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二战期间意大利军队征战笑柄集
  • 重商主义
  • 柏林墙始末
  • 二次大战中南斯拉夫游击战最残酷的战役
  • 普鲁士王国的起源
  • 侏儒间的较量——两伊空战史话
  • 中东国家的宗教与教派
  • 二战不可想象的离奇事件
  • 英国工业革命的基础和环境
  • 荷兰-仅有郁金香是不够的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考古 >>历史文化

    纳粹的神风攻击队<%=id%>

    日本法西斯的“神风”敢死队可喟臭名远扬,无独有隅。在第三帝国即将灭亡的最后日子里,为了阻止越来越猛烈的盟军战略轰炸,穷途未路的德国空军也使出了最后的法宝——派出那些年轻、没有多少飞行经验的飞行员执行驾机撞击盟军轰炸机的*使命。易北河上空因此出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空中作战最为惨烈的一幕:一架架毫无防备的盟军B—17和B—24轰炸机被背后扑来的德国”神风”战机撞落而坠地*,而大多数德国“神风”战机也难逃一死。
    垂死挣扎
    1945年4月,希特勒的“第三帝国”已处于灭亡的边缘:原先强大的德国陆军在德国焦土上的抵抗已近崩溃,在战争中对德军初期胜利曾发挥重大作用的德国空军也正坠入深渊。在战争之初,德国空军作战目标是支持地面部队的攻势行动。6年后的1945年,它被迫转入防守,但即使是其防御能力也被削弱至极限。它不仅缺少油料,而且其战斗机部队也无法保卫德国的大部分领空,因此它对盟军的战略轰炸几乎束手无策。在技术上取得的突破,如火箭、喷气式战斗机和空对空导弹的发明也无法对盟军的轰炸机部队造成致命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德国空军中的一群疯狂的飞行员开始计划在第三帝国的领空采取极端空战手段,将自己的飞机作为飞行炸弹以尽可能多的击落盟军轰炸机。
    在战争结束前的最后几个月,德国空军开始考虑采取极端的手段来阻止盟国战略轰炸机的进攻。德国航空专家试图研究出能给盟国空军轰炸机部队造成致命一击的各种方法。其中的一个想法是让德国飞行员驾驶一批装满炸药的容克JU—88飞机冲向美军的轰炸机,飞机上装上定时*装置,当飞机撞上美国轰炸机时,由跳出座舱的德国飞行员按下起爆器,将美国轰炸机炸毁。尽管使用这种空战方法,德空军飞行员的生还希望很小,但空军元帅戈林对这一想法倍加赞赏。虽然这一计划受到包括著名王牌飞行员阿道夫加兰德将军在内的许多空军人士的反对,戈林要求继续对这一计划的可行性作进一步的研究,并下令立刻征集这种*式飞行任务的空勤人员。
    以高超的空中技能和勇敢而闻名第三帝国的女试飞员哈娜里特斯立刻响应了这一号召,她甚至还起草了一份建立“第三帝国敢死队”的计划书。早在1944年,里特斯就和德国特种部队的党卫军旗队长奥托斯科尔兹尼提出使用*式飞机攻击地面高价值目标的秘密计划。她建议,将 FI 103飞机或V—1火箭上加装一个可投弃出去的小型驾驶舱,这样飞行员就能引导飞机或火箭更加准确地击中目标。由于这一计划属于高度机密,参加这一计划的志愿者并不知道他们所将要执行的飞行任务将是*式的,18001镑的弹头在超过每小时450英里的飞行速度中*,将不会给飞行员多少跳出机舱的时间。
