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抗战前国民政府经济备战的军事价值初探
  • 美军虐杀中国人民志愿军战俘内幕
  • 溥仪被引渡回国的真相
  • 外蒙古独立的过程
  •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组图]
  • 日本女间谍谋刺蒋介石的始末
  • 英军惨遭志愿军痛击的三次战役
  • 民国历届政府反对分裂、维护对西藏主权的斗争
  •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
  • 八路军武器制造之谜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考古 >>历史文化

    清末练兵<%=id%>

    练兵处是清末新军编练的领导机关,在清末新军编练、促使中国 陆军近代化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1901年9月,清廷下达编练新军的谕令,全国新军编练正式开始。 然而,各省除了直隶总督袁世凯、湖广总督张之洞外,其他督抚对朝 廷谕旨或敷衍塞责,或应付了事,所编练的新军,或由绿营、防军、 练军改头换面,或临时募集以充其数,致使“新军”领导不一,训练 不力,装备不齐,五花八门,与清廷改革武备,创立新的国防力量的 目的格格不入。于是,清政府于1903年12月4日设立了练兵处,“于京 师特设总汇之处,随时考查督练,以期整齐,而重戎政。着派庆亲王 奕总理练兵事务,袁世凯近在北洋,着派充会办练兵大臣,并着铁 良襄同办理。”
     
      练兵处是督练新军的国家机关,以庆亲王奕为总理,但奕昏 庸不知兵,实际主持人为袁世凯。练兵处设军政司、军令司、军学司 三个部门,每司设正副使各一人。军政司负责“考查官兵,筹备军需”, 下设考功、搜讨、粮饷、医务、法律、器械等科。军令司负责“运筹 机宜,筹划防守,赞佐本处出纳号令及用兵机密事务”,下设运筹、 向导、测绘、储材等4科。军学司负责“训练各军操法、整饬武备学校、 订期选员、呈请分派各处、校阅队伍、考试学堂等事”,下设编译、 训练、教育、水师等4科。由此可见,练兵处的职权是非常广泛的,凡 新军章制操法、将领奖惩升迁、军官培养、派员留学、枪炮*、后 勤马匹等无所不包。练兵处既是新军编练的最高领导机关,又是新军 编练的督察机关。
     
      练兵处从1903年12月设立到1906年11月合并到陆军部,共存在三 年时间。然而这短短的三年,却是新军编练成效最显著、发展最快的 时期,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统一了全国新军的营制饷章。为改变新军编练中的混乱状 态,练兵处成立伊始,就参照西方营制,结合中国实际,开始制定新 军营制饷章的工作。1904年9月12日,练兵处会同兵部,将制订的新军 营制饷章上奏清廷批准。该营制饷章是中国陆军近代化的重要军事文 献,它将新军训练中的一切,从招募、训练、立军、分军、征调、奖 惩到武器、运输、营舍、卫生等条理化、制度化、法律化,是一部庞 大的军事法典。从此,各省新军编练即以此为蓝本,新军编练走向统 一和正规。
     
      (二)统一了各类陆军学堂章制,拟定了派遣陆军留学办法。练 兵处拟定的陆军学堂共分四等,即陆军小学堂、陆军中学堂、陆军兵 官学堂、陆军大学堂。陆军小学堂为武备之根本,在京师、各省、八 旗各驻防地设立,学制三年,开设课程为语文、历史、地理、数学等 一般课程和军事学的初步常识,实习课和体育课在整个教学计划中占 有很大比重。陆军小学堂、陆军中学堂、陆军兵官学堂、陆军大学堂
    四等学校为正课学堂,学制为7—10年。为快速培养军官,以应一时之 需,还拟开设速成陆军学堂和速成师范学堂。学制2年。为广开培养军 官渠道,练兵处还拟定了《选派陆军学生游学章程》,规范了留学军 事学生的派遣。章程规定:选派学生分年派往,以四班为一轮,每年 选送一班,每班一百名;陆军留学生一律官费,学生学费“由练兵处 筹五成,余五成由各省旗筹备”;学生学成归国,经练兵处考核,成 绩优秀者,授予守备、千总等军职。
     
      (三)制定了新军军官制度和军衔制度。新军官制军衔分三等九 级。上等军官第一级为都统,秩视提督,阶从一品;第二级为副都统, 秩视总兵,阶正二品;第*为协都统,秩视副将,阶从二品。中等 军官第一级为正参领,秩视参将,阶正三品;第二级为副参领,秩视 游击,阶从三品;第*为协参领,秩视都司,阶正四品。下等军官 第一级为正军校,秩视守备,阶正五品;第二级为副军校,秩视千总, 阶正六品;第*为协军校,秩视把总,阶正七品。新军官职军衔提 高了新军军官的社会地位,使其与对应的文官相等,这是清政府观念 的一大变化。
     
      (四)规划了新军发展的长远目标,练就了清末新军的主体。 1904年9月12日,练兵处颁发的《新定陆军学堂办法》中首次提出“中 国常备兵额,约需三十六镇始足分布。”两年后清廷下旨,限令10年内编练成36镇新军。1907年8月29日,陆军部将成军36镇的规划提前到 1912年,并将指标分配到各省区,限年编成。到1906年11月,练兵处 合并到陆军部前,已练成新军9镇4混成协,清末新军的主体在这一时 期基本练成。
     
      (五)组织了规模巨大的新军河间、彰德会操。1905、1906年, 练兵处调动数万名新军先后在直隶河间、河南彰德进行了两次规模巨 大的军事演习,即会操。这两次会操展示了清末军事改革新军编练的 成就,在中国军事史上是空前的。参加河间会操的为清一色的北洋新 军,参战部队为二镇四混成协共45002人。彰德会操是南北新军联合举 行军事大演习,袁世凯的北洋新军组成北军,湖北新军和河南新军组 成南军,南北两军总兵力为两镇两混成协,33958人。河间、彰德会操 是近代化的军事演习,会操的成功说明练兵处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