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概壮山河 风雨招英魂
代序
在中国战场、在中国的天空,于 60 多年曾前演绎出一场天地烈、泣鬼魂的惨烈空战。中国空军将士的浴血奋战,给了嚣张的日本法西斯侵略者以当头一棒!织就了一首气概壮山河、风雨招英魂的壮美的英雄史诗……
前言
自抗战以来,空中形势急转直下,至淞沪会战后,中国空军的飞机几乎耗尽,战力几乎归零。虽然中国空军提前向欧美订购了 363 架战机,无奈直到 1938 年的 4 月仅运进 85 架!根本无法满足战事的需要。
1937 年 10 月下旬,应中国政府的紧急请求,苏联开始向中国提供军援,并派遣志愿航空队参加中国抗战。首批苏联志愿航空队 254 人(即以基达林斯基指挥的轰炸机大队和以库尔丘莫夫指挥的战斗机大队)抵华。此后,兵力不断得到扩充,最多时达到战斗机、轰炸机各四个大队之规模。到 1938 年 2 月止,苏联售与中国的飞机为 232 架,其中“伊系列”战斗机 156 架,“斯勃”型轻轰炸机 62 架,“特勃-3”型重轰炸机 6 架,教练机 8 架。苏联政府的援助对中国空军来说,可谓雪中送炭。得到及时援助的中国空军实力逐渐增长,至 38 年 2 月,我空军共有新旧作战飞机 390 架。其中战斗机 230 架,轰炸机 160 架。
武汉,1938 年苏联空军志愿队在汉口飞机场
伊-16 型战斗机飞行员在作战前交代
斯勃-2 轰炸机在靠外力启动
其中战斗机大多为苏制伊-15 和伊-16 式。伊-15 系双翼飞机,转弯半径小,机动灵活,但速度较慢一些。伊-16 是当时较为先进的单翼飞机,虽航速快,但机动性稍逊。通常两种战斗机取长补短、配合作战 。常常是伊-15 与敌机缠斗,伊-16 则通过俯冲,高速追歼。自从中苏空军联袂作战以后,士气高涨,而日本飞机损失剧增,致使日航空队基地被迫后撤 500 公里。
伊-153 战斗机挂油箱启动
伊-16 战斗机在苏联志愿航空队中
武汉,1938 年苏联空军志愿队的飞行员们
1938 年 3 月,为充分发挥空军的威力,配合陆军作战,中国空军决定在南昌设第 1 路司令部,协同第 3、第 5 战区作战;在广州设第 2 路司令部,协同第 4 战区作战;在西安设第 3 路司令部,协同湖北、四川以北地区的中国军队作战。张廷孟、刘牧群、田曦三人则分任各路司令。调整后的中国空军结构更加合理、实力更加精干。不久,中苏两国空军勇士在武汉上空并肩作战,给予日本空中强盗以迎头痛击,打了好几个漂亮仗,这就是我抗战史上著名的“武汉大空战”。
我国腹地武汉,战略位置险要。抗战初期,国民政府虽宣布迁都重庆,但行政机关和军事统帅部门仍然驻扎在那里,成为我*、军事指挥中心和抗战物资集散地。在 1939 年之前,武汉实际上是当时中国军政和经济的中心。
1937 年 12 月 13 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在武昌拟定了“军事委员会第三期作战计划”,作出了“以确保武汉核心、持久抗战、争取最后胜利为目的。应以各战区为外廊,发动广大游击战,同时新构筑强韧阵地于湘东、鄂西、皖西、豫西各山地,配置新锐兵力,待敌深入,在新阵地与之决战” 的战略决策。
