坚持也会得到社会承认和支持。反之再伟大的目标如果溺水行舟也只能事倍功半。 实事求是是中国党和政府的伟大思想和宝贵经验。 二、中国社会与西方社会比较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论是根据西方社会发展总结出来的历史研究方法,适用于西方历史。即农民与占有生产资料的封建领主之间的生产关系矛盾产生了阶级斗争进而促进了生产力发展。但是秦以后的中国社会生产关系不矛盾,反而很协调。土地、耕作工具等生产资料都是农民自己的,和其他人不存在生产关系,怎么会有矛盾?*关系也如此,汉武帝开始,除了皇帝宝座之外,任何人都可以凭自己的能力和智慧成为统治阶级的一员。至于中国的思想关系、文化关系更没有纠纷了,除了赢政活埋过四百多个背后嚼舌头的算卦先生,没有人因为思想和信仰被迫害过。你愿意信谁的思想都可以,中国的宗教自由在汉朝时候就开始了,比今天的人权国家先进了两千年。即使在孔夫子成为孔圣人的明清两朝,骂他的人也都活得好好的。相反西方没有科举制,他们是十九世纪中期以后从中国引进考试制度的,当时清王朝忘收专利费了。在资本主义制度前,西方的政权是封闭和世袭的,你如果出身平民,即使比基督聪明伟大一百倍,你也还是一个受苦受难的平头百姓。至于信仰和思想的牢笼更可怕了,十六世纪被烧死的科学家还少吗?哥白尼等人都是书呆子,要是像后来逃离德国的爱因斯坦那样移民中国该有多好,明王朝再混蛋也不会阻止他们研究宇宙,没准儿还发给他们一笔奖金呢。
下面是十九世纪的美国对中国科举制度的评价: 1848年,威廉姆斯在《中央王国》一书中说:“从科考的结果看,中国政府的高官阶层中的不少官员都怀有让人极为敬佩的才能和知识,及爱国、正直和有条不紊的工作态度。它维持了这个国家庞大的机器的运转,也保持着一种不衰的崇文风气。” 1870年,史皮尔(Spear,汉名施惠廉)在《最古老与最年轻的国家:中国与美国》一书中说:“中国人民的竞争使得整个政府管理的*原则公开化。听吧!西方国家,它没有世袭等级,或许没有个人荣耀,它没有财富的权力,它不主张任人唯亲,它也不去迎合世俗的偏见和利益。” 总之,西方之所以超越中国是因为落后了太多。贵族以下的广大人民除了吃喝拉撒睡以外,连做梦都受限制,不废除这个制度,欧洲人民没办法活下去。中国和他们相比,是天堂里的天堂。十六世纪的欧洲知道东方有一个天堂的天堂之后,玩了命的要移民(不是殖民)中国,老天有眼,让他们发现了美洲,于是有了大航海。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一个叫牛顿的二愣子让苹果砸了一下,发明了万有引力,于是又开始了大发明,接下来就是大抢劫大发财了。马克思给这些暴发户起了一个名:资产阶级。其实这个阶级都是抢劫犯的孙子。 中国之所以落后是因为领先世界太久了,不用什么大道理,提到龟兔赛跑就明白了。如果非用马克思理论找客观因素,那就是中国缺少思想创新、科学研究、体制改革的动力和土壤。你如果吃得饱穿得暖爱干啥干啥爱想啥像啥,你还去九死一生的航海探险吗?你还要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吗? 中国因为消灭了阶级差别领先了世界,因为消灭了阶级斗争又被世界淘汰。 这是历史宿命,要埋怨就埋怨你没有降生在唐太宗的年代吧,那时候的中国人老牛了! 但是郭沫若等历史唯物主义学者眼睛里的中国是一个黑暗的社会是一个人吃人的地狱是一个只有古董的坟墓。 于是他们开始挖墓,挖了明神宗的定陵,不幸中的万幸是他们挖出来的古董立刻风化成灰尘......时至今日,郭先生的徒孙们并没有放弃贪婪的目光,又盯上了始皇帝的陵墓、唐高宗武则天甚至刘备的陵墓。这些所谓的保护、所谓的考古,哪怕有一丁点的发现都会给这些混蛋带来学术上的花冠。 三、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矛盾不突出 秦朝之后,中国实行郡县制度,土地私有化,政府按土地面积和人口收税,除非是皇帝的二大爷等宗亲,其他人都要交税。由于土地私有化,就产生了土地兼并,于是有了地主、自耕农和佃农。唯物主义教育我们,佃农是被迫出卖土地的,这是一个大谎言。比如一家5口人,占有土地30亩,如果人丁税按土地收成折算为每人1亩,全家要上缴5亩收成的人丁税;土地税如果是15税1,30亩要缴纳2亩的收成,合计缴税是7亩收成。如果租用别人的土地,租金每年30税1,加上人丁税,每年税收是6亩,何况地租可以用分成形式支付,减少了自然灾害的风险,自耕农还种自己的土地吗?其二,谁是地主?表面上土地的所有者是地主,未必如此。当人口大量增加,土地供应紧张的时候,租期未到的佃农可以把租赁权高价再转租给其他人,有时候甚至转租给土地的所有者。史料记载,即使在人均耕地面积紧张的清末,佃农也未必意味贫穷,由于风险抵御力强,很多田无一垄的佃农家庭比自耕农富裕,有的佃农一旦看好地价上涨的趋势,就会把租用的土地购买下来,摇身一变成为地主。所以中国的佃农未必是贫寒的,佃农和地主的成分是经常变脸的。佃农的好处这么多,为什么还会有地主?兼并土地的第一个好处是,土地规模扩大后生产工具效率提高,单产增加,第二个好处是,政府普查土地不及时(多为三年普查一次),可以藏匿土地不报,逃避税收。所以一般情况而言,地主和佃农合作愉快,都获得了好处。同佃农和地主不同,中国的自耕农是一群老实人,不会偷税漏税,一年四季忙于耕作,与地主与佃农不发生生产关系,更没有所谓的阶级矛盾,他们是社会最稳定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