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英国出土2千年前宝盒 古人指印清晰可见
  • 四川长宁老城地下挖出300年历史古拱桥
  • 远古时北京可能是汪洋 植物化石提供新证据
  • 成都秦代古墓出土身长1.8米的秦代壮士骨骸
  • 山西考古获重大发现 史料反映秦晋文化融合
  • 古代南方丝绸之路规模最大考古启动
  • 周口店遗址又有新发现 2.5万年前古人类化石出土
  • 危山发现兵马俑烧制窑
  • 李屋考古出土大量玉器
  • 江西吉安民宅发现宰相刘罗锅手书木刻楹联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考古 >>考古发现

    西安出土绿色西汉美酒 千年后仍香气四溢<%=id%>

    近日,西安北郊文景路中段一工地发现了一座汉代高级贵族墓葬,出土了一批精美的西汉早期青铜器。而最让人振奋的是,其中一个青铜锺里竟盛满了50多斤保存完好的西汉美酒!

      昨天下午2时许,在西安市文物库房会议上,一群记者对着17件锈迹斑斑的青铜器拍个不停。这些青铜器四天前刚刚拉到这里,包括2件青铜锺、4件青铜钫、4件青铜鼎等,其中两个形体高大(高约78厘米)、通体镏金(大片现已剥落)的青铜锺特别引人注目。据说这是目前发现的最大的汉代锺,锺盖上还立着一个嘴内含珠的朱雀。这两个锺的盖口都用生漆密封着,考古工作者摇了摇锺身,发现其中一个锺里有大量液体晃动,而且能闻到酒香;另一个锺腹上有裂缝,估计里面的液体已渗漏。

      锺在古代就是盛酒的器皿,难道这里面真的有酒?文物部门决定现场启封,看个究竟!

      现场启封酒香醉人

      下午2时52分,两位文物工作者拿着小砂轮和螺丝刀开始启封。他们先将盖口的土垢和锈一点点除掉,再除掉封口的生漆。两分钟后,有裂缝的青铜锺锺盖被取下,但锺内无酒。过了3分钟,第二个锺的盖被取下,顿时酒香四溢。

      “果然有酒!”人们激动起来。

      文物工作者很快将移液管伸入锺内,一股翠绿色的液体顺着导管缓缓流入玻璃容器中,一个10公斤的容器转眼即满,他们赶忙用蜡封住瓶口:“一丁点的挥发都是损失啊!”一共引出了50多斤西汉美酒,文物工作者别提多兴奋了!

      这是上好的粮食酒

      下午6时许,西安酒厂的书记、厂长带着几位品酒专家赶了过来。

      闻着酒香,品酒专家仇新印眯着眼睛醉了。“这就是酒!”这位搞了一辈子酒的专家第一次品到2000多年前的西汉美酒,激动不已。“香!”“度数不高,这是汉代上好的粮食酒!”仇新印用酒度表测了一下样品,但没有测出度数,看来必须用精密仪器才能测出。据了解,西汉时酿酒风气很盛,但当时酒的度数都不高。至于此次出土的酒为什么是翠绿色,仇新印解释说,古时人们常把酒叫“翠绿”,一是有的酒本身就是绿的;二是大部分酒经长期放置,颜色都会变绿;此外也跟盛酒的容器有关,酒和青铜器长期作用发生氧化,自然会变绿。

      “酒主”是高级贵族

      出土西汉美酒的这座墓葬位于汉长安城遗址东南角一公里处,是在3月份发现的,至6月初探明是一座西汉早期的大型积炭墓。墓室中有大量用于防潮的木炭,最厚处达2.6米。这座墓葬曾经被盗过,考古人员在侧室内发现了铜锺、铜钫、铜鼎、铜勺、铜盆等17件青铜器和5件茧形陶壶。还在墓室填土中发现了一个头盖骨和101件玉片。有数枚玉片上有孔,应为墓主玉衣上的玉片,其余的玉片基本上都是玉璧。

      “能有玉璧,那墓主级别就非常高了!”西安市考古所所长、博士后孙福喜说:“从墓葬的形制和出土器物判断,这应是西汉早期一个列侯以上的高级贵族的墓葬。”

      美酒创下两个“最”

      孙福喜说,考古界以前在河北、湖南等地也发现过西汉时期的酒,但味道都很淡,没有这次发现的气味浓、纯度高。此次出土的这锺酒是目前保存最好、存量最多的西汉美酒,它可能体现着墓主人的高贵身份,也表明中国的酿酒技术在两千多年前就已十分成熟。这是中国考古界与科技史上的一个重大发现,也为研究西汉历史和中国古代酿酒技术与酒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这些西汉美酒已被密封在玻璃容器里,专家们将对它们进行进一步化验,以确定它们是用什么粮食酿造的,与我们现在喝的酒有何不同。本报记者秦子

      中国酿酒历史悠久

      我国人工酿酒历史大约是在六千年前开始的。在尧时,酒已流行于社会。《史记》记载,仪狄造“旨酒”以献大禹,这是以粮酿酒的发端。自夏之后,经商周,历秦汉,以至于唐宋,皆是以果粮蒸煮,加曲发酵,压榨而后酒出。酿酒工艺的进一步突破,是金元时期。清代乾隆年间,直隶宣化对酿酒户征收烧锅税,标志着白酒业自此兴旺发达。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