为确保武汉大会战的顺利进行,在南京沦陷前后,中国军事当局就已将空军主力主动后撤到汉口、武昌一线,并在苏联政府的援助下,开始对飞行人员进行新引进苏式飞机的飞行培训。
武汉的空战中苏联志愿航空大队之一部
而日寇军事统帅在占领南京之后得意忘形,竟狂妄地认为:只要攻占武汉,控制了中原大地,似乎就能让中国屈服。所以早在 1937 年的 9 月中旬,在调集主力向徐州进攻的同时,日本海军航空本部就秘密策划了从空中进袭武汉三镇的详尽作战计划。企图通过对武汉的空中袭击,摧毁我军作战指挥体系、军事生产基地和空军机场等,达到瘫痪中国军队交通运输的目的,为下一步从地面大举进攻武汉创造条件。9 月 24 日,日本海军木更津航空队的 14 架 96 式陆上攻击机(可译为三菱工厂制造的海军 96 式中型轰炸机,设计代号 G3M)首次空袭了武汉。当天敌机的飞行高度为 2,000 米,并投下大量炸弹。26 日,上海的《字林西报》根据路透社记者从汉口发来的专电,曾作过如下生动报道:
96 陆攻 G3M 轰炸机地面俯视图
96 陆攻轰炸机起飞
“……第一次空袭就把(武汉的)五井庙一带变成了陈尸场,……这个地区的街道只有 6 英尺宽,路边破旧的棚屋已经坍塌,就像撒在地上的一堆纸牌。居民和路人都被活埋在里面,救护组把到处乱摊着的尸体集中成堆。更为可怕的是,砖石下面有时伸出一只手或一只脚,在无力地摆动着。但由于这些砖石很重,没有适当的工具是无法搬动他(它)们的。……记者在街道拐角处仅仅站了 10 分钟,就看到抬过去 120 多具伤残的躯体。有的人还在可怕地呻吟着,有的人已经断气。最令人不忍心看的是担架上的死婴。已死的和快死的混在一起。大多数受伤者的伤口流着血,一丝不挂。……儿童的死亡数量非常大,大概是因为轰炸时他们多数都待在房子里……”。
而五井庙原是武汉人口密集的平民区,这里不仅没有任何军队驻扎,而且远离兵工厂。
在这次空袭中,汉口被炸死 51 人,在医院里又死去 22 人、重伤 194 人、轻伤 270 人;在汉阳被炸死 129 人,重伤 156 人、轻伤 194 人;在武昌被炸死 2 人、炸伤 1 人。武汉三镇总共死伤 1,019 人(这个统计数字仅限于空袭后第二天的数据,还未包括仍然活埋在建筑物下的受难者)。
1938 年,汉口大批房屋被日军炸成废墟
1938 年,汉口市政府被日军炸毁
由于当时中国空军之主力正在江浙一带作战,所以武汉市的空防力量相当薄弱,于是造成了武汉在日本海军航空兵连续数月的空袭中遭受到重大的损失。
1937 年 9 月 21 日,中国空军主力第四大队将剩余飞机统统移交给第五大队,而四大队原班人马急赴兰州接收刚刚转场运入境内的苏联飞机。1938 年初,装备了新飞机的四大队开始布防于武汉周边。同时,苏联志愿航空队也陆续进驻南昌和武汉附近机场,使武汉的防空力量大为增强。 其后发生在 1938 年间的武汉大空战,应是中国抗日战争史上最著名的重要空中战役之一,其中最有名的三次空战分别发生在 2 月 18 日、4 月 29 日 和 5 月 31 日。
武汉空战中的中国飞行员们
二一八空战
话说 1938 年的 1 月 4 日,日海军第一联合航空队的 23 架攻击机,在第二联合航空队 13 架战斗机的掩护下大举进袭武汉地区,中、苏飞行员并肩起飞迎战,结果宋恩儒中尉、张若翼少尉和苏联飞行员科路白不幸殉职。
