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伯罗奔尼撒战争的胜利没有带给斯巴达人以长期的霸权。整个希腊境内虽然暂时和平,但处处可见战争造成的残破。连年的战事造就了大批训练有素的士兵,而和平到来之时,这些士兵却突然发现,自己除了战争,别无长技。在谋生的压力下,这些士兵们一部分结成集团作为佣兵而四散各方,另一部分则给本国当局以压力,使得希腊古老的全民皆兵的兵民合一制度逐渐向常备军转化。甚至胜利的斯巴达人自己也不得不为此而苦恼。为了消化这种“战争综合症”的影响,大批训练有素的希腊士兵开往波斯,为波斯人充当雇佣兵而参与了波斯内战。
公元前401年,波斯小亚细亚地区的总督居鲁士起兵反叛他的兄长,波斯王阿尔塔薛西斯(Artaxerxes),他集结了3万波斯士兵,并招募了一支由斯巴达名将克利尔库斯(Clearchus)指挥的约1.3万人的希腊军团(其中重装步兵占了大部分)。叛军自萨蒂斯出兵,远征2400千米以上,突袭库纳克沙(Cunaxa,巴比伦以北100千米左右),与忠于波斯王室的军队爆发了会战。战斗中,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希腊重装步兵再次爆发出惊人的战力,王室军惨败,胜利遥遥在望。但一个意外造成了对叛军的致命打击,居鲁士由于仇恨驱使,亲率一批骑手奔赴一线,意图亲手诛杀波斯王阿尔塔薛西斯,却误入王室卫队——金苹果不死军的阵列而被杀。叛军当即如鸟兽散。但希腊部队则立即收拢并准备撤退。王室军队尽管因此幸运重新恢复了斗志,并随即包围了希腊士兵,但阿尔塔薛西斯意识到它的军队已经遭受过希腊士兵的严重打击,从心理上已经畏惧而不敢再战。于是同意提供他们向导,让他们返回希腊。
这支军队在返回希腊的途中遭受了一次严重的挫折,波斯爱奥尼亚总督提萨菲尼斯以宴请希腊军队将领为名,将克利尔库斯等指挥官骗走并加以屠杀,意图使这支希腊军队失去凝聚的核心。但在一个著名的雅典人的鼓舞下,这支希腊军迅速重新选出了新的指挥官,并撤回到黑海沿岸的特拉裴苏斯(Trapezus)而归国。这就是希腊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万人大撤退”(The Reteat of the Ten Thousand)。这个鼓舞人心的雅典人正是后来经常与苏格拉底辩论的雅典著名诡辩家色诺芬(Xenophon)。
这场战争对于波斯而言与其说是胜利的平叛,倒不如说是对希腊彻底的胆寒,自此战以后,波斯彻底打消了武力征服希腊的梦想,转而以挑动希腊诸城邦之间矛盾,使之陷于内斗,无力东顾的外交方式来保卫自己的西部边疆——尽管这样做取得了极大的成果,但是已经太迟了!
但这场战争也带来了另一个后果。爱奥尼亚诸希腊城市担心波斯的报复,向斯巴达要求支援。斯巴达派出了远征军,陆军一路势如破竹,打到了吕底亚,并试图远征巴比伦,彻底毁灭波斯王朝。但海军却不幸在前394年的尼多斯海战中为由在伊戈斯波塔米之战中的雅典败将柯农指挥的波斯舰队彻底击败。不仅远征军功败垂成,更因此毁灭了斯巴达短暂的制海权——斯巴达的霸权地位动摇了!
