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这就是闻名于世的阿房宫遗址区。如今的阿房宫早已没有了昔日的雄伟与豪奢。楚王一炬,可怜焦土,一代风华,灰飞烟灭。近日记者随同秦阿房宫遗址保管所的同志踏进了这片保护面积达14平方公里的遗址区。 垃圾窑洞吞噬阿房宫 我们所能见到的只有这些散落在田间村畔的巨大的夯土台基了。在阿房宫前殿(阿房宫最核心的建筑群)遗址,一位60多岁穿着蓝布中山装的农村老大爷从我们旁边走过,他背着双手,嘴里悠闲地哼着秦腔,朝前殿遗址的夯土台基慢慢走去。他的身旁就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最宏伟的宫殿的遗址。从那两千多年前的夯土台基的断壁上,我们依然可以清晰地看见古人层层夯打的痕迹。 听那位老大爷讲,解放前村里很穷,村民们就在夯土台基的断壁处挖窑洞住,外面安个门窗,人住在里面倒也安稳。至今我们仍能看到那些大大小小的窑洞,足有30多个。 当你还来不及发远古之幽思时,一个巨大的垃圾坑就会让你大倒胃口。垃圾坑紧贴着遗址西侧,长约100多米,深达十几米。它是前殿遗址的西隔壁——小古城村的垃圾场和排污池。垃圾坑对遗址的风貌及遗址本身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村民的居住条件现在早已“鸟枪换炮”,可垃圾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当地一位村民讲,过去家家的后院都有粪堆,有了垃圾就往粪堆里一倒,最后都上地用了,“全是天然农家肥!”现在都用化肥,粪堆渐渐结束了历史使命。再加之塑料制品的广泛应用,白色污染问题在阿房宫遗址区愈发凸显其“威力”。 前殿遗址的夯土台基上,全是果园和田地,村民在这里打了数十个浇地用的机井,有的深达几十米。夯土台基上还分布着两百多座现代墓葬。 考古资料显示,阿房宫前殿遗址东西原长1320米,现存只有1200米,那100多米已被一个名叫聚驾庄的村庄蚕食了。因为这个村庄整个就坐落在前殿遗址上。阿房宫遗址保管所的同志介绍说,遗址的保护完全是被动的。哪里有破坏,他们就去制止,但往往制止不住,“有些问题根本不是文物部门一家能够解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