同年 2 月 18 日,武汉地区晴空少云,江面风平浪静。日本海军轰炸机 12 架,在 26 架新型九六式战斗机的掩护下,分别从南京、芜湖两地机场起飞,在安徽和江西交界处交会后,组成一支 38 架的大编队,沿着长江向武汉一路奔袭而来(据笔者考证,国内文献另有一种说法是:日本海军第一联合航空队出动 15 架攻击机;第二联合航空队出动 11 架战斗机掩护 12 架轰炸机空袭了武汉……)。
96 舰战战斗机准备起飞
下午一时许,驻守在汉口的中国空军第四大队接报后,大队长李桂丹急令下属第 21、22 和 23 三个中队,即刻起飞迎战。第 22 飞行队(队长刘志汉)的 11 架伊-15 式双翼战斗机和第 21 飞行队(队长董明德)的 10 架伊-16 式单翼战斗机,在李桂丹大队长的亲自率领下勇敢升空迎战。与之同时,驻守在孝感机场的第 23 飞行队(队长吕基淳)的 8 架伊-15 战斗机也同时起飞进入武汉上空配合作战。
李桂丹,空军第四大队大队长 第 23 飞行队队长吕基淳
这里值得强调的是,中国空军第 4 大队组建于 1936 年 10 月,原驻周家口机场,次年 8 月 14 日,在原大队长高志航率领下赴华东抗日前线。同日,该大队在杭州与日机首次交锋,一举赢得 6 比 0 的光辉战绩。此后,第 4 大队又连续击落几十架日机。但不幸的是,11 月 21 日那天,当高大队长正准备率队紧急起飞迎敌时,一群日军飞机突然抢先飞临机场上空。一炸弹片穿进高志航的身躯,高大队长当场英勇献身。高牺牲后,李桂丹接替了大队长的职务,并将第 4 大队更名为“志航大队”,立志要讨回血债。
再让我们回过头来说说空中的情况:负责掩护的第 21 飞行队首先在汉口机场的西北方与敌人的 10 架飞机遭遇,并立即投入战斗,进入高度约 4,000 米。随后,第 22、23 飞行队也在武汉上空与敌展开了激烈的空战。这是一场机群对机群的大规模对峙,双方数十架飞机恶战在武汉三镇上空。高度从 5,000 米到几百米,上下翻飞,相互缠斗,场面蔚为壮观。
这次恶战大约进行了 12 分钟,我军以击落敌机 11 架,己方仅损失 5 架的代价大获全胜。敌空袭编队指挥官金子隆司饮弹坠机身亡,然我方大队长李桂丹上尉、飞行中队长吕基淳上尉、飞行员巴清正少尉、王怡少尉和李鹏翔中尉等 5 人均为国光荣捐躯。飞行员张光明的座机被击中 29 处,自己身负重伤,但仍顽强地坚持驾机返回机场。
巴清正,空军第四大队第 22 队队员
此次空战,被我击落之敌机坠落地点分别如下:
由飞行员刘忠武击落的 1 架敌机坠落于汉口附近;赵茂生击落的 1 架敌机坠落于汉口和青山之间;信寿撰击落的 1 架敌机坠落于黄陂和汉口之间;杨孤帆击落的 1 架敌机坠落于东湖附近;柳哲生击落的 1 架敌机坠落于汉口西北 5-6 公里处;董明德、刘宗武、杨孤帆和柳哲生合作击落的 1 架敌机坠毁于仓子埠附近;马汝何击落的 1 架敌机坠落于汉口西北的黄花劳附近;刘志汉击落的 1 架敌机坠落于汉口西北 10 余公里处的戴家山附近的水塘里;张明生击落的 1 架敌机坠落于汉口北段;吴鼎臣击落的 1 架敌机坠落于汉口西北约 15 公里处。此外,我高炮部队还击落敌轰炸机 1 架,其坠落于东湖后面。
二.一八武汉大空战取得 11 比 5 的战绩,是自首都南京失守以后,中国空军在空战中取得的第一次一边倒的伟大胜利。胜利的喜讯迅速传遍武汉三镇的大街小巷,百万军民无不欢呼雀跃。21 日,武汉各界举行万人集会和游行,以“庆祝空捷,追悼国殇”。这次空中大捷极大地鼓舞了军心和民心,也更加激励了广大军民高涨的抗战热情。