趁此良机,底比斯率先反叛,并与雅典、科林斯、阿尔戈斯同盟,双方苦战多年,互有胜负。雅典趁机再次组建提洛同盟,希望重新建立海上霸权,但声势已经大不如前。而底比斯人在战争中诞生了一位名将伊帕米农达斯(Epaminondas),他意识到斯巴达霸权的根基在于其重装步兵的优势。鉴于斯巴达的训练方式是无法被仿效的,也就是说希腊诸城邦在士兵的素质上是无法完全超出斯巴达的,那么就只有在战术上下功夫,寻找希腊传统重装步兵方阵的弱点并采取针对性的对策。斯巴达的步兵采用的方阵要求队列保持严密完整的队形,尽管具有强大的打击力度,但对于士兵的纪律要求极高,步调、攻防都必须一致。因此,伊帕米农达斯创造出了“斜型”战斗队形,战斗中左翼在前,右翼在后,与对手的冲击方向形成一个斜面,同时极大地加强左翼的兵力,而适当的削弱右翼的兵力。这样就导致斯巴达军队的方阵攻击只能在其军队的右翼开始,而右翼战斗开始后,由于战斗的情况必定导致其无法前进,而斯巴达军队的左翼却因尚未接触敌右翼而不得不继续向前,在这一运动中其阵型的原有完整性将必然被不能一致的步调所打乱,这就是底比四人的机会。而且底比斯的斜型阵型左翼兵力强大,在利用敌方这一混乱后能够迅速的发起反攻,后方兵力可以迅速展开迂回敌右翼兵力的右翼(斯巴达方阵是左手持盾右手持矛,因此左方为防盾所保护,比较安全,而右方却没有任何保护)。这一新战法立见成效,在前371年7月爆发的鲁克特拉(Leuctra)会战中,底比斯大败斯巴达军队,斯巴达霸权宣告覆灭。
然而底比斯的幸运更为短暂,前362年,在阿卡迪亚地曼提尼亚会战中,底比斯军队再次大败斯巴达陆军,但在追击战中,伊帕米农达斯为一批坚持抵抗,突然发动逆袭的斯巴达士兵杀死。底比斯失去了最卓越的领袖,也失去了成为希腊新一代霸权的希望。
然而,底比斯还是做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培养了未来希腊的统治者,他就是当时还被希腊诸城邦视为半野蛮的马其顿的统治者:腓力。
根据赫加斯的传记记载,腓力生于公元前382年,是阿明塔斯三世的第三子,前367-前365年,他在底比斯做人质,在这三年中,他曾经向伟大的伊帕米农达斯学习有关战争的各种知识,向派洛皮德学习了关于城邦的治理。因此,当他在前359年趁他兄长佩尔狄卡斯三世死亡的机会夺取了马其顿的王位后,就立即开始着手在马其顿“半野蛮的”诸部落中开始推行其改革。由于他“好动不息,精力过人,有远见也有心计”,迅速建立了个人的完全权威,并用这种权威在整个希腊世界建立了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军队,并赋予其“民族”精神。诚如赫加斯的说法:他发展出第一个具有近代化意义的欧洲强国——一个武装的民族国家,具有一个共同的民族意识。
腓力最伟大的成就是创建了著名的马其顿方阵。马其顿方阵是以底比斯斜线阵型为基础的,有多兵种构成的复杂化和协作化的战斗方式。其主要特点为:
1、重装步兵保留原有的全身青铜甲,但是不再使用大型防盾和长矛(1.5-2米),而是使用超长的重型矛枪(Sarissa),其长度通常为4.3米,右臂携带轻型防盾
由于矛枪极长,几乎无法单人使用,通常这种矛枪是后排将之架在前排士兵的右肩上,前排士兵的右肩甲上恰好有一个可容矛枪架设的凹处。底一排士兵通常执大型防盾和普通的单手长枪,两翼将防盾分置两侧以保护侧翼。这就使得这一方阵有如刺猬,具有极强的穿透能力。而且腓力对马其顿重装步兵首次进行了严格的编组,形成了编制为1536人的“兵团”(Taxeis),兵团下设大队,大队下设中队,形成了比较严密的军事组织,这就是闻名后世的“马其顿方阵”。后世著名的的罗马兵团就是仿照马其顿仿真的编制进行改编的。战斗中,马其顿方阵通常被置于战线左翼,担负铁砧的任务。
