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权威专家学者考察鉴定,内蒙古蒙元文化博物馆收藏的一件“元大德二年”铜火铳为迄今所发现的我国最早的有明确纪年的铜火铳,也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火炮。 8月5日,在哈尔滨召开的第十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上,有关这件火铳的发现和鉴定结果首次对外发布。 中国人民*军事科学院战略部历代战争和战略研究室副主任钟少异研究员介绍,这个铳为铜质,铸造而成,铜色紫,表面略有绿锈。铳体坚固,重6210克,全长34.7厘米,保存完好。 铳身竖刻有两行八思巴字铭文,这一文字为元代官方文字。经专家初步认定,这件铳制造时间为“元大德二年”(1298年)。由编号“数整八十”可知当时火铳的制造和使用都有了一定规模。 火铳的发现者、内蒙古蒙元文化博物馆副馆长李春校告诉记者,此件火铳是1987年7月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达特淖日地区的一牧民院落内羊圈边偶然发现的。1998年10月,这件火铳入藏蒙元文化博物馆,并于2004年经过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人民*军事科学院战略部历代战争和战略研究室、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的有关学者共同认定为世界上最早的火炮。 据介绍,现在中西学界普遍认为中国元代的铜火铳是世界上最早的金属管型射击火器,元代的手持火铳和安放在架子上发射的碗口铳分别是金属管型射击火器枪和炮的鼻祖。 此次内蒙古发现的这件铜碗口铳有元成宗“大德二年”(1298年)的纪年铭文,比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被视为中国和世界最早的火炮——元代至顺三年(1332年)碗口铳早了34年。大德二年碗口铳的发现,将世界火炮发明时间由原先认定的14世纪初期提前到13世纪晚期。 钟少异研究员向记者介绍,火铳的发明是世界战争史从冷兵器时代向火器时代过渡的标志。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应用于军事领域导致火器的创造。火器随着蒙古人西征和东西方交往经由中亚、西亚传入欧洲,对西方中世纪向早期资本主义过渡起到重大历史性作用。 来源:新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