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较为统一的认识是,世界上最早掌握造纸术的是中国人。以今人的视角看来,书写,是纸张最重要的用途之一,也是猜度古人之所以发明造纸术的重要线索。但是,令公众感到意外的是,纸张在最初发明的时候,非为书写,而是供其他“杂用”。 陕西省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林川近日向记者表示,研究发现,古人造纸的目的是为了做包装材料、引火材料及卫生材料等。事实上,早年林川先生曾在台湾省《中华印刷科技年报》发表过有关论文,但上述考证结果为内地普通读者所关注,却是最近的事。 被视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与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占有同样的地位。今天看来,纸张,在书写和传承文明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让公众感到意外的是,纸张在最初发明时,并不是为了书写,而是有着其他特定的用途。 在这个问题上,国内外已有研究者进行了相应的开拓,这些学者中,陕西省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林川就是其中一位。最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林川先生着重提及了8年前发表在台湾省《中华印刷科技年报》上的一篇研究论文《纸文化研究的补充》。据称,“当时发表时,新闻界并没有太多关注”,以致“未被大多数公众所知晓”。 当然,对于“纸张最初用途”的探究,并不是学者考证的初衷。类似的、如同历史画面的细节,就像百年前的天气情况、人们的口耳相传一样,只是史家在逼近历史真相时所必要关注的东西。 相关问题的深度探索,早在70年代就已展开。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潘吉星用了15年的功夫,分析了所能取得的古纸的原料成分和存世状态等情况,完成了《中国造纸技术史稿》。林川先生称,这部著作被视为“研究中国古代造纸技术史的权威著作”。 潘书首先认定,纸在史载蔡伦“造意”制纸之前就已发明,当*古发现中的“西汉纸”都在蔡伦造纸之前。同时,这位研究员认定,最初的纸,也就是东汉之前的纸,是用于杂用,而非用于书写。“迄今为止,无论是史书记载还是考古发掘,都表明西汉纸用于杂用,而东汉纸则已用于书写。”潘在论文中写道。 美籍华人、芝加哥大学远东图书馆馆长钱存训博士在其名著《印刷术发明前的中国书和文字记录》里认为,“最早的纸既非缣帛,当系与缣帛相近而并非纺织制成的一种薄页。” 另外,《印刷术发明前的中国书和文字记录》的《后序》作者、居延西汉古纸的发现者台湾的劳干先生认为,蔡伦之前的纸“虽然可以用作书写,书写只是附带的用途”。并进一步认为,汉代的漂絮,是为了制作御寒的衣服,富人用新蚕茧作絮,而穷人只好用旧絮,更贫苦的人,则是用麻絮而不是用丝絮来填充寒衣。因而,漂茧治麻的工艺过程中,可从漂絮的水里捞出纤维薄片,这也就是当时的寒衣———袍里填充的“著”,也就是纸的前身。劳序简明扼要地指出了蔡伦之前的纸是先民从治茧麻以求衣的纺织生产活动里得到的。 西汉古纸并非用于书写。 在探讨古纸最初用途之时,林川先生坚持了这样一个看法,他说,无论是古代纸的发明,或是其他的技术发明,要能在社会上推广普及,除了要求具备技术上的可行性之外,还必须同时具备经济上的可行性。因为,“新的技术发明必须让发明的推广使用者能得到经济利益,才会有人去采用它”。 从古至今的造纸史记述者和研究者们都一致认为,中国原有记录文字的方式总存在一个“简重而帛贵”、使用不便的问题。这始终是中国古代寻求一种方便的新型文字记录载体材料的社会动力。 基于上述考虑,林川推想,“西汉时代获得了最初的麻纤维纸,说不定就有人试验过书写”。 但这毕竟是推想,早期的麻纸还不具备承受书写的功用,在麻布上写字,墨水会在布面上洇开造成字迹模糊,甚至洇得不成字形,尽管麻布远比缣帛价廉易得。直到后世克服了麻纸洇墨的致命弱点,纸才成为中国文字记录的主力材料。 所以,“西汉早期造纸的经济可行性,必须来自纸张在书写之外的其它社会用途,来自于用纸的大量社会需求”。 那么,西汉最初出现的纸究竟有哪些用途,才使得社会对于纸有了明确的(不是可有可无的)需求,使麻絮生产者能改为生产纸张,并保持“确实的经济效益”? 首先,作为包装材料是早期纸的一个重要用途。 林川先生在论文里写道,《汉书》的《越皇后传》中所提及的“裹药二枚赫蹄”,就是研读造纸史的人都知道的一个例子。他说,在纸质包装材料之前,用皮块、布块,用植物的叶子(如桐叶、荷叶、芭蕉叶等)一类具一定面积和一定柔韧度的包装材料来包零散东西,显然没有后来的纸方便。纸出现后在包装方面的用途及给社会生活带来的方便,导致了社会对于纸的需求。霸桥纸出土的状态,就是作为铜镜的包裹。 早期纸张的引火作用。 林川说,引火是早期纸张的另一个用途。 “我们的祖先曾采用过钻木取火、火镰击石发火、阳燧(一种铜质凹面镜,可以使太阳光聚焦而集热)点火等不同的取火手段,这些取火的方式都需要引火材料。” 显然,作为引火的材料必须是易得而且易燃的。干燥蓬松的植物纤维丝团,也就是著或絮,自然是很好的引火物。当无定形的著或絮变成最初的原始纸时,用纸引火的尝试会很自然地实践。 取火、引火点燃、传火燃旺,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操作,纸的引火作用给人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至今,在山区农村还能见到用火镰击石引燃棉花来吸烟,或用草纸点燃吸烟的情景。 纸张的卫生用途。 在汉代,纸的卫生作用和社会需求怎么样?卫生作用一类事情显然“登不得大雅之堂”而不会记录于史籍资料,在出土的文物里也不会找到。但是,基于人的生理,排便以后的除秽自洁、妇女的月经卫生和产期卫生,都非得需要某种方式和使用某种材料不可。 林川先生说,纸在卫生材料方面的作用,由于缺乏史料,同时也不易找到完整遗存至今的考古证据,他在论文中只能采用推论的方式来讨论这一问题。 很显然,一旦发现了早期纸具有卫生功用,起码在社会上层阶级对纸的消费会有大量需求,甚至纸会成为上层社会家庭里的生活必须品。在面对纸文化研究,对比使用纸和未曾使用纸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所表现的差别,可以推测纸的影响所在。 “有了这些大量的持续不断的消耗性消费,社会对早期的纸就有明确的需求,从而使蔡伦之前的纸生产已经能够获得经济收益,促使造纸术从孕育它的麻纺织纤维处理技术里独立出来,促使造纸成为一个新的行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