2、使用了新型的战斗步兵
这种步兵界于过去的重装步兵和轻型战斗步兵之间,保留了铠甲,但不再使用大型防盾,而是使用小型圆盾和单手长枪、短剑,这种步兵机动力大大超过重装步兵,而防御理由远远高于轻装步兵,适用于散兵战斗,作为对马其顿方阵极其缺乏灵活性的补充。
3、装甲骑手的大规模使用
由于后世罗马兵团的影响,使得绝大多数人都错误地认为马其顿方阵的战斗主力是重型矛枪方阵步兵,实际不然。真正在战场上起到决定作用的却是马其顿的装甲骑手部队,我国有些不大严密的书中译为“伙伴骑兵”。
在腓力之前的马其顿骑手部队都是由贵族组成的,称为“Hetairoi”,意即国王的伙伴,在《荷马史诗》中,跟随阿喀琉斯的2500名士兵就是这样称呼的——似乎马其顿王族自称是阿喀琉斯的后代或许是事实。腓力将这些骑手如步兵一般编组,形成骑手部队(Ilae),这些骑手披半身甲(大腿以下由于骑马的需要不能披甲),使用的武器是步兵所用的单手长枪(1.5米-2米)。由于没有发明马镫,甚至也没有发明马鞍(注意此处与秦军的区别),骑手们是直接跨坐在马背上的。因此造成骑手只能采用刺击的方式而无法使用中世纪骑士们惯用的冲击方式战斗——而这,也是他们虽然也是骑在马上作战的部队,却不能被称为“骑兵”的原因。这是一个重要的军事学概念,目前在铁血和许多其它的网站,飘花注意到几乎没有人了解这个概念,因而造成了许多不应有的错误,很令人遗憾。
这些披甲的伙伴骑手是马其顿的精锐部队,是马其顿突破敌方战线的矛头,更是马其顿部队在战斗转变为混战时的决定性力量。通常这些骑手部队被安置在战线的右翼,担负铁锤的任务。
4、大量应用轻装步兵
毫无疑问,轻装步兵是步兵中机动力最好的,希腊罗马时代的轻装步兵通常是装备着弓箭、投石器和标枪的步兵,这些步兵也进行了编制,通常与第2类的战斗步兵搭配作战,置于战线的中央,起到连结左翼的方阵和右翼的快速骑手的作用。
5、工程步兵
在腓力时代以前,希腊的围城战都是通过将城市围困,用饥饿迫使守卫者投降。波斯军队入侵希腊,似乎应用了某些攻城机械,但必定是相当简陋的,而且今天似乎也已经不可考证。但至少在西西里叙拉古之围时代,希腊人和西西里人已经学会了使用一些攻城器械——较之同时期的中国确实是远为落后的。腓力从西西里引进了攻城技术,并一次组建了专门的工程步兵。这些步兵主要是应用大型的投石器和弩炮,用投石和标枪摧毁敌方的城墙。工兵学会了建造攻城槌、围攻塔、围墙、桥梁、营垒等等,对于军队的战斗力有本质上的提高。
6、其他组织:
由于阿庇安以及他同时代的其他作者对于勤务部队都不屑一顾,因此,今人无从考证补给部队的编制。但马其顿军队无疑已经有了类似于“参谋部”的组织。从阿庇安的记载中,我们知道至少有一位总务管理人员(参谋长或秘书长?)、国王的曰志记录员、国王所制定的计划的保管员、测量人员、战史记录人员,以及许多其它的专业人员——似乎是一个参谋部了,这对于国王的决策无疑会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对于一个庞大计划的整体贯彻执行也无疑能够起到良好的控制、协调作用。
7、同盟军:
腓力的同盟军组成是有变化的,在占领色萨利后,色萨里原有的轻装骑手部队就成为其同盟军,在征服希腊后,腓力又得到了希腊诸城邦提供的大量希腊式步兵和许多雇佣兵。这些人后来逐渐融入到马其顿军队中,成为了马其顿军队补充的核心来源。
