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出土的大量动物骨胳表明此地晚商时应属亚热带气候,是一个气候湿润、湖泊众多的地带。 截至记者发稿时止,考古人员已在阳信李屋遗址清理晚商、春秋、战国、两汉、宋元时期墓葬34座,其中晚商墓葬一座,东周战国时墓葬两座,出土了铜器、玉器、瓷器、陶器、骨器、蚌器、卜骨、卜甲数百件。 商代晚期墓葬中出土了陶簋、豆、龟甲、蚌铲。玉器主要出土于第29号和33号两座东周战国墓内,有大型、中型玉璧、环、玉管、玉珠上百件。第33号东周墓主人头部插戴有象牙梳、凤鸟形簪、条形簪和管状器,非常精美,是难得的工艺品。从随葬品的放置情况看,该墓有由陶璜、玉璧(环)、玉珠、玉管组成的玉佩共三套。据了解,玉佩是先秦的礼器,是等级身份的象征,佩带不同的玉器以及不同的玉器组合,都表明人与人之间地位和等级的不同。现在,关于佩玉制度学术界尚在研究之中,此次考古发现为研究古代东方地区的佩玉制度增加了实物资料。出土铜器则主要有佛像、镜、带钩、戈、剑、镞等,其中兽首形带钩做工非常精致,显示了当时高超的制作工艺。 该遗址还发现有大量牛、猪、狗、鱼骨以及蚌壳、鹿角,为复原该地区三千年前的自然景观提供了科学资料。据考古人员初步分析,由于此地发现了大量的蚌壳、麋鹿骨胳,根据它们的生活习性,可知此地在晚商时应属亚热带气候,气温比现在要高很多,是靠海非常近的一个气候湿润、湖泊众多、水草丰美的地带。由该地出土蚌壳多为河蚌分析,此地当时也是一处河流密布的地方。 考古发现证实,该遗址在三千年前属于中原商王朝东进的一个聚居之地,东周和两汉时期变为墓地,南北朝隋唐时期又有人居住,宋元时期又变为墓地,前后延续了大约2千余年。 李屋遗址的考古发掘对研究渤海西岸的文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