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为被王江云收藏的毛主席为雷锋题词的复印件 王江云
近日由《城市快报》主办的收藏雷锋展火爆津门。展览期间,城市快报记者专赴北京采访41年前毛主席为雷锋题词的见证者和亲历者王江云。该组报道见报后引起读者广泛关注,《天津日报》今日特别转载。
一个火花在王江云头脑中闪现,“我们请毛主席他老人家给雷锋题词吧!”
全票通过!
王江云的创意激发了大家的灵感,很快,三个为他们赢得41年前一场“媒体战”决定性胜利的对策出台了:
一、请毛主席和其他中央领导人为雷锋题词;
二、3月1日出版五、六期的合集,用48页的内容充分展现雷锋精神的全貌;
三、派专门报道组到辽宁进行采访,充实雷锋日记的内容,采写长篇通讯。
王江云先生告诉记者,他已经退休十年了,可一到雷锋纪念日,总是会有人邀请他出席一些纪念雷锋的活动,他笑言:就因为当年的雷锋题词,自己和雷锋竟结下了不解的缘分。
60年代的媒体战
谁也想不到,“向雷锋同志学习”这一题词竟然与60年代一场竞争激烈的媒体战有着莫大的关系。
1962年8月15日,年仅22岁的雷锋在抚顺市执行任务时不幸牺牲。1963年年初,学习雷锋的活动便在辽宁省轰轰烈烈地展开了。2月初,《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首先刊载了雷锋日记的摘抄,同时团中央开始号召全国的青年向雷锋学习。
当时作为团中央的机关刊物,《中国青年》杂志随后召开紧急编委会讨论对策,当时任职于该杂志思想修养组的王江云便在其中。“一定要对雷锋的事迹和先进思想进行宣传,而且要比其他媒体做得更好,要后来者居上!”所有编委达成了共识。可具体到如何操作大家犯了难,《中国青年》是半月刊,赶不上日报的时效性,而且一期《中国青年》只有24页,薄薄的一小本,怎么才能有足够的空间展现雷锋及雷锋精神的全貌呢?这时,王江云想到了刘胡兰,毛主席的题词让她成为了战争时期的青年英雄,那刚刚因公牺牲的雷锋不就是和平时期青年的楷模吗?生活在和平年代仍然能有那样高尚的精神,雷锋是不逊色于任何一位战争年代的英雄的。
一个火花在王江云头脑中闪现,“我们请毛主席他老人家给雷锋题词吧!”
全票通过!
毛主席秘书林克促成题词
2月16日,信被送进了中南海的红墙里,大家怀着焦急的心情等待着。毛泽东的秘书林克的回答是:毛主席已经看过你们的信了,但还未做什么表示。又是两三天过去了,眼看离最后印刷的时间越来越近,大家怀着焦急忐忑的心情又一次打电话去询问,这回终于听到了令人振奋的好消息,林克说,毛主席已经答应为雷锋题词了。
据林克后来回忆说,他将《中国青年》杂志的要求报告给了毛主席,毛主席让他先拟几个题词供他参考。经过一番思考,林克拟了十来个,立即交给了毛主席,其中包括:“学习雷锋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学习雷锋同志大公无私的*主义风格”、“学习雷锋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优良品德”、“学习雷锋同志勤奋好学的革命精神”等等。
题词时间实为1963年2月22日
2月22日上午,毛主席叫林克到他的办公室,把一张信纸交给了他,林克回忆当时的情景道,只见纸上是七个潇洒飘逸的行草字———向雷锋同志学习。毛主席从容地问他:“你看行吗?”“写得很好,而且非常概括。”似乎是要解释为什么没有用他拟的题词一样,毛主席接着说:“是嘛,学雷锋不是学他哪一两件先进事迹,也不只是学他的某一方面的优点,而是要学他的好思想、好作风、好品德;学习他长期一贯地做好事,而不做坏事;学习他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当然,学雷锋要实事求是,扎扎实实,讲求实效,不要搞形式主义。不但普通干部、群众学雷锋,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才能形成好风气。”现在看来,毛主席的这番话不仅指出了学雷锋的方法,而且指明了雷锋身上最本质的东西;特别是指出了学雷锋的方向。
2月22日下午三点,《中国青年》杂志编辑部的电话响了,大家终于等到了盼望已久的好消息,林克通知他们,题词已经写好了,要他们派人到中南海的西门去取。
一名通讯员骑着摩托车,只用了20分钟,毛主席为雷锋同志的亲笔题词终于到了《中国青年》杂志所在地的团中央大楼里,整座楼都沸腾了!
3月2日题词正式发表
3月2日,集中宣传报道雷锋事迹及雷锋精神的《中国青年》杂志五、六期合集终于出版了,并首次刊发了毛主席为雷锋同志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杂志发行后在全国青年里引起了轰动。很快,全国各大报纸纷纷转登了毛主席的题词手迹。3月5日,新华社发通稿,并号召全国人民向雷锋同志学习。至此,3月5日被确立为雷锋纪念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