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罗夫山考察队进展顺利,陨石数量已经突破百块,收集速度创造记录,内陆队员正逢生日,雪地车外漫天风雪,雪地车内暖意融融 本报特派记者刘万恒中国南极中山站电 北京时间2006年1月8日凌晨1时,内陆考察分队队长琚宜太在每日向中山站大本营的例行报告时汇报说,经过7天艰苦工作,内陆考察队收集到的陨石数量已经突破百块,总数达到153块,其中7日一天就收集到68块陨石。收集速度之快是4次格罗夫山考察中创记录的。今天的另外一个好消息是,内陆队队员刘晓波在万年冰雪的包围中迎来了他的28岁生日,第153块陨石成为一份“最好的生日礼物”。 -创记录:一天内收集到68块陨石 通过卫星电话琚队长告诉记者,1月7日全天,他们都在格罗夫山2号营地,靠近暴风悬崖中段的蓝冰区附近进行陨石收集工作。本次格罗夫山考察是中国南极科考史上的第4次综合性考察,所有6项考察工作和7项后勤保障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就是收集陨石。因此,从1月7日开始,全体11名内陆队员除留守人员外,全部转职成为“陨石猎人”,在茫茫的冰雪和一望无际的蓝冰平原上,每发现一块新的猎物,都会引发起全体队员的一阵欢呼。 截止北京时间1月7日24时,内陆队收集陨石总数达153块,而本月6日,内陆队收集的陨石总数还停留在85块。据悉,这一速度在4次格罗夫山考察中是创记录的,而目前考察队还没有抵达南极内陆的传统陨石富集区——格罗夫山内部的哈丁山峰群。“也就是说,在随后的内陆考察行程中,陨石收集的速度记录还可能被继续刷新,本次格罗夫山考察必将获得一次陨石大丰收。”琚宜太自信地表示。同时记者获悉,目前内陆队收集到的陨石种类以 火星陨石、月球陨石居多,最重的一块达到901克,而内陆队的李金雁、徐霞兴两位机械师以各自捡到40多块陨石的战绩并称为内陆队的“陨石双雄”。 -真英雄:多次战胜恶劣天气 如果说南极考察是一项冒风险的事业,那么内陆考察队无疑站在所有危险的风口浪尖,从2005年12月24日出发时起,内陆队一行11人不断遭遇暴风雪、白化天等恶劣天气的袭击,英雄的内陆探险勇士们一次次与自然搏击,最终战胜了恶劣天气,成功开展了包括陨石收集、卫星遥感、地质考察在内的多项科考工作。 机械师徐霞兴在电话中告诉记者,出发以来内陆队工作环境下的日平均温度是零下26。7度,13天里遭遇6次白化天气,每天风雪时间平均超过16个小时。老徐说,白化天气又名乳白天空,是极地的一种天气现象。它是由极地的低温与冷空气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当阳光射到镜面似的冰层上时,会立即反射到低空的云层。低空云层中无数细小的雪粒又像千万个小镜子将光线散射开来,再反射到地面的冰层上。如此来回反射的结果,产生一种令人眼花缭乱的乳白色光线,形成白蒙蒙雾漫漫的乳白天空。这时,天地之间浑然一片,人和车辆、飞机仿佛融入浓稠的乳白色牛奶里,一切景物都看不见,方向难以判别。人的视线会产生错觉,分不清近景和远景,也分不清景物的大小。严重时还能使人头昏目眩,甚至失去知觉而丧命。美国的考察飞机就曾在白化天气里坠毁失踪。在这种能见度很低的情况下,徐霞兴驾驶的车队头车几次遭遇冰缝险情,在他高超的操控技术下才化险为夷。 除了恶劣的天气外,雪地车也在长途跋涉中不堪重负,出现了多处技术故障,12月31日,雪地车与雪橇之间的连接方向轴断裂了3根(总数6根),其中一辆雪地车上的两根连接方向轴全部断裂。新年前夜内陆队是在紧张的维修工作中度过的。虽然工作环境极度艰苦,虽然队员们“在格罗夫山迈出的每一步都可能是个人的最后一步”,但11位勇士还是发出了这样的誓言:不让任何困难阻挡中国人在南极的前进脚步! -逢喜事:雪地车里迎来28岁生日 在1月7日全天的紧张工作中,内陆队队员,随同考察队一起深入格罗夫山的 中央电视台记者刘晓波还迎来了他的第28个生日。虽然身处环境特殊、负担的工作任务也很繁重,但队员们还是为同甘共苦的战友举行了简单的庆祝仪式。1月7日当天,2号营地刮起了8级以上的下沉风,空中飘舞着大片的雪花,雪地车生活舱外风雪交加,雪地车内却是暖意融融。队员们表示,这个在南极内陆度过的生日因其场景特殊而别具意义,内陆队今天收集到的第153块陨石也成为一份最有意义的生日礼物。 1月7日 晴 在南极洲建立常年固定的科考站,是世界各国拥有南极事务发言权的先决条件。登陆南极后,我曾先后到过澳大利亚的戴维斯站、俄罗斯的进步站,以及印度建站的最新选址。估计本次南极之旅,我们没有机会前往更远的科考站参观了。但队里的老南极很多,酒酣耳热后,他们高谈阔论,词锋所至,都是书上看不到的科考站逸闻,我想不知道都不行。 