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获悉,广州大学城最新一轮考古挖掘又有重大发现———五代十国之南汉国的开国皇帝刘岩的陵墓“康陵”,原来并不只是一座墓葬,而是一个依山而建的巨大陵园,并且是目前我国已发掘出的五代十国陵园中保存最为完整的一个。 据广州考古所所长冯永驱、考古一室主任张强禄等专家介绍,已发现的康陵陵园位于大学城华南师范大学校区的建筑绿地上,四周绕以平面长方形围墙,东西宽约70米,南北长约150米。 据悉,今年8月前,考古工作人员发现的康陵只是一座陵墓而已。它分地上陵台和地下玄宫两部分,这种“上坛下墓”的墓葬营建形式在我国考古史上也是首见。从高空俯瞰,整个陵体呈圆丘形。但在9月份的最新一轮发掘中,考古人员先是在陵体的周围发现了四面陵墙,墙边两侧散落了不少墙头瓦的瓦片、瓦当,墙基还有“处置瓦”,专门用于承接墙檐滴水。 接下来,考古队员又在陵墙的四角找到了四座角阙(现在称“角亭”),形状十分奇特,一大一小对角相连。小阙(角)处于内侧,与围墙相连接;大阙在墙角外侧。现存方形台基,中心为土质,砖砌台壁,四周砌散水,专家们现推测可能是阁楼式建筑,而已发现的带莲瓣瓦当的筒瓦、板瓦、花边重唇滴水瓦、脊头瓦(鬼脸板)和吻兽饰等,则表明阙(角)顶有颇具规模的屋盖。 在南面的陵墙中间位置,考古人员还挖出了12个磉墩,分横4竖3排列。由于磉墩是古代门柱的底基,所以考古专家们认为,这就是陵门,而且还是一座面阔三间的门楼。由此,一个巨大的皇室陵园终于“浮出水面”。 陵门以南17米外还有一组三排磉墩,每排14个。从磉墩的排列,考古专家初步推断可能是廊房,也有可能是前后两重陵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