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兵马俑要成马桶商标
  • 东山口惊现南越王陵
  • 中国纹样的历史与内涵
  • 周秦汉唐文明大展图册拍摄探秘
  • 浙江千金塔地遗址有望解开良渚文化之谜
  • 中原城市群建设中的开封
  • 处处见闻新上海人
  • 儒家思想在红山文化考古发掘中找到根源
  • 河南北冶宋元瓷窑发现横橄榄形窑炉
  • 天津首次发现砖石墓葬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考古 >>考古发现

    陕西学者彭曦经考证:中国造纸史提前300年<%=id%>

    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几乎是人所共知的常识。但各地考古中不断发现西汉纸后,造纸术源于西汉还是东汉,成了学术界一个争议焦点。6月15日《科技日报》的报道,再次引起关注。国务院突出贡献专家、陕西省文史馆馆员、宝鸡文理学院历史系教授彭曦经过20多年考证,首次提出:中国人发明纸比传统说法要提前200年甚至300年。

      对这一话题,记者近日专访了彭曦教授及有关专家。

      东汉造纸说——“蔡伦造纸”依据何来

      “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一直是我国的传统说法。这种观点主要依据来自《后汉书》。书中说道:“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注:公元105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后来,这段记述又由其他记述或引文所证实。基于《后汉书》的重要意义和地位,后人认定是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西汉造纸说——考古发现证据有力

      1933年首次找到证据

      “其实,早在1933年黄文弼等人就发现了‘罗布淖尔西汉纸’,但当时没引起太多注意。”彭教授逐一列举了考古中发现纸的实例:西安灞桥纸,是西汉早期墓葬中发现的一片麻类纤维制成的残纸。中颜纸,是1978年在扶风中颜村发现的。当时发掘的一处铜器窖藏中出土了麻纸。金关纸,在甘肃居延(今属内蒙古)金水关西汉峰燧遗址中发现。

      彭教授说,“真正能够证明西汉有较成熟造纸工艺的,是1986年在甘肃天水放马滩发现的西汉放马滩纸。这次出土的古纸纸面平整光滑,质地薄而软,上面的地图是战国时期秦国地形图。这为纸的发现与用于书写提供了实物证据。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日本高知纸业实验场的技术鉴定和化验结果也都表明,至迟于公元前一世纪中叶,在遥远的边塞已有了质量较高的纸,这种纸在内地的出现应更早。”

      质疑蔡伦不止一人

      彭教授只是众多质疑“蔡伦造纸”的学者之一。去年,甘肃敦煌悬泉置遗址出土了460余件麻类植物造成的古纸,从西汉武帝、昭帝及宣、元、成帝至东汉初到西晋的都有,其中大多是西汉时期的,有10件还写有文字。甘肃省考古所研究员何双全认为,这些发现有力地印证了“蔡伦不是造纸术发明人”的观点。

      并非否定蔡伦功绩

      既然证据确凿,为何争论多年的学术界迟迟没有定论?彭教授认为,主要是一些学者认为“重大历史问题不应轻易去否定”。其实这是建立在确凿的考古发现上,典籍的记载为什么就不能更改?我们推翻了一个“蔡伦”,但中国科技文明的历史就向前迈进300年。蔡伦是站在前人肩膀上的杰出科技英才,他利用政权机构优越的物质技术条件,把造纸工艺定型和推广。他的功绩不会被否定。

      两大争论焦点

      出土的纸是否属东汉以前?

      支持“蔡伦造纸”的学者普遍对“西汉纸”的年代表示怀疑。1957年以来出土的“灞桥纸”、“金关纸”、“中颜纸”、“放马滩纸”等都是发掘报告按照墓制或同时出土的西汉文物或竹木简上最后年代记述而定下来的。史学家张德钧认为,单从与古纸并存的东西的年号,便据以断定这张纸的年代,这个方法欠周密,因为有许多东西尽管相隔多个世纪,也有可能堆积在一起。

      对此,彭曦和何双全指出,考古报告是在科学、严格的方法下,对考古遗址发掘和研究后才写出的,因此真实可信。例如,敦煌悬泉置遗址出土的古纸是从西汉时期堆积层上出土的,与其一同出土的汉简上清清楚楚地写有永光、建昭、河平、阳朔、鸿嘉等纪年,而且这个堆积层中其他文物都是西汉时期的;其次,有些纸张上还写有西汉时期的文字。此外,还有一些纸张在出土时就裹在西汉汉简之上,表明当时的纸具有包裹物品的作用。

      “西汉纸”是真正的纸吗?

      一些专家认为,虽然西汉时期我国已造出了植物纤维纸,但这些纸质地较粗糙,结构也比较松散,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纸。造纸史研究专家陈启新提出,1980年,轻工部造纸所对陕西“灞桥纸”鉴定后认为,它的纤维很长,而且没有纤维性颤动的现象,只能算作“出土纤维片”,不是真正的纸。

      可是,从1964年到1988年,中外10家机构的20多位科研人员检验灞桥纸达十多次,一致否定了轻工部造纸所的鉴定意见。研究表明,灞桥纸的纤维实际长度仅1~2厘米;纤维的排列也紊乱无序,表明事先经过舂捣、打浆及抄造工序。另外,敦煌悬泉置出土的400余件东汉时期的纸在各方面都与西汉纸没有多少区别。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