可以说,南极大陆的发现,是*家们开疆拓土的直接产物。各国探险家发现了南极大陆的不同区域,他们在这些区域设下了主权要求的各种标记,包括插国旗、投放表示主权要求的金属物和容器等。这让我想起哈飞机组栾元滨大哥的一句话,各为其主。在探险家们看来,能为自己的祖国寻找一块新的国土大概也是无上的光荣。在殖民主义势力的冲击下,一些国家依据这些所谓主权标记,对南极大陆和周围岛屿提出了领土要求。不少国家纷纷在南极建立常年考察站,甚至建邮局、建居民生活区,以有效占领的形式求得南极的一方寸土。南极,这块亘古冰封的大地笼罩了一层国家纠纷的阴影,变成了一块充满领土争议的土地。 不得不提一下前苏联。它曾和美国一起,坐在超级大国的位置上。与美国的做法大不相同的是,前苏联从来没有提出过任何官方和非官方的主权要求,但这并不说明前苏联对南极的领土要求不感兴趣,恰恰相反,俄罗斯人特喜欢往自己兜里划拉别国的土地,他们有这个爱好。前苏联不象其他国家那样,对南极大陆的某一部分感兴趣,而是放眼整个南极,这从它在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布置就可以略知一二。从1956年的和平站开始,在国际地球物理年期间,前苏联在澳大利亚的大扇形“领土”里接连建起了好几个基地,其中包括在内陆的东方站。1961年2月,前苏联又在挪威提出主权要求的那部分沿海地区的中心建起了新拉扎列夫站。1963年,前苏联在澳大利亚“南极领土”离挪威“南极领土”边界只有60公里的地方建起了青年站。这个基地由于靠近两个国家的南极领土边界而受到特别的注意。此后,别林斯高晋站、列宁格勒站、俄罗斯站等多个科考站在南极大陆四周先后建立。不用多想,明眼人都可以看出前苏联作为一个超级大国的霸主地位。美国更是霸道——你们所有的扇形终点不都是南极点吗?我就要在南极点建一个站(阿蒙森—斯科特站),所有的扇形区域我都有发言权。 各个国家虽然对南极洲提出了主权要求,但由于根据不足,世界上无一国家予以承认,就连这些国家之间也没有全部彼此承认。到目前为止,南极洲的归属问题尚无定论。为了适应南极科学考察的需要,缓和对南极领土要求所产生的矛盾,经过多次协商,在1959年12月1日,由12个国家(阿根廷、澳大利亚、比利时、智利、法国、日本、挪威、新西兰、南非、英国、美国和前苏联)的政府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订了《南极条约》。经所有缔约国政府批准以后,该条约于1961年6月23日起生效。条约规定,“冻结各国对南极地区的领土要求和禁止提出新的领土要求”。 《南极条约》对南极洲的归属问题只是采取了“冻结”的方法,使这个问题暂时搁置起来,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但《南极条约》的签订推动了探险考察工作,促进了有关南极自然特征的详细研究和南极考察的技术情报交流,并促使成立有关机构来保护和维持条约区内的环境和海洋生物。到目前为止,已经有超过20个国家在南极建立了常年科考站。 送政府代表团回国前夕,二十二次队领队魏书记告诉我,戴维斯这样的科考站在南极还只是二流站。一流站是谁?美国的阿蒙森—斯科特站,日本的昭和站。每年,前往南极进行科考的日本科学家一般只有60人左右,但总有170多名船员为这60名科学家保驾护航,船员人数超过雪龙四倍以上。为此,日本海上保安厅每年都在本土通往南极的海路上铺下大把大把的日元。在阿蒙森—斯科特站,更是“飞机成排,雪地车无数”。 反观我国的科考站,只能是在每年度夏期间有两架直升机作为保障,雪地车只有三辆,还都是带伤运行。去年,我国冲击Dome A之前,美国人曾出动八辆雪地车,探索这个南极冰盖的最高点,最终无功而返。中国人三辆雪地车组成的车队进军Dome A时,美国人评价说,中国人真是胡闹!但就是这三辆雪地车,13个疲惫不堪的中国人,不但冲上了冰盖,还确定了Dome A,从而在南极“四点”(极点、磁点、冰点、高点)的发现和确定过程中,印上了中国人的痕迹。说实话,到今天为止,我仍然认同二十一次越冬队队长叶加平的说法:假如没有美国人的救援,冲击Dome A时中途倒下的盖军衔必死无疑,他所属的小分队精神支柱也极 有可能垮掉并全军覆没。由此可以断言,中国人冲击Dome A就是冒险,但我们成功了!确定一个A点很有意义,更可贵的是冰盖十三勇士(Dome A分队共十三人)的南极精神——不来南极,体会不到他们如同和队友、和亲人生死诀别一样的出征意味着什么。如今,就是凭借这种南极精神,财力支持远远没有美国人、澳大利亚人雄厚的中国南极人将在内陆冰盖兴建第三座常年科考站,这应该算作我们迈向南极科考强国的坚实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