2 月 20 日,中国*党在武汉创办的唯一一张机关报——《新华日报》专门发表了题为“庆祝空军胜利”的短评,该短评指出:
“前日敌机侵袭武汉,我国空军,奋勇迎战,把敌机打落 11 架,这不仅是武汉防空的一大胜利,同时也是中国整个军事上的一个伟大胜利。这个事实表明中国军民抗战到底的勇气和牺牲决心,也是以劣势的军事技术战胜敌人优势武力的信号”。
同日下午,武汉各团体纷纷发起祝捷大会,并公祭殉职的五位空战英雄。……蒋介石及夫人宋美龄在当天送达的挽联上写道:
武汉踞天下之中,歼敌太空,百万军民仰战绩; 滂沱挥同胞之泪,丧我良士,九霄风雨招英魂。
中国*党中央委员会以及第 18 集团军代表周恩来、陈绍禹、秦邦宪、董必武、叶剑英、罗炳辉等人也送挽联一幅,上面写道:
为五千年祖国英勇牺牲,功名不朽; 有四百兆同胞艰辛奋斗,胜利可期。
1938 年 2 月,周恩来、郭沫基和三厅部分工作人员在武汉的合影
这些激昂文字表达了我党对献身抗日的空军英烈的无限崇敬和悼念之情。
此外,会场内还摆放着我党领袖毛泽东及第 18 集团军司令朱德、副司令彭德怀和西北各界妇女救国联合会驻汉口代表邓颖超以及孟庆树等个人送来的花圈。
21 日,新华日报还刊登了题为“向空中英雄致敬”的两封致敬书。它们是八路军武汉办事处和邓颖超等我党领导人投书的。
一时间群情激昂,全国民众争相传议,“气氛相当热烈”。
四二九大空战
日本天皇的诞辰之日,又叫“天长节”,它定于每年的 4 月 29 日。
日本海军为了向天皇老子献媚,急忙调来海军“左世保”第 2 航空队,计划于“天长节”当天对武汉再次实施空袭。4 月 20 日,日本 1 架双座侦察机在湖北孝感上空侦察时被我击落,在摔死的日军飞行员身上搜到 1 本笔记本,上面记录了这一重要情报,这使中国空军能够提前做好迎战准备。我方决定将主要兵力事先部署在武汉周围,以较优势之兵力给对方一个措手不及,来个瓮中捉鳖,但日军并不知晓这些情况。与此同时,苏联援华志愿飞行队也秘密转场至孝感机场附近,待机行事。
29 日午后 2 时 30 分,由日本海军第 2 联合航空队小园少佐率领的 27 架(笔者注;据日本战史出版物记载应为 28 架,国内一些权威文献也有 18 架之说的)96 式舰战(可译为三菱 96 式舰载战斗机,代号 A5M)和由棚町少佐带队的 18 架(国内文献也有 24 架甚至 27 架之说,很可能系误传)“96 式陆攻”轰炸机,合计数十架敌机气势汹汹地沿长江一路进发、向我武汉猛扑而来,企图轰炸我空军基地和汉阳兵工厂。我空军第三大队、第四大队(大队长毛瀛初)和第五大队(大队长董明德)从汉口王家墩机场派出 19 架伊-15 式战斗机,加上从南昌赶来的苏联志愿飞行队的 45 架战斗机,合计 64 架,旋即进入迎战势态。
96 陆攻 G3M 轰炸机飞行前地面维护
我方的战术分工是:以速度相对较大的伊-16 式战斗机用于保卫城市上空,主要任务是消灭入侵之敌轰炸机;而机动性相对较强的伊-15 则巡徊在武汉东北郊上空,主要任务是对付掩护敌轰炸机的战斗机。
2 时 45 分,敌 96 式战斗机抢先窜入武昌空域,在 3,000 米之下的武汉三镇,300 万军民不顾自身安危,纷纷上街,“引颈东望我机群迎战的空域”,以示声援与关注。入侵之敌当即遭到我军四大队空中健儿的迎头痛击。