一系列的改革使得马其顿国力大增,在一系列战争之后,腓力将马其顿的原有领土扩大了数倍,东面占领了色雷斯,极大的扩充了其军队的人力资源,并控制了博斯普鲁斯海峡,依托地利保卫其东部边疆;北方和西方则控制了一系列利于防卫的山地和利于补充军粮的土地。南方占领了相对富饶的色萨里。但最重要的还是两次征服:即前357年占领了斯蒂尔蒙河流域原属于雅典的安菲玻利斯殖民地和潘盖厄姆山金矿,这使得他拥有了足够发动战争的财富;前346年利用贿赂占领了北希腊和中希腊最重要的隘道——温泉关,这使得整个北希腊和中希腊都在他的兵锋威胁之下,而他自己却是足够的安全。为此,希腊文明圈的核心德尔菲同盟正式承认马其顿已经属于希腊文明,并在前346年的皮西亚大祭典中推举他为主席,这意味着腓力取得了其雄心勃勃的最重要目标——希腊世界的统领。
在这历次的征服期间,大约在前356年,他与伊庇鲁斯国王的女儿奥林匹亚斯(Olympias)生下了一个孩子,他就是本章的主人公——亚历山大(Alexander)。
公元前346年-前340年,腓力多次出兵希腊以巩固自身的地位。然而,以希腊人领袖自居的腓力的目标并不仅仅是希腊世界的本身,他的目标瞄准了波斯。因此此前的历史让他深刻地认识到,庞大的波斯的存在对于希腊是一个长期而持久的威胁。在公元前338年,他和他的儿子亚历山大在喀罗尼亚会战中完全击溃了雅典和底比斯的联军,彻底主宰了希腊世界后,在科林斯地峡的泛希腊会议上(只有斯巴达没有参加),他主持希腊各城邦建立了科林斯同盟,宣布希腊境内普遍和平,禁止希腊人之间发生战争,并准备组成联军进攻波斯。
然而正当一切都在繁忙的准备中时,前336年,腓力在皮拉参加她女儿的婚礼时被人刺杀,这个伟大的任务就只能留给他那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儿子亚历山大来完成了。
亚历山大的继位并不平静,希腊人并不满意于臣服在马其顿的威压之下;色萨利的各部落也蠢蠢欲动。威胁着亚历山大平定希腊征途的后方。然而14岁就在父亲指导下参加战争的亚历山大有着惊人的天才,刚刚嗣位即挥师直入色萨利,在滕比谷地利用复杂的隘路包抄了色萨利守军的侧翼。色萨利人惊慌失措,未及一战便表示了臣服,并提供了军队、金钱、粮食和人质。随即马其顿大军又迅速挺进温泉关,动摇中的雅典公民大会在震惊中通过决议,向他屈服。随即马其顿军队再次强行军向西挺进,在多瑙河和伊利里亚发动了两次大规模战役,将野蛮民族的入侵企图彻底击败。随即又强行军挺进南希腊,以征服他父亲所学习过的地方——底比斯。
底比斯的叛乱又是波斯人挑动的。前338年,阿尔塔薛西斯三世遇刺身亡,科多马努斯继承了波斯王位,并改名为大流士,史称大流士三世。由于其国内根基不稳,地方叛乱此起彼伏,他很担心马其顿趁机进攻,于是以300塔兰托的黄金为贿赂,要雅典人背叛马其顿。雅典人由于畏惧没有答应这个请求,但事实上暗中予以支持,但底比斯却接受了这一笔数量巨大的黄金。此时恰逢一个谣言传来——有理由怀疑是波斯人或者雅典人干的好事——说亚历山大和他的军队都在伊利里亚会战中毁灭。底比斯军队立即包围了驻守在卡德米亚的马其顿驻防军,雅典军队随即予以支援。
马其顿的强行军再次发挥了惊人的威力。底比斯人接到马其顿大军抵达的*时,马其顿均已经抵达了距底比斯西北仅有23千米的翁奇斯达斯(Onchestus),第二天马其顿军队便以闪电般的速度突袭夺取了底比斯的城门, 混乱中6000底比斯人被杀,其他人被卖为奴隶。马其顿军队愤恨底比斯人的叛卖,将底比斯夷为平地,土地则分给了其他各城邦。这个速度是惊人的,要知道当时军队即使只是行军的速度也不过曰行军32千米左右,在一天之内催动一支已经长途跋涉的军队行军23千米并发动奇袭,亚历山大的统兵能力实在令人钦佩。雅典人随即再次投降,但亚历山大很明智的没有处罚雅典——想要征服波斯,他就需要雅典强大的海上舰队。
