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斯肆虐导致许多北京人选择了没事就呆在家里的生活方式,中央电视台目前正在播映的59集历史剧《走向共和》因此成了不少人饭后必看的节目。
这部描述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至1914年袁世凯称帝失败这段晚清民国史的电视剧,不再丑化慈禧太后、李鸿章、袁世凯等“千古罪人”的做法,已引起中国社会就“慈禧太后是否真属于保守派?”、“李鸿章是卖国贼还是爱国者?”、“袁世凯改良中国*的主张是否比孙中山提倡的激进改革更好?”等问题,进行了一场不大不小的讨论。
热潮始于80年代
中国的“清朝热”自然不始于今日,几年前同样由央视播映的电视剧《雍正王朝》就赢得不少好评,据说连朱镕基看了都不禁落泪。同时,二月河的“清朝三部曲”和唐浩明的《曾国藩》等描写清朝历史小说也激起很大反响。
在《走向共和》播放以前,《南方周末》等报刊过去这一两年也断断续续刊登了一些为李鸿章等人“平反”的文章,而知识界对晚清史的讨论热则早在1980年代就已经出现。
中国的知识分子乃至一般百姓为何偏爱清代?其中一个原因当然是清朝各种资料非常丰富,另外,人们“借古喻今”甚至“借古讽今”的意图恐怕也不能忽略。
这种意图尤其能够解释当代中国人的“晚清情结”。在一定程度上,清朝成功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以后掀起的洋务运动,和二十几年前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领导人推动的改革开放,有许多相似的地方。
例如,两者都是刚渡过危机的统治集团迫于客观现实而掀起的现代化运动,用意都是为了重建执政合法性。由于现代化的目标是巩固而不是挑战统治集团已有的地位,因此两者都是从非*层面下手(洋务运动的重点在军事,改革开放的重点在经济),但后来都出现了*改革的呼声(晚清有百日维新,当代有六四天安门事件)。
这些相似之处让正在经历改革开放的中国人,在回顾晚清那场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时,逐渐产生了一些新的体会,从而反思长期以来官方对洋务运动的定调。他们在享受到对外开放的成果后,已不再把洋务运动启动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波对外开放,视为是统治集团引进外来技术来加强对内控制的伎俩。
而近来报章、电视剧对李鸿章等人的“再评判”,更说明中国人在目睹了改革开放的艰难后,也不再简单地把洋务运动和政府改良的失败归咎于当时统治者“昏庸无能”。
因为有了经验,当代中国人逐步意识到,改革涉及到整个社会体制的改造,涉及到极其复杂的利益再分配,成败不是一两个领导人——哪怕是最高领导人——的意志决定的。如果慈禧、李鸿章、袁世凯没有登上历史舞台,那一段历史并不一定会更光明,因为当时无论是谁坐上决策位置的人,他所身处的年代和所代表的利益集团,将不允许他以过于前瞻的方式去推动中国的现代化。
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是,人们在给李鸿章等人翻案的同时,也开始对他们倡导的渐进式改革进行了再思考。这似乎也和六四天安门事件后十几年中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有关。
在认同“稳定压倒一切”观点后,一些人开始思考:慈禧在庚子年义和团事件后试图推行君主立宪制,如果改良派的主张能够得到贯彻,中国现在会不会已完成现代化?如果没有辛亥革命,中国是不是可避过1911年以后几十年军阀混战、集权统治的弯路?
当然,历史没有如果,重要的是从已发生的历史中吸取教训。洋务运动失败的一大启示是,改革不能不碰既得利益集团利益,不能不涉及到*体制的层面。
正如德高望重的经济学者吴敬琏所说,时至今日,有些人还以为改革就像上超级市场买东西,可以尽挑自己喜欢的带走,不喜欢的就不要。沙斯爆发的经验说明,在今日中国,一些涉及到体制改革的问题,如提高透明度、提倡法治、限制官员的权力,还是说得多,做得少。从这个角度看,晚清改良运动的失败,确实有许多值得今日引以为鉴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