武汉市民仰头观看空战的情形
而由棚町少佐指挥的 18 架 96 式轰炸机,在 9 架 96 式战斗机的直接掩护下,猖狂窜至汉阳上空准备投弹。但见我地面高炮火力凶猛,故在仓促投弹后立即调头逃窜。此刻,正撞上守候在孝感至黄冈一线的苏联飞行队,后者逐与随轰炸机群一起逃窜之日本战斗机展开了激战。不久,中国空军第三、第五大队也及时杀到,将敌空中编队团团包围。
96 陆攻轰炸机编队
这场鏖战持续了将近半个小时,我方共计击落敌机 21 架,其中轰炸机 10 架,战斗机 11 架。
这些敌机分别坠毁在孝感、黄冈、梁子湖、东湖、徐家棚、青山、段家店、椹家矶(第一个字实应该是:言字旁加一个甚字)、洪山、武昌东郊、纸坊、豹子邂(最后一字应该是:三点水加一个解字)、汉口和长江沿岸。日寇飞行员被毙 50 余人!2 人跳伞后被我军生俘。此役,我军损失战斗机 12 架,伤亡 5 人。
在四二九空战中,我国空军健儿表现最为英勇的飞行员叫陈怀民。
年仅 21 岁的陈怀民驾驶着刚刚从兰州接收来的伊-16 战斗机,如同一把尖刀,直捣敌战斗机群所谓的“立体阵地”之中央,凭着一腔热血,左拼右杀,不到五分钟,就击落一架敌机。
他的大无畏精神,立即引起了鬼子们的注意。一时间,他那架墨绿色的战机马上成为日本战斗机的众矢之的,马上就有五架 96 式战斗机蜂涌而上,令其陷入重围。
突然间,敌人 7.7 毫米机关枪弹击碎了他的座舱和尾翼,而他负伤的胸口也顿时血流如注。弃机跳伞也许可以保全性命,但他不愿就这样离开苦斗中的战友,他决心与敌人拼搏到底。
油门杆被他血迹斑斑的巨手推向最前位置,伊-16 如同一头被激怒了的雄狮,径直向其中一架敌机猛扑过去。忽听轰然一声巨响,年轻的陈怀民怀着民族的义愤,肉弹成仁,与敌寇同归于尽。一时间,龟蛇山麓为之动容,滔滔扬子江为之恫哭!
然而就在半年前,当日军出动 300 余架飞机大举空袭南京时, 陈怀民曾驾驶 2405 号“霍克Ⅲ”型飞机,协同战友们一起与敌搏斗,结果我机共击落敌机 1 架,击伤 4 架。但在战斗行将结束前,陈怀民被 4 架日机团团包围,在奋勇冲杀过程中,他的油箱被敌机击中起火,于是不得不迫降长江,导致鼻梁骨骨折。伤愈后,母亲劝他先把婚结了、以传继家属香火。但陈怀民怕结婚后增加心理负担,影响作战,还是违拗了母亲的心愿,早早归队驾机重返蓝天。
霍克Ⅲ 型战斗机,抗日初期中国空军主力战机
2 月 18 日,日机偷袭武汉,陈怀民随队长吕基淳由孝感飞赴武汉应战,座机被敌击中,不得已跳伞落地,腿部负伤。4 月 10 日,他驾机飞台儿庄执行低空侦察任务,在返航途中遭遇日机,孤军奋战,驾驶自己的座机撞毁一架日机,自己再次跳伞成功。几次死里逃生的作战经历,不仅没有使陈怀民胆怯,反而更锻炼了他倔强善战的性格。……
笔者于 16 年前,曾满怀敬意、面对面地采访过烈士的后裔陈忠教授。从而了解到一些先前不为人知的情况:
当时的航空委员会,曾特地派出五名代表前往位于汉口市前花楼笃安里 10 号的烈士家中进行抚慰。烈士之父陈之祥先生为有这样英勇的儿子而自豪,他慷慨陈词曰:
“怀民之死,颇得其所,惜其为国,尽力太少。”
烈士之慈母,则每日以泪洗面,夜夜扶门而盼儿归。烈士牺牲的那一天,母亲特地买好四只儿子最喜欢吃的柑橘等他回来,不想母子却竟成永诀!