这一战决定性的奠定了亚历山大在希腊的统治地位。此后,亚历山大除了留下9000步兵控制希腊各地并监视斯巴达以外,前334年年初,远征军出发,海军共集结了战船160艘,陆军集结了3万步兵(其中重装步兵约2万人)和5000装甲骑手(伙伴骑手)。为了保证远征军在深入波斯腹地后不至于被地中海东岸小亚细亚的波斯残余力量和波斯海军截断后路——在尼多斯海战斯巴达舰队被毁灭后,波斯海军事实上再次占据了爱琴海和东地中海沿岸的制海权——他决定首先率军右旋,击溃波斯的座椅。在著名的格拉尼库斯会战中,他取得了重大的胜利,由罗得岛将领门农指挥的2万波斯骑手和2万希腊佣兵被彻底击败——这是亚历山大著名的四次大会战中的第一次,而后大军继续征服了赫勒斯滂弗吉尼亚,之后南进,萨蒂斯不战而降,但米利都却拒不投降。马其顿军队的工兵在围攻米利都战役中起到了重大作用,7月即攻克米利都。由于波斯海军对于马其顿军屡屡造成严重威胁,他决定征服整个东地中海沿岸,彻底控制制海权——他没有足够的战斗舰队,更缺乏适合的人员。
第一个目标是哈利卡纳苏斯(Halicarnassus),该城设防坚固,亚历山大留下了托勒密率领3000步兵和2个骑手中队负责围攻,主力继续向南推进,先后攻占了格尔迪乌姆(Gordium)、安塞拉(Ancyra即今安卡拉)、塔苏斯,经叙利亚兵锋直指埃及。前333年10月,马其顿大军抵达了后来的亚历山大里亚塔附近。
埃及是波斯帝国除美索布达米亚之外的另一处粮仓,也是波斯赖以对希腊进行两面威胁的重要作战基地。因此,大流士三世在索恰(Sochoi)组建了一支军队,并率领这支军队越过阿马努斯山脉(Amanus),抵达伊苏斯,切断了马其顿军队的补给线。马其顿军队立即以强行军向北挺进,在皮纳鲁斯河(Pinarus)上大破波斯军,大流士仓惶而逃。这次战役决定了埃及的归属,史称伊苏斯会战,是亚历山大四次大会战中的第二次。
伊苏斯的巨大胜利并没有让亚历山大冲昏头脑,率领军队追击波斯败军进入波斯内地,而是继续其原定战略,沿叙利亚海岸再次南下。阿拉杜斯(Aradus,今的黎波里附近)、比伯劳斯(Byblus)和西顿(Sidon)均不战而降,但在提尔(Tyre),由于宗教方面的原因,提尔人坚决抵抗。围攻战斗从前332年1月一直战斗到前332年8月,是相当漫长的,城破之曰居民8000人被杀,3万人被卖为奴隶。然而这次围攻的胜利取得了两个重大成就,一是波斯海军的舰队,以及所有腓尼基人的舰队全部落入马其顿的掌握,马其顿已经获得了地中海上的最高权力;二是彻底切断了埃及与波斯本土之间的最后联系,前332年,马其顿大军征服加沙后,埃及决定向他投降。
此时的亚历山大充分显示出了其作为民政统治者的优秀素质,它不仅亲自拜访位于西瓦绿洲的阿蒙神庙,借在埃及具有独特地位的阿蒙神庙的僧侣之口宣扬他是埃及宗教中拉神的儿子,以宗教的方式确立了自己在埃及民众中的地位,并在尼罗河三角洲西部建立了著名的亚历山大里亚。这座城市他亲自予以了规划,由于大力的扶持,到公元前4世纪末,该城已经成为希腊和中东地区最主要的文化中心。在民政方面,将驻军的管理与民政管理分开,民政管理仍利用当地居民的代表,沿用原有的统治体系管理,主要是负责提供各种贡赋,而驻军则由马其顿的军官负责处理。这种对占领区军民分治的方式在西方世界是第一次,具有伟大的历史进步意义,而怀柔与征服相结合的手段更为后来的侵略者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榜样。
