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一 、抗战初期全国征兵情况
在抗战以前,我国军队除红军外,都采用募兵制,兵员概系招募而来。从1937年开始,国民政府始行征兵制。 当时,我国现役部队多达200个师(包括独立旅、团等),约170万人,但量多而质不精,尤其是兵员储备极差。壮丁的社会军训仅完成50万人,在校学生军训亦只完成1.8万人;退役军人未编入预备役,战时不能及时返回现役;更无一、二线补充兵员。 当日寇压境之时,国民政府考虑到战事一旦爆发,需保证后备兵源迅速得到补充。遂准备改长期的募兵制为征兵制。并逐步建立系统的征兵机构。1937年6月,国民政府将原属军政部军务司的兵役科,扩大为军政部兵役司,分设役务、征募、编练三科,司长由原兵役科长朱为钧升任。1938年7月,增设补充科,10月再增设国民兵科。至此,兵役司共设置五个科,1个副官室。随着中央役政领导初具规模,各省征兵机构也陆续成立。 因时间与资源所限,至1937年抗战爆发,包括四川等大部分省份仍未建立征兵机构,兵源不足问题立即凸现。以“8·13”凇沪会战为例,由于地形开阔,隐蔽困难,利于敌军发挥优势火力。仅3个月我军伤亡即逾30万,由于没有后备役兵员补充,不得不急切抽调地方保安团队填补缺员。 四川方面,川军初次即有十几个师分别出川北上、东下,开赴前线。因川军装备菰劣,战斗中伤亡犹重。杨森20军于凇沪大场7天损失过半。山西邓锡侯、孙震部,于娘子关附近蒙受沉重损失。均需兵员补充。
二、四川征兵机构的建立及沿革:
1、征兵机构初建 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军委会重庆行营奉命,紧急征募志愿兵补充前线部队。由于四川尚无兵役机构之设置,乃以四川省政府以保安处长兼办兵役业务,并成立补充兵训练处6个、壮丁验编处1个,每个训练处辖4个补充兵团,紧急征募壮丁送往设于武汉的军政部接受部队验收。截止1937年底,不及半年,全川已交拨壮丁103837名。
2、征兵机构的正式建立: 1938年6月1日,四川省军官区司令部成立,代理省主席(不久真除)王瓒绪兼任司令,戴高翔任参谋长。遵照军政部的规划,全省于同年7月1日成立6个师管区,下辖18个团管区、1个征兵事务所。师管区直辖补充兵团2-4个,担任接兵、编练、送补前方野战军之责。 不久,军政部又在省设立“补充兵训练处”,直辖若干个补充兵团,亦向各县(市)之国民兵团接收壮丁,再送补前方各野战军。在紧急征兵时,则由军政部直接命令各野战军编组补充兵团(营),径到后方各师管区接兵组训。
3、征兵行政机构的建立: 师、团管区建立的同时,省府又令各级地方政府设置相应的兵役机构及县(市)政府的军事科(后改兵役科)。承办该县(市)的兵役行政,具体的征兵事务则由所属区、乡(镇)、保、甲负责执行。 因川省抗战前无征兵工作之基础,如:未办户口普查,没有按壮丁的年次及地区编制兵籍表册等。征兵工作开始,舞弊纠纷迭出,役政推行困难。为了解决纠纷,省府又在各县(市)乡(镇)设立“兵役协会”,其成员由地方公正士绅担任;并设“免缓审查委员会”、“出征军人家属优待委员会”等,协助地方各级兵役机构推行役政。 按当时《兵役法》规定,采用“常备兵制”兼“民兵制”,而国民兵制即是民兵制之具体组织。四川省在未设国民兵以前,各县(市)已有自卫总队,负责地方治安。于是军官区司令部成立以后,省府即筹组将自卫总队改为“国民兵团自卫队”,并拟改为国民兵团。 省府另设“常备队”收训应征壮丁,依各县(市)年度应征兵额设立1-6个中队,有3个中队以上者设大队,便于应征壮丁不脱产即可受初步之军事训练。此一制度因经费不继,1940年以后逐步停办。