陈怀民撞机后曾经翻身出舱准备跳下,却不料伞衣被烈火燃着,身子自 3,000 米坠落,直插江心……许多百姓闻讯后坚持在江中反复打捞多时,直到 6 月初,遗体才从淤泥里浮出。人们从他的飞行服里找到一块怀表和烈士生前留着准备交给母亲作为日用开销的一枚大洋。
陈怀民烈士
陈怀民的母亲用儿子遗留下的降落伞,缝制了一条被单,始终带在身边,欲教子孙永志不忘。
据说,祖籍山东的陈怀民少尉在其二年的飞行作战生涯中,曾经先后击落 3 架、击伤 4 架敌机。他至少二次受伤迫降,有一次跳伞后被树枝挂住,造成重伤,眼球也差一点掉出来。但他事后对人说:
“打仗就不能怕死,我上了天就没有想到要回来,否则,作战中就会挫伤自己的意志。”
被陈怀民烈士撞死的日本二等飞行兵叫高桥宪一,从他的口袋里发现一封来自他家乡的书信,这是他年轻的爱妻美惠子充满厌战情绪的家书。信中充满了一个独守空门的女人凄凉、孤独的心情和对丈夫的绵绵缱绻之情。
烈士陈怀民的胞妹陈难(空战前原名陈天乐)据此含泪于 5 月 31 日给报界写了一封“致美惠子的信”。信中以活生生的事实,严正控诉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滔天罪行。并以中国人民宽大的心胸,对美惠子寄予了无限的同情。不久,香港《读者文摘》把美惠子和陈难的信一并刊出,并促成她们互相建立起通信联系。一时间,这两位妇人的通信内容牵动了亿万民众的心。武汉各报很快相继刊登,并被我战时电台译成多种语言,向全球进行广播。此举成为战时的一段佳话,它演绎出一则中日人民共同声讨法西斯罪恶的生动故事,并引起日本军方的极大恐慌。
陈难与哥哥陈怀民烈士
在美惠子给其丈夫高桥宪一的信中曾这样写道:
“……做了飞行士的妻子,总是过着孤凄的日子。所以我时而快乐,时而悲痛,内心深处尽是在哀泣着。……家里的人无限挂念着你。因为如此,所以希望你好好保重身体。光是(想)死并不是名誉的事(作者注:因为高桥一度想到过*)。我是乞求着你十分小心地去尽你的职务……。”
在陈难给美惠子的长信中有这样一段感人肺腑的话:
“……正如你信上所说,‘想到已经有许多人是无故的牺牲,不再回到这个世界上来……高桥也无故地牺牲了’。受了贵国军阀的欺骗,无故地来侵略中国,战死了。这些在你们是没有代价、没有光荣;而不仅有痛苦的牺牲。这在活着的你是会加倍地伤心啊!这种伤心纵有千万人来安慰你,但怎能安慰着你的心呢?这将成为你和贵国一般与你同命运的女人的永远不能磨灭的创伤……我是厌恶战争的,但我们中国为抵抗暴力而战,这种战争,是维护正义和人道的战争,是值得歌颂的战争。这意义完全和贵国不同。如果贵国军阀对于中国的残暴行为和强占中国领土的野心一天不停止,我们每一个中国人,不分男女老少都将参加到更猛烈、更强化的斗争中去。即使粉身碎骨,也决不至于有一丝一毫的怨恨,也绝没有一个人会屈服……
我家里的父母和大哥都非常深切地关怀你,如同关怀他们自己的孩子一般,不带一点怨恨。我盼望有一天,让我们的手互相友爱地握着,心和心相印着,沉浸在新鲜的年轻人的热情里。我们有理由可以为这个信念而努力……祝你为全世界的和平而奋斗。……”
武汉市江岸区陈怀民路
此次大空战,是自抗战以来,中、苏空军联合作战,并在空战中击落敌机架数最多的一次战斗。次日,冯玉祥将军赋诗一首以纪念此次空战。他在诗的后半部分这样写道:
“……尚有飞将因机伤,猛冲敌机同落地, 前生承认同归于尽,壮烈牺牲神鬼气。 合计打落 21 架,残敌零星狼狈去。 万众欢腾大拍掌,庆我二次大胜利。 青年空军诸将士,赤胆神威真无比。 气概壮山河,百战皆胜利。”