公元前331年,马其顿军从埃及返回了提尔,由于闻听伯罗奔尼撒的斯巴达人有不稳定的倾向,亚历山大把他心得到的强大舰队派往了伯罗奔尼萨威慑斯巴达,而陆军主力则通过奥兰提斯(Orontes)河谷直取安提阿。经过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战略机动,亚历山大指挥的马其顿军队避开了大流士防守坚固的底格里斯河要塞尼尼微(今天伊拉克的摩苏尔),从亚述附近渡河南下,抵达了阿贝拉——我们即将提到的伟大会战的地点。
伊苏斯会战失败后的大流士倾全国之力再次组建了一支空前巨大的,由多民族、多布罗组成的联合军队。他指挥这支波斯大军原计划在尼尼微等待马其顿军一头撞上其坚固的防御正面,但却未曾料想到马其顿军竟然避开其正面,突进到了阿贝拉。于是,这支军队匆匆启程,赶赴阿贝拉。
在伊苏斯会战中,波斯军队饱受马其顿重型矛枪的蹂躏。波斯士兵的使用的单手矛枪长度相对于马其顿重型矛枪过短,对有着良好防护的马其顿方阵士兵根本构不成任何威胁,而波斯士兵缺乏防具更使得会战变成了单方面的屠杀。因此,在新的军队中,大流士为其配备了更长的矛枪和剑,而且似乎许多士兵也配备了防具——针对马其顿方阵重型矛枪的配备。这支军队从巴比伦向北进军,渡过底格里斯河,匆匆赶到阿贝拉,尔后,大流士将辎重等统统留在阿贝拉,大军抵达了阿贝拉西面约60千米的高加米拉,准备迎战马其顿远征军。根据阿庇安的记载和后人的分析,他选择这里为战场的理由似乎是这里是一块比较宽广的平原,比较容易发挥波斯骑手部队(相对于马其顿军队数量众多)的优势。
马其顿军队一直在等待着波斯军队的抵达,当他通过俘虏知道波斯大军已经抵达高加米拉之后,立即率领全军向高加米拉前进。此时的波斯军队则正在忙于平整地面,为战车部队的行动创造便利条件。
波斯军队的数量,根据阿庇安的记载,是4万骑手、100万步兵和200辆镰刀战车(与中国古代的战车完全是两回事),另外还有少数的战象——这似乎是世界历史上除印度之外的第一次应用战象地记载。然而计算波斯的负担能力和总人口,这个数字似乎是不可相信的,尽管普鲁塔克和狄奥多拉斯也认为是这样的数字。实际数字大概应该仅有50万左右,这个数字到还是比较可信的。
波斯战车与中国古代战车不同,上面仅有驭手一人,主要的杀伤威力在于车体两侧安装的特制镰刀,由二匹马牵引,其任务是在开战时冲击打乱对手的阵型。战车本身则没有任何的战斗力,更没有步兵的配合。而且因为战车体形太小,重心相对偏高,其对地形要求更加严酷,稍微坎坷的地形便可能导致战车倾覆。这也是波斯军队之所以要清理战场的根本原因。
波斯军队的配置是比较复杂凌乱的,左翼面对马其顿伙伴骑手和轻装骑手的,是波斯骑手部队,其序列从左到右、从前到后似乎是大夏(Bactrian)族骑手、达罕(Dahans)族骑手;其后列是波斯骑手和波斯步兵的混合部队,波斯苏萨(Persians Susians)骑手;阿拉恰提亚(Arachoitians)步兵和苏萨卡杜希亚(Susians Cadusians)人的步兵部队则作为殿后部队。左翼的前锋是大夏骑手部队、西徐亚骑手部队和100辆战车。
右翼从右到左、从前到后的序列似乎是叙利亚低地的骑手部队、安息(Parthyyaeans)骑手部队、塔普里亚(Tapurrians)骑手部队、西尔卡尼亚(Hyrcanians)骑手部队、阿尔巴尼亚(Albianians)步兵;后列为美索不达米亚步兵、米底步兵、萨珊(Sacisns)骑手、萨塞西尼亚(Sacesinians)骑手。右翼的前锋是卡帕多尼亚(Cappadocian)骑手、亚美尼亚步兵和50辆战车。
