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外交部成立时只有130多名外交官、首批国书盖有国玺印记、1954年中国代表参加日内瓦会议时所穿衣服为黑色、1949年从西柏坡运送外事文件用的是木箱……昨天,在外交部档案馆主办的《建国初期的外交部》档案史料展上,一批烙印着新中国外交部成立史深深印迹的珍贵物品,让每一位参观者动容。
成立初仅有百余外交官
外交部长李肇星昨天参加展览开幕仪式时说,55年前的11月8日,周恩来总理兼外长与137位工作人员在北京外交部街的一幢3层小楼里召开外交部成立大会,开启了新中国通过外交手段来捍卫人民新生政权的艰苦历程。
盖有国玺印记国书首次面世
在100平方米左右的展厅里,存放在玻璃展柜中的一份颜色微红、长约一米的文件特别显眼,文件的右侧有两个红色的繁体大字“国书”。
档案馆编辑研究处李星处长告诉记者,这是1950年由我国首任驻瑞典大使耿飙呈递给瑞典国王的国书复制件,完全按照当年新中国第一批国书的标准复制,大小及式样与原件一模一样。“国书是交给外国的,我们自己不保存,这次特别从瑞典外交部那里复制得来。”
李处长介绍,非常特别的是,这封国书除了有毛泽东主席、周恩来外长的签名外,还盖有国玺国印 印记。“现在我国的国书已经不再使用国玺了,只是由国家元首签署、外长附署,不需国玺。”李处长说,这是盖有国玺的国书首次展出。
穿黑色衣服参加日内瓦会议
在展厅,一套折叠在一起的黑色制服引起记者注意。据介绍,那是1954年4月日内瓦会议时,新中国代表所穿的衣服。
在国书展柜的后面的展台上摆着两个已经老旧的木箱,一个长约70厘米、宽约40厘米、高约40厘米的较大,另一个则较小。大箱上所贴标签已经磨损严重,上面写着“第十三号”四个模糊的汉字,而小箱上没有字迹。据介绍,那是新中国成立后,从西柏坡往北京运送中共中央外事组文件和财务的箱子,大箱为文件箱,小箱为财务箱。
欲观看展览可提集体申请
外交部档案馆廉正保馆长告诉记者,目前展览只向外交部内开放,主要是向年轻的外交官介绍外交部的成立史,激励他们为祖国外交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廉正保表示,如果公众希望参观此次展览,可以以团体申请形式提前与外交部档案馆联系,他们将整体考虑有关申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