同日,我党《新华日报》在武汉再次发表短评,文章中说道:
“……全国的民众,应向英勇的空军将士致崇高的敬礼!我们飞将军的奋勇建功,消灭了许多敌机,鼓励了前后方的军民,更坚定抗战的信心,使第二期抗战能够更顺利地发展。同时,我们更应为英勇牺牲的将士默哀。今天我们应以庆祝“2.18”空军大捷的热烈,来庆祝这个空前的空战大捷,应用更多的力量,来救济遭敌机狂炸的同胞。而当局和民众,更应协力改善防空设备,保障民众的安全。”
武汉 1938 年 5 月 1 日,武汉各界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要求全民抗战
五卅一空战
1938 年 5 月 31 日,发生了武汉大空战三大战役中的最后一次大规模空中战斗。
是日上午,日本海军第 12 航空队又派出 36 架战斗机,掩护着 18 架“96 陆攻”轰炸机,向武汉三镇发动了再次袭击。
由于我军再次事先洞察到敌寇之动向,所以早已调集中、苏空军守伏在武汉周边空域。当天凌晨,驻南昌的号称“正义之剑”的苏联志愿飞行队,事先将 21 架伊-15 和 10 架伊-16 型战斗机、以超低空高度转场至武汉地区。待敌机临近时,即行起飞并抢先爬升到 1,500 米高度,担负起打击敌战斗机的任务;而中国空军第三大队、则派出 4 架伊-15;四大队派出 8 架伊-15 以及 6 架伊-16 战斗机,盘旋在 2,400 米高度,构成了立体纵深的空战态势,专职掩护苏联飞行队的行动,同时又负责打掉敌人的轰炸机。
中午 12 时左右,敌大型编队窜入武汉空防警戒区,也许已察觉到我方有所准备,所以立即大转弯向东飞去,且战且退。然而为时已晚,我伏击编队当即奋勇追击。苏联飞行员金加耶夫第一个取得战绩,将一架敌机击落。飞行员古匹科则在子弹打完以后,向一架敌机猛冲过去,抱定杀身成仁之志,欲以自己飞旋的螺旋桨去撞击敌机,结果成功地将一架敌机的机翼切断,敌机打着圈子一头栽到地面。而古匹科却以高超的技术操纵负伤的飞机安然返回。古匹科因为在中国战场先后击落过 7 架敌机,所以后来被苏联政府授予苏联英雄的光荣称号。……
当战斗结束时,中、苏混合编队总共击落敌机 14 架,它们分别坠落于聂口、横店和董家湖一带(注:其中的聂字应带三点水偏旁)。而我方仅损失2架(而且其中的一架是因机械故障造成失速才坠落的)。
武汉保卫战中立下赫战功的我国空军
“与碧流长空,共垂不朽”
庆祝武汉空战大捷之游行
武汉地区的三次大空战,我方分别以 11 比 5、21 比 12、和 14 比 2 的“战绩比”赢得了一边倒的胜利。不可不谓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从而成为自抗战以来,在中国上空战果最为丰硕的一场空中战役。三战三捷的武汉大空战,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战斗志。
6 月 1 日,我党借《新华日报》一角,呼吁发起全国性的航空救国(购机)募捐活动,并要求优秀青年踊跃加入空军,“以(实际行动)回答暴敌狂炸”。
1938 年 7 月,为保卫武汉,妇女献金的场景
武汉儿童在宣传献金救国
6 月 5 日上午,在汉口市总商会礼堂,为武汉大空战中牺牲的四位飞行员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
