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这是清代诗人、两广总督阮元的名句。在田园派诗情画意的背后,蕴涵着一个浅显的科学道理———水稻乃是浅水栽植作物。但是,在增城市中新镇镇龙管理区内的洋田河畔,却有一片可以在2米深河水中勃勃生长的稻谷!这就是被称为“现代丝苗米再生之母”的增城野生稻,据悉至今已经有将近9000年的历史。它是迄今为止我国被成功用来育出新一代水稻品种仅有的3种野生稻资源之一,也是我国正式建立的第一个野生稻资源保护点。 日前,有热心读者向记者报料称,这个自2001年建立起来的野生稻保护区正处在一种无人看护的状态,保护区居然成了附近村民的放牛场。而且,受河道中各种野生杂草的营养挤压等影响,这片保护区里的珍贵野生稻资源正在逐渐减少。随即,本报记者驱车前往位于增城市洋田河畔的该市野生稻资源保护区进行采访。 牛粪落满野生稻保护区 在增城市中新镇镇龙管理区洋田村头的洋田河里,包括洋田桥西北角及桥东侧大约300米范围内的河床两侧,有一块用水泥柱桩和铁丝网围起来的保护区域,面积大约有30亩左右。在桥南头的东侧,竖立着一块红基座、黑色底的大理石石碑,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广州市增城野生稻自然保护区”了。顺着石碑旁留着的小门,记者走进了这块并没有人专门看护的野生稻自然保护区。记者看到,在宽约10米的河床里,泥沙淤积的沙洲部分基本占据了1/4~1/3的宽度。沙洲上原先长着的几棵小灌木刚刚遭遇“乱刀斩首”的毁灭,砍伐下来的树枝散乱地躺在河床里,还没有被晒干。在稍远一点的河床里,还扣着一头满身泥水的水牛,或深或浅的牛蹄印和半干不干的牛粪洒落得到处都是。 2米高野稻水下茎杆像竹节 在洋田河南岸承包水塘养鱼的新田村村民何伯告诉记者,河床里的那些小灌木是附近村民砍伐的,等晒干了可以背回家去当柴火用。里面的水牛也是村民家里养的,但“它不是我家的牛”。穿上专门回家取来的抓鱼用的皮衩,踏过疯长着的野草,何伯从半人多深的河道中间拔来了两株野生稻。稻苗很高,拉直了足有近2米高。其中,在每个叶子的根部,都长着像小芽一样的“叶耳”。长在水面下的茎杆大约有半个小拇指粗,弯弯曲曲的,就像竹节一样。 野稻分布点缩减到几百米 何伯告诉记者,在洋田河当地,原先沿河数十里都有这种野生稻分布,包括河边村民的水田和坡地里都有。后来,随着农民种植栽培稻面积的扩大,农田里的野生稻也就渐渐灭绝了,只剩下洋田桥下游这约300米左右的河道中还保留着一些。 洋田河野稻育成丝苗米栽遍13省 据考古发现,早在新石器时代,在浙江河姆渡文化时期,中国就已经有了野生稻的成长痕迹,最早距今已有9000年的历史。据石碑铭文介绍,1980年,增城市农业局研究员宋东海主持完成了该市野生稻资源普查工作,发现洋田河野生稻属于普通野生稻。从1980年~1989年,宋东海利用该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培育成优质高产、抗多种病虫害的“桂野占”系列良种。20多年来,以宋东海为代表的该市农业专家共用它培育出10多种丝苗米,其系列品种推广至长江以南13个省区,种植面积数十万亩,增加经济效益十多亿元。 保护野生稻三种途径 对于保护区出现的这种现状,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水稻遗传育种专家万邦惠教授告诉记者,对于野生稻资源来说,可以通过三种途径进行保护。一种是将它的种子藏进冷库保护,一种是将它的秧苗异地移植,进行盆栽保护,另外一种就是在它的原生地建立自然保护区,进行保护。目前,对于包括增城洋田河野稻在内的各个野生稻品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和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都按照前两种方法进行了保护。但是,从保护效果来说,最好的方法还是在原生地建立自然保护区。 万邦惠教授表示,建立野生稻原生地自然保护区,最重要的就是要不让野稻遭遇人为因素的破坏。因为,野生稻要保持其自身的野生特性,就必然要面对并赢得生存环境中的各种自然界的竞争,包括来自其它野生杂草的营养竞争。但是另一方面,适时地清除一下野生稻周围的杂草,减少后者对它们的营养挤压,并不会改变野生稻的品质特性,进而还可以减缓野稻数量下降的趋势,从而更好地达到保护的目的。他认为,让水牛进入保护区对于长在水中的野生稻来说,显然是个威胁。因为,如果稻子被牛吃了,就谈不上什么保护了。所以,万邦惠教授强调,要加强对野生稻的保护,经常性地派人进保护区看护一下,清除杂草,防止包括牛在内的各类牲畜进去啃食,是很有必要的。而且,这也花不了多少金钱。(来源:广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