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周原考古发掘取得重大进展,在云塘建筑基址附近又发现一座大型房屋基址,并在其北侧首次发现一眼31米深的周代水井。这眼周代巨型水井位于新发现的房屋基址的北侧。水井呈椭圆形,东西长2.5米,南北宽2米,其壁光滑。在其深度达5米时,打破第一层姜石面,形状由椭圆形变为长方形。在5米深度以下,井的形状基本保持着长方形,其长2.1米、宽1.1米,至21米深时,井壁突然外扩,井底范围变大,剖面呈袋状,可能是长期使用导致井壁垮塌而成。 除水井深达31米之外,水井中出土了许多陶片,其中28米以下全部为陶片所堆积,或是为了过滤水源之用。此外,井内还出土了一些以双耳罐、缸为主的周人生活用器物,以及部分骨器、石器和木炭。 陕西考古所副所长、周原考古队领队曹玮说:“这口巨型水井是周原地区第一个经过考古正式发掘的水井,它的发现为了解周代水井结构、水器形制及相关水文资料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 水井南边新发现的房屋基址呈长方形,南北长11.1米,东西宽7.35米。其东、西、北三面皆有回廊,回廊踩踏面低于房基15至30厘米,在东回廊南部出土了3个精美的玉蝉。房基系熟土夯筑,结构紧凑。房基内发现2处深度4米左右、直径约0.9米的圆形坑,坑壁规整,填松散的灰色土,里边出土一些玉覆面。专家认为,这座房屋基址和原来发掘的一组大型西周主体建筑之间存在某种密切关系。这座房屋基址的发现对进一步完善和了解西周大型建筑基址的结构和探索当时的社会礼制提供了重要资料。 这些成果是由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和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三家组成的考古队在周原地区连续3年考古发掘的基础上获得的。 周原遗址位于陕西扶风、岐山县接壤处,保护面积24平方公里。这一带是周的发祥地和西周时期的宗庙区,文物遗存极为丰富,迄今共出土文物数万件,其中尤以青铜器出土数量多、铭文多、考古价值高著称,被誉为“青铜器之乡”。
|