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我国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图)
  • 科学家彭加木在罗布泊失踪(图)
  • 珍宝岛--毛泽东准备与苏联进行全面战争
  • 钱学森夫妇当年回国之前的传奇故事
  • 重现惨烈大沽海战 小火船迎击大军舰
  • 英法联手 坚船利炮轰出天津条约
  • 上甘岭是谁的胜利?
  • 记忆即生命----20世纪不应忘却的悲惨事件
  • 史海钩沉:科举迷信
  • 《大公报》创刊(图)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考古 >>历史文化

    中国人心头永远的痛:北疆第一港-----海参崴<%=id%>

    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说,海参崴只是一个地理名词,而且是在括弧内的!但对于我们的先辈来说,海参崴就象香港一样,是我们的游子,也是我们心中永远的痛!

    海参崴位于乌苏里江以东,是一个冻港,自古历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准确的讲,不能把海参崴与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地区孤立起来,海参崴是这一地区的行政中心。1856年中俄签订《瑷珲条约》,规定乌苏里江以东地区为中俄“共管”,海参崴也就被“共管”了!但到1860年中俄签订《北京条约》时,“共管”也被取消了,海参崴成了沙俄的领土,被改了一个对中国极具侮辱性的名字---符拉迪沃斯托克(意即统治东方!)。

    满清王朝出卖海参崴,激起了国人的愤怒。许多人民尤其是居住在海参崴的中国同胞不但痛恨沙俄,从此也开始痛恨满清王朝。但从此,他们只能做沙俄的臣民!

    有人要求收复海参崴吗?有,孙中山是其中最积极的一个。当年外蒙古闹独立时,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将愤怒发泄到沙俄身上,申明要组织30万大军,收复外蒙古,“这个30万军失败了,要再组织一个30万军,直到收复海参崴为止!” 孙中山先生把革命的最高目标定为收复海参崴,足见国家统一在孙中山革命中的意义!可惜,孙先生有生之年未能收复失土,而且至今仍未能收回,可悲啊,中国!

    另一个想收复海参崴的是蒋介石,请看“国民党版”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1.雅尔塔会议是未经中国叁加的,关于蒙古、克叶群岛前途维持不变,及维持当时的未独立状态,会议达成决定,该会议的所有结果都必须由中国同意,美国会后立刻把结果秘密通知中国,重庆政府立刻发表声明:
    拒绝承认雅尔塔会议结果,拒绝苏联出兵东三省。因为苏军出兵东三省将影响中国收回蒙古、海叁威、克叶群岛(作者注;库页岛)。此时的日军已经秘密和重庆政府谈判,向中国投降,此时的中共把秘密情报报告苏联,协助苏联侵略中国东北。此时的毛泽东在延安发表声明,欢迎雅尔塔会议结果,欢迎苏联解放东北,支持战后蒙古独立。后来,苏联侵略东北,全国各地学生游行示威反对苏联侵略中国。
      2.宋子文、蒋经国和斯大林的谈判经过:
      斯大林说:我就不明白,中国人为什么不让蒙古人独立。
      宋子文说:蒙古成为中国领土是因为蒙古人入侵中原造成的,而不是汉人入侵蒙古造成的,这跟殖民主义有本质的区别......
      斯大林说:那就让蒙古人民公民表决吧......
      蒋经国说:如果蒙古要公民表决,苏联境内的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加盟共和国也要公民表决。
      宋子文同时提出收回大连、海叁威、克叶群岛等地的主权。斯大林立刻威胁,如果中国坚决收回领土,苏联将协助它在中国的中共推翻中国政府。蒋经国马上回答,如果苏联借助中共,中国将加入西方同盟,并允许美国军队进入中苏边境......最后双方终于达成“中苏加盟条约”(拥共派连国民政府和苏联签署的条约名字都搞不清楚,还在网上编种种故事。)苏联终于同意中国收回大连、旅顺,和满洲铁路(1946年),并达成协议,50年以后中国收回海叁威,中国于1950年恢复对蒙古驻军,中国在蒙古境内实行有条件的公民表决蒙古自治(蒙古的自治,相当于现在香港的自治)。宋子文由于没法收回克叶群岛而拒绝签字,由外长王世杰签字……

    中国收复海参崴的第三条理由是:大量中国文物目前列于海参崴博物馆,只有收复它,这些文物才可能被收回。众所周知的明朝永宁寺碑、清朝吴大徽所立的兴凯湖堪界纪事铜柱都陈列于此!何时这些东西才能回到祖国的怀抱啊!!

    还有那些死难的和健在的海参崴同胞,他们的心都等碎了!他们都是来自东北和山东、河北等地的义民,他们中的许多人就是盼望着祖国有一天能收复失土,才甘愿忍受俄国佬的屈辱,在异国的军刀下做亡国奴!我们不能辜负他们,不能让死去的同胞永不暝目啊!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