中共中央代表陈绍禹、周恩来、博古等亲临会场,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驻汉办事处献上花圈和写着“义薄云天”的横幅, 挽联上写的是“捐躯报国”4 个大字。此外,朱德、彭德怀等党中央代表也敬献了花圈。
1938 年,周恩来彭德怀叶剑英与郭沫若在武汉火车站留影
蒋介石手书的大幅挽联悬挂在礼堂两边。挽联上分别写道:
“搏斗太空,非成功即成仁,无负十年教训; 生死常事,唯为国不为己,永怀万古云霄”。
国民党大员于右任、孔祥熙、何应钦、陈诚、白崇禧、李济琛等人均摆放了自己的挽联。
会后,继续举行了各自的家祭,各路党政军代表及学校、民众团体纷纷前往致祭。肃穆而隆重的吊丧活动一直进行到下午 5 时以后,参加者不下两万人。蒋介石曾在活动结束前前往会场致哀、鞠躬行礼。
如果要对武汉大空战作一个最好的总结,不妨借用 6 月 28 日发表在我党主办的《新华日报》上的短评中的一段话:
“自战事中心转移至长江以来,我英勇空军成了阻止敌舰西犯、保卫大武汉的主要力量。”……“我飞将军英勇的战斗意志和可歌可泣的牺牲精神,正可以与碧流长空,共垂不朽!”……“全国同胞应向殉国的飞将军与整个空军表示最大的敬礼!并且学习空军英雄们的精神,去参加他们贡献了自己生命的事业,用我们的血肉结成保卫大武汉的长城。”
后记
此次空战后,中国空军为阻止日军沿长江进犯上游,故积极出动飞机轰炸江中之敌舰及芜湖、安庆等日军前进机场。仅 6 月份一个月内,中、苏两国空军就一共炸沉日军各种舰船 30 余艘、炸毁地面敌机 20 余架。7 月 8 日,中、苏空军连续五次联手轰炸了芜湖、安庆等地敌军前进机场以及长江中的敌舰,共炸毁地面敌机 20 余架、重创敌舰 10 余艘。
日军为了报复,仍不断对武汉进行空袭。7 月 12 日,日军派出飞机 67 架空袭武汉,投下炸弹 100 多颗,炸死炸伤我军民 600 多人!7 月 16 日,日军飞机 42 架再次空袭武汉,由于情报的迟到,造成中国空军仓促起飞应战,故只有 4 架战斗机升空,直接在机场上空与日机展开激战。战斗中共击落日机 1 架,自己也损失 1 架。等到后继机队赶到,敌机早已逃之夭夭。
同年 8 月份,中、苏空军继续轰炸九江、安庆等地长江中的日舰,先后炸沉 9 艘、炸伤 23 艘。由于作战中的损耗,中国空军实力锐减。为保存实力,减少损失,驻扎在武汉地区的中、苏空军部队在敌机大群来袭时,采取了避警疏散的方法,这也是过去教科书上常常写到的所谓“消极抵抗、驾机逃命”的说法,其实今天看来还是有其商榷的余地。
不久,苏联志愿飞行队也转移至衡阳一线。10 月 12 日,日军占领战略要地信阳,斩断了平汉铁路,使武汉受到严重威胁。10 月 24 日,蒋介石下令放弃武汉,10 月 25 日,武汉全面沦陷。
武汉在 1938 年 10 月被放弃前,街上站满了抗战鼓动者和士兵
10 月 24 日,也就在武汉失守的前一天。大约下午 2 时许,担负长江两岸炮台要塞*供给和长江巡防任务的中山舰,正由金口赤矶山开往汉口,突遭 6 架从江北窜来的日机袭击。舰长萨师俊当即下令还击,共击落敌机 4 架(?),但仍无法阻止敌人的疯狂进攻,于是造成一代名舰沉没江中的大耻。
1938 年秋,一代名舰中山舰在金口遭敌重创沉没
此后的中、日空战,逐渐移向南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