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科学院昨天宣布,该院季强研究员领导的科研小组在河北丰宁晚中生代地层中,首次发现了迄今世界上最原始的鸟类化石。 季强等人将这一种鸟正式命名为华美金凤鸟。华美金凤鸟的化石标本保存十分完整,头尾长度约54.8厘米,全身被覆着清晰的羽毛印痕。它保存了12节颈椎、11节背椎和23节尾椎,尾巴长度约为身体总长度的一半。上下颚各发育18颗光滑无饰的牙齿。体腔内还有11颗褐*、长径小于1厘米的卵圆形蛋。 “19世纪60年代初始祖鸟在德国的发现,曾被认为是当时最重要的科学发现之一。”季强说,由于始祖鸟既显示出明显的爬行动物特征又保存了精美的羽毛,140多年来一直被当作爬行动物与鸟类之间的“中间环节”,大多数人更认为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鸟类。但因为始祖鸟总共才发现了8枚化石标本,地理分布十分局限,国际上围绕鸟类起源问题长期以来展开了激烈争论,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假说。 1996年之后,季强、徐星等人在中国辽西地区发现了大量长羽毛的恐龙和原始鸟类化石,推动了国际鸟类起源研究工作,有力地支持了鸟类起源于小型兽脚类恐龙的学术观点。 随着研究的深入,从恐龙到鸟类之间的界线越来越模糊,然而季强等人始终未能在国内发现与德国始祖鸟处于类似进化水平的原始鸟类化石,“天下第一鸟”的称号仍然为德国始祖鸟所保持。从2000年起,季强领导的科研小组开始着手探讨“鸟类定义”和“鸟类飞行起源”等问题。2004年7月,他们终于在河北丰宁发现了比始祖鸟更原始的鸟类化石——华美金凤鸟。 他们根据205个特征对华美金凤鸟进行了支序分析,证明它处于鸟类谱系树的基部,比始祖鸟略微原始,这是从恐龙向鸟类演化过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位置。季强认为,从眼下的研究情况看,“天下第一鸟”应该是华美金凤鸟,而不是德国始祖鸟。(杨健) 鸟类起源之争(延伸阅读) 自发现始祖鸟之后,人们基本上认可鸟类是从爬行动物演化而来的,但一般认为,鸟类源于槽齿类或鳄类等较原始的爬行动物。1870年,达尔文进化论支持者赫胥黎提出大胆假说,认为鸟类是由恐龙演化而来。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科学家相继在辽西地区发现了多种长有羽毛甚至翅膀的恐龙,为鸟类的恐龙起源说提供证据。 然而关于这一问题的争论并未结束。目前,关于从恐龙到鸟的进化存在两种假说:一是“树栖说”,即认为恐龙是在树栖生活中向下跳跃滑翔,逐渐具备了飞行能力演变为鸟类。一是“陆生说”,认为恐龙是在快速奔跑中为保持平衡而逐渐长出了羽毛。激烈的争论共同推进了鸟类起源研究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