中央部分是波斯军队的主力和精华所在。中央的一线部队是波斯王室骑手(不死军),其后是金苹果不死军的长矛步兵部队,这支军队的两侧是希腊佣兵部队。大流士希望以这些他最坚强的部队发挥战力,抵挡住马其顿军队的攻击并突破其中央战线。在他们的后方,是卡里亚人(Carian)和马尔蒂亚(Mardian)的弓箭手部队,在后方则是乌科西亚(Uxians)步兵、巴比伦步兵、红海部落步兵和西塔西尼亚(Sitacenians)步兵构成战阵的后方。
总体而言,波斯人的战列是将骑手部队完全摆在第一线,而将步兵放在第二线。
亚历山大的军队在约9月30曰凌晨抵达战场并迅速扎营,此前亚历山大通过亲身的考察和前锋游骑的侦察已经将波斯人的动向、编织基本查清,因此,针对波斯人的战线,亚历山大决定了自己的部署:
根据阿庇安的记述,马其顿军队的布置是一个典型的右重左轻的布置。在战线的正面,右翼自右向左是由克里塔斯(Clitus)指挥的伙伴重装骑手中队,葛劳希亚斯(Glaucians)、阿里斯托(Aristo)、索波里斯(Soppolis)、赫拉克里德斯(Heraclides)、狄米提亚斯(Demetrius)、米利亚格(Meleager)和西格罗库斯(Hegelochus)等人指挥的骑手部队。在他们的前方是半数马其顿弓箭手和半数阿基里亚(Agrianians)轻装步兵(装备了大量的标枪),以及由巴拉克鲁斯(Balacrus)率领的标枪兵。前锋的轻装投射部队专门用于对抗波斯战车,以掩护骑手部队的阵列不被打乱。而亚历山大本人就在整个战线的最右翼,亲自率领克里塔斯的重装伙伴骑手部队。
由此向左,依次是两个轻装步兵大队,其中右翼的轻装步兵完全由马其顿人组成,其中参杂了许多新型的战斗步兵。再向左则是重装步兵方阵(马其顿方阵),自右向左依次是寇蒂斯(Coenus)兵团、皮尔狄卡斯(Perdiccas)兵团、米利亚格兵团、玻利希皮尔坎(Polysperchon)兵团、西米亚斯(Simmias)兵团、柯拉特罗斯(Craterus)兵团,这些方阵构成了战线的基石。为保护方阵左侧易受打击的侧面,又布置了艾基里亚斯(Erigyius)率领的希腊骑手部队和腓力指挥的色萨利轻装骑手部队,最左翼则是帕梅尔尼奥指挥的法尔沙利亚(Pharsalian)骑手部队.
以上的战线是马其顿军队通常所采用的习惯战阵。但这一次,面对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的波斯军队,为避免遭到对方优势兵力的包围,亚历山大在两翼又布置了两个斜面战线以保护两个侧翼不会被包围。其中左翼的斜面战线自左后向右前延伸分别由阿加索(Agatho)指挥的阿德利希亚(Odrysian)骑手部队、柯拉鲁斯(Coeranus)指挥的希腊联军骑手部队和西塔克利斯(Sitacles)指挥的色雷斯战斗步兵方阵组成,他们的前方是安德罗马库斯(Andomachus)指挥的希腊佣兵。右翼仍为主要方向,自右后方向左前延伸,布置了克林德(Cleander)指挥的希腊佣兵,布里索(Briso)指挥的另外半数马其顿弓箭手和阿塔罗斯指挥的另外半数阿基里亚(Agrianians)轻装步兵,而他们的前方则是阿里提斯(Aretes)率领的轻装骑手和阿里奥斯托(Ariosto)率领的比奥尼(Paeonians)轻装骑手,最前方则是米尼达斯(Menidas)率领的希腊骑手(佣兵部队)。这两个侧翼斜面战线在敌军迂回战阵时担负着迅速构成新的战线,打击敌迂回部队的锐气和兵力,保护全军两个翼侧和后方攻击的任务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