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考古研究显示,制作食盐不是沿海地区的“专利”,古代中坝已是中国内陆地区的制盐业中心——— 本报记者报道 制作食盐这种在古代仅是沿海地区“专利”的工艺,却被来自中美两国的考古专家运用一系列现代分析方法证明,在公元前2000年-前1700年,生活在我国内陆四川中坝地区的中国人可能已经掌握了制作食盐的技术,并且属于古代巴国的中坝已经是中国内陆地区的制盐业中心。 他们的研究成果将于近期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报》上。 毕业论文启发“制盐发现” “对于中国四川中坝制盐历史的研究全都源于我的博士论文”。记者见到美方专家哈佛大学的傅罗文时,他刚从四川回来,在北京暂作停留后,将回到美国继续研究。 据傅罗文介绍,在中坝考古挖掘时,遇到了另外一支来自中国科技大学的考古队。 中美研究人员提出四个方面的证据,表明盐是中坝地区远古时代的主要产品。第一是,中坝地区有悠久的制盐传统,这里出土的陶瓷器皿,与世界其他产盐地区的器皿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第二是,X射线荧光法发现,当地土壤中富含钙、镁成分,与四川盐卤主要杂质成分相符,这应是提纯盐后废弃的盐卤积累在土壤中而成;第三是,X射线衍射发现,中坝遗址出土的陶器上粘附有大量碳酸钙成分,这应是古代煮盐时使用生石灰而残留下来的痕迹;第四是,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中坝遗址出土的瓷器内部,发现微量的钠和氯成分。 侏罗纪造就了内陆制盐最早的中坝 “从我们现在的考古发掘看来,之所以在四川的中坝能够利用当代科学技术,发现目前被证明的最早内陆制盐工艺,全都得益于侏罗纪时代的大变迁”。傅罗文说,侏罗纪以前,四川盆地是一片汪洋,而随着侏罗纪这个“大变迁”时代的来临,海洋和陆地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原本在四川的海水消失了,但海水中含有大量的盐分却留在了盆地地下,通过地下水的流通,形成了一股股的盐泉。“我想那时的人们也许就是通过对盐泉的认识,来逐渐改进制盐工艺的”。 傅罗文介绍,从中坝遗址的分层情况来看,存在于中坝地区的内陆制盐工艺至少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公元前2000年到前1750年)的人们自己用泥土烧制一种尖底缸,把盐泉水先盛到尖底缸里,放在太阳下曝晒,等到盐水被晒成糊状,再把盐糊捞到另外一个器皿中,用柴火烘烤出其余水分,最终获得食盐;第二阶段(公元前1630年-前1210年)使用统一规格的小型泥制陶器盛盐泉水,烘烤大小一样的盐块;第三阶段(公元前1100年-前200年)使用平底大缸,可以直接将盐泉水烘烤成盐粒,制盐速度更快,而且简便易学,容易普及。 食盐可能入选“最早流通的规格商品”之列 “我们可以看到,在第二阶段(公元前1630年-前1210年)的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统一规格大小的制盐陶器,而使用这种陶器烘烤出来的食盐块重量也基本相同,从这一点我们就有理由认为,那时的食盐已经不是部落共享的食品,而已经成为了有着统一型号和规格的商品”。傅罗文认为,以前的研究显示那时中坝地区的商品交易,仅限于用大小不等的5只羊换回一头牛,而事实上从制盐的工艺上看出,那时的人们在规定商品价格时似乎已经有了自己一套独特的体系。“当然从现在的发现看来,这些统一大小的盐块完全有可能入选中国‘最早流通的规格商品’之列”。傅罗文表示,从第三期使用平底缸大量制盐的规模看,当时在长江下游的楚国,已经开始向上游的中坝地区居民购买食盐,而食盐这种在今后上千年里一直作为国家控制的重要战略资源的意义,似乎被聪明的楚国人最先意识到了。 记者手记 印象中考古学家应该是比较沧桑的,而傅罗文———这个留着络腮胡子说一口着流利中文的美国年轻人,无论是外形和年龄都和预想中的不一致。 傅罗文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考古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后,现就职于哈佛大学人类学系。他研究中国古代人类学已经有8年了。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他下了很大的决心学习在西方人眼里无异于“天书”的中文。8年中他无数次往返中、美两个国家,连他自己也记不起究竟多少次横跨太平洋了。“工作最繁忙的时候一年里至少有10个月要待在中国,”他笑着对记者说。“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在山区里进行考古、挖掘,刚开始的时候吃、住都不习惯,后来就慢慢好了。”说到这,傅罗文谈起了自己的妻子:“她非常支持我的工作,这在西方是非常不容易的,毕竟有的时候我们聚少离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