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国内数家文博单位组成的联合考古调查小组日前在甘肃境内新发现了70处古文化遗址,从而为人们探讨秦人早期文化提供了重要线索。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边强说,第一阶段的工作已经结束,在为期20多天的联合考古调查中,考古人员主要在甘肃礼县境内的西汉水流域进行了初步调查,在原来已确认的24处文化遗址基础上,又新发现70处史前文化遗址和周秦时代遗址。 专家们认为,新发现的遗址分布密集,谱系明晰,属于仰韶文化类型的老官台至齐家文化遗存都有发现,为人们了解这一地区的文化谱系奠定了基础,也为探寻秦人早期文化源头提供了重要线索。另外,在这一地区还发现了寺洼文化与周文化并存、交错甚至对峙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历史上秦与戎等古部族之间确实存在联系。 长期以来,由于历史记载的不详,人们对秦人东迁之前的历史和文化活动不十分了解,上世纪90年代,礼县大堡子山秦公大墓被发现,尽管是盗后余存,仍然引起了人们对秦人早期文化的强烈关注。 为了进一步探寻秦人早期居住遗址和了解他们东迁之前的历史、丧葬、风俗等文化,今年4月底,在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发起组织下,秦人早期文化联合考古调查正式启动,北京大学、西北大学、中国国家博物馆、陕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共同参加了这一浩大的考古活动,整个考古调查将持续5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