    尽管这一设想的可实施性很差,但这一计划为戈林提供了理想的飞行志愿人员。戈林决定不惜一切代价尽可能多地招募年轻飞行员,以尽可能多的击落盟军的轰炸机,即使这意味着牺牲飞机和飞行员。德国空军指挥官从一开初就明确指出 ,他们不想使用战斗航空兵中战斗经验丰富、价值高的飞行员来执行这种*式的任务,他们寄希望于那些狂热的年轻飞行员,这些人愿为“可爱的祖国和元首而死”。
    碰撞突击队
    随着在德国上空的空战天平越来越倒向盟国空军,征集执行*式空战任务的志愿者的工作变得越来越紧迫了。戈林下令由德国王牌飞行员和著名空中战术专家OBERST汉斯—贾希姆赫尔曼负责征召志愿者的工作。
    赫尔曼计划征集一批缺乏空战经验的飞行新手,用这些新手将盟军的轰炸机从第三帝国的上空抹掉。*式空中任务的具体细节仍将是高度机密,但会向这些新手介绍其中的风险和所将获得的荣誉。他还请求戈林亲自接见这批年轻人,但戈林拒绝了他的请求,而是向德国空军的所有指挥官及其部下发出了对盟军轰炸机进行最后一战的号召。
    1945年3月8日,戈林的这一动员令被发送到所有德国空军单位。空军指挥官们召集部下,向他们宣读了标明为机密的动员令。戈林在动员令中说道“为第三帝国、我们的人民和祖国的决战已进入一个生死悠关的关键时刻,几乎全世界都在反对我们。他们已发誓在战场上将我们消灭掉。我们必须作出最后一博,以挽救第三帝国。我们的祖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最后毁灭的威胁,最后毁灭后。德意志民族将不会有再生的希望。我们的战士只有准备按德意志民族最好的战斗传统去战斗才能避免这一威胁。我号召你们参加生还希望很小的空战行动。那些参加此次行动的人员将被立刻送往飞行学校。德国空军光荣历史上最荣耀的一章将肯定属于你们,你们将会给处在危险之中的德国人民以最后胜利的希望,并永远成为他们的榜样。”
    在动员令发出数个星期后,2000多名德国空军人员报名响应这一号召。1945年3月,他们被送往柏林以西的施滕达尔空军基地。在他们来到基地后,他们被告知将要执行的机密使命,只有那些在ME 109战斗机上有50小时的战斗经历的人员才能参加这一机密任务。在作战会议室里,赫尔曼向他们介绍了*式任务的具体细节:在两个星期内,飞行员将使用改进的BF 109战斗机突破盟军轰炸机的编队,给轰炸机编队造成巨大的损失,使盟军在白天放弃对德国的战略轰炸。执行*任务的轻型BF 109歼击机将不带武器,将靠碰撞攻击来击落盟军的轰炸机。赫尔曼最后说,执行这一任务的飞行员的生还可能性很小。志愿人员可以重新考虑是否愿意参加这种*式攻击行动,整批飞行员只有一人不愿意参加这种*式任务,其它所有的人都表示同意。
    志愿飞行员和他们的指挥官随即开始了战斗编队训练,他们在易比河上空开始演练碰撞飞机中队如何冲入盟军轰炸机群的战术动作。作战计划预想在易比河上空对盟军的轰炸机群进行攻击。赫尔曼要求每个年轻飞行员都必须留下与其它飞行员的合影。不论易比河上空的战斗结果如何,碰撞机中队将被视作第三帝国的英雄保卫者。
    1945年4月6日,在*式攻击行动的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赫尔曼通知他手下的志愿飞行员,他们将在明天早晨执行这一去不归的飞行任务。但参战的轻型战斗机于当天才被运至基地,用于易比河上空作战的战斗机主要是BF 109G—14或K—4型飞机。在飞机降落后,地勤人员立刻开始为明天的出击作准备。