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从抗日战争看中华民族精神
  • 历史上的今天:12-9运动掀起全民族抗战的狂澜
  • 放弃对日本战争索赔真相 美国违背诺言从中作梗
  • 交口传耳能详 文革流传的毛主席未发表诗词(二)
  • 交口传耳能详 文革流传的毛主席未发表诗词(一)
  • 清末的天津如何收容社会游民
  • 贴身侍从:43年时间里蒋家就这样走向衰微(组图)
  • 中国人民*称谓的历史演变
  • 文革时曾不可一世 五大学生领袖今何在
  • 古今风流:宋美龄美国演说词(1943年)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考古 >>历史文化

    揭开我空1师40年前击落美军王牌侦察机之谜<%=id%>

      日前,记者走进空军航空兵第一师,沿着这支英雄部队辗转万里云天的瑰丽航程,探寻蓝天第一师在蔚蓝色的天际书写的一首首壮丽诗篇,揭开40年前美军王牌侦察机被击落之谜。

      赴朝作战

     

      揭开中国空战胜利序幕

      1950年6月25日,鸭绿江畔,炮火中成立仅6天的空军第四混成旅的官兵们被“逼”上了这场历史性的空战舞台。

      1951年1月29日下午,一批在安州、定州上空盘旋,企图封锁安州车站和清川大桥的敌机被我雷达发现,大队长李汉率28大队奉命出击,一场揭开中国空战胜利序幕的战役打响了。

      28大队发现16架F-84型飞机以十字队形正向他们飞来。

      李汉不慌不忙,像没发现敌机似的,旁若无人地率领编队继续前进。敌机产生错觉,以为未被发现,偷偷转到我机右方,利用阳光隐蔽,妄图暗中偷袭。

      李汉决定将计就计,待敌机飞到我右下方时,集中兵力攻击其最上层,以奇取胜,杀它个措手不及。

      遭到突袭的敌机顿时慌了手脚,仓促应战,并企图左转弯摆脱我机攻击。李汉顺势左转机头切敌半径跟踪咬尾。近点儿!再近点儿!300米!李汉狠狠地按动了炮钮,炮弹曳着火光直射过去。敌机拖着浓浓的黑烟,直冲大海坠落下去。

      在历时2年零8个月的空战中,中国第一支航空兵部队共击落击伤敌机88架,被上级授予“空军第一师”的荣誉番号。

      英勇作战

      击毙美军王牌飞行员

      1952年2月10日,泰川空战,我36架战机在大馆洞上空与敌100多架F-86阻击机群展开空战,美“王牌飞行员”戴维斯被张积慧击毙,美国朝野闻之震动,承认这是一个“悲惨的损失”,“是对远东空军的一个沉重打击”,“给在朝鲜的美国喷气式战机飞行员带来了一片暗淡的气氛”。

      1953年5月7日,铁山空战,年仅19岁的新飞行员陶伟掩护长机击落一架美机后,在返航途中首创120米近距歼敌。

      1953年5月30日,价川空战,侯书军凭肉眼目视瞄准,首创夜战歼敌。

      防空佳绩

      击落美军王牌侦察机

      1962年夏,东南沿海因国民党企图窜犯而趋紧张。刚刚改装完歼-6型战斗机的空一师官兵奉命进入紧急战备状态。

      当时,美国当局造出了一种高空无人驾驶侦察机,这种飞机体积小、飞得高、速度慢,与我机速度差很大,我机发现后,容易冲前,瞄准时间短,不易击中目标,被美国吹嘘为“世界第一流的侦察机”,中国“没有这样的飞机对付它”。仗着这种空中优势,它一次又一次地侵犯我领空,肆无忌惮地骚扰破坏、窃取军事情报。

      为此,空军首长非常重视,特地把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交给了空一师。

      领受任务后的空一师官兵枕戈待旦,在全师上下的共同努力下,他们终于练就了在升限高度作战中快速瞄准射击的过硬本领。

      历史定格在1964年11月15日。上午11时53分,美国一架由C-130母机投放的无人驾驶侦察机从海南岛文昌大摇大摆地侵入雷州半岛上空。11时58分,空一师2大队5中队长徐开通驾驶歼-6型飞机起飞拦截,在高度1.66万米,距敌4.9公里的时候,采取半动力升限的方法,沉着迫近敌机。由于我机达不到敌机高度,徐开通咬紧牙关,奋力将操纵杆压到底,加足油门,飞机“轰”的一声,喘息着跃起,向敌机机腹直刺过去。当飞机跃到1.75万米高空,大约在距敌机230米的距离上,徐开通抓住有利瞬间,扣动火炮按钮。一阵猛射之后,敌机机腹被击中,冒着黑烟直落万丈深渊。英雄的空一师官兵又开创了空军战史上首次击落敌高空无人驾驶侦察机的新纪录。

      击落敌机的有功人员受到了毛主席、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郭凯、毛新华、徐键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