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720年左右,一群可能是斯拉夫族的人,到达如今华沙以西约225千米的比斯库不湖沿岸。他们挑选了一个面积约2万平方米、向湖中突出的遍地是沼泽的湖岬,决定定居下来,并建造了一个村庄。 在仅有一个大门的牢固围墙内,挤满了约100幢房子。这个围墙高6米,厚3米。房子用桩加固,以防止它们沉入沼泽地中。房屋之间的地面铺上了原木,使其更易于行走。 到约公元前520年时,水面开始上升,湖岸线发生了变化,村庄最终沉到了湖底。这什么偏要在这样的沼泽地上建造一个村庄呢?可能是因为这里没有非常开阔的土地建造房屋。村庄周围覆盖着茂密的森林,村民们需要一个活水源。这样,他们还能够在湖中捕鱼。所以,尽管在这里建房有许多困难,但他们的选择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比斯库平一排排整齐的木屋被一圈牢固的木头防御墙围绕着。 考古学家在比斯库平发掘出如小刀、扣针之类的青铜制品。水中还保存了一些犁之类的木制品。 1853年4月冬季,由于湖面水位回落,一些伸出水面的木桩被人发现了。在这之前,这座湮没在苏黎世湖中新石器时代的村庄还不为人所知。在法国帕拉德鲁湖也发现过类似的水下村庄。那里的人们用燧石斧砍下树木建造房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