4月7日的战斗将是一次大规模的空中作战行动,在德国北部的所有战斗机都将参加此次行动,为了向碰撞中队提供空中掩护,其它如第300和第301战斗机大队等常规战斗机部队也将参战,甚至装备新式ME— 262歼击机的第7和第54战斗机大队也被要求在支援易比河攻击行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4月6日深夜,所有的碰撞机中队飞行员都已进入战斗位置,从那里他们将飞向死亡。在机库里,地面勤务人员则对新交货的飞机进行最后的检修,以确保飞机能在明天投入战斗。飞行员和地勤人员之间很少交谈,飞行员被告知不得泄露他们的秘密使命,也不得泄露任务的*本质。
    飞行人员在作战值班室早早入睡了,他们知道,4月7日将是流血和牺牲之日。
    野狼行动
    4月7日是一明亮、暖和的春日。天空的能见度很好,对于将使用大规模空中碰撞战术来挑战美国昼间轰炸机的德国空军飞行员来说,4月7日是一个最理想的飞行日。尽管空气中流动着大战前的紧张气氛,碰撞机飞行员们还是像往常一样穿上飞行服,去食堂吃早饭。他们放开胃口,大吃这顿最后的早餐。当天的早餐的食物比平常要好,同时也不限量。
    像这样好的天气,可以肯定美国第8陆军航空队肯定会出动轰炸机群,对摇摇欲坠的第三帝国进行猛烈的轰炸。数个星期以来,几乎所有的盟军飞行员都知道,德国上空的空战已经结束。盟军乐观地估计,德国的空军已经被歼灭。所以当美国第8陆军航空队的机组人员4月7日飞离其在英国的基地,向德国飞去时,他们认为他们的任务将是很轻松的。但是就在美国3个航空兵师的巨大的银色轰炸机群在北海上空集合之时,碰撞中队的飞行员听到了战斗*。
    所有的飞行员都立刻跑向战斗岗位。在地下水泥掩体下举行简短的情报通报后,扩音器传来刺耳的声音:“所有飞行员飞机就位。”数分钟后,在爬入他们的单座战机的座舱后,碰撞中队的飞行员对机上设备进行了最后的检查。然后,他们就等待出发的信号,他们知道,他们将一去不复还。突然从耳机中传来的大声指令“注意,注意”打破了他们的沉思,他们已得到起飞并在3万英尺的高空会合的命令。对于从施滕达尔起飞的飞行员来说,他们的起飞更像是一个庆典阅兵。在战机在跑道尽端就位后,一个德国空军的乐队高奏军队乐曲,空军和第三帝国的依仗队则在机场的草地内列队,数百名地勤人员和不值班的飞行员聚集在一起围观这一平时难得一见的景象。每个飞行员的目光都集中在起飞发令官手上举起的发令旗。在乐队还在演奏之时,发令官手上的旗子跳下了。飞行员发动引擎,解除刹车,飞机在一阵欢呼声中快速飞越跑道,消失在天空中。“野狼”行动开始了。
    15分钟后,碰撞中队的所有飞机都已升空完毕,施滕达尔机场陷入一片沉寂。乐队和围观者都已散去。在空中,碰撞中队的飞机以密集队形近距飞行,飞行员的耳机中传来德国国家社会工人党的军歌。在15000至21000英尺,第一批碰撞机编队完毕,就在他们接近美国轰炸机时,从耳机中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号召飞行员击毁敌机。数分钟后,这个女声开始破口大骂盟军,并高呼元首的口号。片刻,美国人的轰炸机终于出现在德国碰撞机飞行员的视线之内了。
    此时,正是中午时分,第一批70架碰撞机内的飞行员看见了美国陆军航空兵第452和第388轰炸机大队的轰炸机。他们正向德国境内的目标飞去。碰撞机在为轰炸机护航的美国战斗机的火力范围之外,它们开始作翻动作,大幅度拐弯并爬至美机的上空或后方以掩藏水蒸气的行迹。德国编队指挥官大声叫道:“现是在攻击的时候了。”碰撞机开始接近美轰炸机,每名飞行员很快就取定了他的目标,耳机里传来编队指挥官的命令:“攻击!攻击!胜利万岁!”
