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古生物学家在中国新疆准噶尔盆地发现了距今约1.75亿年侏罗纪的早期哺乳动物柱齿兽的7颗牙齿化石,这是中国境内首次发现此类动物化石。在25日于乌鲁木齐举行的“中德合作新疆古生物、地质演化及环境变迁学术研讨会”上,来自中国和德国的古生物学家联合发布了这一重要发现。 据德国图宾根大学地质古生物学院院长弗莱茨纳教授和柏林自由大学的马丁博士介绍,这些柱齿兽牙齿化石是参加中德合作科研队的中德古生物学家于2000年在新疆准噶尔盆地距乌鲁木齐西南约15公里的硫磺沟一带发现的,其中包括两颗比较完整的柱齿兽下臼齿化石和一颗比较完整的上臼齿化石。 柱齿兽生存于距今约1.75亿年前恐龙统治地球的时代,其全身长约5至7厘米,外形与今天的老鼠十分相似,是一种小型哺乳动物。根据种类的不同,柱齿兽通常分食草类和食虫类,它们的主要敌人是当时的小型爬行动物和小型肉食恐龙。 专家介绍,柱齿兽化石目前在世界上十分稀少,已发现的主要集中在欧洲和北美。亚洲地区发现过几颗柱齿兽的牙齿化石。 中德古生物学家通过对新疆的柱齿兽化石进一步研究发现,与亚洲的其它柱齿兽化石不同,新疆的柱齿兽与欧洲及北美洲发现的柱齿兽化石有很多共同的特征,并有很近的亲缘关系。弗莱茨纳教授说:“这是非常令人惊喜的一个发现。它表明,我们印象中独立、与外界隔离的中国新疆地区,在一亿多年前有可能与今天的欧洲和北美存在某种程度的联系。” 专家介绍,由于受山脉和海洋的阻挡,新疆地理位置独特,与世界其它地区相对分离。以往在这一地区发现的大量恐龙化石也都与其它地区发现的恐龙化石有所不同,比较特殊和独立。但此次发现的柱齿兽化石却与欧洲和北美地区的柱齿兽化石存在一定关联,与亚洲其它地区发现的柱齿兽化石分属于两个不同的分支。这首先可以证明,在距今1.75亿年前,现在亚洲地区的柱齿兽可能是沿着两条衍化路线发展的。同时,当时这一地区的生物,是否与欧洲和北美地区有某种程度的联系,也是科学家们下一步迫切想了解的课题。 据了解,中德合作科研队的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德科学中心、德国科学基金会及德国马普学会的支持,并由吉林大学、德国图宾根大学和中德合作新疆地质工作站共同开展了地质古生物研究领域的合作交流项目。通过中德两国科学家近七年的努力和密切合作,目前已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