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新石器时代序列被改写,比河姆渡文化早1000年的跨湖桥文化,已经骄傲地位列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之前。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浙江省博物馆里将多一块“浙江八千年”的牌子。 早报讯七八千年前,萧山湘湖村下孙一带,严重的干旱天气和大规模的海侵使得当时下孙人被迫迁徙别处。这些浙江人的远祖此后究竟落脚何处?他们经历了怎样的命运? 这恐怕将成为一个永远无解的千古之谜。昨天上午,记者来到下孙遗址现场,试着感受这比素有“浙江七千年”美誉的河姆渡文化还早1000年的跨湖桥文化。 ●新发现 下孙遗址和跨湖桥遗址形成跨湖桥文化 浙江新石器时代序列已被改写,大约有8000年历史的跨湖桥文化已经骄傲地位列首位,它比河姆渡文化早了1000年。昨天,有关专家在离跨湖桥遗址5华里的下孙遗址,提出这一具有轰动效应的结论。杭州成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去年5月份开始试发掘的下孙遗址,昨日进行了进一步发掘。与2001年发掘出土的跨湖桥遗址相比,它们的文化内涵具有共同特点:以釜、钵、圈足盘、罐为代表的陶器群形态特征相似,石器的石料均为青灰色的沉积岩,都发现了与江南其他新石器时代不同的特殊器物线轮等,不同的是制作工艺更加粗朴。它们基本符合遗址被冠以“文化”之名的大致两个条件:一是具有一定的分布空间、范围和人类活动,二是在不同的分布点中有特征相同的器物。 ●古场景 是渔场?是制陶作坊? 记者昨天在下孙遗址现场看到:这片位于水边的狭长的遗址,文化层比较薄,但遗迹丰富。在将近600平方米的试掘范围内,遗址的泥土地面上有60多个像是为种树而挖的坑,分布在湖南面一端。有的坑里还留有一截黑色炭一般的木桩,灰坑底部垫有苇席类织物,多数坑里发现有炭灰,沉积物中有鱼类、贝壳类残骸和稻米遗存,还有一处较大范围的红烧土遗存。 省考古所、萧山博物馆联合考古队的领队蒋乐平告诉记者,这60多个灰坑,极有可能是古人用来存储橡子(栎树的果实)等食物的;几处圆斑是柱洞,其用途是插放建筑物的基柱。“这里可能是一个中心遗址的特殊功能区,比如某种经济行为的作业区或作坊,但是遗址从形成到废弃的时间非常短暂,也可能在当时是一个渔场,奇怪的是那些木桩下面没有垫石,只是一些临时性的建筑。” 在灰坑里,考古人员发现了长约4厘米的铁钉般大小的骨锥,它的尾端还有一个小孔。“这是用鱼骨头做的,可以当作锥子,也可以当作针,织渔网用”。还有头尖的木锥,“就像古时打仗用的箭头,也可能是叉鱼的”。在灰坑里还发现了几个陶垫,“这在制陶的时候可以派上大用场”。 也许,七八千年前,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聚在海边一起生产、捕鱼、制陶……其乐融融。 ●再探究 从干旱到海侵,下孙人迁徙别处 “大约7000年前的某个时期,这里气候变暖,发生了一次严重的干旱天气。你看,遗址基面龟裂现象严重,很多陶片、红烧土掉进这些开裂的地缝中,出土的许多木头也有严重的开裂、变形。”蒋乐平说,“7000年前,在这曾经和西湖齐名的湘湖一带,存在海水侵蚀和海平面上升的迹象。” 在遗址表层,记者看到棕色和*的沙层,堆积厚薄不均,沙层混杂着大量的海生贝壳碎末和陶片、石器等人类文化遗物。“这是一次次沉积,沙层之上的淤泥里,又有一层密集的海生物遗体,浙江省自然博物馆的专家说是‘中国绿螂’,是一种存在于咸度不高的入海口的细小贝壳类动物。另外,还有吸附于石块、陶片上的叫做‘藤壶’的海生物,‘藤壶’一般生活在海岸礁石上,以海潮输送的微生物为主食。在遗址中,‘藤壶’位于石头南面,说明当时潮水来自南边。” 灰坑里残留的木柱上,一个个小窟窿证明了大多数木柱被一种叫“船蛆”的海生物蛀空,也就是说,海侵的时候,一些木结构建筑的残迹暴露在地表,“船蛆”顺着柱子向下掏空了木柱,说明遗址废弃距海侵时间相差不远。而在海生物遗体上,便是厚达4米、连续的海洋沉积层,可能为后来湘湖的形成提供了基础。 大旱和海侵使得跨湖桥文化创造者迁徙别处,而下孙遗址废弃不久,便发生了海平面上升,将遗址淹没。只是大家关心的这些浙江人的远祖后来究竟落脚何处,恐怕将成为一个永远无解的千古之谜。 浙江省地质调查院在此进行的地质勘探表明,下孙遗址之上数米厚的淤泥均为海洋沉积。用通俗的话说,就是下孙遗址废弃之后变成了一片海面或者是海边地区。这一点与跨湖桥遗址是相同的。而叠压在二者之上数米厚的淤泥都是海水带来的沉积,说明遗址曾遭水淹,并因此而被毁弃。两个遗址在环境选择上的共同特点是离山较远,与江南新石器时代普遍的山坡遗址大不一样。 专家估计,很可能因为生存在如此低湿的地区,在海平面上升淹没此处后,才导致文化的最终消失。 ●大意义 “浙江八千年”文化大省添新丁 值得一提的是,下孙遗址的挖掘,为跨湖桥遗址的毁弃,进而为跨湖桥文化的去向都提供了重要的研究线索。跨湖桥遗址上面没有看到沙层和海生物层,但厚达4米的沙性淤泥的沉积特点与下孙遗址完全相同,同样是海洋性沉积。这说明跨湖桥遗址的毁弃同样是因为海侵与海平面的上升,之所以没有发现沙层和海生物层是因为跨湖桥遗址迅速被淹没,而下孙遗址在一段时间里处在海岸位置。 有关考古专家估计,在湘湖地区还可能分布着和下孙遗址相似的跨湖桥文化类似的遗址。 站在美丽的湘湖旁边,记者想起了曾风极一时的河姆渡文化,记述的是“浙江7000年”的文化底蕴,而在这渺小的下孙遗址被人们发现后,浙江文化又向前推了1000年,这也是继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发掘之后,浙江文化大省又添新丁。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浙江省博物馆里将多一块“浙江8000年”的牌子,浙江历史也将随之改变。 在华夏大地上,新石器时代上百种文化中,跨湖桥文化将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