    *式攻击
    在中午明亮的阳光下,总数为200架的碰撞机开始了攻击。碰撞机在散开编队后,向美轰炸机冲去。护航的美军战斗机则向碰撞机猛烈开火,平静的天空顿时布满红色的光弹和航空机炮吐出的火焰,对于美国轰炸机机组人员来说,看见这么大规模的德国战机令人惊恐。显然,德国人知道他们的航线,并设下了埋伏,轰炸机里的机炮手开始猛烈射击。一名美军B—17机组人员清楚地看见一架BF 109战机被击中后偏离了它原来的航线,撞向一架B—24轰炸机的左翼,这架只剩下3台发动机的轰炸机蹒跚着向英国方向飞去。在碰撞机发动攻击20分钟后,又一架B—24被击中,它也撤出了编队。数分钟后,一架B—24的机尾被碰撞机击中,飞机的方向舵和平尾被撞掉。
    在整个天空上,空战在激烈地进行着。尽管受到碰撞机的猛烈攻击,美军轰炸机编队仍努力保持队形,机组人员惊恐地看着护航的“野马”战斗机向德军战机开炮。德军碰撞机在他们的眼皮前下来复去,被德国人撞下天空去的恐慌一直盘踞在他们的心里。对于一些机组人员来说,他们的噩梦成为了现实。一名B—24飞行员惊恐地看见,一架德军碰撞机猛然撞上一架B—24轰炸机,这架由德军准尉奥思纳驾驶的BF 109战机被巨大的四紧擎轰炸机弹了回来,而B—24则又撞上了它旁边的一架B—24,这两架轰炸机立即向地面坠去。机组人员克服重力重新控制陷入罗旋下坠的轰炸机的机会是很小的,而奥思纳还有时间跳出座舱,安全降落在地面。尽管在跳伞时受了伤,但奥思纳还是返回了施滕达尔基地,成为碰撞机飞行员中为数不多的幸存者之一。
    空中的战斗变得更为激烈了,由于德国碰撞机的数目巨大,护航的美国战斗机不得不离开编队,去攻击单架德机。B—17和B—24的机组人员更加惊恐地看着德军的碰撞机盲目地向他们冲来。他们亲眼目睹了德国碰撞机造成的恐怖景象:一架BF 109直直冲向第452中队的一架B—17,在B—17轰炸机发出的枪炮火焰中,一头撞中B—17的头部,两架飞机同时向地面坠去。另一些德国飞机则放下起落架和FLAPS,同时在接近目标时突然减速,使飞机进入失速状态,以便让飞机落在美国轰炸机上。但总的来说,德国人的碰撞机没有取得很大战果,多数飞机被击落了。
    整个中午,轰炸机编队都感受到了德国碰撞机的威胁,这种呼啸着从空中出现的单座战斗机一次又一次地冲进轰炸机编队,飞行堡垒的防御炮火好象对它们的攻击无能为力。在前几次对德轰炸屡立战功的卡尔德中尉正驾驶着“辛迪的*”B—24轰炸机在编队中飞行,突然从它的上空猛然冲来一架BF 109碰撞机,BF109朝下一头撞上了“辛迪的*”,两架飞机顿时变成一个巨大的火球,碰撞机飞行员和卡尔德中尉及8名机组人员当场全部身亡。在卡尔德的轰炸机被击毁后,一系列不协调的攻击仍在继续之中,虽然由于缺乏经验,大部分攻击失败了,但还是有不少轰炸机被撞毁。
    最后的挽歌
    4月7日下午,随着越来越多的碰撞飞机被护航的美国飞机击落,德军飞机的攻击次数变得越来越少了。这一天,德国空军共出动了184架碰撞飞机来对付美国第八航空队的1304架轰炸机和护航的792架战斗机。虽然德国空军采用了这种*式空中攻击手段,给第八航空队造成的损失仍是很轻微的,只有数十架轰炸机被击毁。尽管德国空军飞行员狂热地作战以保卫第三帝国的领空,但德国空军还是缓慢地进入历史,因为盟军可以承受损失,而德国空军已无力承担任何损失了。
    4月7日的空战过后,纳粹宣传部长戈陪尔在日记中写道:“首次使用我们的空中*战士没有取得我们预料的成功,这是由于敌人的轰炸机机群没有密集编队飞行,必须一架一架地予以摧毁。除此之外,我们的碰撞机遇到了敌人护航战斗机的拦截。不过,这只是碰撞机的初步尝试,我们将在几天后再次试验这种方法,希望取得更好的战绩。”
    在这之后又发生数起小规模的碰撞机攻击事件,但它们都没有取得像4月7日那样的战绩。事实上,就在第八航空队受到大规模*式攻击的第二天,1100架盟军轰炸机再次飞越了德国北部上空,向赫尔曼的残余碰撞机飞行员示威:他们不害怕希特勒的“神风”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