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年前,居住于三峡地区的土著居民是什么样子?他们如何繁衍生息?4000年以前呢?2000年以前呢?尤其关键的是,三峡地区的土著居民,到底是何时融合到大一统的中华文明中的? 昨天,忠县中坝遗址室内整理工作结束,上述有关三峡地区古代土著居民的千古疑问,神秘“现身”。 昨天下午,记者前往采访中坝遗址考古负责人孙智彬教授时,他正在窥视那些刚刚重见天日的古器物。 孙教授说:“中坝遗址考古的重大意义在于,可了解包括文化交流在内的三峡地区古代土著居民的详尽情况。” 据悉,库区蓄水后,中坝遗址已被淹没。目前其所有野外考古发掘工作全部结束。 新石器晚期闭塞之地 从出土器物分析,在距今5000年至4000年(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千多年时间里,三峡地区相当封闭,当时居住于此的土著居民与外界少有接触交流。孙智彬把这一时期的三峡地区称作“中坝文化时期”。 这一时期的出土器物,种类及形制具有强烈的土著色彩,皆为三峡地区特有。这些器物以缸、罐、盘、钵、瓮为主。最有代表性的是缸,其特点主要是:口大(口径0.4米左右)、腹深(深约0.5米)、底小(底径仅0.1米甚至更小)。 孙说,这说明当时的三峡地区没有受到外域文化的影响。 这也意味着,在长达1000多年的时间里,三峡土著居民孤独地繁衍生息,创造着自己的生活。 夏商时期打破封闭 到夏商时期(距今三四千年前),三峡土著居民打开了对外的窗户。中坝遗址出土的这一时期的器物证实了这一点———虽然其仍保留着浓厚的当地特色,但很多器物实际上已具有了四川的三星堆文化的特征。如小平底罐、细高柄豆等,就与三星堆遗址中的器物非常相似。 “只有文化的交往才能导致这种变化。”孙智彬把这一时期称作“三星堆文化的渝东类型”。 此外,被发掘出来的同一时期的中车些器物,还具备了当时中原文化的特点,如鬶(音gui,平声)、盉(音he)等,就应是当时中原地区的典型器物。 孙智彬说:“这说明当时本地土著与外界交往已相当广泛。” 周秦时期最后的依恋 广泛的对外交流,并没有迅速让三峡地区土著居民放弃自己的生活和创造,他们仍依恋自身文化———中坝遗址出土的西周至秦(距今两三千年前)的角杯、尖底盏、缸、罐、瓮、釜等器物就是佐证。据介绍,这些器物仍是当时三峡地区土著居民创造的特色器物。 但三峡地区土著居民对自己文化的依恋,没能阻断中华文化大一统的步伐。据悉,中坝遗址出土的这一时期的器物,种类更为繁多,如南瓦(音yan)、鼎等,均为舶来物。 “其实这是个复杂的时期,很有点悲壮的意味。”孙智彬昨天打比方说,这一时期的三峡土著居民,有点像十八世纪美洲的印地安人固守他们的传统文明一样。 孙把这一时期命名为“井沟文化”。 汉代融入大中华 距今约2000年的汉代,三峡土著最终溶入了大中华文明里,开始了与中国其他地区的全面交往。因为,出土的这一时期的所有器物,再难寻觅本土特征。 “频繁交流导致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以及*因素,是三峡地区土著文化消失的根本原因。” 孙智彬说,目前完成的室内整理,只是粗线条地勾勒出了三峡地区土著居民长达3000年的演变轮廓。 接下去,陈和他的伙伴将全面解读20万件出土器物上“记载”的历史信息,并和其他学科(如环境、气候、农业、手工业、商业、军事等)广泛合作,以这些器物为依托,详细解密在3000多年的时间里,三峡地区土著居民的全方位情况。 “那时,我们将看到真实而生动的三峡土著。”这是孙教授的愿望。本报记者夏显虎 20万件古器物重现三峡历史 中坝遗址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发掘。1998年,中坝遗址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在该遗址上,共出土了20万件器物,种类异常丰富。这些器物从遥远的新石器时代到清代,乃至近代,连绵不断,没有文化断层,中外媒体因此赞誉中坝遗址为三峡地区的“通史”。来源:重庆晨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