4、征兵机构的改革 1940年,蒋介石亲自主持全国第二次兵役会议。会议检讨过去几年役政得失,作出两项决定:第一项是将兵役管区由原来的军、师、团管区*制,改为军、师管区两级制,撤消各团管区,并将原来的师管区数目增多。按人口比例重新划定师管区征兵区域,原则上暂定每个师管区的人口以不超过250万人划定辖县。因此,四川省由原来的6个师管区增加为22个师管区,各师管区直辖补充兵团2-4个。 第二项决定是,新划的师管区,除留少部分仍归军政部直接掌握外,绝大部分配属前方的各野战军,以各该配属军的副军长或后调师的师长兼任师管区司令。其壮丁的接收、训练,由各后调师组成野战补充兵团,自行担任体检、接收、编训送补。 这一改进,避免了兵役系统的补充团队干部对应征兵员的虐待、克扣等弊端。壮丁直接被野战军补充兵团接收后,享有战士待遇,较能安心服役。 第二次全国兵役会议后,除简化管区结构外,为处理办理兵役的地方基层干部积弊问题,军政部于1941年春建立全国性的兵役视察网,建立常设机构——兵役视察室,力图改进兵役弊端。当年4月、11月专门训练兵役视察员两次。总计遴选训练了兵役视察员120名,由兵役视察室加以组织掌握。视察室少将主任为官鼎良,驻各管区视察员军阶不等,自上尉到少将都有。驻各师管区视察员派出后,产生了一定效果,根据军政部兵役署《兵役月刊》公布的一年来(1942年12月起至1943年10月止)全国驻区视察员在四川省就检举出1346件之多。 这是役政的一次重大改革,一直坚持到抗战胜利。
三、征兵之体制与政策
1、征募并行 1939年,国民政府军政部颁布《管区征募志愿兵办法》,实施“征募并行”制度,理由是:“应在乡军人及爱国之志士之请,奖其志愿赴前方杀敌之热情…..”,实际是从此实行以募兵来辅助征兵的办法。四川省军官区奉到征募志愿兵的办法,初期组织了20个担架兵团,开赴前方,是为实施募兵制中具有较大规模的一次,此后即在各师、团管区发展成招募志愿兵与征兵并行的制度。
2、征兵配额 征兵配额系由军政部将全国应征兵额,按人口比例分配各省。省府及军官区按各县人口比例分配于各师、团管区。征兵后原则上由各县(市)的国民兵团体检编训后,送交师管区所属之补充兵团。
3、壮丁选拔 四川于1939年宣布征兵三平原则:即平均,按人口比例分配应征人数;平等,不分贫富贵贱;平允,除应免缓役者之外不能逃避兵役义务。并实行直接抽签法,组织当地民众集会,由当地壮丁本人亲自到会抽签决定。由于地主豪绅暗中把持,群众愤恨不平,中签者多数外逃。一至召集之期,无人应召。鉴于此种情况,全省统一改行间接抽签法,即规定适龄壮丁不亲自参加抽签,届期由所属保甲长代为抽签,中签者姓名保密,一到召集前夕,保甲长潜伏中签壮丁之家,突击抓捕入营。这种“间接抽签”办法,虽然避免了逃丁,但因抽签秘密进行,不受群众监督,更易被人操纵。
4、征属优抚 国民政府为使出征军人“安心抗战”,制定了《出征军人家属优抚条例》,四川省政府遵照此条例,决定以各县(市)历年所存之积谷,作为优待征属经费的主要来源。并对实施优待工作做了以下规定: (甲)出征军人发放一定数目的安家费及优待金(谷) 在新兵入营之际,由地方政府筹集后,一次发给征人家属。此外,在出征军人服役期间,每年三节(春节、端阳、中秋)之际,另外发给家属优待金(谷)。为免受物价波动影响,并规定以实物发放。 同时还规定:(1)凡征属应缴之积谷,予以免派;(2)缺乏劳力之征属,其田地应指定专人代耕;(3)征人子女求学,应予救济补助;(4)出征军人之婚姻,应给予保障(列入法律条文)。 (乙)实施生产优待 出征军人在抗战时期,没有实行服满现役定期复员、退伍之制度,一经入营,即成为终身职业,有去无回,其家属生活,势将日益困难。甲项所述之优待办法,由于受物价波动影响,征属中生活艰难者居多。经过舆论呼吁,四川省军官区乃咨请省政府拨出专款,设立征属工厂,使征属们能入厂工作、习艺。1939年,省政府议定筹拨法币300万元,迄至1941年筹足,一次拨付“四川省征属优待委员会”负责筹划设厂。该会乃于成都、遂宁、泸州、重庆、万县等地,设置小型工厂若干处,招收部分征属入厂工作,以为各地优属工作示范。 此外,还另行规定:“征属有优先加入其它公营或私营工厂工作之权利。” 实际上述规定并未得到贯彻执行。
四、兵役弊政与群众反抗
四川在1939年展开实施适龄壮丁抽签时,曾发生严重的社会治安问题。由于国民党军队的腐败,使人民群众多视服役为畏途,狡黠者百计逃避。袍哥势力又操纵把持地方基层征兵,以致三平原则变为“三不平”。1939年夏,四川省办理首届征兵的直接抽签,就因受到地方恶势力操纵,引起群众不满,捣毁了抽签会场,隆昌、新都等县发生了规模很大的“民变”群众包围县城,反对征兵,震动全川。改为间接抽签后,因受黑恶势力操纵,群众不满较前尤甚。 1941年以后,多丁之家逐渐减少。加之全川征兵配额过大,除年度的常征额以外,又在重大战役后,增配“紧急征兵”额。一年之中,多达四、五征,使本来很难征集的丁额,又增加新的负担。于是到处抓兵之风盛行,社会秩序更加不安。此时军政部却又再次重申“直接抽签法”之重要性,说它是贯彻兵役“三平原则”的基础制度,一定要贯彻执行。遂于1941年夏各地恢复直接抽签,仍在地方恶势力操纵下进行,又一次激起广汉、中江、金堂等县“民变”。 四川作为抗战大后方的重要基地,一再激起“民变”影响前方士气不小。重庆的国民参政会十分重视此事,组织兵役巡回视察团,分组前往“民变”各有关县,进行视察研究。最后,该团认为抗战后方的安定最为重要,建议政府暂停举办抽签。现在地方基层,普遍作好兵役宣传,并对出力协助或从中阻挠役政的两种人,采取奖惩结合的办法对待。军政部采纳这些建议,建立了一个常设机构—兵役视察室,收到一些表面效果,但仍然不能根除地方积弊。
五、四川应征服役总人数(附滇、黔两省) 四川: 四川各省应征抗战之壮丁数,各单位统计颇不一致,根据当时军政部长何应钦发表的数字,则谓抗战以来,川省的壮丁配额3193807人,实征额2578810人。何氏还说:抗战八年,全国征兵配额16641802人,实征额为14050521人。可见川省征兵无论配额与实征数额,均约占全国总额的1/5。 又根据另一资料统计,自1937年开始,各年征兵数: 1937年8月至12月为13.4万人;1938年为17.4万人;1939年为30.6万人;1940年为464千人人;1941年1月至8月为19.2万人。 以上四年征兵赴前线者共130余万人。1941年以后,全国沦陷区扩大,四川征兵额亦随之年年增加,后四年征兵不下200万人,前后征兵在300万人以上。 以上两种统计都未包括按建制出川抗战的六个集团军20余万人,四川5万青年从军人数,以及中央直属各军由前线调来四川进行整补的人数。 按四川当时人口数不过4000万,则平均14人中就有1人参加了抗日战争。 云南: 云南人民在八年抗战中,共献出自己的子弟37万余人,先后组成第60军、第58军及新3军出滇抗战,伤亡逾10万人。 贵州: 贵州自1938年起征兵至1942年5年中,总计配额为367000名,实征额为374426名,超征7426名。再加上师管区筹备处实征之58239名,拨交本身保安团实征之26611名,总计本省五年征兵实征数457278名。42年以后无考。至1945年底,贵州人口仅1045万人。
六、四川师管区与团管区名单:
1938年6月: 1、 成茂师管区(司令龙杰三,驻成都),下辖成都、茂县、绵阳3个团管区。 2、 叙泸师管区(司令周建陶,驻宜宾),下辖宜宾、泸县、资中3个团管区。 3、 渝酉师管区(司令韩文源,驻重庆),下辖巴县、涪陵、永川3个团管区,1个酉阳征兵事务所。 4、 建南师管区(司令黄汉勋,驻乐山),下辖乐山、眉山、邛崃3个团管区。 5、 夔绥师管区(司令汪杰,驻万县),下辖万县、大竹、巴中3个团管区。 6、 川北师管区(司令苏陨,驻遂宁),下辖遂宁、南充、剑阁3个团管区。 师管区司令部驻在地的团管区业务由师管区兼办。
1940年役政改革后: 四川省由原来6个师管区增加为22个师管区: 有成茂、渝江、叙南、荣威、嘉峨、涪酉、永荣、隆富、万忠、夔巫、资简、乐安、潼蓬、遂武、邛大、通南、顺营、剑平、达梁、绵广、泸永等师管区。
参考书目: 《无川不成军》万金裕(抗战期间曾任兵役机关幕僚和团管区司令) 《四川民众与八年抗战》金振声(曾任四川省永川师管区司令) 《三迤黎庶拯危难-抗战中的云南民众》邹硕儒(时为国民党云南省党部总干事) 《贵州民众对抗战的支援》宋洪宪(现任中共贵州省委党校校报编辑室主任)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